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线”在紧要关头的生动诠释

 指间飞歌 2012-04-03
“生命线”在紧要关头的生动诠释
  

——从汶川、玉树抗震救灾看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功能


李英田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不仅体现在平时的建设和工作中,而且体现在危急时刻和紧要关头。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从这两场灾害发生的那一刻起,党和政府各级部门立即行动起来,在采取各种果断措施处置灾害的同时,注重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威力,党员干部深入到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出现在哪里;救灾行动开展到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群众的思想问题凸显在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渗透到哪里,为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夺取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政治保证,生动诠释了思想政治工作在紧要关头的“生命线”内涵。
    一、抗震救灾中,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发挥着“传递爱心”的功能,为抢救人的生命、恢复生产生活、抚慰群众心理奠定了基础
爱心凝聚力量,爱心点燃希望。这两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给国家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给灾区同胞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和痛苦,震撼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心灵。紧急关头,思想政治工作承担起 “传递爱心”的光荣使命。
    首先,思想政治工作把“爱心”传递到抢救人的生命上。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灾情发生后,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紧跟形势的发展,渗透到抢险救灾的各个环节, “争分夺秒抢救人的生命”成为宣传舆论中的最强音,“第一时间”成为一切行动中最有力的指令。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基层各级组织,从总书记、总理到每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从全国各族同胞到亲临一线的救灾人员,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到互联网络、手机短信等新型媒体,无不在传递着同一个声音,那就是“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无不在围绕着同一件事情,那就是“抢救生命”。抗震救灾中抢救生命的一次次努力、一次次拼搏,闪耀着尊重、珍惜、善待生命的人性光芒。全国各族13亿同胞对灾区生命的牵挂汇聚成爱的海洋,社会各种潜在的力量由此迸发,人们的热情空前高涨。
    其次,思想政治工作把“爱心”传递到帮助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中。灾难发生后,各级党组织加强舆论引导,大力营造奉献爱心的氛围,引导、动员和号召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以各种方式支援灾区,帮助灾区渡过难关。社会各界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的目光始终密切关注着灾区,他们的心始终牵挂着灾区人民,广泛开展“伸援手、献爱心”活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党员干部率先垂范,成千上万名志愿者亲赴灾区,一笔笔善款、一袋袋鲜血、一批批物资从四面八方捐往灾区,为帮助灾区人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渡过难关提供了根本保障。
    再次,思想政治工作把“爱心”传递到对遇难同胞的告慰上。每一个逝去的生命都是可贵的,每一个遇难的公民都是值得缅怀的。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汶川、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全国举行了规模空前的悼念活动,为在自然灾害中罹难的普通群众降半旗致哀,这既是对逝者的告慰,又是对生者坚强活下去的鼓励,生动诠释了以人为本、以命为重的价值理念,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团结一致、万众一心、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中华民族精神。由无形的思想政治工作传递的爱心犹如一股股暖流,涌向灾区群众心里,驱走了压在他们心头的阴霾,让他们倍感温暖、倍增坚强。
    二、抗震救灾中,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发挥着“稳定人心”的功能,为保证灾民正常生活、社会安全稳定、救灾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人心稳定是战胜突发事件的前提和基础。地震发生后,中央专门作出“切实做好稳定人心的工作”的重要指示。思想政治工作及时跟上,在稳定人心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确保了社会大局稳定,有效防止了社会恐慌和不必要的损害发生。
    一是及时发布信息,消除人心恐慌。人心恐慌通常来源于情况不明。地震发生后,对受害群众和有关知情者的心理冲击和影响最为直接,最为强烈。地震灾害期间,各种信息,其中不乏耸人听闻的假消息,可能通过各类媒体,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对人们进行地毯式、全时空的“轰炸”,使群众的心理、情绪经常处于极大的波动状态。针对这一情况,各级政府部门把最新掌握的灾害情况在第一时间通报群众,提出相应的防范要求,及时把群众的思想情绪稳定下来,引导群众迅速、稳妥、有序地投入到应对地震灾害中去,避免由于毫无根据的猜测引发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二是加强心理疏导,稳定群众情绪。各级党和政府部门不仅重视物质上的援助,而且在精神抚慰上给予帮助,专门派出专家心理咨询服务队,通过开展心理辅导、开办咨询热线等多种宣传形式,及时消除群众对地震的恐慌心理,引导群众调节心理、稳定情绪,进一步帮助受灾群众确立直面人生、正视灾难的良好心态,有力地推动了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受到了灾区群众欢迎,发挥了医疗救助难以替代的作用。
