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孤独良方》

 忻家陶然公 2012-04-04

《老年孤独良方》

 

(老年心理学)

 

·  忻志鹏 ·

 

目录

一、现代老年问题

二、与老年谈心理学

一般心理学常识

老年心理特征

三、谈老年心理疾患

四、与老年聊聊孤独

五、治孤独良方

六、再现第二个春天

 

 

(一)现代老年问题

 

 

当代社会是老年人最好、最幸运的社会,老年的幸福正与社会同步与日俱进,与时俱进。

 

国运昌盛花簇锦  人生灿烂草常青

莫言耄耋已垂暮  黄昏过后又黎明

 

但也是老年产生、出现更多新问题的时代,老年化社会速度加快,老年的适应也正处在过度时间,老年的社会保障、老年的思想观念、心理适应,老年的经济基础、社会的伦理道德、家庭转型等等一系列新的问题一齐涌来。这是时代进步的必然,并不为奇,但必须解决,尤其是老年本身更应积极参与。

老年应该珍惜当前大好时代,珍惜党与国家给予老年的关怀,珍惜社会给老年人创立的良好环境,为老年自身创造更多更大的幸福。

当代社会老年人及老年问题被提到相当高的地位,旧社会老年是个草,新社会老年是个宝。

老年人被认为是当今新社会成就的源泉,所有退离休干部被视为国家宝贵的财富,老年人的政治地位处于所有时代的历史的最高地位;老年的文化地位也与日俱增,旧社会老年如敝屣;新社会老年是珍宝,老年不再默默无闻,老年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老英雄、老模范、老先进不仅荣誉倍增,而且积极走上关心下一代成长的再教育岗位,为社会再作贡献。老年的余热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老年人应该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地位。

 

老年防病,增进老年健康,达到老年长寿,是老年人自身的重要任务。

当前威胁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和生活质量的疾病有以下几类:1.老年心血管病;2.老年忧郁症3.老年痴呆症;4.癌症;5.上呼吸道感染。本书将用通俗的语言对这几类疾病作简略的介绍,老年人懂得这些疾病的常识和简单诊治方法,对预防这些疾病和正确认识、对待这些疾病,有积极的意义。对维护自身的健康和远离这些疾病有重要的作用。

 

老年不仅要防病,控制、治愈疾病,这还不是最终的目的。如何长寿和达到长寿才是主要目的。懂得寿命的知识和长寿的机理是实现、到达长寿的重要一环。人的寿命不仅仅是满足生命延续的时间,更重要的是生命的质量、享受生命的乐趣。由此可以将生命分为:时间寿命、生理寿命、心理寿命三大类。时间寿命用数字表达;生理寿命用组织器官的活力表达;心理寿命用人的心态表达。心理寿命是最重要的寿命,心理寿命可以调控、甚至是决定前两种寿命的活力和长度。懂得这些知识对实现长寿是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生老病死是自然铁定规律,任何人都无法逃避这个规律!

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有自然的长度和范围,掌握运用这个规律,可以到达这个长度和范围的极限,可以健康地活到100150岁,可以终身无病,可以无疾而终。

但这个规律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和干扰。有的人类有能力可以改变和调控,有的则难以为力。大自然的天灾:飓风、海啸、山崩、泥石流,人们到现在为止还难以为力。这时的寿命就不适用规律。这是例外。

人体经过亿万年的进化,对抗拒病死有着极大的潜力、潜能。当代残疾人艺术团中几位出类拔萃的艺术家,其内在潜力、潜能的发掘令世界惊叹不止。

医学界有一些绝症、重病被医生早已宣布为不治之症,在世时日无几的案例,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且活得很好,活得很长,可以说屡见不鲜。这就是因为那些人没有能预见病人内在的巨大潜力、巨大的代偿潜能。

懂得人体有巨大的内在潜能,认识这个潜能,发掘这个潜能,引导自己正确认识、对待、治疗、康复自己的疾病有着非凡的力量和意义。

 

孤独感比孤独更为有害。白头到老是美好的愿望,真正能到达白头到老者的几率是很少的,所以人类一生中,某个阶段、某个时候出现孤独是难以避免的。这是客观事实,不足为奇。孤独的人,如果他(她)有合理的安排,充裕的生活内容,依然能够活得很开心,很充实,可以有大量的生活乐趣,所以他们不会有孤独感。

孤独感是心理上的包袱、是情绪上的负担。这个负担比起孤独的危害大得多,伤害甚大。由于孤独感是一种思维认识上的错误所带来的消极情绪,不良情绪,那么同样可以通过积极的思维,正确的认识,予以纠正,予以克服,先消除消极情绪,那么解决孤独的现状,立刻就可以积极改观,消除孤寂的方式方法就会大量涌现。

消除、克服孤独的最好方法就是交友。

现代社会为老年人的交友,创造了大量的条件,只要克服心理障碍,交友的天地宽广得很。

交友的最大问题是心理障碍,是怕,是缺乏勇气;其次当然交友的最大问题是心理障碍,是怕,是缺乏勇气;其次当然也有方式、方法和技巧问题。但只要克服心理障碍和陈旧观念,具体的方式方法,学起来并不难,甚至更进一步发展黄昏恋,重找老伴,彻底摆脱孤独,开始继续人生的第二段路程。

