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塑造孩子的一生》一、二年级家长学校培训讲座

 简.瑜 2012-03-31


各位家长:

 大家好!

 很高兴又认识了一些新的家长朋友,是我们对孩子的*关心、关注与关爱让我们走在一起,与大家一样我们对孩子的期望远远超过对我们自己。那就让我们从孩子刚入小学开始,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让孩子在我们的怀抱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做为父母,我们每个人都关心、疼爱自己的孩子,都希望能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但这需要一个大前提——我们要了解孩子、知道孩子现在正处于怎样的身心发展阶段、更要知道怎样来教育孩子,帮助孩子发展。现在我们就以*印度“狼孩”为例,从科学的角度来了解人类发展的关键期。

 我们都知道狼孩,狼孩是因为种种原因被狼攫取,并由狼抚育起来的人类的幼童。也就是说 “狼孩”是人类的孩子,因为某种原因被带到狼群里,由狼来抚养的,他是人类的后代,具有人的遗传基因,但印度狼孩卡玛拉被人发现时他已有7岁多,身上毫无正常儿童的特征,没有语言能力,不能直立行走,更不会与人交流。重返人间后经过长达6年的专业人员的护理,也只学会走路,到17岁时才学会十几个单词,智商只有4岁孩子的水平。

 这个事实表明,人类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同时如果错过了孩子学习关键期的教育,将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所谓“关键期”,是指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为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在关键期对孩子进行及时的教育,孩子学起来容易,学得也快,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错过关键期再去学,就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小学的孩子正处于一个怎样的时期:

*小学一二年级——塑造孩子一生的关键。

 小学三四年级——激活孩子一生的关键。

 小学五六年级——成就孩子一生的关键。

 初中一二年级——改变孩子一生的关键。

 初中三四年级——决胜孩子一生的关键。

 ……

 今天我们特意请到一二年级学生的家长,我们将针对一二年级的学生现在所处的生理、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和讲解。

 现在我们先来看一下,一、二年级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

*小学1-2年级,非常关键的自信建立时期。

*小学1-2年级,培养好习惯、好性格的最佳时期。

*小学1-2年级,自我意识的重要萌发期。

*小学1-2年级,开发智力的“黄金期”。

*小学1-2年级,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时期。

*小学1-2年级,学习能力养成的关键期。

 总之,*一、二年级左右,父母的态度、引导和教育方式,将塑造或决定孩子的一生。

 今天我们针对一二年级的孩子身心发展特点,来讲三方面的内容:

*一、让孩子自信地走在起点上。

*二、让好习惯成为孩子的伙伴。

*三、让父爱母爱做孩子的一双翅膀。

*一、让孩子自信地走在起点上。

 刚刚入学的孩子,就像一张*洁白的纸,没有色彩、没有感人的画面,同时也没有杂乱的线条,这个时候,教育是最佳时机。我们通常把*教育在行动上理解为*教训,比如打一顿孩子,我们自认为是教育了孩子,而事实上我们只是在孩子犯错的时候给了他教训,控制他不再犯错误,但这并不是教育,*教育是有思想的、有文化的、有效果的、有变化的,有进步的。在一二年级这个建立自信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怎样来教育孩子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看看关于自信的教育。

 *《长得慢的树更能成才》

 有一个孩子,他叫阿尔伯特。因为母亲生他的时候难产,所以他从小就被认为是不祥之兆。

 阿尔伯特三岁多了还不会说话,父母担心他是哑巴,还曾带他去医院检查过。后来,阿尔伯特总算开口说话了,但是说得很不流利,而且他讲的每一句话都像是经过吃力的思考之后才说出来的。

 后来,阿尔伯特上学了。同学们都不愿意跟他交往,老师甚至毫不客气地对他父亲说:“你儿子智力迟钝,不守纪律,他将来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阿尔伯特因此极度自卑,在学校里几乎抬不起头来,整天只想着逃学。

 一天,父亲带他到郊外散心。父亲指着两棵树说:“你知道那是两棵什么树吗?”

