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海经注译-13

 醉心国学 2012-04-01
发帖时间:2011-09-06 17:49:44
  @taotaochch 2011-09-06 13:27:58
    来看看了
  -----------------------------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发帖时间:2011-09-07 17:45:10
  4.4.3 又南三百二十里,曰东始之山,上多苍玉。有木焉,其状如杨而赤理,其汁如血,不实,其名曰芑(qǐ)①,可以服马。泚(zǐ)水②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海,其中多美贝,多茈(zǐ)鱼,其状如鲋(fù),一首而十身,其臭(xiù)如蘪(mí) 蕪(wú),食之不【米费】(pì)③。
    
    【译文】从旄(máo)山向南三百二十里,是东始山。山上多产苍玉。山里有一种树,样子像杨树却有红色花纹,树的汁液如血液,不结果实,它的名字叫做芑(qǐ),把它的汁液涂抹在马身上,可以使马驯顺。泚(zǐ)水发源于东始山,向东北流注入大海。泚(zǐ)水之中,多产美贝;又多产茈(zǐ)鱼,样子像鲫(jì)鱼,一个脑袋,十条身子,气味如蘪(mí)芜,吃了它可以使人不放屁。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有一阵子大喇叭里整天广播毛 主 席的《念奴娇.鸟儿问答》。词曰:“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有一天俺村里一个老汉说:“毛 主 席文武全才,打仗写文章那是没的说了,可要是说到做饭他老人家就外行了。”旁边一个人问:“你咋知道?”老汉说:“喇叭里不是在整天念诵他老人家的词儿嘛,土豆熬熟了,再放牛肉,这一口儿咱没吃过,可是你想:要是等到把土豆熬熟了再放牛肉,那土豆稀烂了,牛肉还是夹生的,吃了还不得(děi)胀肚子呀?”当时俺村里的支书也在旁边蹲着,支书说:“你们懂个屁呀!俺听公社书记说:毛 主 席这词儿是写给苏修头子赫鲁晓夫的,那大鹏就是咱毛 主 席,那小麻雀就是赫鲁晓夫。听说洋人都爱吃中国菜,赫鲁晓夫看了毛 主 席这词儿,一定会照着毛 主 席那法子做了吃。”老汉说:“那赫鲁晓夫不得(děi)胀肚子呀?”支书说:“这你就不懂了。咱毛 主 席多英明,就是要糊弄那老赫吃了胀肚子,一股劲儿直想放屁,毛 主 席后面不是还说了‘不须放屁’吗?哎,他想放,偏不叫他放,憋死他个狗日的。”
      俗话说:管天管地,管不着人家拉屎放屁。赫鲁晓夫放不放屁,毛 主 席当然管不着,但是据说在古代,宫女和嫔(pín)妃们放屁还真有人管着。宫女放屁会熏着主子,为了不放屁或少放屁,每顿饭只能吃个半饱。嫔(pín)妃们不放屁另有目的,怕在某个时候惹皇帝老儿不高兴,失了宠,所以也都自觉地每顿饭吃个七八分饱。要是她们知道吃茈(zǐ)鱼可以使人不放屁,就不用忍饥挨饿了,也许知道,可能是茈(zǐ)鱼早已被更加古老的宫女和嫔(pín)妃们吃光了吧。传说黄帝夜御三百女。刘邦攻下咸阳城,据王立群先生说,宫中美女过万。白居易说“后宫佳丽三千人”。历代宫中都有这么多女人,所以我说是她们把茈(zǐ)鱼吃光了,大概不会错。
    
    ①芑(qǐ):杞柳。即红皮柳。落叶丛生灌木。耐湿,耐碱。枝条韧,供编筐、箱等用。 ②泚(zǐ)水:《康熙字典》:“泚(zǐ),《集韵》蒋氏切,音紫。水名。《山海经》:‘长沙之山,泚(zǐ)水出焉……石者之山,泚(zǐ)水出焉,西流注于河。东始之山,泚(zǐ)水出焉,东北注于海。’” ③【米费】(pì):“屁”的古字。
  
发帖时间:2011-09-13 18:07:33
  5.4.10 凡釐(lí)山之首,自鹿蹄之山至于玄扈(hù)之山①,凡九山,千六百七十里。其神状皆人面兽身。其祠(cí)之:毛用一白雞(jī),祈(qí)而不糈(xǔ)。——以采衣(yì)之。
    
