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十忌

 善若水生如茶 2012-04-02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十忌

 

一个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取得了认证证书,是否就说明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在有效运行?产品质量就能很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呢?回答显然是否定的。在通过了ISO9000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中,有的企业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而有的却面貌依旧,甚至在企业内滋生恶习:我们是通过了ISO9000认证的企业,还有什么要改的?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根本是:应该做到的要写到,写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有证据。质量管理体系的这三条基本要求看似简单,但在实际工作中执行起来,许多企业便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何让质量管理体系真正发挥其功效,还需要我们日常的维护,并建立正确认识,以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错误。下面依据常见问题,提出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十忌,以供参考。
  
  一、忌言行不一 只说不练

  
是指相关文件或作业指导书之规定,指具体操作。在产品的关键过程中,必须控制的过程参数或产品特性,我们必须要将其写入作业指导书中,即应该做到的要写到;接下来就是行,不落实可能造就质量的严重不符合,也违反了写到的要做到这一准则。而在非关键过程中,言行不一的错误通常体现为:没必要写的却写了,写了却又没落实或没必要也没办法落实,总之是言行不一,只说不练。要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一方面要端正执行者的观念,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作业;另一方面,文件的制订者也应该依照实际不断检讨和完善我们的相关程序或作业指导书,使之更利于指导作业,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
   二、忌只做不记
 
 主要是指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注意记录或不注意保存原始记录。这样做也许一两天没什么问题,可以凭着记忆去处理一些问题,但一个星期或一个月过去后,我们很难再回忆起,至于做的好坏程度就更加无法判定。所谓好记忆不如烂笔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企业要进步,需要借鉴以前成功或失败的经验,需要做持续改进,没有了这些记录,要去谈借鉴,谈检讨,谈改进等就缺乏了基础,只能是空谈。
   三、忌用行政命令代替程序
 
 用行政指令代替既定的程序,其做法源于某些负责人对工作程序实质理解不够。这种行为久而久之会逐渐使质量管理体系运作日趋困难,最终导致质量管理体系的名存实亡。错误发生时,当事人往往还会振振有词:这些规定太烂,束缚了我们的运行等等,甚或以一言行政命令来取代管理体系规定:就这样了,我说了还不能算?此事看起来不太妥--与管理体系规定不符,但迫于主管的压力只好照做。质量管理体系作为一种规范,对于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各单位的沟通协作顺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至此被一言而废,上行下效,很快管理体系就会名存实亡,陷入混乱状态。正确的作法是:作为主管应为员工树立按程序作业的标竿,并协助指导对不合理之处进行检讨修订,如此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才会进入一种良性循环。
   四、 忌随意性强
  
主要是指随便改变操作程序,而不经过相关部门的同意和签发变更通知单。这种现象常发生在工作文件或图纸制作人员身上,其结果是:因无预知,相关单位有时难以或无法协调配合作业,造成产品质量的波动,破坏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他们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来自主管人员的错误示范;二是该员工或其身边同事类似错误没有得到主管的及时纠正;三是作业者对相关程序不了解或认识不清。因这些错误导致的结果不容忽视,所以我们必须从根源着手彻底清除这种人为隐患!
   

  五、 忌概念模糊
  对概念认识不清,导致工作出现偏差的现象,也是阻碍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作的一种因素。质量管理体系强调分析与改进,在内审中时常会发现某些部门在执行相关程序文件时理解不够或图省事,错误地把当成,以至于无法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问题得不到有效改善。例如,发生质量问题,很多主管喜欢用质量问题来模糊的描述它,导致质量部门的人去穷折腾,而相关部门甚至连配合都懒得动。如果我们能弄清质量概念,学会用出处来为问题命名,如供应商问题、制造问题、设计问题等等,应该可以有助于避免质量部门的人员常被责成去解决一些非他们所能控制的问题。实际上,概念模糊除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外,更是真正原因的帮凶。解决它需三头并进,一是主管注意避免出现错误暗示及注重引导释疑,端正观念;二是组织提供必要的训练,拓宽员工的知识面;三是个人则要积极参训并勤学好问。
   六、 忌对质量讲前提
  对质量讲前提的现象通常发生在组织面临交货压力或产品俏销时,认为反正现在客户等着要我们的产品,质量放松一点不会有问题。也许在当时客户不会抱怨我们,可怕也就可怕在这里,正因为我们的产品很俏,有很多客户在使用,如果发生质量问题我们也许不知,但客户却很清楚,这就如同在为公司做负面宣传:恃宠而骄,有错不改。卖得越多影响也越坏,一旦竞争对手此时杀入,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不论在什么时候,对质量谈条件都是不合适的。
   七、 忌以偏概全
  以片面的事实作为基础或因个案的成功而得出结论,不愿再做更多的实际验证,甚至因此而坚持认为该结论或规定之正确性,即使有人建议修改也不做检讨。发生这样的错误一方面与组织文化或工作习惯有关;另一方面主要是作业者本身对事物的认识有限。
   八、 忌管理体系与组织脱节
  成功的管理体系运作希望至少要能达成如下作用:
  1、每项工作怎样做都规定得很明确具体,便于检查,真正做到了事事有人负责、有章可依、有据可查;

  2、发生了事情,很清楚应该由谁来处理,不至互相扯皮;

  3、无论总经理是否在公司,各项工作都有人负责,井井有条地进行;

  4、严格对分包商进行控制后,进货质量有了很大改进,堵住了不少漏洞。

  因此,一个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一定要与实际组织模式和形态挂钩,否则要说成功推行质量管理体系则不大可能,

  九、 忌过分依赖于管理体系内审
  过分依赖内审就可能因此而产生误解: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是依靠内审来实现的!但管理体系决不是依靠内审就能实现的,管理体系运行与维护是日常工作的点滴积累,需要组织内全体成员在日常工作中自觉按管理体系规定去作业,并能坚持自我内审;同时除我们的质量保证人员外,作为单位主管,也应该按管理体系要求去内审部属的工作,如此方能真正做到全员参与,落实管理体系。而内审是我们维护管理体系的手段之一,我们不能过分依赖于它,包括它的结论。
   十、 忌质量就是质量管理部门的事
  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质量管理部门的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质量无知的表现。就从产品的质量来说,相信大家都知道,产品的实现过程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换句话说,企业产品的质量,从开发到产品设计审查、验证,过程设计、验证,到量试,大量生产,甚至于采购,任何一个地方或个人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所以,要做好质量管理的工作,企业一定要走向全员质量管理,让大家包括供应商,一齐来参与和重视,这样质量才会做得好,也因此有人这样说:产品是设计出来的,是制造出来的,是采购出来的……   总之,通过了ISO9000管理体系认证并不能证明企业质量管理十全十美,也不代表企业的产品质量无可挑剔,它仅仅是企业达到了国际标准要求的最低起点的一个证明。它有很好的思想,强调满足客户要求,提供了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使企业更加贴近市场;提倡管理体系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提倡部门、岗位间的合作。要贯彻它的精髓,让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有效运作,高层管理人员必须参与进来,坚持全员按要求落实执行,通过日常内审、管理评审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避免一些人为的、随意性的规定。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产生益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