交友的课程大有可学,大有可为。

 

新社会的老年大有可学,大有可乐,大有可为,条件有的是,天地宽得很,但最要还有一条,那就是靠老年自己,靠老年积极主动,靠老年自强。

学什么,首先得解放思想。观念是关键。

自认老了,不行了,那么什么事也干不成,一切免谈。

不服老,不认为老,老当益壮,童心未泯,童心再现,童心再建,那么离老还远的很。前一段时间,有人就说,七十八十不希奇,九十多来些,六十岁是小弟弟。可是时代发展得太快了,现在应该改说:八十不希奇,九十多来些,100也不奇,七十将要挨不到老的边。

七十岁的老年朋友们,你们还可以活三十年,要学的东西还多得很呢!

老年学习的任务,以快乐为主,快乐到处存在,但要积极去找,积极去发现。积极去创造。

知识丰富了,技能学到了,心态欢乐,精神奋发,躯体健康,那时你就将、也能够有所为!

 

 

 

 

 

(二)与老年谈心理学

 

一般心理学常识

老年心理学特征

 

上一章谈到老年的独处、孤独、孤独感;由此谈到思维、行为,谈到心理功能、心理功能紊乱……这一切大多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进行分析讨论的,是属于心理学知识的范围,为此,如果能懂得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或者是常识,就会、就能更深刻地领会其中的道理。懂得了心理学的知识,不仅会更深刻看到、想到孤独、孤独感、孤独症的产生来源及其危害,还可以懂得、掌握化解老年孤独的方法、措施,医治老年孤独症的良方。

为此本章将与老年朋友聊聊心理学的知识。

 

一般的心理学常识

人是万物之灵。人属于生物之列,是生物中的动物,是能够自由活动、行动的生物。

那么人为什么能成为万物之灵呢?为什么说人是万物之灵呢?理由可以有千万条,归结到一点:因为人有“心理”,人有“心理功能”。

什么是心理?什么是心理功能?说复杂不复杂,说简单哪有不简单。事物都应该辨证地对待。

简单地说,人在想什么,这个想就是人的心理。当然这个想,就复杂锝多了,暂且搁一下,以后再说。

要说“想”就是“心理”,那就通俗的多了,人人都能懂,这不就很简单吗。心理学就是研究这个“想”的。研究人为什么能“想”?人在想什么,人是怎样想的,想有规律吗,这个规律有那些。例如,这么是老年孤独感,就是老年对独处的感受,对独处的想法、看法,这个想法,看法,就是老年心理。这个想,这个看是怎样发生发展的,它有什么规律,是好还是坏,怎样消解,怎样引导这就是心理学了。

要说复杂,那问题就多了,就大了,可以大到无际无边。例如,什么心灵感应啊,什么心理信息啊,什么意念啊,用一句通俗的,但已经被用坏了的,成为贬义词的叫做“特异功能”,这就成为至今还难解难分的研究课题。在这一课题上人们几乎还在云里雾里。可以这样说现代的科学大到宇宙天体,小到粒子,几乎无所不晓,无所不能,然而对人自己,对人自己的“心理”却所知甚少。所以有人说,人最不了解的是人自己。

批判利用特异功能的欺诈诓财、招摇撞骗、制假造假、煽风点火者的伪科学完全必要。但这决不抹杀人体科学的研究,钱学森是人体科学的领航人,开创人。这样一位真正的科学大家,决不可能被伪科学所蒙蔽。钱学森创立了人体潜能说,在人体潜能领域作出了大量科学的分析。指出了发掘人体潜能的方向。人体有巨大的、至今还难以想象的潜能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认识和开发。例如,巨大的计算机操纵的机器人棋手,能击败世界级的顶级象棋冠军,当前日本刚发明的机器人不仅能听懂人类的语言,而且能应对、应答人们多种问题的提问和执行完成使命任务。这些都是在研究人脑后仿制出来的,然而这些超级的机器人,与人脑相比,还差十万八千里。人脑的容量比那些超级机器人大得何止千万倍!有如,人比动物高明、进化,无法类比,然而为什么狗的鼻子却能嗅出埋藏得很深很隐蔽的毒品,如果人类的鼻子也有这种功能,这不又成了特异功能吗?