 阿尔伯特迟钝地摇摇头:“不知道。”父亲说:“高的叫沙巴,矮的叫冷杉。你觉得哪棵树更珍贵?”阿尔伯特想了想说:“应该是沙巴树吧,你瞧,它长得那么高大。”

“错!”父亲说,“长得快,木质一定疏松。长得慢,木质坚硬,才珍贵呢。而且,贪长的树很难成材,你别看沙巴树现在长得快,三年之后就不长了,很少有沙巴树能长得超过十米。冷杉却不同,别看它长得慢,但它始终如一地坚持生长。而且,它的寿命极长,活上万年都不成问题。”

 说着,父亲把他领到冷杉面前,这棵直插霄的千年古树至今仍然生机勃勃。阿尔伯特仰着头,若有所思地说:“爸爸,你是想让我做一棵树,做一棵虽然长得慢但是永不放弃的冷杉树,对不对?”父亲满意地点了点头。

 从此,阿尔伯特不再逃学了。有一天,在手工课上,阿尔伯特费了很大的劲做出了一只难看的小板凳,结果遭到了全班同学的嘲笑。但是,父亲没有嘲笑他,因为通过这只制作粗糙的小板凳,父亲看到儿子身上已经具备了一种难能可贵的韧性。

 你可能已经猜到阿尔伯特是谁了,他就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他的全名是阿尔伯特·因斯坦。

 这是一个关于自信的故事,它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如果你的孩子也是生性迟钝,读了爱因斯坦的故事,你还会为孩子的不同寻常而自卑吗?记住,*如果孩子是一棵长得慢的树,之所以长得慢,是因为你能帮助他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去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而你的帮助正是教育!事实上这个*慢慢的成长不是等待,是精心引导;不是旁观,是格外关注,不是放弃是更加努力,这才是教育。

 那么我们怎样让孩子充满自信呢?

 首先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建立信心的机会,给大家举一个我课堂中的例子,大家都知道*《击鼓传球》这个游戏,当鼓声停下来时,球在谁的手里,谁就会给大家表演节目,在课堂中我发现,有的孩子表现欲望非常强,他特别希望鼓声到他那就停,甚至让球在他手里多停留一会儿,而有的孩子则不希望表现自己,他非常害怕鼓声停下来,所以球到他那里就传得特别快。这种情况下我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特点:游戏开始的时候,球到喜欢表演的同学手里停,这样既满足了他们表现的欲望,同时也让一些自信心不足的孩子得到了学习,当游戏玩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再让那些表现力不强的孩子表演,这样他们既在同伴中进行了学习,同时也激发了他们表现的欲望,他们才能放得开,表现得好。看来无论是在心理课上,还是在其他学科的课堂上,无论老师还是我们家长,都要善于发现、善于观察孩子,能够准确地找到孩子最愿意表现的那件事情,那个时段,那个点,这样所有的孩子都会很快乐地建立起他的自信,这才是教育,才是我们家长应该做的。

 *家庭中的自信培养:《跳棋中的教育》

 给大家讲我家孩子的例子,夏天的时候,有一次我老公陪孩子玩跳棋,我明白他的意思,他是想让孩子接受一点挫折教育,不要什么都顺着孩子,这种想法是好的,但在玩的过程中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第一局孩子她爸赢了,孩子撅着嘴,老大不高兴。第二局,孩子他爸又赢了,孩子一气之下不玩了,无论爸爸怎么喊她,她都不再和他玩跳棋了。我明白老公的意思,有些时候制造一些困难给孩子,让她受到一些挫折,增加她的耐挫力是对的,只是方法有些不当。孩子不但受了挫,并且一连两盘的输棋,孩子被挫折了,不但没有起到挫折教育的效果,还让孩子玩跳棋的兴趣受到了严重的摧残。私下里,我和老公分析了这件事,并且告诉他正确的做法。只是从此之后,孩子再没玩过跳棋,直到前不久,他们又玩了一次,这回老公按照我的说的方法来做:第一局赫赫赢了,第二局赫赫又赢了,第三局赫赫爸爸赢了,赫赫不认输,再玩第四局,孩子又赢了。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过程:第一局孩子赢了,我们为她建立了自信,虽然最初,但她因此而快乐,快乐着并自信着。第二局孩子又赢了,自信心加强了,并且更加快乐。第三局赫赫输了,让孩子体会到赢棋和生活中的一些事是一样的,有时候你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不是所有事情都如自己心愿一样顺利,这时候的挫折教育是最稳定和有效的。第四局,孩子又赢了,让她又找到成功的快乐,给她一种思想,原来,只要努力就会获成功。这些看似平常的四局棋里,其实孕含着多少智慧啊!这是我们应该会的,我们应该懂的,这是教育!

