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名胜对联·浙江(4)杭州(10)· 西湖十景
玉镜静无尘,照葛岭苏堤,万顷波澄天倒影; 冰壶清濯魄,对六桥三竺,九霄秋净月当头。 *德馨题平湖秋月,在白堤西端,为西湖十景之一。前临外湖,水面开阔。唐代中期即建有望湖亭,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在原望湖亭遗址勒石建“平湖秋月”亭。前人有诗赞曰:“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每值皓月当空的秋夜,波平如镜,清辉如泻,令人神往。 葛岭:在杭州市宝石山西面,为葛洪炼丹处。葛洪(281?-341)字稚川,自号抱朴子,始以儒术知名,后好神仙导养之法,精医学。著有《金匮药方》一百卷传世。 苏堤:即苏公堤,为苏轼任杭州知府疏浚西湖时所筑,苏堤春晓为西湖十景之一。 三竺:在灵隐寺之南,分上、中、下三竺 穿牗而来,夏日秋风冬日日; 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 *骆成骧题平湖秋月。牗:窗户 里外湖瑞启金牛,地注渊泉,州里澄波无限好; 古今月光含玉兔,天开图画,一轮霁魄此间多。 *沈阆崐题平湖秋月。金牛:据传西湖为金牛所开。霁魄:霁,晴和;魄指月色 天开眉目山川丽; 地得肤毛木石灵。 *谢光绮题平湖秋月 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 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陶镛题平湖秋月 佳趣此偏多,量来秋水平篙,照我全身都入画; 吟怀闲不得,携有清风两袖,看花沿路去寻诗。 *江峰青题平湖秋月。 清风两袖:旧时称誉官吏廉洁。明于谦《入京》诗:“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长短” 凭栏看云影波光,最好是红蓼花疏、白苹秋老; 把酒对琼楼玉宇,莫孤负天心月到、水面风来。 *彭玉麟题平湖秋月。 孤负:即辜负 鱼戏平湖穿远岫; 雁鸣秋月写长天。 *平湖秋月。岫:山 万顷湖光长似镜; 四时月好最宜秋。 *石治棠题平湖秋月 欲把西湖比西子; 更邀明月说明年。 *集句题平湖秋月
胜地重新,在红藕花中,绿柳影里; 清游自昔,看长天一色,朗月当空。 *阮元题平湖秋月 山远疑无树; 湖平似不流。 *平湖秋月 点缀湖山,凭籍花鸟; 清筑骚雅,广注鱼虫。 *平湖秋月 一檐虚待山光补; 片席平分潭影清。 *罗矩题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之一,在西湖中的我心相印亭前。宋苏轼开浚西湖时留下了三个石塔,禁止在此区域内种植,以防湖泥淤积,原塔已毁,现存石塔为明天启元年(1621年)重建。塔高 笑隔荷花共人语; 坐看孤月到天心。 *唐树森题三潭印月 碧玉栏边,正酒熟香缊,隔墙忽逗初三月; 绿荷丛里,有珠帘画坊,携客来尝六一泉。 *李瀚章题三潭印月。 初三月:新月 客中客入画中画; 楼外楼看山外山。 *谢方山题三潭印月 万井桑麻中,点缀六桥花柳; 一城灯火下,辉映十里湖山。 *骆成骧题三潭印月。井:天井 两岸凉生菰叶雨; 一亭香透藕花风。 *彭玉麟题三潭印月。 菰:多年生草本植物 四壁荷花,香风入座; 三面水榭,明月满湖。 *高鹏年题三潭印月。 榭:三面无墙的敞宇 别具胸襟,是明月前生、梅花知己; 偶来爪印,为青山有约、湖水寻盟。 *三潭印月。偶来爪印:苏轼有“泥上偶然留指爪,飞鸿那复计东西”句 四面湖山数间屋; 一楼风月半龛诗。 *西湖十二桥钓叟题三潭印月 波上平临三塔影; 湖中浸倒一轮秋。 *三潭印月 亭与湖心相掩映; 月从波面鉴空明。 *许盛题三潭印月 门外湖光十里碧; 坐中山色四围青。 *杨昌浚题三潭印月 四面山光照; 三潭水影清。 *谢方山题三潭印月 明月自来去; 空潭无古今。 *王成瑞题三潭印月 半塔斜阳颓老衲; 一池残荷战秋声。 *金安清题三潭印月。 老衲:衲是僧衣,故称老僧为老衲。戴叙伦《题横山寺》诗:“老衲供茶婉,斜阳送客舟” 荷风送香气; 潭影空人心。 *石祖芬集句题三潭印月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陈承鋆题三潭印月 山光静对烟波际; 塔影清涵水月间。 *程立甫题三潭印月 四面湖山数间屋; 一楼风月半龛诗。 *西湖十二桥钓叟题三潭印月 最喜荷花环佛界; 每量湖水问渔人。 *黄倬题三潭印月 三面湖光,四围山色; 一帘松翠,十里荷花。 *三潭印月 空潭成对影; 明月悟前身。 *钱文选题三潭印月 舸舰重来,问月三潭怀退叟; 骊驹旋唱,看云五岭笑劳人。 *三潭印月。 舸舰:大战船。 骊驹:古代客人告别时唱的诗篇。《汉书·王式传》:“谓歌吹诸生曰:'歌《骊驹》’” 孤屿春回,许与梅花为伍; 寒潭秋静,邀来月影成三。 *徐琪题三潭印月。 送来月影成三:此句化用唐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诗句 来往游人,须知爱惜花柳; 春秋佳日,切莫辜负湖山。 *退省老人题三潭印月 记故乡亦有仙潭,看一样湖光,添得石桥长九曲; 至此地宜邀明月,问谁家秋思,吹残玉笛到三更。 *俞樾题三潭印月 碧水乍开新镜面; 青山都是好屏风。 *延俊题三潭印月 六二年胜地重游,青山无恙; 十五载乡关远隔,白发遄归。 *黎俊甫题三潭印月。 遄:急速 且倒余樽永今夕; 岂知明月解前身。 *三潭印月
槛外群松迎万壑; 帘前一月印千潭。 *德馨题三潭印月 谁识梦魂萦北阙; 只知汤沐是西湖。 *许方藻题三潭印月。 汤沐:汤,热水,用以浴身;沐,洗头发。合称“汤沐”,犹沐浴。《淮南子·说林训》:“汤沐具而虮虱相吊” 笠屐清风怀昨日; 湖山宦迹已三年。 *黄倬题三潭印月 贪看湖山来作客; 不知风月属何人。 *马敦仁题三潭印月 横琴远思观山海; 得句清音叩珮环。 *黄倬题三潭印月。 珮环:亦作“环佩”,古人衣带上所系的佩玉。《礼记·经解》:“行步则有环佩之声” 水得闲情,山多画意; 门无俗客,楼有赐书。 *三潭印月 楼外水色山光,无非性理; 眼前鸢飞鱼跃,尽是天机。 *三潭印月。天机:造化的奥秘 为政有余闲,不废登山临水; 与人可同乐,无非明月清风。 *三潭印月
胜地拓层楹,却招延三面湖光,四围山色; 清游移短棹,尽消受一帘松翠,十里荷香。 *三潭印月。 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差不多,引申为船或划船 天赐湖上名园,绿野初开,十亩荷花三径竹; 人在瀛洲仙境,红尘不到,四围潭水一房山。 *程云俶题三潭印月
乐事与人同,坐来水面层轩,鱼跃鸢飞观道妙; 胜情因地远,悟澈印潭秋月,天光云影豁诗心。 *龚嘉隽题三潭印月 潭水洗征尘,适从海上归来,又领取瀛洲胜景; 庭轩邻退省,偶到湖边话叙,更心钦彭泽高风。 *恽祖贻题三潭印月。 瀛洲:传说仙人所居山名。 退省:犹言退思,退而自省。王绩《负苓者传》:“讲罢,程生、薛生退省于松下。” 彭泽:陶潜,曾为彭泽令 画图胜景待君开,对平湖烟月,旧地重经,最难忘,柳外听莺,梅边放鹤; 潭水多情留客住,趁佳日春秋,及时行乐,休认作,鸣驺入谷,张盖游山。 *孙嘉谷题三潭印月。 鸣驺:显贵出行,随从的骑卒吆喝开道 地径烽火,喜劫余皓月犹新,依然曲港游鱼,添来翠槛红栏,樽开北海; 境隔尘寰,爱日久深潭如旧,最好半湖夕照,映遍岚光塔影,钟动南屏。 *文桂题三潭印月 岛中有岛,湖外有湖,通此州折画桥,览沿堤老柳,十顷荷花,食莼菜香,如此园林,四洲游遍未尝见; 霸业销烟,禅心止水,阅尽千年陈迹,当朝晖暮霭,春煦秋阴,山青水绿,坐忘人世,万方同慨更何之。 *康有为题三潭印月。 禅心:谓寂定之心。唐李颀诗:“片石孤峰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 止水:静止不流的水。止水澄清,可以照鉴,后用以比喻心境宁静,胸怀纯洁 断桥桥不断; 残雪雪未残。 *断桥残雪。断桥一名段桥,又名宝祐桥,一端接通白堤,一端跨着湖岸。因唐代张祜“断桥荒藓合”诗句而得名,西湖十景之一
选胜到里湖,过苏堤第二桥,距花港不数武; 维舟登小榭,有奇峰四五朵,又老树两三行。 *俞樾题花港观鱼,在西湖苏堤映波与锁澜桥之间的绿洲上,西湖十景之一 断霞半空鱼尾赤; 晚山浓似佛头青。 *集苏轼、林逋句题花花港观鱼 远属林园,胜妙殊绝; 越诸尘果,身心了然。 *吴芝英题花港观鱼 宅畔拓三弓,养志犹惭,胜地烟云恣供忆; 经开来二仲,清时有待,名湖风月任淹留。 *蒋国榜题花港观鱼 高柳垂荫,老渔吹浪; 晚花引乐,小舫携歌。 *柳浪闻莺,在西湖东岸一带,涌金门与清波门之间。南宋时这里为御花园,内有聚景园、闻莺馆诸名胜,西湖十景之一 如砥湖平,湖镜映天湖有月; 似棉柳软,柳荫垂地柳藏莺。 *柳浪闻莺。砥:平。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东则砥原远隰” 风起云行快; 山高月上迟。 *双峰插云,西湖十景之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