本书不研究这些复杂的心理学课题,只是想说明人体确实存在巨大潜能。

 

一般的心理学研究范围简单地说,就是研究人是怎么会想的,是怎么想的,这个想的发生发展规律是怎么样。

这个“想”就是“心理”。这个想就是一种心理现象。

心理学研究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的共性心理现象过程;共性的心理现象,也可以称之为初级心理现象;另一个就是人的个性: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相对于初级心理则可以称之为高级心理。

共性的心理过程所有人的经历都一样,都需要经过相同的步骤,相同的过程。
   
个性心理的表现特征则所有的人都不一样,都各具特征。虽然个性的类型可以分作几个大类,但每个类型中都有细微的差别,所以世上很少有绝对一致的个性。

 

初级心理——共性心理

共性的心理过程有知、情、意几个内容。知指的是感觉、知觉;情指情绪、情感;意指意识、意念、意志、记忆,由此上升到思维。

 

感觉来自外界的刺激,接受刺激的是人体的感觉器官:视觉——眼,听觉——耳,嗅觉——鼻,触觉、痛觉——皮肤。

要彻底了解感觉的内容和机理需要深刻的物理学知识:视觉原理要研究熟悉光线、光波、色彩,光的传输特性、光的亮度、光的反射、吸收等等知识;

听觉的原理要研究声及声波,研究声波的频率、幅度、波长、声的传播速度、声波的增强与减弱,语言的声学特性,音乐的声学原理;

触感觉的原理要研究了解物体运动的速度、压强、温度与力度;

其次还得研究了解人体接受、遭受外来刺激的感觉器官:了解视觉器官——眼睛的组织结构和组成;了解听觉器官——耳朵的组织结构和组成;了解触感觉器官——皮肤的组织结构和触觉小体的组成。

人体的感觉来源组成可以分成三个部分:1,体表外部的是感觉器官;2,接受感觉刺激和分析感觉刺激最终形成感觉的中枢分析器;3,连接外周感觉器官和中枢分析器的传输装置——感觉神经(眼的感觉神经是视神经;耳的感觉神经是听神经;皮肤的就是感觉神经)。这部分的知识属于医学,属于生物学、生理学、尤其是神经生理学的范畴。这方面知识的详细内容涉及的面很广,很深,对老年来说,只要了解个大概就可以了,不必深入探究。

外界的刺激信息:声、光、力,通过感觉器官传人中枢分析器——大脑神经后,就形成了感觉,形成了视觉、听觉、触、压、痛觉,从而分辨出外界光线的明亮度,色彩,声音的大小、强弱、乐音、噪音,物体的软硬,大小和形状。所以人的感觉源泉,来自外界的刺激。没有外界的刺激,就不会形成感觉。胎儿在娘肚里时,一来感觉器官还没有发育完全形成,二来深藏在娘肚的子宫里,保护得严严实实,一片漆黑,外界的任何显性刺激都没有,因此胎儿出生刚离开娘胎成为婴儿的一瞬间,其大脑可以说是一张白纸,什么信息都还没有存贮,什么感觉都还没有形成。然而也就在这一瞬间,外界大量的信息:光线、人们欢呼的喧闹声,接生员的搂抱、清洗的皮肤接触……一系列的外界刺激信息全部涌入婴儿发育成形的大脑——中枢神经分析器,感觉也就此发生出现了。

大量的感觉信息进入贮存在大脑,大脑就开始运转、运行,分析、综合、归纳,这时逐渐由感觉变成了知觉。太亮的眩眼的光线刺激太强,会引起不舒服,甚至有损害;太响太大的声音,同样有损于听觉器官;尖锐的、太硬、太热、太冷的物体会损伤皮肤,引起疼痛,所以这些刺激信息,就会引起婴儿的哭叫,躁动、烦躁、甚至躲避。而对那些软和、柔软的光线和乐音以及轻柔温暖的抚摸拥抱则会感到舒适,轻快而会欢笑、亲近、接纳。这种人类的感受和表现,久称之为情绪;所以情绪的形成和出现是随之感知觉的形成、产生后伴发而来。一旦有了情绪后,人脑就更快和加速发育发展,脑容积加大,神经细胞进一步分化完善,对信息的处置能力加强,处置功能更形复杂多样,这种内在的变化就是思维功能的形成,有了思维功能,思维的活动,就有各种想法的产生,这种内在的想法,就名之为意念,意识,这种意念、意识就会指导人体外在的活动、指挥肢体的动作,以及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方向,也就是活动的目的。这一系列的活动久称之为行动、行为。

 

人的心理,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最初阶段的知、情、意的形成规律、来源的简略大体过程就是这样发生、形成的。一旦知情意发生完成之后,思维功能也就随之出现,但由于婴幼儿大脑神经中枢接受、贮存的信息量还太小,范围还太窄,分析的能力也不够,因此还没有语言、更没有文字的信息,所以不可能出现和形成语言、文字的表达。而所谓思维,最主要靠的是语言文字的表达,所以在婴幼儿、我们还不能将他们在脑中发生和形成的中功能称之为思维,但可以名之为思维的雏形。

 

随着大脑的发育完善,个体的成长,接触外界的物体增多,信息量增大,进入神经中枢的信息骤增,思维功能不断完善,思维开始积极活跃,意念、意识、增多,行为更形复杂目的性更强,要求更高,而困难也就随之增多、增大,完成行为的目的难度增大,因而常有失败发生、出现,如果意念中一定想达到预期目的,就要求多次反复的行为区实现达到行为的目的,这种意念、这种行为人们就称之为意志。也就是由意念、意识,进一步形成、发生、出现意志。思维功能由低级发展进入高级。由简单发展到复杂、完善。

