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加减蒿芩清胆汤防治化疗性肝损伤的临床研究

 修和 2012-04-02
加减蒿芩清胆汤防治化疗性肝损伤的临床研究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1-01-22 10:14:00 ]    编辑:studa20
     

                      作者:李宝乐,贾英杰,李小江

【摘要】  目的 观察加减蒿芩清胆汤治疗化疗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21例常规化疗,治疗组21例配合加减蒿芩清胆汤治疗,分别检验肝功能改变和观察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85.71%,对照组57.15%,两组比较P<0.05。生活质量好转率治疗组90.48%,对照组52.38%,两组比较P<0.05。结论 加减蒿芩清胆汤对化疗性肝损伤有良好疗效。

【关键词】  中医药;蒿芩清胆汤;化疗;肝损伤;临床观察

众所周知,化疗为临床中治疗恶性肿瘤的常用方法。但由于多种化疗药物[1]在肝脏内进行代谢,均需经过肝脏的代谢、活化或灭活,由此造成的化疗性肝损伤(liver-damage after chemotherapy)[2]影响到化疗方案的顺利进行,也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QOL),甚则导致死亡。近年来,中医药针对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伤的证候特点,予以辨证施治,整体调理成为今后治疗的方向之一。我们以传统方药蒿芩清胆汤为基础,加减后辅助治疗化疗性肝损伤,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2月-2010年6月中明确诊断的恶性肿瘤患者[3],一般状况Karnofsky评分在60分以上的,且预计自观察起生存在3个月以上的化疗后肝损害住院患者4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60.4±7.8)岁,肺癌8例,淋巴瘤3例,乳腺癌7例,肠癌3例。治疗组21例,男10例,女11例;平均年龄(61.5±11.4)岁,肺癌9例,淋巴瘤4例,乳腺癌5例,肠癌3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种分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前生活质量按Karnofsky行为状态评分标准评分, 两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静脉化疗,使用药物及剂量如下:紫杉醇135~175mg/m2,拆分为第1、8天应用,每3周1次;多烯紫杉醇75mg/m2,每3周1次;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天应用,每3周1次;长春瑞滨25mg/m2,第1、8天应用,每3周1次;顺铂80mg/m2,拆分为第1~3天应用,每3周1次; 5-氟尿嘧啶600mg/m2,连用5天,每3周1次;奥沙利铂130mg/m2,每3周1次;阿霉素60mg/m2,每3周1次;环磷酰胺600mg/m2,每3周1次;长春碱类1.4mg/m2,第1、8天应用,每3周1次。

  治疗组配合服用加减蒿芩清胆汤,药用青蒿、黄芩、枳壳、虎杖、苦参、柴胡、郁金、姜黄、生黄芪、白芍,偏毒热互结者加白花蛇舌草、猫爪草,偏腹气凝滞者加川楝子、香附、乌药,大便干结难下者加大黄、莱菔子、厚朴。

  1.3 疗效标准 显效:自觉症状消失,肝脏质地变软,脾脏缩小或稳定不变,无压痛及叩痛,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ALT、AST、TBIL)检查基本达到正常;有效:自觉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肝脏质地稳定不变,脾肿大稳定不变或缩小,无压痛及叩痛,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检查较原值下降50%以上;无效:达不到上述有效标准者。

  生活质量状况以Karnofsky行为状况评分标准为指标[4],在治疗前后进行评分。疗程结束后较治疗前增加20分者为提高,增加10分者为改善,无增加者为稳定,减少10分为减退。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治疗结果

  见表1~3。表1 两组治疗结果及疗效比较 例(%)注:与对照组比较,*P<0. 05表2 两组治疗后B超及查体结果及疗效比较 (x±s)注: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P<0. 05,**P<0. 05,***P<0. 01表3 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比较 (例)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