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仙桃☆天门☆潜江】天潜仙之气

 老蔡117 2012-04-02

【仙桃☆天门☆潜江】天潜仙之气

分类: 政治 | 修改 | 删除 | 转自 yangxianting | 2009-08-01 12:16:54

关注我!每天都有新笑话,开心快乐每一天!

  

   在富庶的江汉平原中南部,沿汉江成“品”字形分布着三个城市——天门、潜江和仙桃,人称汉江上的三颗明珠。1994年前均属荆州地区,当年因为地区利益无法平衡而不得不划归湖北省直管的三个县级市,相近的地缘、相同的行政体制使三个城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既把彼此作为竞争对手,又是互促的合作伙伴,现在更成为了中国“省管县”改革的标本。作为“1+8”城市圈中的三员,天潜仙在历史的分分合合中,曾经神过气,赌过气,解过气!开始注重在区域经济上实现产业的角色分工和协调发展。湖北省省委书记罗清泉在人代会上提出,要把三市合作发展作为一个课题。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天宫中的一群仙女手捧仙桃前去为王母娘娘祝寿,蓦然之间,发现浩渺泽国中有一方绿洲,于是潜入人间,下凡卖桃以探民风。购桃者皆曰:买回敬奉双亲抚育子孙。仙女为之感动,乃腾空撒桃祝福。转眼之间,地上长出十里桃林,桃花灼灼,仙桃累累,仙气长留。有一首悦耳的民谣:“天上的仙女来过这一方,播撒的蟠桃弥漫那芳香,古老的传说在天地间传扬,丰收的笑颜融进那多彩的时光……”,“人间的仙境就在这一方,水乡的园林就象那画廊,纯朴的风情在岁月里珍藏,灿烂的明珠闪耀在江汉平原上……”,这传说、这民歌就让天门、潜江、仙桃三地人倍感亲切与自豪。因为如歌中唱的充满神气。三地人正享受着传说中的人间仙境之神气。

   潜江:因境内有河道分流汉水入长江,取“汉出为潜”意, 2004年,曹禺回乡举行“中国曹禺文化周”,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媒体。素以“水乡园林”著称的潜江也借此展现在世人面前,人们在重温曹禺话剧的同时,也被潜江的绿色所沉醉。

   天门;内陆最大的侨乡,据统计,170多万人口的大市有28万天门人旅居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在旅居国乃至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都声名显赫。每年一千多名学子跨入高等院校,教育质量在全省堪称一流。随着荆武、沪蓉、随岳高速的陆续上马,天门必将会由现在的交通死角变为交通枢纽。

  仙桃;李小双、李大双、杨威、郑李辉、廖辉等这些享誉海内外的世界体育冠军的名字早已脍炙人口,他们已成了仙桃人甚至是湖北人的骄傲。

   天潜仙 3个市为扬名立万,相继实施了经济大提速财气大比拼,于是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中国仙桃----体操之乡”,知道新加坡的前总理李光耀和天门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了曹禺的《我是潜江人》,号称是“曹禺先生的家乡” 的潜江。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天潜仙多次进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在湖北省更是占据综合实力十强县(市)的前列。成为中部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黄金三角”区。目前仙桃已在三市中处于领跑的位置。

  而它们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也有着自己的酸甜苦辣,因此加快发展甩怨气。

   潜江:资源型城市持续发展。自然资源丰富,地上盛产油粮棉,地下富藏油气盐。全市地下蕴藏石油2亿吨、天然气9700多亿立方米,岩盐近8000亿吨(为我国“盐都”自贡市的30倍),另有卤水136亿立方米。有人说,是全国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汉油田造就了潜江经济高速发展,幸福实业、江钻股份、潜江制药三家上市公司炙手可热。虽然工业基础较扎实,财力最为雄厚,但资源枯竭的情势不可避免,产业链延伸不够;经济外向度低,招商引资受土地制约等。甚至已经影响到工业经济。目前,部分大企业已将总部或研发基地悄然搬离潜江。如何科学地利用资源,保证一个资源型城市的持续发展,是目前摆在潜江人面前的问题。

  天门:“封闭”城市的艰难突破 。曾几何时,天门一直是华中地区有名的“侨乡”,曾是汉江一线最繁华的城市,但落后的交通无疑是天门发展路上最大的绊脚石,极大地阻碍了外地信息、资金的流入。而基础设施落后、城市品位不高也让天门的决策者备感头疼。最近几年天门市工业也有一定发展,但作为典型的农业县市,天门的经济活力相对较弱。改善天门的交通,摆脱“封闭”的状态,在“硬”环境无法短期内改变的情况下,尽力改善“软”环境将是天门吸引外来资金的重要举措。