到了复杂的心理思维功能出现,心理发育、心理现象的的共性阶段基本完成,接着就向更高层次的个性心理发展。

 

高级心理——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又可分成以下两个内容:

①一般心理内容:需要、动机、兴趣以及理想、信念、世界观。

②特异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一般心理内容

当初级心理发育成形以后,即已经具有知、情、意的心理功能以后,心理就向着高级心理功能发展。此时的个体已进入青少年阶段,神经中枢已经积聚了大量信息,思维功能得到迅速发展,意念、意识已经相当丰富,所以此时大脑的运转可以独立于外界的刺激而自行发生、展开;意识由被动转向主动,这是人的行为不仅仅是单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而是由内在的意思支配主动进行。所以这时的意识、意念出现了新的内容,这就是需要、兴趣和动机;这时的人的行为,就远远区别于单纯的、决定于外界刺激的反应,而是在没有外界任何刺激时主动发生的高级行为,人可以根据在意识、意念中形成的兴趣、爱好、动机而作出相应的行为。这时外界的信息刺激物,也从无条件的物体——第一信号系统的刺激向高层次的条件——第二信号系统转变,这时的反应称之为条件反应,也就是有名的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主要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的信息是高级信息,较之初级的直接的物刺激的复杂性要大、高得多,多到数量级。这时的心理功能相应发生巨变,出现了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的高级心理功能内容。当个体有了这些内容后,个体间开始出现各自不同的带有根本性的、质的差别。

 

特异心理特征

这一根本性的、质的差别,集中表现在三方面内容:能力、气质、性格。尤其是性格最具特征。性格中包含气质。

能力的差别主要还是量上的差别,在大小、高低、精粗上区别。

气质、性格则是质的区别。气质上可以是高雅的、粗犷、含蓄、奔放、庸俗、迟钝、愚鲁等等大类的区分表现。

性格的大类可以有内向的、外向的、收敛的、开放的、中间型的。更多的是细微差别,其类型类别,千变万化,个人各异,千万人就有千万个个性、性格。

 

个性性格——高级心理的研究、了解较之初级的心理现象要复杂得千万倍。其任务要艰巨得多得多。也可以说在个性心理领域还存在大量未知数,甚至还存在神秘领域。这是后话。还留待开发。

 

小结

通过以上的通俗介绍,现在进一步将他们归纳为系统的理论如下:

心理学主要研究的内容是人的“心理现象”(不研究“心理”的本质,更不研究“心理”的能量)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其最重要的基础内容有两大部分:

㈠知、情、意心理过程

①知

知,就是研究人是怎样从客观世界获得认识的具体步骤和具体的机理,也就是研究人是怎样获得客观的信息进入人的大脑储存备用的。知是心理过程最主要、最根本、最基础的过程,是通过人的感官由外界存在的作用物刺激后发生的;也即是通过眼看(视觉)耳听(听觉)手摸(感触觉)鼻闻(嗅觉)来获知客观世界的大量信息。有了这些信息人才知道客观世界的存在并初步认识了世界。

心理学中的“知”主要是研究信息的本质及接受信息的机理。例如,研究:视觉器官接受光的机理及光信息的本质(光的物理特性);听觉器官接受声的机理及声信息的本质(声的物理特性);嗅觉器官接受空气中有嗅味的气体机理及这些气体物质分子信息的物理特性(心理学对嗅觉的研究和/或对额页的研究最不完善);手等触感觉器官接触各种物体时接受物质三态的信息机理以及物质三态的物理特性:软硬度、温度、流动性等等信息;以及人体的本体觉等的机理。

心理学中的“知”就是研究各种物质信息、信号如何进入大脑以及如何被辨别而获得“知”这一心理现象的全部过程及其机理。这一研究告诉我们,人如果失去感觉器官或环境中失去光、声等刺激作用物,那么人就无法获得信息,人就失去了知觉;人没有“知”的心理过程,就很难再有“情”、“意”的发展和进入更高层次的个性心理的发展。(但近代发现先天性的聋哑人和盲人同样有很高的智商、智能和技能,他(她)们是怎样获得光、声等信息、信号的机理尚有待科学界去进一步探索、研究;这里也给我们发出了一个启示:人类还有巨大的潜能有待于去进一步研究发掘)。` 

②情

情是知进一步发展的心理过程。情是大脑神经细胞在获得大量“知”的信息后,进行进一步加工综合分析后产生的心理过程;情是可以通过表情肌反应的初级心理现象。所以情有明显的外显性。情,当它能被他人观察到表情肌的变化和被发现语声语调变化时则称之为情绪;不外显、不被发现变化但有内在感觉体验的“情”称之为情感。情是在知的基础上内在发生发展的,是随着知的不断积累、完善、扩大而相应不断地更新、丰富和深化。一旦情稳固地建立后,就可独立存在和发展,相对地不再受知的影响。

③意

意是情进一步转化和发展。凡生物都有“知”,动物都有“情”,但“意”则是高等生物——人类才具有。意志、意念均为“意”。意志、意念的外在反应表现是人的行为和行动。行为作用于客观世界,就会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动和变化。