    【译文】总计中央第四列山系——釐(lí)山山系,从东头的鹿蹄山到西头的玄扈(hù)山,共九座山,行程一千六百七十里。山神的样子都是人面兽身,祭祀这些山神:杀一只白鸡,用鸡血涂抹祭器,不用米。那只白鸡,在杀它之前,要给它披上五彩丝绸,把它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也有人说,“祈”就是祈祷,而不是用血涂抹祭器。
      那只白鸡被披红挂彩的时候,大概很神气,但被杀的时候,大概也觳(hú)觫(sù)起来了,所以当有人给您披红挂彩的时候,您得(děi)小心。《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楚威王听说庄子贤能,派使者带着厚礼去聘请他,并且许以宰相之职。庄子笑着对使者说:“千金之利够重了,宰相之位够尊贵了。可是您没见那用来祭祀天地的牛吗?用好草精料养它几年,祭祀的时候给它披上漂亮的绣衣,牵入太庙。这时,它想做一头孤独无依的小猪,办得到吗?您快走吧,别玷(diàn)污了我。我宁愿像小猪那样在那污浊的小水沟里游戏自乐,也不让那些国君捆住手脚,一辈字不做官,这样才可以使我称(chèn)心如意。”
    
    ①玄扈(hù)山:在陕西省洛南县西,洛水之南。传说黄帝于此山受凤鸟啣(xián)来之图。
    
  
发帖时间:2011-09-16 16:12:50
  5.6.13 又西九十里,曰夸父(fǔ)之山①,其木多椶(zōng)、枏(nán),多竹箭,其兽多【牜乍】(zuó)牛、羬(qián)羊,其鸟多赤【鷩的下边改为鸟】(bì),其陽(yáng)多玉,其陰(yīn)多铁。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②,是廣(guǎng)员(yuán)三百里,其中多马。湖水③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王囷】(jùn)玉。
    
    【译文】从常烝(zhēng)山向西九十里,是夸父(fǔ)山。山上多生棕树和楠树,多生细竹。山里的走兽多是【牜乍】(zuó)牛和羬(qián)羊,飞鸟多是赤【鷩的下边改为鸟】(bì)。山南多出玉,山北多产铁。夸父(fǔ)山之北有一片森林,名叫桃林,方圆三百里,林中多产野马。湖水发源于夸父(fǔ)山,向北流注入黄河。湖水之中,多产【王囷】(jùn)玉。
      《史记.赵世家》说,赵氏的祖先造父(fǔ)是周穆王的大臣,他从桃林得到良马骅骝、绿(lù)耳,献给周穆王。周穆王就让造父(fǔ)做驭手,乘着由骅骝、绿(lù)耳拉的车西巡,在昆仑山见到西王母,受到热情款待,周穆王乐而忘返。忽听得东边的徐国国君徐偃王造反了,周穆王乘车日行千里,赶到徐国,打败了徐偃王。周穆王认为造父(fǔ)献马驾车有功,就把晋地的赵城县赐给他,造父(fǔ)本姓嬴,从此以后便为赵氏。
      《史记.孝武本纪》记载:方士齐人公孙卿忽悠汉武帝。公孙卿说,黄帝采首山之铜,在荆山下铸造了一口大鼎。大鼎铸成后,天上的龙把胡(脖子下松弛的肉)和须垂下来,迎接黄帝上天成仙。黄帝骑上龙,群臣及后宫也有七十多个人骑上了龙,龙乃升天。那些小官挤不上去,都抓着龙须,把龙须都拔掉了,黄帝的弓也跟着掉下来。百姓仰望黄帝上了天,就抱着黄帝的弓和龙须哭号(háo),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地方叫做鼎湖(其实应为鼎胡,黄帝铸鼎与龙垂其胡之处),把黄帝的弓叫做乌号(háo)。
      《括地志》上说,湖水发源于虢(guó)州湖城县南三十五里夸父(fǔ)山,向北流注入黄河。湖水就是鼎湖。
    
    ①夸父(fǔ)山:在今河南省灵宝市西阳平镇之南。夸父(fǔ),见《海外北经》8.10。 ②桃林:在今陕西省潼关以东、河南省灵宝市以西。《书.周书.武成》:“(周武王克商)乃偃(yǎn)武修文,归马于华(huà)山之陽(yáng),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③湖水:古水名。在今河南省灵宝市西部的阌(wén)乡。阌(wén)乡曾为湖县,隋为阌(wén)乡县,1954年与灵宝县合并为灵宝县。
    
