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
2012-04-03 | 阅:  转:  |  分享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201年—201年学年度第一学期201年月日第周星期

教师 陈吉峰 科目 语文 班级 课题 我爱这土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本诗的节奏,理解体味本诗的意境和深刻的意蕴。??2.把握诗歌的象征手法及巧妙的抒情方式。?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与节奏美,通过小组品读欣赏诗歌的意境美,通过讨论析读理解诗歌的表现方法和真挚深沉的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存亡的关头,为祖国献身的思想和对祖国的无限挚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中出现的形象,领会象征含义。2、领悟作者在诗歌中表达出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有感情地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节奏美,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2、探究欣赏法:?对诗歌形象的象征含义及诗歌的主题进行探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投影一则网友留言:“打台湾,我捐一个月工资;打美国,我捐献一年工资;打日本,我捐献我的生命?”话虽有些偏激,但字里行间却也饱满充实着一种爱国激情。引导学生漫谈什么是爱国主义。教师总结:不错,爱国就是热爱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乃至每一寸土地。(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艾青】(1910~1996)?现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35年出狱次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三)诵读诗歌,整体感知:?第一步:听录音范读;用符号划分诗歌的停顿和重读的字词?第二步:学生自由朗读?第三步;指名学生朗读?(学生评价)第四步:全班同学集体朗读?(四)研读诗歌,理解主旨:?1、学生在熟读诗歌的基础上,找出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并谈谈理由。?2、诗中是通过什么形象来表达出这样的爱国激情的?请你把相关诗句找出来,并谈谈你的理解。?3、诗中的“鸟”,它都歌唱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又有什么象征含义呢??学生再次朗读,体会表达效果,并尝试背诵。?4、思考:诗歌开头写着“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请你结合以上歌唱的内容,思考为什么这里用“嘶哑”一词,而不用“清脆”或“嘹亮”。?5、思考: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全班再次朗读、背诵。?(五)拓展学习:?写一写:假如诗人还健在,面对繁荣昌盛的祖国,还用《我爱这土地》抒情,他会怎样写?????学生动手写,展示。(六)布置作业:????将所仿写诗歌修改润色并工整的抄写在作业本上。(七)板书设计略

(八)在歌曲《我的中国心》中结束本课。 《乡愁》教案

201年—201年学年度第一学期201年月日第周星期

教师 陈吉峰 科目 语文 班级 课题 乡愁 教学目标 知识储备点:1、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人的情感。2、了解诗歌的写作顺序和感情线索。

能力培养点:1、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2、反复诵读,使学生掌握诵读诗歌的要领和技巧。3、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情感体验点:?使学生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并立志刻苦学习,以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之情。

2、分析本诗独创的意象和精巧的构思。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启发、探究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录音机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投影片:一位中年人,坐在床前抬头凝望窗外明月)同学们,看这幅画,你们会想到谁的诗句呢?这首诗是表达怎样的情感呢?(学生回答)对,这首诗是著名的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家乡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当我们一旦离开它,总会生起或多或少的乡愁。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台湾著名学者余光中的〈〈乡愁〉〉,体会其中的情意好吗?二、板书课题,作者简介:余光中,台湾学者,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去台湾,是当代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一、研习新课:(一)听读,整体感知。????1、播放〈〈乡愁〉〉配乐诗朗诵录音。2、同学们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请说出来大家讨论。3、教师适当评点后,范读课文,让学生再次体会诗中悲愤而激昂的感情基调。(二)品读,体会诗的音乐美。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请同学代表读课文,集体纠音。2、结合练习三划分全诗节奏。3、全班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三)解读,品味诗的意象和情感。?(出示投影片,分小组探究下列问题:)1、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里,乡愁一直萦绕在诗人心头,可以从哪些词语看出来呢?(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2、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东西,但很多诗人却把它寄托在具体可感的事物中,如:李白就通过“明月”寄托乡愁,那么这首诗是通过什么来表达乡愁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3、结合上文,说说你由“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产生的联想,它们是如何表现乡愁的?(四)课堂互动。(学生针对本课不懂的问题发问,由学生来回答,老师适当点拨。)(五)延伸拓展,深化积累。1、“乡愁”从古到今都困扰着羁旅他乡的游子们,因而也成为文学创作历久常新的主题之一,我们学过的作品中还有哪些是反映这个主题的?你能背出来吗?(学生背诵,肯定学生课外的学习和积累。)2、在〈〈乡愁〉〉一诗中,作者把乡愁比喻成“邮票”、“船票”等,请你也仿照这个句式说一、二句话(老师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并及时给予中肯评价)(六)再次朗读课文,然后课堂小结。1、全班再次诵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课堂小结:同学们,人们常说:“甜不甜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正因为如此,文学史上才留下了那么多感人至深的抒发“乡愁”名作,那么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做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歌曲〈〈谁不说俺家乡美〉〉边想出答案。(七)布置作业;1、背诵《乡愁》2、以爱家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教案

201年—201年学年度第一学期201年月日第周星期

教师 陈吉峰 科目 语文 班级 课题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教学目标 1、在朗读中体会、理解诗中的形象所表示的含义。

2、感悟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中的形象所表示的含义,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课文

整体感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范读诗歌或者配乐朗诵。提问:

1、诗中的“我”是谁?

