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东南亚 【考纲要求】 1、识记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联系两大洋和两大洲的重要地理位置。 2、理解东南亚的地形特征。会读东南亚政区图、地形图、马六甲海峡图。 东南亚 90°E-160°E 23° I.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11国,印尼人口过亿,越.老.缅3国与中国陆邻,马.菲.印.文隔海相望。 ⑴中南半岛(有6个国家,老挝是唯一内陆国),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群岛(我国习惯称南洋 群岛)。印尼在东南亚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首都雅加达是东南亚最大城市。 ⑵十字路口的位置: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是本区 的咽喉。 ⑶地形: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高山大河自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 势。 湄公河平原:是本区最大平原,生产稻米。 马来群岛:多山、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火山最多的国家。 ⑷两种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对流雨植物终年茂盛,随时播种,全年都有收获。 热带季风气候:6-10月-西南风-雨季-播种。11月到次年5月-东北风-旱季-收获。有亚洲象。 Ⅱ.居民和经济: ⑴人口稠密,华人众多。黄色人种,印尼人口最多,主要分布在爪哇岛,宗教信徒很多,仰 光大金塔、吴哥窟是著名佛教建筑,泰国作为国教。印尼、马来西亚把伊斯兰教作为国教,菲律宾居民信仰天主教。华人、华侨最集中分布区,原籍主要为广东、福建。 ⑵农产:世界最大天然橡胶、油棕(马来西亚最多),椰子、蕉麻产地(菲律宾最多)。稻米是 主要食粮(泰国出口最多),矿产:有世界最大锡矿带,马来西亚最多,印尼、文莱主要石油出口国。 ⑶利用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发展工业,旅游业迅速发展。 Ⅲ.新加坡: 赤道附近,105°E,东七区。“狮子城”。热带海洋性气候。 (1)城市岛国:地狭人稠,华人很多,位于马六甲海峡东口,处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运要道 上,港口条件好,资源匮乏,粮食进口、淡水靠邻国供给。 (2)利用有利条件迅速发展经济:①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发展对外贸易和海上航运;②对 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技术,进口原料,发展炼油(是仅次于休斯敦、鹿特丹的第三大炼油中心)、造船、海上钻井平台制造(规模仅次于美国)、电子电器等工业;③利用风光优美、交通便利、服务周到的长处,迅速发展旅游业。 Ⅳ.印度尼西亚: ·东7区,千岛之国,火山之国,人口第四,一半在爪哇岛,多信奉伊斯兰教。 ·热带雨林气候。矿产、地热、森林丰富,石油出口。 胡椒、木棉、金鸡纳树、藤产量居世界首位,盛产橡胶、油棕、椰子、咖啡等,水稻为主。 ·万隆会址,巴厘岛是著名游览区。 【读图训练】1、在图中标出经度和纬度。仔细观察它经过的地区。 2、东南亚由图中甲 半岛和乙 群岛两部分组成。地理位置处于联系 洲和 洲,沟通了 洋和 洋的“十字路口”。 3、(1)在图中用代号“丙”标出马六甲海峡,该海峡位于① (半岛)和② (岛屿)之间;扼守马六甲海峡咽喉的国家是A 。 (2)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4、东亚的唯一内陆国B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C是 ;图中流经东南亚国家最多的河流D ,该河流三角洲位于 (国家);与我国接壤相邻的国家是 、 和 。 5、马来群岛岛屿众多,地形 ,河流 ,多 、 (地质灾害),因为这里位于 板块、 板块、 板块之间,地壳活动频繁。 6、简单叙述中南半岛地形特点。 7、图中甲属于 气候,形成原因是 ,冬季风吹 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夏季风吹 风,形成的根本原因 ,是 信风越过 受 力偏转为 风,气候特点是 ,农业上是雨季播种,旱季收获;图中乙属于 气候,成因 ,特点 ,降水类型 ,农业上是随时播种随时收获。 8、该地区热带经济作物主要有 、 、 、 ,其中天然橡胶和油棕最多的国家是 ,椰子和蕉麻(马尼拉麻)最多的国家是 。 9、东南亚矿产资源主要是 和 ,其中锡矿最多的国家是 ,石油分布最多的国家是 和 。 10、世界上华人和华侨最集中的地区是 ,其中拥有中国国籍的是 ,拥有外国国籍的是 ,我国著名的侨乡是 和 (省)。 11、简要分析新加坡飞速发展的原因。 【强化训练】 (07上海)东南亚、南亚国家自然地理环境优越,物产丰富多样,具有经济发展的良好条件。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东南亚与南亚地理特征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热带季风影响,农业生产具有良好水热条件 B.大部分地区属高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C.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均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D.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工业 A.东南亚以白色人种为主,而南亚以黄色人种为主 B.东南亚适宜于天然橡胶生长,而南亚有利于棉花种植 C.南亚产业属于资源密集型,而东南亚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 D.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华侨聚集之地,而东南亚华人华侨相对较少 3.(08广东)有关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马来西亚可见成片的橡胶园B.泰国可见成群的大象 C.新加坡多对流雨D.新加坡(103°50′E,1°17′N)海峡波浪滔天 (08山东)读世界某地区图(右图),回答4—5题。 4.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区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 ) A.茶叶 B.玉米 C.稻米 D.天然橡胶 5.下列产业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图中甲国转移的是( ) A.汽车制造B.精钢锻造C.软件开发D.家具制造 6.(08年上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河流。 (1).湄公河在图上的数码是_______,它在中国境内被称为_________江,最终流入_____海。 (2).该流域所在半岛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这种地形分布特征是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强烈挤压抬升和流水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 (3).该流域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其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下列各省区中,与湄公河流域开发关系最为密切的是______________。(单项选择) A.贵州省 B.云南省 c.青海省 D.西藏自治区 (5).流域内各国具有各自的地理优势,易于形成互补。图中甲、乙、丙、丁、戊代表的国家中,水能资源最丰富国家的代码是______________世界重要的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的代码是______________,世界稻米出口量最大国家的代码是______________。 (6).我国与流域内其他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是: 7.泛亚铁路(新加坡至昆明)将是联系东盟和中国的重要通道,其中,新加坡一吉隆坡一曼谷的已有铁路为共用段,自曼谷至昆明的待建铁路有东、中、西三个方案, (1) 简述图示地区自然环境方面的典型特征及形成原因 (2)东盟国家首选东线方案,请分析其 有利因素有哪些 (3)东线所经过的平原地区是世界上重要的 稻米产区,试分析其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主要 约因素
参考答案: 1.A2.B.3. D.4. C5. D. 6.(1)、③;澜沧;南(2)、山河相间;侵蚀(切割) (3)、气候湿热、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水稻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4)、B (5)、甲;丙;丙 (6)、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有利于流域内各国国际大通道的建设;有利于流域内各国资源优势互补与市场共享;有利于流域内各国经济共同发展与繁荣。 7.(1)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降水丰沛。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受挤压形成南北纵列的山系,位于热带季风区从海洋上带来水汽,降水丰沛. (2)运营里程长;利用现有铁路长,需新建铁路短;铁路主要经过平原;所经地区人口较稠密,城市多,经济相对发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