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善若水

 湛海蓝 2012-04-02

上善若水

                         湛海蓝   2012321日世界水日

老子说:“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比喻最好的处世要象水一样:造福滋养万物,谦虚而不争高下,宽容透亮,以柔克刚。此之为“善”;水自流动而推动别人,并且自觉探索运动方向寻找道路。水博大精深,容清纳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坚忍渗透,困难不可阻挡。水灵活善变,成云雾雨雪、成江河湖海,又能结冰如镜。水不管地势如何,不管盛于瓷碗还是金碗,一律公平。此之为“德”。这是从人文视角对水的性质的解释,有如中药功效。

大凡世事均可两面看,即分阴阳恶善,水灾向恶,历史上的大洪水不知夺去多少人的生命。但本文立论为“善”,而不是为“恶”。从科学视角掌握水的性质,以之为用,不也“上善”吗?

水分固态、液态、气态三相,在气相中,水蒸气产生的压力叫饱和蒸气压力,实验证明其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空气存在的条件下,饱和蒸气压小于空气压力则发生“蒸发”现象;饱和蒸气压等于或大于空气压力则发生“沸腾”现象。

水在760毫米汞柱压力下,沸点为100C,可是在1/80大气压下,其沸点会下降至10C手摸都不烫;而在84.8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会提高到300C。难怪在高山上烧水不够100C就开了,而在深矿井下烧水却要超过100C才开,这是因为山上气压低、井下气压高的原故啊。

水在1个大气压下冰点为0C,在高空,往往有零下2030C不结冰的“过冷水”,原来水结冰需要固体杂质来做“媒”形成“冰核”,高空中有时缺少这种“媒”,即使很冷,水也凝结不起来;水的冰点也会随气压大小而改变,目前已能在39000个大气压下把水制成冰,这种冰要在182C下才会溶化,比沸腾的开水还热得多,所以叫做“热冰”。

热胀冷缩,是物体常态,水由4C0C时,却反常态:变成热缩冷胀。因此水在4C密度最大;一般物体由液态变成固态时,密度会增加、体积会减小,水结冰时也反常态:当0C的水变成0C的冰时,却要密度减小、体积膨胀十分之一,因此冰能浮在水面上。

“若水之善”如:水高温煮沸灭菌消毒、分离掉矿物质的蒸馏水是实验室常用化学溶剂、酿酒业使用蒸馏工艺提取不同酒精浓度的美酒;水利能源、蒸汽机工业革命等等。

水的分子式为H2O,由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组成,用电离的方法把氢氧分解出来,氢气可以燃烧,氧气可以助燃,它们燃烧结合后又生成水。这将是除太阳能、风能、海潮能之外,又一个新能源革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