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评论 这两天,印度媒体对于金砖峰会做出一些较积极和如实评价。一方面,金砖峰会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独立于西方之外开展自己的贸易和经济往来。另一方面,印度学者和印度舆论指出,金砖峰会所代表的这几个国家,毕竟差异性较大,在价值观念、文化发展、各自历史都不同,所以在政治上,如果指望金砖国家能够拧成一股绳,恐怕不太现实。
另外,这两天为保证金砖峰会顺利召开,印度首都新德里加强警戒,为确保金砖峰会能够不受任何恐怖主义干扰,能够顺利召开和进行。
纵观5个金砖国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先说印度,印度希望在金融方面享有更多合作,同时它和巴西在经贸领域之外还有安全议题,两国又都希望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再来看俄罗斯和中国,双方都希望在经贸领域有更深层次的合作。最后加入进来的南非希望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很好地学习其他4国的经验,寻求合作、消除分歧、化解争论就是这次会议的机会。
在会场,专家和媒体记者更多地在讨论这个所谓“金砖银行”,也就是金砖国家跨国开发银行、建立贸易结算制度。这样的局面是否真的临近?新德里峰会究竟会达成哪些共识、取得哪些进展?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黄薇对此做出分析解读。
根据媒体的报道,这次峰会最大亮点是探讨建立金砖国家独立金融机构,打造所谓“金砖银行”。也有分析说,这是发展中国家要另起炉灶,放弃美元。
黄薇:我们现在离抛弃美元这个提法非常遥远,但是在金砖国家内部建立一个金融合作机制比较可行,而且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复杂。实际上,在很多区域性的层面上,已经建立了很多类似的机构。这其实只是说在金砖内部有这个意向,而且目前只是提出这个意向,具体是在政府层面做,还是在金融机构层面合作,目前还没有定论。现在国际货币基金体系,在我们可见的3到5年间将会是美元主导,结算货币依然会是美元。
有分析认为,金砖五国想要共谋发展需要求同存异,五国本身是不是还有有分歧的地方?
黄薇:的确有一些分歧的地方,不管是财经还是在安全,可能各个方面都会有一些分歧。但从核心利益来说,金砖内部还是有非常大的合作空间,因为彼此差异性比较大。当然利益不协调地方会有,但是我们可以两种方式,一种是搁置,另外可以找一些途径来去协调、解决。
在金砖国家内部合作非常广泛,现在已经涉及到财经、安全、宣传媒体、社会层面等各个方面,在这个平台上讨论这些问题很正常,但是能不能达成一致声音,现在很难给出明确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