不通过外在的行动行为的意志意念,而能引起客观事物变动和变化的意志意念(例如世界上多种媒体报道的“意念断物”“意念移物”),究竟是不是存在,和其本质机理究竟是什么?其“力”属于何种力学范畴?这是属于人体科学研究的范围了。

㈡个性心理

知、情、意的心理过程是人心理现象的共性内容和过程。人一旦有了知情意的心理过程的发生、发展的基础后,方有可能进入个性心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和形成人独特的个性。人的个性种类又如万花筒一样:千差万别,色彩斑斓、纷繁。共性是抽象的,个性是具体实在的。个性心理的内容有:

①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以及理想、信念、世界观。

②个性的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人的个性形成经历好几个阶段:少儿阶段、青年阶段直至成年才最后形成。心理学研究人的个性有丰富的学说和派别。研究人的个性也就是研究人的一般心理。

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图示如下:

 

老年心理学特征

 

老年心理的特点

老年的即时记忆力不如年轻人,但老年的长期记忆力尚可,同时由于老年的经验、经历比较丰富,因而老年的理解力得到增强,由此补充了记忆力;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起到记忆力的加强的作用。这是老年的记忆特性。

老年的个性相对比较定型、稳固和执着,所以老年的心理发育基本已经完成,是优良的个性,始终能保持优良;有缺陷的个性,要想改,也难。

老年的心理学,重点在于应用,少一点基础。应用的心理学,老年相对容易接受和理解;心理学基础理论,老年接受相对较难,而实用性也相对较少,因而老年心理学着重点在应用。

老年的心理功能,或者说老年的心理特点、优点,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更精明  要是你一生都在不停地读书、思考和创造,那么你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智力还可能有所上升。

    更坚强  神经学家的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们的心理防卫机制会变得更为坚强。

    更有力量  大多数人是在中年才达到自己事业的顶峰。

    越来越了解自己  心理学家说,年纪愈大,你的个性往往会显得愈明晰,你会把

自己的所思、所爱、所恨理得更顺。

    变得多多为他人考虑  一项调查显示,人到中年会变得更富同情心。

    天地会更加宽敞  科学家认为,当你进人中年后,你便可能拥有了一张结实的人际网络,并彼此爱护,彼此关照。

    行事更有动力  老年人通常会清楚地认识到时间的宝贵,使他们对事业更具有一种紧迫感。

精神生活更丰富多采  你有了充足的时间对自己的人生经验作反思和总结,其结果或是信仰的深化,或是心灵的一次飞跃。”

反之,也有若干的弱点和缺陷,表现在:

反应比较迟钝,反映速度变慢,所以老年对问题的思考时间较长。

  

 

 

 

 

三、谈老年心理疾患

 

老年心理疾患的特点

老年心理疾患的病因

老年心理疾患的表现

认知与老年心理疾患的关系

孤独感对老年心理的危害

 

由于老年心理的特点,所以老年的心理疾患也有其独特的特征。

 

思维、思想是心理功能的主要内容;知识、记忆组成思维的基础。这些知识、记忆是老年经过童年、青年、成年几十年的学习、吸收、经历、经验累积下来的,是经过一定的整理、筛选后保存下来的,所以比较牢固、定型,从而也比较稳固,改变不易,改变较难。由此老年的个性性格特点是定型、守旧、固执;老年人喜欢谈经验,谈往事,老年人与青年人讨论问题时,常好夸口说,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要长;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这虽然言过其实,但也有一点点道理。但要放到知识层面上去,尤其是新知识,那不仅不完整、不确定,而且可能还有错误。

所以老年的心理特点,老年的思维方法,相对守旧的比较多,容易发生固执己见的弊端。

心理疾患是心理功能出现了“故障”,出现了紊乱——也就是思维功能、思维内容、出现了问题。但老年往往并不自觉,并不认为自己的心理功能出现了问题,自己的思维认识偏离了常道。所以老年的心理疾患更不容易被老年自身所认识,被接受。

例如,有一个六十几岁刚退休下来不久的老年,患上了焦虑忧郁症,固执封闭,不愿与人交谈,沉默寡言,生活完全失去了乐趣,家人劝他去看医生,但他坚持否认自己心理有病。

老年的心理疾患主要常见的表现是:孤独症、孤僻症、焦虑症、忧郁症、这些心理疾患尤其好发于丧偶的老人,其次也好发于刚退下来、离开工作岗位的准老年人。而长期孤独,长期患上这些心理疾病的老人,以及高龄老年,脑功能衰退的老人则可以发生老年痴呆症。

老年人有老年的心理问题,这不足为奇。但心理问题长期找不到出路,长期得不到解决,那就有可能发展成为心理疾病。尤其是不能很快自我解除孤寂感觉和孤独,那就更容易变成心理疾患,变成心病。有一个离休干部,离休后丧偶,独自居住,他最喜欢的是跑老干部活动室,在活动室中他是最积极的活动分子,别人一点也看不出他有什么心理问题;其实,他的心病早已在滋长,因为他一到晚上,一到他回到自己的寓所,立即陷入了深深的孤独,常常整夜失眠,难以入睡。对他的心身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老年还有一个心病,就是对老年期疾病的恐惧心理。

