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摄影:图解取景器
取景器是一个你常常忽视但其实很重要的相机部件,装备不同种类的取景器也就决定了相机的类型,甚至是相机的档次。而因单电相机流行而被带火起来的电子取景器EVF也是有其独特的结构和优缺点的。
不同取景器代表了相机的档次?
五棱镜因其高放大率和反光率成为中、高端单反的“必备选项”,那难道五面镜就没有可取之处了吗?
时下只有中级单反以上的机种才会使用五棱镜。入门单反相机基本使用反光镜组成的五面镜。尽管使用玻璃块制造的五棱镜比中空的五面镜要重不少,但是高端机种必然还是采用它,这有两个原因。
1.五棱镜取景器比五面镜的取景器的放大倍率更大。因为相同的光路,比起反射率高的玻璃块中通过的光,从空气中通过的光看起来放大倍率会更大,这是光学特性上的原因。
2.使用五棱镜的取景器会更明亮。正如前面所述,五棱镜的反射材料是以银为主的,而五面镜使用的是铝。使用银的话,每一面的反射率都是95%以上,而换做是铝的话,只有85%左右。在取景器屏幕上成像前,会在棱镜部分中有三次反射,这样计算下来银是85%,而铝已经下降到61%了。也就是说,使用银反射的五棱镜和使用铝反射的五面镜在取景器的亮度上是存在差异的。
显著提高可视效果的两种EVF方式
就时下流行的单电相机来说,有松下的LUMIXG2和GH1使用的依次表示红绿蓝(RGB)三色的场序方式,以及奥林巴斯E-P2和E-PL1机型外接EVF使用的把RGB的滤色镜片放在发光体前的彩色滤镜方式。两种方式都是显示RGB颜色组成的图像这点没有差别,不过,颜色滤镜方式是改变RGB颜色的“显示位置”,而场序方式则是以调整RGB颜色的“显示时间”实现的。
两种方式各有优劣,颜色滤镜方式下高像素处理时RGB各色的黑边(黑矩阵)的面积会变得较大,因此需要亮度很高的背光。另一方面,场序方式是利用人眼睛的视觉暂留现象来处理,当相机横向有较大晃动时残像重叠会增加不协调感,从而引发出Color-Braking问题,想要减少Color-Braking,显示的驱动频率就必须在现有基础上有提高。
EVF也有可取之处
取景器今后发展
要提高EVF的显示水平,目镜的光学结构的成熟也是非常必要的。目镜的光学结构中由于有空间限制,只能用3-4枚镜片组成目镜。正因如此,最新的非球面镜等先进技术也会被用在其中。与摄影镜头不同的是,必须用仅有的几片镜片弥补各种像差,这就只能看各个厂商的设计师们的功力了。
对于很多习惯了单反相机的人,比起使用相机和人脸离得很远的液晶显示器,更多的人会选择使用EVF这种贴近眼睛的取景器进行拍摄。
与单反相机相比,单电相机的优势不仅仅是机身更加轻薄。比如说,使用光学取景器进行拍摄时,图像的色调和曝光度无法确认,而EVF则可以准确地对即将拍摄的画面效果进行模拟,在快门完全按下前模拟调整出恰当的颜色和曝光度。此外,光学取景器内显示的信息(例如:感光度、白平衡、色彩模式和水平仪等)的数量是有限制的,而EVF则可以显示很多信息,或者想要把信息显示或隐藏,设定起来也很简单。而且,要实现视野率100%的光学取景器是相当难的,而对于EVF来说是容易得很。
当然,EVF(以及液晶显示器)也有弱点的,也有不及光学取景器的地方。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被摄物体移动时,取景器中所显示内容会有延迟。光学取景器拍摄时,被摄物体移动的话,取景器中的成像是实时联动的,而EVF因为要经过光电信号转换处理才能将图像显示出来,所以实际被摄物体移动时,显示内容总是比实际的慢一些。这一点今后可以通过提高处理速度改良,但是完全消除是不太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