 *二、让好习惯成为孩子的伙伴。

 孩子上了二年级之后,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爱撒谎了,喜欢自我为是了。

 *家长怎样让孩子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呢?

 *方法一:让孩子满怀信心地改掉坏习惯。

 *案例:《生日祝福》

 我有一个同学和我讲了她儿子小时候的一件事:那是一个周末,儿子带了几个要好的同学来家里过生日。吃饭的时候,孩子们的话题很自然地落到了今天的“小主人”身上。

“阿姨,昨天王浩做小动作被老师批评了!”

“阿姨,王浩总是不爱读课文,老师很不喜欢他!”

“阿姨,王浩做作业总是不认真,他的作业总是得不了‘优’!”

……听着孩子们无心的“告状”,我非常生气,真想把他拉过来狠狠地教训一顿,但这么多同学在场,我必须得给他“面子”,把自己的怒气强压下去。心想:等同学们走了,看我怎么收拾你!

 但儿子的表情却让我改变了主意,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评价使儿子停止了吃饭,他低着头,脸涨得通红,眼里含满了泪水,一言不发地摆弄着手中的筷子。我知道,如果此时我再给他负面的评价,他很有可能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于是,我灵机一动,这样对孩子们说:“你们能说出王浩身上的优点吗?”

“王浩唱歌非常棒,我们音乐老师可喜欢他呢!”

“王浩很有爱心,他经常把自己的文具借给同学们用!”

“王浩的记忆力很好,他能把那些外国作家的名字都背下来。”

 ……

 在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讲述中,儿子的头慢慢地抬起来,我可以看出,他正在想:原来我身上也有那么多优点啊!这些表扬成为孩子这个生日的最好礼物。

 我的这个朋友巧妙地把话题引导到儿子优点上面,这不仅把孩子的目光从自身的缺点上面转移了出来,而且还促使着孩子去正确地认识自己。

 *教育界曾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你都应该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对于这些正处于自我评价阶段中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因为在二年级,孩子对那些负面的信息非常敏感,他们需要父母的欣赏和鼓励。

 所以,*当孩子身上的某种坏习惯总也改不掉时,你不妨引导他看到自己优秀的一面,因为一个渴望更加优秀的人是不能长时间地容忍自己身上的坏习惯的。

 *方法二:运用“加减法”来促使孩子养成好习惯。

 *案例:《写作业好动的孩子》

 一位家长曾给我打电话说了她的困惑:

 老师!每天写作业得折腾两个小时,其实他真正学习的时间都不到十分钟,我真是没办法了!他一会儿上趟厕所,一会儿去冰箱找点吃的,一会儿又就喊口渴……面对儿子这种坐不住的坏习惯,我所有方法都用尽了,但他就是改不掉。我真不知道应该如何教育他了!

 面对这家长的抱怨和迷茫,我这样问她:“每天晚上做作业时,在一个小时之内,你家孩子大约来回溜达多少趟?”

 “大概八九趟吧!”这位家长想了想说。

 “那你希望孩子做作业时保持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坐在书桌前就认真写作业,写完后再起来。”这位家长不假思索地说。

 “照现在的情况来看,你家孩子要想达到这种状态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如果你能按照我的方法去做,你家孩子坐不住的坏毛病就会一点点改掉。”

 这位家长真的按照我所说的方法去做了,大约一个月后,家长打电话,欣喜地告诉我,孩子坐不的坏习惯已经明显减轻了。

 家长们一定在好奇地想:你到底使了什么法术?让那个孩子的坏习惯这么快就有所减轻了呢?