    三是进行法纪宣传,确保社会稳定。为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部门把做好安置工作与做好社会稳定工作结合起来,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与严明法规纪律结合起来,积极宣传有关法纪政策,密切关注社会动态,积极做好防范工作,对散布谣言、破坏治安、干扰抗震救灾的行为,坚决进行依法处理和打击,保证了灾区和谐稳定的局面。
    三、抗震救灾中,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发挥着“坚定信心”的功能,为团结各方、凝聚力量、战胜灾害奠定了基础
信心足则力量强。全国各族人民勇于同困难作斗争、勇于夺取胜利的坚定信心,是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强大精神支柱。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为坚定群众战胜困难的信心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以信息的及时准确坚定群众战胜灾难的信心。群众的思想情绪往往随抗震救灾工作的进展情况而出现波动。针对这一情况,宣传部门充分运用大众媒体、手机短信、互联网络等媒介,及时宣传党和政府的救援行动,及时通报救援工作的最新进展,通报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援和帮助。中央各部委联动抗灾的信息传播之快也超出人们的预想。地震发生后,几乎所有部委应对灾情作出的紧急部署情况,在第一时间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内。此后,电视、广播、网络媒体24小时不间断滚动的灾情直播、实时更新的伤亡数字,一刻不停地敲击着人们的心灵。在这背后,公众看到了中国政府应对巨大灾难时的坚强信心,全国各族人民空前团结起来,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成为抗震救灾期间的主旋律。
    第二,以正面鼓劲的良好氛围坚定群众战胜灾难的信心。全国电视台、电台、报纸、网络等各类新闻媒体,实行全方位、立体式报道,大力宣传干部群众和驻地部队官兵与地震灾害作斗争的拼搏精神和感人事迹,积极营造全社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的良好氛围。抗震救灾部队组织官兵把荣誉旗帜打起来,宣传标语挂起来,战斗口号喊起来,不断激励官兵抗震救灾热情。广大新闻、文艺工作者用热血、用心灵、用笔与歌,加入到抗震救灾的战斗中,起到了温暖心灵、鼓舞斗志、讴歌人性光辉、凝聚国魂民心的作用,奏响了时代强音、民族强音,坚定了灾区群众抗震救灾的信心和决心。
    第三,以宣传科学赈灾方法坚定群众战胜灾难的信心。掌握科学的避震救灾方法是消除人们恐惧心理,坚定抗灾胜利信心的重要前提。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部门边组织救援边进行思想动员,引导大家正确对待和科学处理灾害,广泛宣传抗灾避险和自救互助知识,传播科学抗震避震的方法,增强公众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使大家在灾害面前心中有数,既有效防止了次生灾害的发生,又进一步增强了群众战胜灾难的信心。
    四、抗震救灾中,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发挥着“强化核心”的功能,为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我们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是赢得抗震救灾硬仗的根本保证。各级组织部门紧紧围绕中央的各项部署,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更有力地履行组织部门职能,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第一,思想政治工作发挥着引导作用。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引导党员干部担当抗震救灾的“先锋队”、灾区人民的“主心骨”、受灾群众的“贴心人”,引导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一线的共产党员,急人民群众之所急,解人民群众之所难,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每一个受灾群众中去,时刻体现出共产党员在关键时刻的无私无畏、牺牲奉献精神。广大基层组织、基层干部、共产党人奋不顾身、临危不乱,始终站在最前面,冲在最前面,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哪里危险就冲向哪里,以坚定的信念、无畏的气概、刚毅的品格、钢铁的纪律,组织和带领广大群众,在第一时间展开生命救援、安全转移和应急安置。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使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这次抗震救灾的特殊战场上得到集中体现,一大批共产党员始终奋战在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誓言,用顽强拼搏诠释着对党的忠诚。
    第二,思想政治工作发挥着激励作用。抗震救灾中,党员干部的身影在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各级组织边开展救援边进行强有力的政治工作,及时发现和总结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支援灾区抗震救灾、灾后重建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进一步激励了广大党员干部团结带领群众同地震灾害作斗争,为抗震救灾作出更大贡献。
    第三,思想政治工作发挥着凝聚作用。紧密团结在各级党组织周围是我们战胜任何自然灾害,保证社会安定有序的根本保障。抗震救灾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把团结群众、凝聚群众作为重要环节,注重把坚信党的正确领导这一信念渗透到灾区群众心里,引导群众相信党的领导,相信各级政府,相信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紧密团结和凝聚在各级党组织周围,服从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统一调配,保证了抢险救灾有条不紊,保证了群众生活安定有序。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有了党组织,就有了主心骨;有了党员,就有了依靠。

原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