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殷有三仁

 昵称9650903 2012-04-05

经典周周学之一 “殷有三仁”

原典:

《论语18.1》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译文:

(殷纣王不听规劝,)微子离他隐去,箕子被降为奴隶,比干力谏而被杀害。孔子说:殷朝有三位仁人呀。

胡侃:每个王朝的灭亡,几乎都与一个女人有关。夏桀时的妺喜,商纣王时的妲己,周幽王时的褒姒。

纣王原本并非君。史书记载,纣王嗣位时,血气方刚,孔武有力,能手格猛兽,神勇冠绝一时,又能言善辩,还兼通音律,性好美色,更刚愎自用。时商朝开国六百年,国力雄厚。物阜民丰,他于是凭丰沛的国力与自己过剩的精力,大举向东南方发展,征服了土地肥沃的人方部族(今日的淮河流域),从而拓地无数,国威远播。

公元前1047年,纣王远征有苏部落,载回的战利品之一就是妲己,当时纣王已是六十开外,而妲己正值青春少艾,骨肉婷匀,眉宇清秀,浑身充满了几近爆炸性的火热气韵,加上游牧民族那种粗扩而开放的气质,迅速地在这个垂垂老矣的帝王内心深处,重新点燃起生命的火焰。这个戎马一生的商纣王帝辛,终于在妲己这个小女人的导引下,寄情于声色之中,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不理朝政。

但当时的商朝正如日整天,贤臣无数。微子为纣王的同母哥哥、箕子、比干均为纣王叔父,三人同为朝廷重臣。他们不忍纣王荒淫无道,多次劝谏,但纣王都不听。
 于是微子愤而离国,归隐山林。箕子劝谏无效,就披头散发装疯卖傻。被纣王把他当奴隶一样囚禁起来。比干见微子出走,箕子装疯,便叹道:“君主有过失,为臣就应劝谏;他不采纳,为臣就以死明志,这才是最忠诚的表现啊。”然后,他又去直言劝谏纣王,纣王大怒道:“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孔窍,真是这样吗?”于是就杀死了比干,并且开膛取心,看个究竟。三人以不同的方式劝谏,但共同点是不协同邪恶,不助纣为虐。所以孔子感慨地说:“殷有三仁焉。”

虽然同为三仁,但因为劝谏方式不同,结局大不一样。这给后人带来启示就是: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给上级提意见?微子提意见的方式最符合儒家“无道则隐”的真义,所以孔子将之排在最前。微子认为死谏并不能有益于宗庙黎庶,故三谏纣王无果后,选择走为上。后来周武王灭商后,微子又被任命为宋国国君,“开代殷后,奉其先祀”,确实保留了殷的后脉。如果选择像比干一样死谏,结果也是必死无疑,于事无益。

给领导提意见,更要学习魏征,“不当忠臣当良臣”。魏征认为:“所谓良臣,应该像稷、契、皋陶那样,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而所谓忠臣,只能像龙逄、比干那样,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说的李世民如醍醐灌顶, 深纳其言,立即赐给魏征五百匹绢。

魏征的这番言论乍一听很有颠覆性,实在只是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下级固然要忠于上级,但效忠不是愚忠,领导有问题要提意见,但不是不分时间场合一味蛮提、而是要讲究力度、角度、限度,以上级乐于接受为条件,以刚柔相济、恰到好处、切实可行为美。

《菜根谭》中有一句话说:攻人之恶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过高,当使其可从。魏征的进谏颇能体现出这种中道的聪明。所以魏征享有史上第一诤臣之美誉,而老受他监督的唐皇李世民也被誉为“史上第一君”,“贞观之治”也是国泰民安的盛世,印证了良臣的“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

学习比干忠诚企业的精神,掌握魏征务实灵活的提意见技巧,我看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