  仙桃:温州模式的尝试 。仙桃离武汉最近,经济活力较强,有人认为,仙桃是不需要太多生存成本的地方,仙桃人有更多的时间去发展工商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起民营企业起步,形成了以纺织、服装、机械、电子、医药、化工、食品、轻工、建材等行业为主体的较完善的工业生产体系,外向型经济格局已形成,外贸产品外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其境内矿产资源贫乏、工业又以外向型的轻工纺织为主,在全球金融危机情况下,难逃经济环境的侵蚀。而翻开仙桃人的发家史,在全国各地倒卖鼠药、箩底等则是不得不说的历史。当初温州人不正是全国各地走街串巷倒卖“水货”发家的么?而现在的温州早已走上了正规发展的快车道。仙桃和温州有太多的相似,有理由成为湖北的温州。而5位世界冠军代言仙桃,更让国人投来信任和敬佩的眼光。

   1994年,“天潜仙”的改革试点,已经注定成为这三座城市的分界点。当年湖北却是不得已而为之。出于区域权力平衡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考虑,将荆州地区大卸三块。荆门率京山、钟祥自成一市;天门、潜江和仙桃拟组成一个新的地级市,即“江汉市”。出乎高层的意料,在江汉市的成立问题上陷入争议。由此引发一系列口水战,三地也不同程度渲泄出怒气。

   当时由于受制于改革配套,虽有独立于地级市之财权和行政权,但也不得不面对一个闭合型的人事升迁图谱。三地无论谁都想成立地级市:天门,曾经的老大.如今人口、地域面积的老大;潜江,城市化水平最好,人均最高,财政最牛;仙桃,经济总量的老大,商业老大。总的来说各地的优势都十分明显,而仙桃的经济实力相对最强,省里有意将地级市首府设在仙桃,并提前在此成立了汉江中级法院、检察院。该市亦闻风而动,大兴土木搞城市建设,为“江汉市府”的落户倾力准备。

   然而,当时这并未明文的决定遭到了潜江的反对。潜江担心,一旦成立新的“市辖市”,江汉油田会面临从潜江分离出去的命运;这个支撑着40%地方财政收入企业的离开,将使政府和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的发放都成问题。因为钟祥市此前的遭遇已经让当时的潜江人警醒。该县划归荆门后,其磷矿税收直接和荆门市接头,导致钟祥财政收入严重缩水。

   潜江的财政向来是三个城市中最充足的。起初,潜江以老干部的名义组成上访团,到国家民政部反映情况,后来“越闹越大”,以至于在人大会议上联名写信给时任国务院的一位领导。由于地方意见不统一,江汉市迟迟没有批下来。高层最终决定,天潜仙各自独立互不隶属,直接归省里直管,行政级别上则做了“比县级市高半格、比地级市低半格”的平衡设置。谁也想不到,当年为“避免扯皮”而试行的湖北省直管体制试验,如今则在中央和各地政府的力推下遍地生根!“天潜仙”成为彻底进行财政和行政两条腿改革的典型了。

   关于“地位”和“名号”的争议虽已成往事, 当年三市合分之争遗留下来的裂痕,多年后还在悄悄影响这三个邻居的共同远景。这种私下的竞争甚至表现在“跑部钱进”上面。“都是直管市,政策空间是一样的,就看谁会拉项目、谁和省里关系搞得好。”城区不足10万人口的潜江市原属荆州市辖内出名的弱县,多年经济发展指标在十三个县市中排名倒数几位,被笑称为“丙等县”。扩权后却成为湖北省2007年十强县市第四名,并成为湖北省第一个财政收入过10亿的县市。而在同年的GDP成绩单上,仙桃则以190.40亿元在县市中排名第一,天门也紧随仙桃和潜江之后,排名全省第三。

   2004年,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湖北省也为此制定了省级发展战略,江汉三市被纳入“武汉城市圈1+8” 成员,在9市共荣格局中,“天潜仙”均以与地级市同等的身份和地位,参与到更大的产业发展平台上来。三地一臻认同:新一轮的发展依托于武汉、服务于武汉,随着武汉起舞。

  潜江市融入武汉圈的角色定位是特有的以盐化工为主的工业基地、不可替代的工业生产协作区、重要的工业产品消费区、连接湖北东西部的桥梁及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在产业发展及结构调整上,打造品牌产业链:化工医药集群、铝业集群、纺织服装集群、机械及汽车零配件集群、农副产品深加工集群。

