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8年以色列独立建国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图集

 皖林 2012-04-02

1948年以色列独立建国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图集



1948年5月14日,在英国的托管期结束前一天的子夜,以色列国正式宣布成立。在以色列建国之后,埃及、伊拉克、约旦、叙利亚、以及黎巴嫩向以色列宣战,开始了1948年的以色列独立战争。北边的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军队都在接近边界的地方被阻挡下来,来自东方的约旦军队则攻下耶路撒冷的东部,并且对城市的西部展开攻击。不过,犹太人的民兵部队成功的阻挡了约旦军队,而地下的国民军组织部队(Irgun)也阻止了来自南方的埃及军队。从6月开始,联合国宣布了一个月的停火令,在这段期间里以色列国防军正式成立。在数个月的战斗后,双方在1949年达成一则停火协议并划清暂时的边界,这条边界线被称为“绿线”(Green Line)。以色列在约旦河的西方获得了额外的23.5%的管辖领域,约旦则占有以色列南部一块山地区域和撒马里亚,后来那里被称为西岸地区。埃及在沿海地区占有一小块的土地,后来被称为加沙地带。
  大量的阿拉伯人口逃离了新成立的犹太人国家,巴勒斯坦人将此次流亡称为“大灾难”,预计有400,000至900,000名巴勒斯坦难民流亡,联合国估计有711,000人。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未解决的冲突、以及巴勒斯坦难民的问题一直持续至今。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目前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之间的和平协议之所以难以达成,主要的僵持点在於巴勒斯坦难民返乡问题。

  一九四八年,犹太复国运动领袖班古里昂在台拉维夫的一处小聚会所中,秘密宣布以色列建国。犹太人两千年流浪历史里所受到的歧视、屈辱,以及二次世界大战时遭遇的屠杀迫害,彷佛在这一刻全都获得了平反。不过,正当犹太人扬眉吐气,感念正义得到伸张之时,另一个原本在巴勒斯坦这片土地上生存了数百年之久的阿拉伯民族却陷入了以色列复国所带来的浩劫之中。

  巴勒斯坦难民是全世界最大的难民族群,分散在叙利亚、黎巴嫩、约旦、西岸、加沙地带与约旦河西岸的简陋难民营之中。他们的人数,如果根据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工作署统计,接受联合国援助且登记有案的是358万人(1998年),他们有些已成为其它阿拉伯国家的公民;若包括其他流亡海外其他国家的巴勒斯坦人,则有多达490万人。这些人从1948年以色列建国起,便陆续从有家有业的主人,沦为寄人篱下的难民。

  难民问题的根源

  以色列建国,造成数百万巴勒斯坦人被迫离开家园,数十年一直居住在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以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等邻国境内的难民营。

  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特别是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後,数百万巴勒斯坦人离乡背井,沦为难民。联合国现已确认,自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全球有350万巴勒斯坦难民有权要求以色列对他们在中东战争中损失的财产和生意作出赔偿,并允许他们回国。目前,部分巴勒斯坦难民已加入当地国籍或移居欧美。另有约110万难民仍居住在约旦、黎巴嫩、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等地的难民营中。此外,还有约250万巴勒斯坦人也被确认为具有难民身份。(以色列方面认为,所谓的巴勒斯坦难民,是指那些在1967年战争中逃离约旦河西岸和迦萨走廊的人。

  根据联合国统计,当时大约有八十万左右,居住在现在属於以色列国土上的巴勒斯坦人受到中东战争所累。其中有十万人自愿留下来,成为以色列的顺民;另外的七十万人则选择了离开。有些人到叙利亚和黎巴嫩,有些人只到得了约旦河西岸,大部分的人向南逃到了沿海的加沙地带,还有许多人向西逃到了约旦。

  难民的生活景况

  逃离家园的巴勒斯坦难民们,过着穷困无助的生活。他们不但引起国际人道的关切,绝望困境的生活同时也成为恐怖极端分子的温床,甚至引起邻国的内政问题。(例如1967年中东战争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约旦不愿受到胡笙国王的节制,终於爆发1970年的内战。再以黎巴嫩为例,这个人口仅有三百万的小国,自独立之後勉强维持各宗教派系之间的人口平衡,但是多数信仰回教的五十万巴勒斯坦难民,已经造成黎国派系严重失衡,一九七O年约旦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驱逐至黎巴嫩之後,更在一九七五年引发该国内战)。

  绝大多数难民在逃离家园之後,其原拥有的土地、田产、房舍悉遭以色列人占领,经过这麽多年之後,以色列人绝不可能放弃已经拥有的财产,让巴勒斯坦难民返回家园。而且要让这麽多难民在巴勒斯坦自治开始之後全数返家定居,财政捉襟见肘的巴勒斯坦当局,也毫无负担的能力。

  居住在约旦的一百四十万巴勒斯坦难民,算是比较幸运的一群;尽管他们在异乡的日子也经历过挫折,但是和那些仍然留在以色列境内的巴勒斯坦同胞们相比,这里已经是天堂。约旦政府也从联合国救援组织那里得到很多的补助,来帮助境内的巴勒斯坦人建立家园。

