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疏肝饮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nylh 2012-04-05

疏肝饮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因其症状的出现或加重与精神因素或一些应激状态有关,临床治疗颇为棘手。日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以中药汤剂疏肝饮治疗中医辨证为肝脾不和的型腹泻型ibs,取得可靠疗效。

  研究人员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疏肝饮(白术、白芍药、陈皮、防风、柴胡),对照组给予得舒特,疗程均为两周。观察比较两组单项症状和综台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表明,疏肝饮总有效率达86.67%,与得舒特相似(p>0.05),但其对部分单项症状的改善如粪便性状、肠鸣等优于得舒特(p<0.05)。

  研究人员介绍,腹泻型ibs的临床症状以泄泻、腹痛为主,腹痛多于进食后出现,排便后多能缓解,腹痛、泄泻在睡眠时不发作。中医学根据其临床表现,将ibs归属于“泄泻”、“腹痛”、“郁证”等范畴。临床多将本病辨证分为四型:肝脾不和型、脾胃虚弱型、脾胃阴虚型、脾肾阳虚型,其中以肝脾不和型最为多见。肝脾不和型的病机主要是肝气郁滞,肝实乘脾,脾受肝制而运化不利,却非脾本身的功能下降,脾不甚虚或尚未虚。疏肝饮是课题组在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的治疗腹泻型ibs的经验方,即痛泻要方加柴胡,意在疏肝健脾。

  柴胡性苦微寒,具疏肝解郁和里之功。柴胡皂苷有兴奋离体肠平滑肌的作用,在乙酰胆碱存在的环境里,柴胡皂苷可以增强离体肠肌的收缩作用,这种收缩作用主要是通过诱发细胞内ca2+的动态变化而产生的。中医“肝郁”的产生与植物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有关,由于乙酰胆碱是植物神经节前纤维和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神经递质,从柴胡里提取的总黄酮和总皂苷对血浆乙酰胆碱酯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故认为柴胡的拟胆碱样作用可能是其“解郁”的药理学基础之一。另外,有人对痛泻要方中药物进行配伍实验研究后发现,防风、白术对兔离体小肠蠕动有一定的兴奋作用,而白芍药、陈皮呈现一定的抑制作用。痛泻要方调节肠管蠕动可能与其方中药物兴奋和抑制作用双向调节有关。

  研究人员指出,综观疏肝饮全方,不仅有柴胡、白芍药疏肝柔肝,更有白术、陈皮健脾助运,肝脾同治。与胃肠道钙离子拮抗剂得舒特相比,中药疏肝饮多靶点、多途径作用,能对腹泻型ibs各个症状均收到明显的疗效,本研究即证实了这一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