  天门充分利用武汉区位、市场、科技、交通和产业等综合优势,实现天门与武汉城市圈经济的互动、互连、互补、互利。为此,天门与武汉搞好交通对接,金融对接,产业对接,市场对接,信息五个方面的对接。

  仙桃则提出了打造五张城市名片:体操之乡、湖北的温州、武汉的后花园、中部的投资热土、轻纺名城,以此融入武汉城市圈,使自己在湖北的中部更加耀眼。

  许多人认为,农业再发达也不能支撑一个城市,因此许多城市都提出了农业产业化的概念,但许多年后仍是一句空话。天、潜、仙三市却将这一概念落到了实处,如今食品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它们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潜仙三个城市的区位、资源优势在湖北省并不是最优的,但它们却成为湖北省三个非常具有活力的城市。三地的产业也大多相似.纺织、汽配、食品、服装……如果能好的合作,做大做强区域产业版块是大有希望的。随着天仙一级公路、随岳高速的建设、沪蓉高铁的开工、仙北工业园的建设,加上武汉城市圈的区域合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三地的交往会越来越密切。“天潜仙一家亲”会逐渐发展成“江汉是一家”

  

  湖北人素有九头鸟之称,一般认为,九头鸟生命力顽强,极为坚韧。但不足之处在于,九头鸟不团结,你想,同样一口饭,九个头都要争着吃。“武汉城市圈”由“1+8”9座城市组成,是指在以武汉市为中心的100公里半径内,整合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天门、潜江、仙桃、咸宁8个中小城市,形成湖北乃至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有人说:湖北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是团结!武汉城市圈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有多少优惠政策,而在于九个城市能否形成合力!天门、仙桃两地同为城市圈的兄弟,在城市圈获得批复,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的情况下,一条条横贯东西的高铁,又让这几座城市的人们沉不住气,为它的走向问题吵的不可开交!

   这条过境湖北的沪蓉客运专线从武汉一路向西,境内将设7个车站。规划者未曾料到,高铁车站的设置地点居然引发了三个直管市之间的口水战:大家都希望将车站设在自己本市的地盘上。最终,潜江和天门(仙北)两地得以设站。原本经仙桃并设站的汉宜铁路被拉弯拐进了天门设站,为此多建两座汉江铁路大桥,尽管仙北与仙桃仅一江之隔,仙桃的官员们还是忍了一肚子气,着实惆怅了一把,剪不断理还乱。 

   纷纷扰扰的汉宜铁路,可以说牵动了无数江汉儿女的心,这当中最不愁的当首选武汉和宜昌,荆州老大哥即便是在出了位省长也还担心线路的走向问题,为什么呢?起初当然是有荆门因素在里头,后来确定经过荆州,荆州的唯一的担心也就是火车站的规模,那么焦点自然也变成线路中间的仙桃天门了!

   从这条铁路规划伊始,线路就明确经过仙桃潜江,后来汉川加入了,再后来连天门也奇迹般的加入了,仙桃的一切都悬了,原本简单的线路变得异常的复杂,多了两座汉江高速铁路大桥,连火车站也要北移至天门管辖的多祥镇仙北了,与仙桃城区一江之隔,但正是这个火车站的北移对整个仙桃地区,甚至仙桃南部的洪湖监利两地影响却是深远的。

   汉宜铁路虽经过仙桃和天门,但两地相距较近,只能设一个车站。到底设在哪,两地都在争,让主管部门头痛不已。”设计部门提出三种设站方案,分别位于仙桃北、仙桃南及仙桃西,前一种方案位于天门境内,后两种方案位于仙桃境内。经过论证,“仙桃北”因线路顺直、工程运营费更节省等获得通过。仙桃也曾提出方案,火车站设在仙桃市新里仁口镇,就处于仙监洪较为中心的的地带,自掏腰包先行改造两条通往天门的主要道路,级别都是一级公路的标准!

   仙桃认为:站设在仙北,总让感觉不伦不类,到底是仙桃站还是天门站,前期报道出现过天仙站,而作为客运铁路设在仙北,到底考虑客源考虑的天门的还是仙桃的,即然叫天门站那就么天门就应该承担起责任把站建好,扩大客源,可为什么车站一方面又要在天门境内,一方面又要紧挨着仙桃城区,这个站到底是以谁为主,到底是想方便谁,如果既不能方便天门大部分人,也不能方便仙桃城区,更加给整个仙桃地区甚至南部的监洪两地带来麻烦和不便,设在仙北对天门来讲恐怕还是面子大于实际。

