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月光下的童话

 xjjk雅儒 2012-04-02

xjjk雅儒

月光下的童话

类别:感悟生活  作者:黎雪梅 [个人散文集] 日期:2012-4-2 20:52:20 
编者按:月是故乡明。乡村的月亮永远是清澈的,美丽的,而城市的月亮却比较模糊,月光下的童话是乡下的传说,永远在乡村孩子的心里。问好,作者!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季羡林如是说。
  “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在城市里,地上、空中都弥漫着薄薄的、烟一样朦胧的光,连黑暗的天空几乎也被照亮了,月光淡淡的黄,比故乡如水般清澈的月光逊色多了。
  这让我思念故乡的月,怀念起发生在月光下的各种趣事。
  家乡的夜晚,天空像被墨浸洗过一般,没有一丝云雾,黑黑的又高又远。伴随着星星的闪动,月光如流水般静静地泻在山林里,使我们家的院子里满是一片明亮的晶莹。空气里弥漫着花的幽香,月的芳馨。近处,墙隙里,蟋蟀,不停地发出爆烈般的歌唱;远处,蛙声阵阵,热闹了整片田野。
  小时候,夏天的夜晚,在如诗如画的月色里,喜欢和奶奶坐在满是月光的院子里,望着星星,望着月亮,听奶奶讲述嫦娥奔月和牛郎织女的故事。我听得如痴如醉,沉浸在美丽的传说里,幻想着嫦娥与织女在天上的生活,远离凡间,一切都是那么地纯净,就像月光一样晶莹。幻想着自己也能飞到天上,进入那轮纯洁的月亮里,然后从月亮里俯视遥远的人间,那会是什么样的景象。幻想是美好的!抬头再望明月,依稀可见传说中的那棵桂花树和那个砍树的人。如今已成为一种念想,即使借助于眼镜也无法清晰地看到月亮里的东西。
  语文课本里说:“太阳公公,月亮婆婆”,而奶奶却说:“太阳婆婆,月亮公公”。小小的我跟奶奶理论。奶奶说,“太阳婆婆害羞,所以发出刺眼的光,不让人看她”,而我相信教科书的权威。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我始终认定奶奶是错的。直至到了大学学习了《民间文学》之后,我终于明白了。关于太阳与月亮谁是公公谁是婆婆,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说法。至此,月光下那一老一小的争论,经过多年,终于有了答案。
  月光给田野洒了一层银粉,远远的树林,近处的稻田,呈现出一派清晰、明天,又空灵、柔和的景色。
  月光下,喜欢邀小伙伴在院子里奔跑、追逐、嬉闹。你追我赶,一阵阵欢乐的笑声在融融的月光里飘飞。
  有时,萤火虫在草丛里忽暗忽亮,在瓜棚里忽高忽低地飘荡着,它们毫无声息地提着灯笼在月光下遨游。我们喜欢找来一个塑料瓶子,在草丛间,用稚嫩的小手扑抓着停在草间的萤火虫。每抓到一只,就兴奋地把它放进瓶子里。随着瓶子里萤火虫的增多,瓶子就越发地亮起来。
  然而,最让我难忘的是每年的七夕节。听老人说,这一天晚上,在瓜棚下可以听得见牛郎与织女的窃窃私语。所以到了那一天,我们早早地就溜进瓜棚里。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于夜空中,在河的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瓜棚下,萤火虫在静静地飘飞,月色里依稀看到清翠欲滴的青瓜。温柔的夜风,载着瓜的芳香。真想摘一个青瓜,咬一口,但却害怕惊动了牛郎织女。月亮静静地放射着柔和的光,如同母亲温柔的月光,虽然不如满月时充盈,但却在微微地笑着。而我们静静地在瓜棚下,等待着牛郎与织女的幽会。
  ……
  月是故乡明。我思念故乡的明月,不知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里的月亮。然而,我明白,月光下的童话只能留存在心底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