  目前在以色列境内,大约还有为数一百三十万的难民们,集中在约旦河西岸的几个城市以及加沙地带地区,其中超过一半以上仍然居住在难民营里,多年来在以色列的控制之下,过着次等公民的生活;而随着时间以及国际情势的改变,这些难民营的命运也逐渐地被淡忘。

  虽然巴勒斯坦人拥有惊人的生育率,是犹太人所望尘莫及,而且担心害怕的事实,但这也意味着这些年轻孩童未来的前途将更为渺茫。难民营里的孩子没有足够的教育,由於巴勒斯坦政府无法提供经费让他们完成教育,几乎大部分的人在国一或是国二的时候就必须被迫离开学校。而所有巴勒斯坦的年轻人为了生活,都得早早去工作以求温饱;在提早出社会後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精力无处可发泄,对现状不满的愤怒无法转移的情况下,世世代代和以色列军警的冲突就成了唯一的发泄管道。

  巴勒斯坦人普遍感到很挫折,他们很生气、他们很少享受生活、他们视自己为被占领的人,他们老是看到以色列士兵、以色列路障、以色列人对他们侵犯的一面,可是他们必须要学着教育自己、试着让自己成长,为自己的未来打算。为的是活下来,希望有一天能够再度回到自己的土地上和亲人共同生活;然而,当初这些以为很快就可以回家的难民,如今怎麽也想不到等待国际间伸出援手的日子竟然是如此地漫长。

  以巴美三方的立场

  以方:

  难民回归问题,对於以色列人来说,若是点头,即意味着国家将不成国家;对他们而言,巴人难民返乡问题也是他们绝不可退让的,因为这攸关整个以色列的生存,他们担心大批难民返乡会危及以色列的安全(如美联社1月3日的报导即显示,如果让这些难民全部返乡,以色列境内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人数将各占一半,将影响到犹太人的多数地位,结果是国将不国),也不愿看到新成立的巴勒斯坦国因大量难民涌入而人口剧增。对於各项和平方案,以色列人的看法不尽相同,惟独对巴勒斯坦的返乡要求,似乎一致表示反对,因为这代表国家自取灭亡,就连立场最温和的以色列政治人物都无法接受。

  对部分以色列人而言,造成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远离家园,是以色列独立建国後无法抹灭的“原罪”,但基於生存问题,又无法向巴勒斯坦让步,只好在金钱赔偿和亲人团聚上作出弥补。

  以色列认为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是阿拉伯人发动的,难民的安置应由战争发动方解决。他们表示,1948年以後,45万犹太人逃离了阿拉伯国家,巴勒斯坦难民和犹太难民实际上是“人口交换”,以色列绝不允许1948年的难民返回。至於1967年难民,则应回到未来的巴勒斯坦国;不过,在“家庭团聚”的条件下,以色列可以“象徵性”地接受几千名难民。

  巴方:

  对於巴勒斯坦方面而言,难民回家可说是天经地义。对於因为以色列建国而被迫远离家园的巴勒斯坦难民来说,返回今日已成以色列国土的故乡,是他们长期以来奋斗的目标。因而当柯林顿提议巴人放弃这项返乡权利,以换取以色列人在耶路撒冷主权上的让步时,立即遭到巴方官员的强烈反对。

  巴方坚持难民拥有返回家园的权利,且认为以方应对巴难民予以补偿。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中央委员会於2000年9月在有关建国等问题的最後声明中重申其“致力於恢复巴勒斯坦难民根据联合国第194号决议返回家园的权利,并拒绝任何试图让他们在其它国家定居、并剥夺他们返回家园的权利的做法”。巴方认为,巴难民不仅包括1967年战争中逃离家园的人,还应该包括战争爆发时已在巴境外的来自约旦河西岸、迦萨走廊以及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人。

  阿拉法特即曾一再表示,巴勒斯坦难民问题不是金钱问题,而是涉及土地、祖国、尊严和信仰的重大问题,是任何金钱都不能收买和取代的,所有巴勒斯坦难民必须依照联合国194号决议返回自己的家园。

  美方:

  美方的和平提案承认巴勒斯坦人有返乡的权利,但不能回到先前被以色列侵占的土地。因此,巴勒斯坦官方认为难民权的问题,“反映了美方全然采行以色列的立场”。

  解决的方法与可能性

  一方有难民,一方要移民,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各有各的难处。应当说,巴难民返回家园,是完全正当的要求,以色列实在没有理由加以阻止。而以色列吸收犹太移民本也无可厚非,但它在被占领土上兴建定居点,明显侵犯了原本居住在这块土地上阿拉伯人的权益。国际舆论一般认为,在定居问题上,最终以巴双方可能会作出这样的妥协:“目前在巴控区内的犹太人定居点可以选择迁出或接受巴政府的管辖;而在非巴控区内的定居点则有可能划归以色列”。

  巴勒斯坦在难民回归问题上采取强硬立场,以迫使以色列在其他问题上作出退让。以色列最终可能会同意有限赔偿1948年战争获取的巴勒斯坦资产,并给予国外的巴勒斯坦人回国的权利已做为交换。然而,就目前双方强硬派抬头的情势看来,以巴谈判代表的回旋空间实在不大,在两边都不愿各让一步的情况下,要达成最後的和平协议,仍有漫漫长路要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