  仙桃人民需要铁路,需要高铁火车站!曾几何时,仙桃还是全国百强,甚至04年,仙桃仍旧是百强,但此后位次却一直在下滑,终于在05年退出了百强,仙桃的经济体制改革制度创新几乎都走在全省县域经济的前面,但经济增长依然乏力,这是因为仙桃完全没有大工业,二是没有资源,潜江有油田,甚至连天门也盐矿丰富;三没有铁路,没有火车站,甚至天门也早就有长荆铁路了而且还有货运站,而潜江汉宜铁路也是确定会有车站的,唯独仙桃一切皆悬。如果汉宜铁路与仙桃无缘的话,仙桃将错过新一轮的铁路带动的经济大发展,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排名也可能进一步后退!

    不仅仅是口水战。从天门去往武汉的乘客们发现,路经仙桃、投资6个亿的天仙一级公路历经两年来拉锯:他们不得不让高速客车在低等级公路上多颠簸42公里,而车主每月要额外消耗4500元。仙桃的车主们担心,如果天门的客车经过仙桃城区,可能会争抢客源,引发矛盾。据说,天门也不允许仙桃的客车对开;仙桃人要去天门,得徒步走过汉江大桥到仙北去乘车。

   在武汉城市圈综改方案获国务院批复的新闻面前,天门、仙桃两地官员为了区区一个站名,你争我夺的氛围显得极为不协调。楚天都市报苏永华一篇《站名之争仍存悬疑》的文章指出: “车站在天门境内,不可能叫仙桃站!” 汉宜铁路天门段建设办专职副主任陈玉泉说,现在所说的仙桃站,只是一个建设时期的临时名称,还不是正式站名。而对这一说法,仙桃市铁路办负责人周传坊明确表示“不可能”。他说,仙桃站已经写进设计方案,是不能轻易更改的,“这样设置站名,也算是对仙桃的一种补偿”。知情人士表示,在线路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双方争议的焦点已经转移到站名上,“这一点,可能要到新站落成命名时才能见分晓”。

  天门人又在网上叫嚣建议省政府将汉宜高速铁路仙桃站改名为天门站(或天仙站)。 其理由为:一、高速铁路设站原则是以行政区的地名决定站名。或者取两个互不里隶属而相近的行政区地名各一部的共同组成一个新站名(如天仙站)。 二、以站址设天门,站名定为仙桃的命名方式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天门、仙桃都是武汉城市圈一员,发展经济的愿望也都很强烈。省政府以各打五十大板的命名方式就没有体现命名的科学性。三、天门170万人民从感情上不能接受站名为仙桃。觉得有一种被忽视、忽悠的感觉,是重仙桃轻天门的表现。 四、仙桃站名或为将来两地新的争执留下隐患。对仙桃站命名颇为不满的天门民意是很难用行政手段去解释。湖北地图上将破天荒出现天门境内的“仙桃”地名,外地人会问,仙桃属于天门的哪个镇?五、定名为仙桃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天门市人民政府在天门人民心中的威信。他们只会纳闷:天门市是怎么回事,在自己行政区内建设的火车站居然叫仙桃站?

  据悉,2004年在天门皂市建成的长荆铁路天门站,据说也是被天门拉弯才拐进天门的。站设皂市,在天门西北角,离皂市有几公里,皂市离天门又有四十公里左右.这次把汉宜铁路拉进了天门在仙北设站,可离天门又有三十多公里.因为己有皂市的天门站,如再叫天门站肯定在铁路线上引起混乱。

  当火车站的吵闹声刚刚淡化不久,而今又在闹气,这次则是为争夺客源液化气竞争也白热化。据说同是在潜江泽口的气,以前都卖77块的时候相安无事,而今仙桃瓶装气价比河对岸的天门多祥镇孙岭的气价要高,且存在过桥加气被阻拦现象。

  仙桃青鱼湖有最早的国营气站,以前是物资局办的,信誉好,灌气是13公斤98块,天门广德液化气公司 12公斤的90元,但只要骑着挂有仙桃牌照到多祥加气就能享受20元优惠。这种“优惠气”意在多介绍点仙桃生意来。天门的公司人员称“如果没有牌照,出示身份证也算数”。

   天门多祥比仙桃气价每瓶要低三十元.因此很多人到天门去罐气, 过桥加气虽便宜,返回却没这么简单。经常有辆无牌“现代”轿车停靠在大桥收费站出口,阻扰过桥加气的市民。见人拉钢瓶去天门就进行抢劫. 一网友发帖说他亲戚就被抢走两罐.好在是用自行车只能拉两罐,听说在多祥气站很多人议论此事,有个人用三轮摩托车拉一口气被抢20罐.总共被抢的气瓶估计有200多瓶。严寒有人慌乱奔跑中车子翻进沟里了。