 其实,我仅仅运用了一个很简单的“减法”,我这样对这个孩子的家长说:“现在孩子一小时是至少起来八九次吗?你这样对他说‘如果你在一小时起来的次数能够减少到六次,连续三天都做到,那些动画片你可以随便看!渐渐地,你可以把孩子在一小时内站起来的次数减少到五次,四次,乃至更少。”

 *虽然二年级孩子的坏习惯还处于刚刚形成的阶段,但它之所以会被称作“习惯”,这就表示它的消失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家长不仅要懂得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而且还要给孩子更多的鼓励。

 *坏习惯的改掉用“减法”,同样的道理,好习惯的养成就应该用“加法”。所以,在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的过程中,家长们可以常常对孩子这样说:

 *“昨天你做对了2道题,今天做对了3道题,这说明你越来越细心了!”

 *“今天你多帮助妈和了一件家务,这说明你越来越有责任心了!

 *“越来越多的困难都成了你的‘手下败将’,这说明你越来越好、坚强了!”

 *方法三:重视老师对孩子习惯培养的积极影响。

 对于这些坏习惯刚刚露头的二年级孩子来讲,老师对他们坏习惯的改掉、好习惯的形成的影响是巨大的。

 *案例:《趴桌子的孩子》

 我的邻居曾和我说:我家孩子总是喜欢趴在桌子上写字,我对他说过很多遍了,趴着写字会影响视力,但他总是拿我的话当耳旁风。

 但有一天,我发现孩子写作业时的姿势特别端正,我好奇地问他“今天怎么这么乖呀,不趴在桌子上写作业了?”

 “老师说了,趴着写字会损害视力,如果小小年龄就戴上眼镜,鼻子就会被眼镜压得不好看。”孩子非常认真地说。

 进入二年级,大多数孩子都会出现这种现象,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听家长的话,但他们却很重视老师对自己的评价。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孩子之所以常常会把家长的话当成“耳旁风”,是因为他们不像小时候那样依赖父母了,是他们自我意识成长的一种表现;而他们之所以会把老师的话当成“圣旨”,是因为他们欣赏老师的知识渊博和权威。

 *结论: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讲,老师对他们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当家长对改掉孩子的某些坏习惯无能为力时,你不妨请老师帮忙。例如:

 *当孩子不想改掉不讲卫生的坏习惯时,家长可以请老师亲口告诉孩子:老师不喜欢那些不爱干净,不爱整洁的孩子!

 *当孩子不想改掉懒惰的坏习惯时,家长可以请老师告诉孩子:一个懒惰的孩子是不会有出息的!

 *当孩子做事总是有头无尾时,家长可以请老师告诉孩子:有耐心的孩子才会有大的作为!

 三、让父爱母爱成为孩子的一双翅膀。

 1、母亲教育——给孩子最科学的爱。

 母爱是伟大的,世界各地的人都在用多种形式来称颂母爱的伟大。但我要告诉家长们的是,只有*科学的母爱才是伟大的,而那些不科学的母爱往往就是将孩子毁灭的“催化剂”,母亲们应该懂得*如何给予孩子更科学的爱。我来讲以下三个方法:

 *方法一: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不要忘记向孩子“索求”爱。

 古往今来许人都来描述母爱:母爱崇高、最伟大、最无私的爱。而更科学的爱是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也要给孩子创造机会,让孩子学着爱家长、爱老师、爱身边的人。