人都希望健康长寿,但到了老年体力日衰,病痛渐多,这是不用置疑的客观事实。老年人的小毛小病当然就比年轻时要多得多,到医院看病更容易检查出有若干指标稍为有些异常,例如,心电图有些早搏,脑血流有些供血不足,这几乎大多数老年人的也是一个必然结果;但如果医生作出不正确的言过其实的解释,甚至是误导,就很容易导致老年人的恐惧心理产生,就此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其后果就可以比那些检查指标上的无碍整体健康的小小指标异常更为严重得多多,就可以患上焦虑忧郁症,甚是是恐惧症的心理疾病。有一个将近八十岁的女性老年,患有高血压和心脏有些可以说尚属于功能性范围的早搏,但其心脑功能尚完全正常良好,因此对其整体健康并没有造成很大的危害,她每日能坚持参加参加小区老年人的晨锻炼,打太极拳,舞太极剑,这表明她是一个很可喜很理想的健康老人。可是一检查出这些指标后,她就患上了心病,对这些指标始终“耿耿于怀”,整日跑医院,服药,希望根治。这种近于返老还童的希望、要求,当然是很难达到目的的,由此心病日重终日忧虑,患上了忧郁症。

 

老年心理疾患的病因

 

所有的心理疾患其病因,不外乎内因和外因。外引是促发因素,内因是根本。所以内因是主要原因。内因还可以分为两层:一是个性性格上的弱点和缺陷;一是认知上的误导。

 

老年人固执

老年人的性格大多有固执脾气,因为他有数十年的经历、经验,他相信自己的经历、经验,所以他的观念、观点、对事物的看法形成了特定的甚至是固定的看法,要想转变,很难。所以看问题就要固执得多。如果他的这种“固执”是正确的,那是优点,是经验,值得褒扬;如果看走了眼那就是缺点、甚至是缺陷。事物是复杂的,多变的,认识事物必须根据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条件变化而变化,如果固定不变,凭老经验,老观点认识事物,就很容发生错误,这是的固执就是有害的,所以固执是一个贬义词。固执是性格上的弱点,是个性的缺陷。
   
老年人胆小,经不起孤独

老年人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的风风雨雨,经受、饱偿了人生的所有甜酸苦辣,遭受过无数的挫折和打击,知道人生生存的艰难,幸福来之的不易;所以人之老年为人处世更为谨慎,更为老练,这是老年人的优点,是老年的宝贵财富;但老年人也就谨小慎微,畏畏葸葸,顾前思后,这就成为弱点,缺点。所以老年的另一特点,一般是胆小怕事。由于老年人的胆小,所以老年人更经不起孤单,经不起孤独。

 

老年人神经脆弱,经不起风吹草动,意志力减退

人到中年,机体的生长到了顶点,开始转折,衰退开始上升,器官功能开始减退、组织开始出现衰老;到了老年,这一转折,演变速度加快,整个机体呈现衰老。人体的神经同样经受这一规律。神经衰老,神经变得脆弱、迟钝,反应速度变慢,毅力不足,意志力减退。所以老年人就会变成“风前残烛”,经不起风吹草动。经不起环境变迁。老年人的心理挫折,承受能力也许更差。

 

老年人恐“死”,对死特别敏感,情绪上无形中形成忧虑、忧愁内在因素素质。

老年人的体质确实已经衰退、变弱,如果心理出了问题,那就常常会被形容为“日薄西山”,“风烛残年”,所以老年人对死特别敏感。有些老年人常说自己是在等死。事实老年人离死的距离要较中青年段的距离近得多,但这个距离决不是就近在咫尺!所以认为就近在咫尺,那是心理因素在作怪。

老年人固执,老年人胆小,老年人神经脆弱,老年人恐“死”,……就成为老年心理疾患的重要、主要内因

 

老年心理疾患(指忧郁症和孤独症)的表现

老年人的心理疾患的表现不同于一般人

老年人性格上特点是比较稳重、深沉、老年期早已消失了“锋芒毕露”的特性,老年的棱角已经被岁月磨平了,所以老年的性格缺少锋芒,多的是光滑、圆滑。老年的性格另一方面的特性是相对收敛、内敛。这些特性也出现在老年心理疾患上外在和内在的表现,其表现就是缺少显眼的、明朗的病态表现。

所以由于老年人性格上的这些特性,反应在老年心理疾患上也就有异于一般人的表现:

外表上:缺少明显可见的一般心病者的表现,较少见到明显的焦虑、忧郁、躁动情绪

语言上:很少诉说自己的内心感受,更不会诉说内心的波动、苦痛。

行为上:初看似乎与常人无异

这就给老年心理疾患的发现、诊断带来了难度,

这就要求用新的思维方法、新的思维角度进行思考、思索、判断。

老年人的心理疾患深入分析,对比仍然可以找到、找出很多蛛丝马迹。

例如对比,一天到晚与老年人天天生活在一起的亲人可能较难发现老年人有什么异常表现,但如果仔细回想,拿老年人的今天与老年人几个月前的表现进行对比,那就会发现老年人的心理出了问题。所以,如果另一位已经有几个月没有与该老年见过面的人,今日相见,就会发现其心理出现了问题。

