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颜色与火焰温度的关系

 吾大不了 2012-04-05
   温度计还没有发明以前,古人在冶炼金属的实践中,创造了通过观察火候和火色来判别温度高低的方法。据《考工记》记载,在铸铜与锡时,随温度的升高,火焰的颜色先后变为暗红色、橙色、黄色、白色、青色,然后才可以浇铸。这种方法同样也应用于制陶工业。从现代科学分析,不同物质有不同的汽化点,因此从火焰的颜色可以判断所汽化的物质,从而判断温度的高低。对同一种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其颜色也先后有所变化。“火候”(包括火色)成了我国古代热工艺中一个内容丰富的特有概念。
常见沥青火焰的颜色与温度的关系如下: 
暗红色 约600℃ 深红色 约700℃ 
红橙色 约900℃ 橙黄色 约1100℃ 
白色 约1300℃ 白炽色 约1500℃
    
   火焰的颜色对应相应的温度,即色温。
黑体辐射产生的都是连续波长的光,只是各波长的比例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颜色也相应而变;大致规律是:温度越低,短波长的光(蓝光、紫光)越少,长波长的光(红光、橙光)越多,即火焰会偏黄偏暖;温度越高,短波长的光越多,长波长的光越少,即火焰会偏蓝偏冷。太阳表面的温度是6500度,对应的是纯白光,高于此温度的光会偏蓝偏冷,低于此温度的光会偏黄偏暖。
一般发热体产生的温度一般都不太高,肯定高不过6500度,因此正常是偏黄的,只是白亮程度不同,温度也是不同的;温度越高,会偏白偏亮,温度较低会偏红偏暗。
 
    红橙黄绿青蓝紫
暗红色:600摄氏度左右。 
深红色:700摄氏度左右。 
橘红色:1000摄氏度左右。 
纯橘色:1100摄氏度左右。 
金橘色:1200摄氏度左右。 
金黄色:1300摄氏度左右。 
金白色:1400摄氏度左右。 
纯白色:1500摄氏度左右。 
白蓝色:1500摄氏度以上。 
天蓝色:一般冶炼达不到此程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