  
发帖时间:2011-09-16 16:13:51
  @写得很具体 2011-09-13 21:11:34
    再来学习
  -----------------------------
  旗杆旗杆,一起切磋。
发帖时间:2011-09-16 16:16:10
  @魅祭 2011-09-16 14:16:32
    求推荐一部版本最完善的山海经。
  -----------------------------
  至少是我还没有见到您说的这种 最完善的版本,否则我也不用自己费力搞这个东西了。
发帖时间:2011-09-17 19:07:57
  5.7.3 又东二百里,曰姑媱(yáo)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为(wéi)【艹下+摇去掉扌】(yáo)草①,其葉(yè)胥成②,其华(huā)黄,其实如菟(tù)丘③,服之媚于人。
    
    【译文】从鼓钟山向东二百里,是姑媱(yáo)山。天帝(或曰炎帝)的女儿死在这里,所以被叫做女尸——意思就是女人的尸体,生前当另有其名,有人说叫瑶姬(jī)。瑶姬(jī)还没有嫁人就死了,她的魂魄化为【艹下+摇去掉扌】(yáo)草。【艹下+摇去掉扌】(yáo)草的叶子重重叠叠,开黄花,子实如菟丝子,人吃了它就会变得像天帝的女儿那样妩媚动人。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里说:楚怀王游云梦泽,大白天在高唐观(guàn)上睡着了,梦一美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于是楚怀王幸了她。事毕,巫山之女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zhāo)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楚怀王旦暮观之,果如巫山女之言,于是给她立了一座庙,把她叫做朝(zhāo)云。古典小说中的“云雨一番”、“巫山云雨”,古诗词中的“朝朝暮暮”等词都源于这个故事。据说,这个主动献身于楚怀王的巫山之女,便是瑶姬(jī),后来她又给楚怀王之子楚襄王荐了一夜枕席,楚襄王让他爹做了王八,你说这巫山神女整的这叫什么事儿。
      所谓“愿荐枕席”,意思就是我愿意跟你睡觉,但是不能说睡觉,只有粗俗没文化如阿Q之流才会那么说。
      楚怀王幸了她就是睡了她,但是帝王睡女人不能叫睡,更不能叫×,否则就是违礼。那么,平民睡女人是不是也可以说“幸”呢,万万不可,那样做就是僭(jiàn)越,弄不好是要被杀头的,为了小头掉了大头,实在划不来。那么平民就只好说睡或×了吗?这样说可以免了杀头之祸,但是还要被人斥为粗俗,为了雅,最好是只干不说,非说不可的时候,要说敦伦。有人问了,敦伦是什么意思?不懂。正因为多数人不懂,才算雅,要是都懂了,就又粗俗了。敦伦就是敦睦夫妻之伦,也就是搞好夫妻关系,翻译成英文就是make love,再翻译成汉语就是做爱,你看,这样说明白了,可是又变得粗俗了。俗语说,夫妻无隔夜之仇,就是因为“敦”过了,你要是不“敦”,别说隔夜仇,就是一世仇也是有的。同样一个事儿,换个词儿,性质就不一样了,自古至今,此类事在我中华太多了,举不胜举。例如,北宋打不过辽国,签了澶(chán)渊之盟,每年要送给人家几十万两银子,但是不能说送,更不能说赔,更更不能说贡,要说赐。要是有个老农民跑到皇帝那里磕头说:“万岁爷,因为您赐给辽国那么多银子,俺家里都揭不开锅了,求万岁爷像赐给辽国银子那样也赐给俺几两银子吧。”那样他肯定会被砍头,因为他揭了皇帝老儿的底儿,所以没有人干那样的蠢事儿。反过来,别国送我中华一根鹅毛,那一定要说是贡,并且要厚厚地赏赐人家。礼轻如鸿毛,情重如泰山。我中华乃礼仪之邦,重礼而轻利。那些蛮夷之人,不知礼仪,重利而轻礼。
    
    ①【艹下+摇去掉扌】(yáo)草:《文选.江淹〈别赋〉》:“君结绶兮千里,惜瑶草之徒芳。”李善注:“宋玉《高唐赋》曰(今本无):‘我,帝之季女,名曰瑶姬(jī),未行而亡,封於巫山之臺(tái)。精魂为草,寔(shí)曰靈(líng)芝。’《山海经》曰:‘姑瑶之山,帝女死焉……’【艹下+摇去掉扌】(yáo)与瑶同。” ②胥成:郭璞云:“胥成,言葉(yè)相重(chóng)也。” ③菟(tù)丘:郭璞云:“菟(tù)丘,菟(tù)丝也。”
    
  
发帖时间:2011-09-18 12:39:42
  @西方女巫F 2011-09-18 11:53:33
    
    请教一下楼主。帖中“&#8226”是什么意思?如前文里“《诗•邶(bèi)风•凯风》”诸如此类的,有好多汉字后缀符号,不知何意?
    
