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现在很多妈妈都过多地关心宝宝的吃饭问题,结果将多余的关心转换成了对宝宝不好的护理上来。小动物都知道通过觅食使自己生存下来。吃的能力既然是天生就具备的,怎么会随着宝宝逐渐长大而失去原本具有的吃饭能力呢?宝宝又怎么会饿着自己而不吃食物呢? 其一,是宝宝已不吃饭菜来要挟父母在先,还是父母以吃饭为条件要挟宝宝在先?在我看来,是父母以吃饭为条件要挟宝宝在先,以“只有多吃饭,就可以……”助长宝宝不良的饮食要求,把饭菜当做筹码。父母和宝宝都把吃饭当成筹码的交换方式,以此来相互要挟,相互制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最后导致宝宝养成厌食症。 其二,宝宝已经长大了,吃对于宝宝来说不单单只是为了充饥,宝宝自己都把“吃”一字赋予了另一层意义。什么意义呢?当宝宝能够很顺利地把饭菜送到嘴里时,他会感动很自豪!当宝宝吃着妈妈做的饭菜时,他会感受到浓浓的母爱!当宝宝和爸爸妈妈以及亲人们坐在一起的时候,会感受到亲人在一起的温暖与快乐。当这些都不见了的时候,宝宝吃饭的意义就没有了,这也是很多年轻父母容易忽略的地方。 有人曾经问我:这么小的宝宝,有这样的感受吗?我的回答是:有的,我们为什么不相信宝宝也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呢? 宝宝更喜欢和家人共同进餐。单独给宝宝喂饭菜不如将宝宝放到餐桌边一起吃更好。很多宝宝都喜欢吃大人们的饭菜,而且还喜欢自己动手,这是好事情!可以节省妈妈做饭的时间,腾出更多的时间陪宝宝玩。婴儿逐渐成了美食家,会品尝妈妈的手艺了。妈妈不用心做,宝宝就会罢餐。食量小的宝宝,对食物往往都比较挑剔。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宝宝苗 http://ww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