 *案例:《我管孩子叫妈妈》

 我的孩子现在是二年级,和大家的孩子相差不多,我把我的一些做法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大家知道小女孩喜欢玩过家家的游戏,在过家家的过程中孩子总扮演妈妈的角色,并且她希望我是她的孩子,让我叫她妈妈,我觉得每当玩这个游戏的时候,都是一个对孩子很好的教育机会,我就学着她的样子奶声奶气地叫她妈妈,孩子很高兴,你会觉得她立刻长大了!当我说:“妈妈!我要喝水。”孩子就会小心翼翼地倒来水,还告诉我:“慢点喝,别呛着!”这时候孩子学会的是照顾;当我说:“妈妈,我肚子疼!”孩子会说:“是不是着凉了?我给你加件衣服。”这时候孩子学会的是关心;当我说:“妈妈!我要买那个最大的娃娃。”孩子说:“咱们已经有了一个娃娃,再买就是浪费。”孩子学会的是节俭。当我说:“妈妈!我不想睡觉!”孩子说:“明天你还要上课呢!现在必须睡觉。”这个时候孩子学会的是管理自己。这个游戏一直伴随着我们这么多年,孩子在这种逆向教育的过程中慢慢长大了。因此,*家长给孩子“制造”机会,向孩子“索求”爱,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激发孩子的责任心,让孩子感受爱、回报爱。这种潜移默化会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品质。

  *方法二:不要因为爱而忽视原则。

  一位一年级孩子的妈妈曾这样对我说:“现在这些孩子令你妥协的花招实在是太多了。我们很难坚持原则。”其实,正是我们的经常妥协,才使得孩子的花招变得越来越多。

 案例:《小事也要有原则》

 比如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经常放学后不愿意写作业,托到很晚了,她故意打着哈欠说:“妈妈,我真的好困呀,作业明天早上写吧。(商量)”

 这个时候我们通常会被孩子的可怜相所动,但冷静的妈妈会说“我们的规定是怎么说的呀?”

 “可我真的很困,难道你想困死我吗?”我知道,女儿改变“战术”了,她在(威胁)我。

 我继续问女儿:“我只想知道,我们的规定是如何说的。”

 看我铁石心肠,女儿使出了“绝招”,她边哭边说:“这个规定不公平,我已经特别困了,我只想睡觉……(反抗)”

 “我们的规定是如何说的?”我仍然用平静的语气问她。

 女儿知道,继续纠缠下去我也不会妥协,所以她边擦眼泪边说:“我去写作业了。”

 对于这些一二年级的孩子,很轻易地就会得到“妈妈心软”这一讯息,他们总是想找机会使妈妈妥协,*当孩子有意耍懒时,引导孩子说出正确的做好,实际上就是让孩子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从而促使他们出现合作行为。平静地坚持下去,平静地面对孩子的花招,最后让孩子在我们的鼓励中妥协,是我们的高明之处。

 *方法三:从母亲教育的误区中走出来

 在多年的教学研究中我发现,*母亲在教育过程中两个误区:一是给孩子的爱太多;二是常常忽视对孩子进行爱的表达。

 一是给孩子的爱太多:

 我们做妈妈的会很明显地感觉到:孩子开始排斥那种赤裸裸的表达爱的方式。一位母亲曾这样说过:我的儿子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就不喜欢我亲吻他了,还一本正经地说他长大了,说别人看到会笑话他的。这是从孩子的心里话,我们做家长的应该知道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喜欢外显的表达方式了。

 *6-8 俄狄浦斯情结时期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在这一时期的孩子对异性父母产生了兴趣。男孩对母亲的迷恋,女孩对父亲表示依恋,如果这个阶段孩子恋父恋母的情结太深,不能及时割断,则很可能会影响孩子性心理发展。

 *女孩的恋父情结和男孩的恋母情结是孩子性心理的发展过程中一个特有的情感现象。(普遍性)

 *出现恋父恋母情结的人,成年后也很难将感情从父母中解脱出来,不能将感情转移到其他异性身上,很难建立和睦的家庭,严重的很可能导致性心理发育障碍或其他方面的障碍。(严重性)

 *二是常常忽视对孩子进行爱的表达。

 同样的道理,有些孩子母亲给的爱的表达过少。在一二年级这一阶段,孩子也正在经历多转变,他们的内心也会产生不安全感。在这一时期,如果他们不能明确地感受到母亲对他们的爱,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适应小学生活的速度。