  -----------------------------
  这些都是天涯不能显示的文字或符号。
发帖时间:2011-09-21 18:31:50
  5.7.8 又东七十里,曰半石之山①。其上有草焉,生而秀,其高丈馀,赤葉(yè)赤华(huā),华(huá)而不实,其名曰嘉荣,服之者不畏霆。来需(rú)之水②出于其陽(yáng),而西流注于伊水。其中多【鱼仑】(lún)鱼,黑文,其状如鲋(fù),食者不睡。合水出于其陰(yīn),而北流注于洛,多【鰧的右下角改为鱼】(téng)鱼,状如鳜(guì)③,居逵(kuí)④,苍文赤尾,食者不痈,可以为(wéi)瘘(lòu)⑤。
    
    【译文】从大苦山向东七十里,是半石山。山上有一种草,一生出来还没长出叶子就秀穗,花就在穗上,可以长到一丈多高,红叶红花,只开花,不结果,它的名字叫做嘉荣,吃了它不怕霹雳。来需(rú)水发源于半石山的南坡,向西流注入伊河。来需(rú)水中,多产【鱼仑】(lún)鱼,身上有黑色斑纹,样子像鲫(jì)鱼,吃了它就会兴奋得睡不着觉。合水发源于半石山的北坡,向北流注入洛河。合水之中,多产【鰧的右下角改为鱼】(téng)鱼,样子像鳜(guì)鱼,居住在水中四通八达的洞穴里,身上有黑色斑纹,红尾巴,吃了它不得痈肿病,还可以治疗颈部淋巴结核。
      鳜(guì)鱼又名桂鱼,又名花鲫(jì)鱼,又名鳌花鱼,下颔(hàn)突出而上翘,像是撅(juē)着嘴,所以叫做鳜(guì)鱼。唐.张志和《渔歌子》词:“西塞(sài)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guì)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①半石山:在今河南省偃(yǎn)师县西南。人云其南多石,其北多土,故名半石山。 ②来需(rú)水:《水经注》卷十五《伊水》:“又来儒之水,出于半石之山,西南流,迳斌轮城北,西歷(lì)艾涧,以其水西流,又谓之小狂水也。”《战国策.秦策二.秦王谓甘茂》:“其需(rú)弱者来使,则王必听之。”宋.鲍彪注:“《集韵》:需(rú),音儒,韦柔滑貌。” ③鳜(guì):郭璞云:“鳜(guì)音刿。” ④逵(kuí):水中之穴道交通者。 ⑤瘘(lòu):颈肿大的病。即颈部淋巴结核。
    
  
发帖时间:2011-09-23 18:50:16
  5.7.13 又东三十里,曰浮戏(xī)之山①。有木焉,葉(yè)状如樗(chū)而赤实,名曰亢(kàng)木,食之不蠱(gǔ)②。汜(sì)水③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东有谷,因名曰蛇谷④,上多少(shào)辛⑤。
    
    【译文】从婴梁山向东三十里,是浮戏(xī)山。山上有一种树,叶子像臭椿,结红色的果实,名叫亢(kàng)木,人吃了它的果实就会变得聪明,不受蛊(gǔ)惑。汜(sì)水发源于浮戏(xī)山,向北流注入黄河。汜(sì)水之东有一条山谷,因为谷中多蛇,所以叫做蛇谷。蛇谷之中,多产药草细辛。
      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汉王刘邦驻荥(xíng)阳,楚王项羽驻成皋(gāo),两军以汜(sì)水为界。此时,已归附汉王的彭越占领了梁国(今开封市至商丘市一带),截断了楚军的粮道,项羽率兵去打彭越,命大司马曹咎(jiù)守成皋,并嘱咐他不要与汉军交战。项羽一走,刘邦便派人挑战,楚军坚守不出,刘邦是骂人的高手,亲自带了更多的人连着辱骂了五六天,曹咎大怒,忘了项羽的嘱咐——当时他要是吃了亢(kàng)木果就不会这样了,出兵渡汜(sì)水,一部分楚军刚上岸,立足未稳,一部分楚军正在渡河,首尾不能相顾,刘邦可不是宋襄公,便令汉军冲杀过去,大败楚军。大司马曹咎和长(zhǎng)史司马欣都在汜(sì)水西岸自杀了。
    
