唐銀鋌——專知採市銀使右相兼文部尚書臣楊國忠進
[attach]4620428[/attach][attach]4620429[/attach]
![]() ![]() 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呵呵……各抒己见没关系。 和大家切磋,诸如: 大体看外观、沧桑感;细节看锈色、书法、字口以及字口里的胞浆。 比如字体:有唐一代的大书法家如欧阳询、褚遂良等,楷书都是彪炳后世书家的。唐楷的时代风貌在银铤上一览无余。顺便想,一个盛世的时代,连制银工匠的字都如此有风骨,今天的子孙真该自叹不肖啊!…… 再比如字口:银铤出土前跟沙石接触摩擦,因此突起的部分总是更明亮,因为氧化银(银锈)被抹掉;而恰恰相反——刻字深陷平面下,不易被沙石打磨,因此字体内部反而是最厚的锈渍(胞浆)。 银铤下部的深黑色胞浆更是漆黑——标准的“黑漆古”…… 本人不是专门玩银铤的,偶尔得之,说错勿怪,大家包涵。 说假的前辈,请指点一二。说“一眼假”的兄台,也请传授一下“一眼”的功夫吧! 谢谢![localimg=400,600]1[/localimg] [ | |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