2、诗人“歌唱”什么?

3、我为什么要歌唱?

补充诗人的资料和写作背景。 根据老师的提问,朗读诗歌,圈划出有关语句。交流作者的资料和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通过朗读诗歌,疏通字词,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和感情基调。 品味语言

感受想象

教学环节 以多种形式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语言美,特别是诗人丰富的想象,诗中哪些词语运用的好?为什么? 朗读诗歌,找出诗歌中能体现诗人丰富想象力的词语,从“微风、阳光”等词语来体会语言美。 诗歌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在朗读中让学生走进诗歌,品味诗歌的语言,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提炼主题

把握情感 诗人在不停的歌唱,他的歌声、快乐和思想还长上了翅膀飞到四面八方,你知道诗人这样写究竟表达什么意思吗? 通过感受诗人的想象,结合诗歌创作背景来体会诗人所要抒发的思想感情。勉励广大的青少年们,积极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去,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奋发向上。 结合作者在特殊年代的生活便于让学生体验作者的思想。并激发学生乐观、积极向上的情感。 拓展探究

尝试写作 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少男少女呢?仿写课文第一节。

? 思考讨论交流。比如“朝阳、小树、嫩芽”等都是新生的事物,充满了力量和希望。 让学生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通过学生对诗歌的感悟,提高品味诗歌的能力,进而锻炼创作诗歌的能力。 [思路点拨]

???对这首诗不宜讲得过多,引导学生多朗读,在朗读中体味诗意;抓住“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希望”。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激发学生自身的情感。

[练习举隅]

???1、熟读这首诗。

???2、十五六岁的你,正值花季人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这首诗后的感受,以“青春的梦想”为题写一篇文章或小诗。

《纸船》教案

201年—201年学年度第一学期201年月日第周星期

教师 陈吉峰 科目 语文 班级 课题 纸船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的生平。2、理解诗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3、进一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可通过查阅图书、上网等手段,搜集和整理泰戈尔生平的有关资料。多朗读,理解诗的大意。练习写一首诗,充分发挥想象,把你的梦想写出来,然后用行楷字写在白纸上。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份礼物,看,这是什么?(教师拿出纸船)大家都放过吗?很好,那么你们回忆一下放纸船的经历。把时间、地点、当时的感受甚至放的招式都可以向大家介绍。(学生自由发言)我们看到这纸船,就会想起过去的点点滴滴,那种感觉特美好。今天老师就来帮你们找回那种美好的感觉,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散文诗《纸船》,看看能否从这首诗中找回被我们忽视甚至忘却的东西。(出示课题和学习目标)

2、了解作者:让学生拿出自己在课前搜集和整理的泰戈尔资料,先以五人小组为单位交流,资源共享。选出优秀作业,然后派代表,全班讨论,最后教师再作整理,用屏幕显示泰戈尔的重要资料。

[这一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激励他们力争上游,同时还加深了学生对泰戈尔的了解,可谓一石二鸟]

3、指导阅读,初步感知(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学生先自由朗读

第二步:教师范读(放伴奏带)

完后,让学生谈谈朗读这首诗要注意哪些问题?(比如节奏、语调等等)再由学生自由挑选一两句示范朗读。

第三步:学生一起朗读

[重在朗读,感悟诗歌语言,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深入探究奠定基础,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得到较好的效果]

4、赏读美文,体会感情。用屏幕出示问题:

(1)诗人是通过丰富的想象来创作此诗的,诗中的“我”在放纸船时想到了什么?你觉得诗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把朗读穿插进去,进一步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

(2)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边赏边读,使学生掌握“读懂-——读好”一体化的学诗方法,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解读诗歌的深层含义,理解诗歌的精神实质。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对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加以肯定,并因势利导,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深入与明晰。]

5、迁移训练,拓展提高。屏幕显示相关内容:

(1)这首诗借纸船来寄托诗人的情思,这种写法叫什么?

(2)在我们学过的文章中,有没有运用这种写法的?请举例说明。

与冰心的《纸船》比较异同。(投影打出冰心的《纸船》)

(3)同学们也不妨写一首诗,最好运用这种写法,充分发挥你的想象,把你的梦想写出来。(让学生把课前写好的诗再作修改,然后拿上来用投影放出来,并自己朗读。)

[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希望点燃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火花,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想象和联想将学生的创作热情激发出来,真正把学和用结合在一起。]















-4-

















献花(0)
+1
(本文系泊居江南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