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麝香保心丸瞄准国际市场 01-要闻-解放日报

 _八月天_ 2012-04-03

老牌中药全面分析内在机理现代工艺规范摈弃作坊模式

麝香保心丸瞄准国际市场

已引来剑桥签约研究血管新生药理机制,预计今年销售超六亿元

2011年9月4日   01:01-要闻     作者:李蕾

  本报讯 (记者 李蕾)有谁能想到,一粒直径仅2.85毫米的上海老牌传统中药——麝香保心丸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额已达3.4亿元!麝香保心丸预计全年销售将超6亿元,而10年前的年销售额仅有6000万元。

    传统中药,难以像西药一样快速拓展市场,一个主要原因是说不清楚其中的有效成分,只能笼统地从临床经验中得知 “某一中草药治疗某种病”,或者更多中药的作用体现在“综合调理”上,而这恰恰制约了中成药的市场拓展力。

    要拓宽麝香保心丸这个老产品的市场空间,必须实现“中药现代化”。为此,上海和黄药业潜心钻研,对麝香保心丸进行深度开发。经过近几年努力,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分析出麝香保心丸中的95个化合物,确定了全部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明确了主要成分的指纹图谱,以及药物入血后如何起疗效;同时,还筛选出3—5个具有促进血管新生的化合物。麝香保心丸的物质基础及其化学结构的确定,扫清了西方不认可这个中药产品的障碍。

    上海和黄药业公司总经理周俊杰表示,“这个过程如同庖丁解牛,要让国内外医学专家明白,中药的质量和疗效有量化的科学依据。”

    这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现代化的生产工艺也必不可少。上海和黄药业一改中药传统的作坊式生产,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标准规范,在原料、中间体、成品的每个环节都建立了质量检验标准,层层把关。

    质量控制部总监王富嘉告诉记者,每一种原料进厂都要先检验其中的成分含量,为了确保最后成品中的含量没有损失,对中间生产过程全程监控并及时记录数据。每天每个生产班次上,都会有2个以上监控人员,他们不仅要检查工作人员操作是否规范,还要在关键控制点上抽取样本进行检测,经过化学分析达到设定标准,拿到合格证书后,才能进入下一个生产环节。最后,所有检验报告、生产过程记录、仪器分析图谱等汇总后,由“总把关”审核后,药品才能顺利出厂。

    中药现代化更需要创新。麝香保心丸如果仅仅停留在“速效救命药”的层面上,远远不能破解其治疗冠心病的“密码”,还需要对传统产品进行二次开发,使其焕发第二春。为此,上海和黄药业专门与中国中西结合学会合作设立了科研基金。经研究发现,从培养细胞到动物模型、再到人体心肌核素显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技术监测结果显示: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不仅能保护血管,阻止动脉硬化,还能促进血管新生。这一研究成果获首届中国中西药结合科技进步奖,相关研究文章发表在美国权威杂志《生命科学》上。 (下转第5版)

(上接第1版)麝香保心丸也因此入选国家中药保密品种。麝香保心丸血管新生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2010年剑桥大学与和黄药业签订协议,共同研究麝香保心丸的血管新生机制。

    正因为如此,麝香保心丸的销售额有了飞跃。2007年销售额为1.7亿元,2008年为2.7亿元,2009年为3.9亿元,2010年为5亿元,2011年上半年销售额已达3.4亿元,预计全年将超6亿元。据了解,到2015年,麝香保心丸的年销量计划将达到10亿元,还将进一步敲开欧美市场大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