 在一二年级这个年龄段,我们做母亲的即不要给孩子过多的亲密的爱的动作,又不要让孩子感受到孤单。事实上我们可以用一种更综合的方式来表达:几乎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程度的“皮肤饥渴症”,这是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一种心理需求。确切来讲,这是孩子的一种心里:*孩子既不想母亲再像小时候那样亲吻自己,同时又渴望与母亲有身体接触,渴望得到母亲明确的爱。

 由于大多数母亲并不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需求,所以,这常常也是孩子不能尽快适应小学生活的一个原因。针对这一点,*聪明的母亲应该这样做:

 看电视的时候,我会紧挨着孩子坐下,让孩子感觉到我与他之间的亲密;

 当孩子难过时,我不会拥抱他,但我会轻轻拍拍他的肩膀;

 当孩子紧张时,我会拉着他的手,使他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

 ……

 母亲科学的方式,即不会使孩子产生害羞或不舒服的感觉,又向表达了自己的爱,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孩子的“皮肤饥渴症”。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孩子面临着很多转变,但母亲这种明确的爱会为他们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提供更多帮助。

 *偶尔拍拍孩子的肩膀,握着孩子的手、摸摸孩子的头,这种方式既可以表达母爱,也可以表达母亲的鼓励。总之,这样的方法符合一二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

 *2父亲教育——孩子的性别不同,父亲要扮演不同的角色。

 我曾接触过这样一位父亲:这位父亲的事业很成功,已经拥有三家属于自己的公司。但他却对我说:“我觉得自己很失败,能够把三家公司打理得井井有条,但对自己的儿子却无可奈何。”原来,他的儿子已经读初中了,正处于叛逆期。无论他说什么,儿子总跟他对着干。这不,他不让儿子去玩游戏,但儿子却不听他的话,甚至常常会为了玩游戏整天逃课。

 从这个孩子的表现来看,我们可以断定,这位父亲对孩子的教育是失败的。但认识这位父亲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位事业有成的男人。所以,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明确的*结论:即使一个男人的事业再成功,如果他对孩子的行为总表现得无能为力,他也只能算作是一个失败的父亲。

 在家庭生活中,虽然大多数的*父亲不会像母亲那样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但在孩子的心目中,父亲的形象却是伟大的、是万能的,他们崇拜父亲,并渴望与父亲接触。这是母亲无法取而代之的。然而,在我们周围,很多父亲去常常因为工作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

 *案例:《伤害自己赢父爱》

 曾经有一孩子来到我的辅导室,在家长和同学的眼中,这个孩子很调皮,经常动不动就把自己弄得遍体鳞伤。后来,大家对这个孩子爱伤都习以为常了,一当医务到的医生匆忙走向教学楼时,人们都会这样想,肯定是那个叫***的家伙又受伤了。

 一次,  他来到的办公室,和我聊了起来。

 我问他:“痛吗?”

“很痛。”

“那你为什么还总是让自己受伤?”

 他的回答让我想哭。他说:“只有我受了伤,爸爸才会来看我。”

 原来,这个孩子的爸爸工作很忙,每在晚上他回家时,孩子已经睡了。因此,这父子俩一星期也见不到几次面,更不用说在一起聊天,玩耍了。但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个孩子竟会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赢得与爸爸见面的机会。

 说到这里,肯定有一些父亲会说:“我也想多陪孩子一会儿,我们也想自己的工作不这样忙,但我们的工作确实很忙。作为工作很忙的父亲,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孩子出现‘缺乏父爱综合症’呢?”