  据靠送气营生的人说,仙桃的气站霸市请社会上的混混作恶,为的是不让去天门罐气.他们打过12345市长专线,打过110均无人管。一位从事代灌业务胡师傅谈起广德就是一肚子气,因为广德对本地人和仙桃人采取差别价格,是一种不正当竞争,那些液化气代灌人员严重扰乱了仙桃的液化气市场。气贩子为客代灌后短斤少两不说,都是骗人说总不是青鱼湖的气,桉仙桃政府核定,代灌费是5块钱,而这些人到天门灌回的气冒充仙桃青鱼湖的气,谋取高额利润。一天只要代灌3至4瓶气就可收入百多块钱,而仙桃城区一个正规代灌商需要灌20瓶才能获得相同收入,你说这合理不?还有的黑气贩子公然宣称总不是有穿日本鬼子衣服的时候呵,这好赚钱的路子,不做白不做。还有人说这些黑气贩子在仙桃享受低保、住房、养老等各种福利待遇,却要在天门上缴税费,当然做的不对,理应强力打击。

  为什么一江之隔,液化气的价格竟贵三十元每瓶,很多部门应该反思这个问题。是不是我市的进货渠道有问题,还是有些人在里面混水摸鱼,赚取高额利润,有网友甚至提出,这是仙桃的新生事物----气霸!仙桃的气站欺行霸市,请社会上的混混作恶,实在叫人无法忍受。我市正在奋力创建文明城市,这种现象应该是与文明城市格格不入的。希望有关部门充分调查、精心研究,彻底改变这种现状。

  据悉,仙桃市液化气站达20多家,城区包括市液化气公司(原青鱼湖气站)、飞达、南方、汉仙四家,均属个体经营。液化气价格是效仿武汉等周边城市定价的,然后由物价部门备案。随着国际经济大趋势,仙桃气价确实一路走低。据物价部门最近3月价格监测报告显示:九月份瓶装液化气(13公斤装,含配送费)价格为每瓶110元,对比上月115元/瓶降4.30%;10月份为110元, 11月份价格下滑至88元(13公斤装,不含配送费)。12月为81元。

    市民认为,过桥加气属个人行为,即使是执法部门也无从干涉。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分局负责人也表示,在市场经济调控下,商家为追求利润最大化采取的各种促销手段也属于正当竞争。市燃气管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稽查人员查处倒卖倒买气行为属职能范围,不存在行政乱作为之说。不少气贩子从两地差价中看到商机,趁机倒卖倒买液化气,而液化气是一种特种运输产品,危险系数较高,所查处90%的倒气贩子无燃气经营许可证和运输许可证,部分倒气黑窝点因倒气贩子私自倒灌燃气,有严重安全隐患问题。该所稽查人员今年以来打击此类贩子不下50个,且全部为仙桃本地人。市燃气管理所将联合市城市管理局,全面整顿城区瓶装液化气市场,规范送气服务行为,打击无证经营、倒买倒灌的非法行为。

   一是有的液化石油气重量不同,存在缺斤少两的情况;二是掺杂使假的问题,有些液化石油气经营企业在购入气源时掺入“二甲醚”;三是周边地市液化石油气经营企业对跨区域的仙桃用户采取了一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给我市的液化石油气使用安全埋下隐患,更给充满液化石油气的钢瓶运输造成很大的风险。提醒广大的液化石油气用户在验收灌装好的液化石油气时,一定要认清液化石油气瓶上的塑胶封口和电子扫描标签,上面明确标有充装单位、充装时间、联系电话、灌装价格等信息。发现可及时向市燃气管理部门举报。

   省直管虽然给城市带来了珍贵的自主,但另一方面,分散的决策权力和产业规划易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恶性竞争。比如,在农业生产上会涉及水系水网的争夺、工业上则涉及跨区域原材料配置、产业链的建立与整合等等问题。直管县市的行政区划空间和资源整合余地不如地级市,这就需要大家重视合作,需要在行政上共同探求共赢的智慧。如今进入操作阶段的武汉城市圈,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三市都是一衣带水的兄弟,如果互不服气,互掐脖子,倒霉的是百姓,吓跑的是客商,最后只会是两败俱伤。”三市高层人士认为,守土有责自然没有错,但在同一屋檐下,还有一个全局观念,只有互相支持,才会把蛋糕做大,三个和尚才会有水吃。本文来源 江汉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