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领导干部廉洁从政需克服“五种心理”

 精益求精394 2012-04-01

领导干部廉洁从政需克服“五种心理”



    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领导干部的“心理问题”逐渐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中,也明确提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必须关心干部的心理问题”。领导干部身居高位,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不仅仅是自己的事,都会对工作群众产生微妙影响。
    各级领导干部能否意识到这一点,能否廉洁从政,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部下、正确对待工作,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的集中反映,是其思想水平、工作能力、为人处事态度的外在表现。笔者认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克服“五种心理”至关重要。
    “侥幸心理”。在正确对待党纪国法的制裁面前,有的违纪违法者认为,腐败不一定会暴露,被查处的只是少数人;有的自以为行为隐蔽、方法巧妙、手段高明,可以高枕无忧;有的认为自己身份特殊、保护伞厚、关系网广、哥们义气铁,即使败露也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种侥幸心理,事实上是低估了党和政府铲除腐败的决心和力度,高估了自己的伎俩和本事,错估了党纪国法的威严和力量。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克服这种“侥幸心理”。
    “自负心理”。表面上把唯物史观挂在嘴上,实际上从未把群众放在眼里。以为老子天下第一,自己是朵花,别人都是豆腐渣;自己是英雄,别人是狗熊;自己是诸葛亮,别人都是臭皮匠;自己是天才,别人是蠢才;自己无所不能,群众一无所能。眼睛长在眉毛以上的地方,鼻孔拉到下巴底部,睥睨世界、目空一切,唯有镜中的自己,才是天下第一好汉、世间唯一能人。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克服这种“自负心理”。
    “从众心理”。在正确对待当今社会存在的不良风气,有的领导干部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怀有程度不同的从众心理,对腐败现象也具有一定的“容忍度”。有的党员干部认为腐败是一种社会现象,大家都见怪不怪,只好“随波逐流”;有的党员干部提起腐败现象深恶痛绝,但个人遇到具体问题时,总是千方百计找熟人、托关系,客观上助推了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克服这种“从众心理”。
    “自肥心理”。有的领导干部认为自己身居高位,做大事,就该挣大钱,十倍于你当然应该,几十倍于你也不为过。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哪位干部不是我提拔?哪份工作不是我指导?哪个项目不经我同意?哪些贡献没有我血汗?我不“笑纳”谁“笑纳”?我不“索取”别人怎么“索取”?按劳分配也罢,按需分配也罢,按生产要素分配也罢,总不能没有我的分。什么叫“以权谋私”?什么叫“以权谋利”?自认为全是“合理收入”、“正当报酬”。因此,各级领导必须克服这种“自肥心理”。
    “自满心理”。在正确对待成绩和荣誉面前,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保持头脑冷静,决不能居功自傲。特别在“春风得意”之时,更要谦虚谨慎,三思而后行,不能因“气盛”而“骄生”,把自己凌驾于组织之上,惟我独尊,为所欲为,在自满和放任中堕落。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克服这种“自满心理”。
    以上“五种心理”或多或少反映着当前一些领导干部的普遍心理,群众对此啧有烦言,社会舆论口诛笔伐,党和国家深恶痛绝。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在廉洁从政的过程中,必须克服“侥幸、自负、从众、自肥、自满”等“五种心理”,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佘海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