    ①浮戏(xī)山:在今河南省新密市(旧密县)西北。浮戏(xī),即伏羲(xī),《莊(zhuāng)子.大宗师》作“伏戏(xī)”。 ②不蠱(gǔ):不受蛊(gǔ)惑。 ③汜(sì)水:水名。发源于河南省新密市(旧密县)西北尖山,北流经荥(xíng)阳市汜(sì)水镇西,北注入黄河。汪绂(fú)《山海经存》作“氾(fàn)水”,非。汜(sì)水镇西北有汉成皋(gāo)县故城。《史记.高祖本纪》:“四年(公元前203年),项羽乃谓海春侯大司马曹咎曰:‘谨守成皋。若汉挑战,慎勿与战,無(wú)令得东而已。我十五日必定梁地,復從将军。’乃行击陈留、外黄、睢(suī)陽(yáng),下之。汉果数(shuò)挑楚军,楚军不出,使人辱之五六日,大司马怒,度兵汜(sì)水。士卒半渡,汉击之,大破楚军,盡(jìn)得楚国金玉货赂。大司马咎、长(zhǎng)史(司马)欣皆自刭汜(sì)水上。项羽至睢(suī)陽(yáng),闻海春侯破,乃引兵還(huán)。汉军方围鍾(zhōng)離(lí)眜(mò)於荥(xíng)陽(yáng)东,项羽至,盡(jìn)走险阻。”④蛇谷:郭璞云:“言此中出蛇,故以名之。”汪绂(fú)云:“(因名曰蛇谷)‘因’当作‘其’。” ⑤少(shào)辛:郭璞云:“细辛也。”细辛,又名少(shào)辛、小辛。药草名。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全草含马兜铃酸,有毒,伤肾。根含马兜铃酸较少,可入药,茎、叶不可入药。其根细而味极辛,故名细辛。又作“细莘(xīn)”。《集韵.眞(zhēn)韵》:“莘(xīn),细莘(xīn)。藥(yào)草。”
  
发帖时间:2011-09-24 19:02:11
  5.8.6 又东北三百五十里,曰纶山,其木多梓(zǐ)、枏(nán),多桃枝,多柤(zhā)、栗(lì)、橘(jú)、櫾(yòu),其兽多闾、麈(zhǔ)、麢(líng)、【厃去掉厂下面+口下面+比下面+大】(chuò)。
    
    【译文】从宜诸山向东北三百五十里,是纶山。山上多生梓(zǐ)树和楠树,多生桃枝一类的小竹子,多生柤(zhā)梨树、栗(lì)子树、橘(jú)子树和柚(yòu)子树等果树。山里的野兽多是山驴、麈(zhǔ)、羚羊和【厃去掉厂下面+口下面+比下面+大】(chuò)。
      柤(zhā)梨像梨,味道很酸,这是古书上说的,我没见过。
      麈(zhǔ),段玉裁说就是麋(mí)鹿,俗称四不象。它的尾巴像驴尾巴,可长达七十厘米,叫做麈(zhǔ)尾,可以驱逐蚊子苍蝇。传说麈(zhǔ)群迁徙时,头麈(zhǔ)的尾巴指向哪个方向,众麈(zhǔ)即向哪个方向走,所以神仙和古代的文人雅士喜欢手持麈(zhǔ)尾,所谓“挥麈(zhǔ)而谈”或“麈(zhǔ)谈”就是手持麈(zhǔ)尾而谈。因为人们喜欢麈(zhǔ)尾,便大量捕(bǔ)杀它,到清代乾隆年间,只有皇家园囿(yòu)南苑还剩下二百多头,到八国联军侵略北京时,或被杀,或被掠走,从此在中国绝迹了。1985年以后,中国从英国陆续引进近百头,又在国内逐渐繁衍起来。也有人说,麈(zhǔ)是驼鹿。还有人说,麈(zhǔ)是驯鹿。这两种鹿个头虽大,尾巴却都很短,挥动起来似乎不太方便。一些工具书上干脆说:麈(zhǔ),一种鹿科动物。这等于没说。
      【厃去掉厂下面+口下面+比下面+大】(chuò),据郭璞说,样子像兔子,足似鹿,青色的身子。《说文》云:“【上中口下比】(chuò),【上中口下比】(chuò)兽也,似兔青色而大,象形,头与兔同,足与鹿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