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说养生-----守正才是颐养之道

 寒山僧踪 2012-04-05

颐养的正道是什么?《周易》的第27卦“颐”卦专门讲了颐养正道。

在《周易》六十四卦里面,颐卦前面是大蓄卦,即经过“大蓄”而物质财富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才进入到颐卦,即从这一卦开始要讲究颐养之道了。颐卦非常形象,上面是一根阳爻(连续的短线),下面也是一根阳爻,中间是四根阴爻(断开成两节的短线)。整个卦就像一个张开的嘴,两根阳爻(是实心的线段)代表上嘴唇和下嘴唇,四个阴爻(是空心的线段)代表嘴的中间是空的。《说文解字》上说:“颐,颔也。”颔就是腮帮子,这个卦的卦象是嘴巴,人用嘴巴吃东西不就表示养人吗?表示颐养吗?

颐卦上面三爻组成一个艮卦,意思是止,即静止不动;下面三根爻组成一个震卦,意思是动,不停地在那里动。上止下动,非常形象,就把嘴张开,下巴在动,上面的静止不动。上面不动而静止的是在那里颐养别人,下面活动的是求养于别人。

颐卦的六条爻辞很有意思,下面震卦的三根爻的爻辞全是凶,上面艮卦三根爻的爻辞全是吉。颐养别人的、帮助别人(上面的艮卦),怀有仁爱之心,总是付出给予,当然是吉利吉祥的。反之,总是求养于别人的(下面的震卦),习惯了攫取,总是想抓这个抓那个,有的人抓钱,有的人抓权,有的人抓名,最后什么也抓不住,因为人都是撒手而归的,以这样一种索取的心态处世多半预示着凶险。

所以,通过观看嘴巴吃东西,就能发现最可靠的颐养之道是“自求口实”,是自己向外求。这同样适用于求养于人的情形,宋代大学问家程颐对颐卦有个解释:“天地造化,养育万物,各得其宜者,亦正而已矣。”程颐强调要正,即要守正道,这样才能求得食物。你要想养别人或求别人养你,都必须守正。

那么,颐卦里就讲了两种情形下的颐养之道(一种是自养,一种是养人),其核心都是要守正。

自养要本于德性(也就是要守正道),这样才吉。如果不本于德,就像下卦的三根爻一样,那就凶。比如六二爻本来位置很好,又中又正,按照《周易》的惯例一般来位于二和五的爻都是非常吉的,但在这里却是凶,为什么呢?因为六二爻在这里没有守正道。六二本来应该向六五求,但是它违背了常规,去向上九求,所以是凶。

养别人也要守正道,一定要出于公心、公道。这就像上九爻,他是养别人的,只要守公道,虽然艰险,也吉祥吉利。养别人的这个“养”有个特点是自己富有了才能去养别人。所以光自己有才能、有能力还不行,你不能光顾自己养自己,还要去养别人,颐养在这个时候才是正道,才是吉利吉祥。程颐解释说:“夫子推颐之道,赞天地与圣人同功”,夫子就是孔子,孔子为什么推崇颐养之道?这表明天地是养万物的,而圣人、君子都效法天地,尊崇天道,也是养人的、爱人的,这就体现了一个公平原则:你有能力,所以你不但要养自己,还要养别人。

不管是求养于人,还是养别人,都讲究本于德而守道,也就是颐养要守正道,这是颐养的总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