患病的老年本人一方面有不愿承认心理疾患的固执性格,另一方面也因为缺少心理学知识,从而也就难以对自己的改变去想到这是一种心理异常,是一种心理疾病;但是,如果真相判断一下自己的心理是否出了问题,那么用如下的方法来进行思考:对自己近来的表现问一问自己:我怎么啦?我怎么好像有些变啦吗?这样一问,这样一想,就定能觉得、感到自己确实是患上了心病。因为心理疾病除了心理功能、情绪、思维出现异常以外,生理功能也会随之异常、紊乱,也会必然伴随而来,它可以表现在,吃不好,睡不香,疲惫、乏力,同时还伴随有:思维不能集中,记忆力减退,心情感到沉重、感到压抑,生活没有了乐趣。

用这些思考同这些方法进行判断,老年的心理疾患还是能够早期发现的。

 

认知与老年心理疾患的关系

 

老年的个性弱点、缺陷是老年心理疾患的重要内因。其次更重要的的一点,是认知出了问题,发生了偏离。

认知就是人对事物的基本看法,基本观点;这种看法,观点对人的行为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看法,这种观点是人的行为的指导准则,也就是人的思维方法、思维逻辑推理的出发点和依据。例如有某件事物,或某种现象,它是美还是丑,是好看还是难看都不是绝对的,而是与人对该事物、该事件的看法、兴趣、爱好有关,这就是认知。认知的不同,看法观点就完全不同。美的会被看成丑的,丑的会被看成美的。正常的东西会被看成失常,失常的东西,会被看成正常。“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那个情人的认知。由于情人的认知,所以那个异性即使再丑,但在情人眼里却是个西施。

心理疾病是认知偏离了正常轨道,是认知产生了错误,从而使心理功能出现异常,出现紊乱、出现颠倒。例如一般的小毛小病,实际上是常见的,人与自然相适应过程中的自然波动、自然调节,根本谈不到死,离死还远得很;例如高血压病,是个周期很长的慢性病从开始发现到进入后期、晚期,三期,大多数人几乎都经历了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的发展病程,所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治疗、进行预防,进行自我保护;如果认知出了问题,从而产生恐惧、产生焦虑,带来了更多的危害,促进高血压病程的加速发展,促使后期、三期的加速到来。这就是不正常的认知、错误的认知所产生的恶果;对小毛小病的不正确认知,甚至变成恐死的心理、就会带来严重的心理功能紊乱,带来心理功能的失常。成为发生心理疾病的病根病因的“罪魁祸首”。

很多心理疾病并不是客观条件、客观环境的恶化,并不是各种外在的不良条件的刺激所引起,而是内在的认知发生了问题、发生了错误,发生了误导所形成。

孤独的环境并不是心理疾病的真正原因,错误的孤独感的认知要比“孤独”的环境严重危害千百倍。

 

孤独的环境并不是心理疾病的真正原因,错误的孤独感的认知要比“孤独”的环境严重危害千百倍。

孤独指的是情景,环境,孤独感指的是心境,是心境的感受,是种情绪反映。

现代社会独身自处的人很多,而且越来越多,这种情景、环境实际就是孤,就是独,但很少有人将它称之为孤独。也许有人说,他们都在上班,他们有工作、有同事,所以不算孤独。那么独处的老人同样可以到公园散步,到社区活动室娱乐,不照样有游伴,有交流内容吗!这不都是一样吗!所以是不是孤独,主要是认知上的孤独感作怪。是认知的误导。

认知误导,危害大矣!

不过,这一认知,有其历史根源,不能全怪现代老年。

这一认知有文化原因、传统原因、经济原因、健康原因。

历史上对伤夫亡妻者称之为寡妇、鳏夫;将独居老人称之为孤寡老人;看来似乎是天经地义。但,无疑,这些词都属于贬义范围。这些词是令人心寒的。这些词中包含着多少辛酸苦辣啊!这些词令人心酸。在普通人早已习以为常,不足为奇,可是对那些老年人的心理刺激,伤害之深,大矣。这种老人在这一历史传统中能不产生孤独感的情绪吗?很难!