 其实,只要父亲把教育孩子这件事放在心上,即使工作再忙,也能抽出一定的时间来陪孩子。

 把每周的周六订为父子俩的“无工作日”“无学习日”。也就是说,在这一天里,我不再思考工作上的事情,女儿也不再思考学习上的事情,我们俩在一起专心地做那些事先约定好的事情。

 *孩子渴望与父亲在一起,在一起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喜欢与父亲在一起的那种感觉。所以,只要父亲抽出时间来认真陪孩子,即使没有好玩的,好吃的,孩子也会满足。

 *方法一:面对儿子——父亲要做出“阳刚”的榜样。

 我们平时会见到男孩特别像小女孩,变成“娘娘腔”的主要原因了——是父亲教育角色的缺失使得男孩有了娘娘腔倾向。孩子三四岁开始就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认识周围的世界。但如果这些男孩每天接触的都是女性,没有男性可以作为榜样,就很难对自己的性别有正确的定位。

 那么,在教育男孩的过程中,*父亲们应该如何做,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父亲呢?

 男孩的成长不仅需要父亲的陪伴,而且需要父亲做出阳刚的榜样,引导男孩了解、感觉到自己的力量,让孩子爱上做运动,爱上一些冒险具有挑战性的游戏,不但具有男子汉的表面性,而且具备男子汉的真正内涵。

 *方法二:面对女儿——父亲要培养女儿的自信心。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总结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父亲对女儿的教育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着女儿是自信还是自卑。为什么会得出这一结论呢?

 但随着年龄增长,女孩的眼界也在逐渐开阔,她们的注意力开始从自身的世界转移出来。这时, *女孩开始关注父亲,她们会被父亲的力量,父亲的幽默,以及父亲无所不能的能力所吸引。所以她们渴望与父亲接触,渴望到父亲的世界去探索那些新鲜的事物。

 *父亲怎样才能让女孩对自己充满信心呢?

 *案例:《向女孩道歉》

 一位父亲曾这样表述自己的教育观念:

 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我很注意鼓励和夸奖女儿,但我从来不夸奖女儿的外表,而总是夸奖她的努力和能力。

 一次,我的一位很好的朋友来家里做客,我八岁的女儿很懂礼貌地跟他打招呼,并为他端来水果。然而,朋友却这样对女儿说:“小朋友,你真漂亮。”

 我对朋友的夸奖很不满意,当我与朋友独处时,我对他说:“你伤害了我的女儿,你应该向她道歉。”

 朋友很不解。

 我继续向他解释到:“我女儿很礼貌地跟你打招呼,并给你端来水果,你不夸奖她的礼貌和努力,反而夸奖她长得漂亮,这就是对她的一种伤害。”

 朋友向我伸出了大拇指,说:“你的教育非常科学!”临走之前,她向女儿道了歉。

 *在父亲这种正确的引导下,女孩就不会把注意力仅仅放在自己的外表上,而是懂得去提高自己的能力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女儿一般都能正确地看待自己。

 父亲不妨一下自己的表达情感的方式。

 *对于这些正在成长的女孩来说,爸爸的爱和鼓励与妈妈的爱和鼓励是完全不同的。爸爸的爱和鼓励可以为女孩指出努力的方向,也能给予女孩更多的动力,帮助孩子形成更好的品质。

 今天我们针对一二年级的孩子身心发展特点,来讲三方面的内容:

 * 一、让孩子自信地走在起点上。

 *二、让好习惯成为孩子的伙伴。

 * 三、让父爱母爱做孩子的一双翅膀。

 除了这些内容之外,还有一些内容:

 *小学1-2年级,非常关键的自信建立时期。

 *小学1-2年级,培养好习惯、好性格的最佳时期。

 *小学1-2年级,自我意识的重要萌发期。

 *小学1-2年级,开发智力的“黄金期”。

 *小学1-2年级,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时期。

 *小学1-2年级,学习能力养成的关键期。

 自我意识的重要萌发期。开发智力的“黄金期”。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时期。学习能力养成的关键期。需要我们以后继续学习。

 

结尾:

现在你的孩子送上一份礼物给你们:

课件:《亲爱的谢谢你》

听前两句,歌声渐小,

旁白:

多么美妙的旋律

多么稚嫩的声音

多么动人的画面

多么可贵的童心

让我们记着孩子的感恩

让我们记着孩子的渴望

让我们从这一刻起成为

最爱孩子、最懂教育的人

无愧孩子的那一声爸爸!妈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