这是传统历史原因。

孤寡的老年人,大多已经失去了经济的再收入,靠的是积蓄,然而积蓄终究有限,而且不断地减少,没有补充来源,经济的拮据、无助,就会不断思念“夫唱妇随”“同舟共济”苦乐与共时的、两人双双对对的欢畅年代,随之,悲从中来,孤独感油然而生。这是老年孤独感的经济原因。

即使积蓄富裕,经济不愁的老人,但其两人世界的欢乐不再,经济难买,往日的情景难以再现,落下的就只有孤单、形影相吊的凄苦情景。这是老年孤独感的文化原因。

最后还有健康原因。老年的体质衰退,这是自然规律,无可抗拒。体力的衰退,活动范围自然缩小,孤独感油然而生;由于体力不支的孤独感,就是健康的原因。

 

这些引起孤独感产生的因素,基本都不是由于客观存在条件的因素,而是思维认识上发生认知错误所致。

现代社会老年人处处受到尊敬,受到关怀,党、政府、社会都给老年人很高的社会地位,这与传统的观念大相径庭,所以传统的、历史的、文化的不良因素已经不复存在;体力健康因素实际上也已不是主要因素,只要老年观念进行转变,适合老年体力特性的活动天地的范围相当宽广得很:琴棋书画、门球、歌咏舞蹈、戏剧票友,到处可以发挥老年的爱好特长……关键就在于老年的认知、观念是否接受改变。这么广的活动范围、活动天地,那里还会有孤独感产生的土壤余地,那里还会有孤独感的存在!

 

孤独感对老年心理的危害

孤独感是老年心结中最大的心病,是老年心理的最大危害,是老年心理疾患最大根本来源。

如果对一般老年进行问卷调查,问一问,你认为老年最担心的是什么? 那么肯定可以得到大多数老年人的回答是:孤独。这是种心理状态,是错误的心理认识。如果不把它纠正,就会带来种种不良后果。

孤独的危害不在于生活上的独处,而在于心灵上的感受,如果心灵上充足,兴趣广泛,那就不会有“孤独”的感觉,如果心灵上空虚,无所事事,这时的独处,就会带来恐惧、就会越想越烦,越想越怕,结果会带来恶性循环。所以独处的问题是出在“独处”的感觉,简言之,出在“孤独感”。

 

孤独感蒙蔽了心灵,孤独感遮挡了阳光,孤独感阻塞了视听。

独处并不值得怕,当然失窃机会可能多一些,但也就此而已。如果心胸开朗,兴趣广泛,行事稍微谨慎一些,独处反而会多出很多时间,所以独处也有独处的优点。

可怕的是对独处的恐惧,焦虑、胡思乱想。结果就会背上沉重的包袱。这时的独处害就大矣:心灵空虚,思维失常,行为迟钝,精神呆板,所有的危害很快就会相继侵袭而来。而这都是由于错误的孤独感所带来的祸害。

孤独感对老年的危害可表现在下列各点:

思维功能上

孤独感产生形成后,大脑思维就会集中在孤独的恐惧、恐慌上,大脑的思维功能几乎全部被孤独的恐慌所占据,其他的思维都会被排斥,以致除了整日忧虑恐惧孤独外,其他都成了空白;什么兴趣也没有了,什么事也做不好,什么东西也学不进去,甚至连记忆也会减退,这就是大脑的思维功能出现危机,大脑的心理功能发生故障,发生紊乱。这时,人对环境的看法起了变化,一切都可能变成灰色的,……

家,本来是最温暖的地方,这时就会变成冰窟,

其实,除了生活上独处以外,其他的环境并没有多大改变,改变的就只有自我感觉,是对独处产生了忧虑,从而导致思维功能发生了异常。发生了错觉。

性格也会改变成固执、多疑、

 

生活行为上

思维发生了异常,而行为是由思维意识决定的,所以随之行为也就会出现异常,例如手足无措,动作迟呆甚至错乱,或“呆若木鸡”,或散乱无常,甚至恍恍惚惚,衣冠不整,不修边幅,……这种、这一些异常的行为,错乱的行为,老年本人可以并不感到是异常,而是由于其孤独感的心理,蒙蔽了其正常思维,从而自然而然地影响到、改变了其正常人的正常行为。

 

生活乐趣上,

思维失去了常态,行为失去了目的,一切变成茫茫然、昏昏然,终日不知所措,甚至思维变成一片空白,什么事再也引不起关注,那里还会有什么兴趣,从而也就所谓是兴趣索然,毫无乐趣可言。生活失去了乐趣,人生也就失去了意义,消极的人生,更增加了苦闷、忧愁,从而更导致思维、行为、生活的更甚恶化,如此反复循环,掉入深深的陷窝,难以自拔。

 

生理、心理疾病上

老年的独处,如果失去了积极的自我,一切就会变成灰色的,消极的,从而产生了沉重的、严重的孤寂的心理状态,形成了孤独感的思维,继发引起思维、行为上的异常,导致心理功能的紊乱、失常、异常直至障碍;长久的这种孤独感的心理状态,进而就并成病态,孤独感就会变成孤独症——老年独孤症,这就成为一种老年心理疾病。

心理功能的紊乱必然导致生理功能的紊乱、失常,这就为疾病的发生培育了温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内分泌混乱,免疫力下降相继出现产生,高血压必然发生,心血管疾病自然成患,消化功能必然下降失常,食不香、睡眠自然混乱,癌细胞乘机孳生,发生癌症几率大大上升。

 

由此可见,老年的独处,如果认识不当,认知错误,导致错误的孤独感的思维产生,其害大矣!

 

……………………………………………………………………(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