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松原文化述略》之文化遗产二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介

 问道2011 2012-04-05
    松原市现存各类文物遗迹708处。其中古遗迹541处,古城址37处,古墓葬(群)57处,古工程遗址2处,古建筑遗址7处,古寺庙址(含无存寺庙)47处,古窑址8处,古窑藏3处,古石刻6处。此外,有古驿站址5处,革命纪念建筑12处,纪念地3处。   
    重点文物分布情况如下: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分别为座落在扶余县境内的辽金时期文物大金得胜陀颂碑和座落在前郭县境内的辽金时期的塔虎城古城。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分别为宁江区伯都古城(辽金);长岗子遗址(奴隶社会、夫余族、鲜卑族居住时期);清真寺(清至现代);扶余县石头城子古城(辽金);扶余县万善石桥(民国);前郭县满蒙文石碑(清);前郭县红石垃子遗址(青铜);大老爷府(清);七大爷府、祥大爷府(清);长岭县腰井子北岗遗址(新石器);乾安县大布苏狼牙坝古墓群。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3处,其中宁江15处,扶余10处,前郭11处,长岭4处,乾安13处。
    一、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介(2处)   
    塔虎城古城(辽金)    
    塔虎城古城位于前郭县西北50公里的八郎镇北上台子屯北约200米的平原上。地居险要,城池修筑规整,城垣坚固,雄伟壮观。古城平面呈正方形,周长为5213米。塔虎城古城址于1961年被吉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吉林省境内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辽金古城,据考证,它是辽代长春州、金代新泰州城遗址,是辽金两代设在东北地区的重要军事重镇。对研究东北地区辽金时期的行政区划、社会经济概况及军事等有着重要的历史及考古价值。    塔虎城文化层堆积厚,遗物亦较丰富。初步征集到城内出土文物有金代的铁铧、铁蒺藜、铁镞、兽面瓦当;大量的北宋铜钱和少量的唐代“开通元宝”,金代的“大宝通宝”,南宋的“绍兴通宝”;定窑白釉连花碗、莲花盘、双鱼碗、白釉小口瓶、黑釉双系壶、酱釉三流三系壶、绿釉长颈瓶等;以及各个时期的铜镜,如双鱼镜童子纱戏花镜、昭明镜、朱雀牡丹镜、湖州镜和素面镜等。2000年6月至10月,长白一级公路拓宽工程施工期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协助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塔虎城遗址内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5400平方米,最深文化层达4米,清理房址64座、灰坑87处、炼炉1处。解剖城门1处,出土文物1500余件,多为辽金时代生活、生产用具。
    大金得胜陀颂碑(辽金)   
    大金得胜陀颂碑位于扶余县徐家店乡石碑崴子村东1.5公里处,东距拉林河约7公里。是金世宗完颜雍于公元1185年7月为纪念其祖父金代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公元1114年9月在此地誓师反辽获胜而立。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金得胜陀颂碑为青石刻成,通高320厘米,由龟跌、碑身、碑额三部分组成,碑首呈长方形,高79厘米,宽100厘米,厚38厘米。碑顶及侧面共雕有4条对称蟠龙,龙头向下,龙身相交,张吻怒目,双爪夺珠。线条流畅,生动逼真。正面两龙盘曲之间,留有碑额,刻大字篆书“大金得胜陀颂”2行6字。碑身高177厘米,宽85厘米,厚31厘米,正面阴刻有汉字碑序及碑文颂诗30行815字,碑身四周雕饰忍冬蔓草纹饰。背面为女真大字,碑额3行12字,碑文33行1500余字,无刻工姓名。是目前所知世存女真文字最多而且正面汉字与背面女真文字完全对译的一块碑刻,是研究女真文字和金代历史的珍贵资料。碑身下是龟趺碑座,高72厘米,宽97厘米、长160厘米。1961年被吉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碑坐落处四周约为三十平方公里之平原,一片沼泽,蔓草丛生,水草丰盛,西北两面有高达五十米的弓形断崖所环抱之天然屏障,北临松花江,东据拉林河,凭江河之险阻。尤其此地恰是辽金边境接壤处,南临辽之黄龙府(今农安)六十公里,间隔松花江天险,西距辽之北方边陲重镇宁江州(为今伯都讷乡所在地)仅百里之遥,两军对垒,进可迅击,退可稳守。并且此处可居高临下,操演兵马,在古代是一处良好的天然练兵基地。大金得胜陀颂碑立石至今已有八百余年,两次折断,两次粘接复原,虽屡遭创伤,但经过党和政府的多次保护维修,仍得安然健在,向人们昭示着金太祖当年的不世之功。   
    附:大金得胜陀颂碑汉字碑文   
    大金得胜陀颂并序    
    奉政大夫充翰林修撰同知  制诰兼太常博士骁骑尉赐鲱鱼袋臣赵可奉敕撰   
    儒林郎咸平府清安县令    武骑尉赐鲱鱼袋臣孙侯奉敕书丹   
    承直郎应奉翰林文字同知  制诰兼充国史院编修官云骑尉赐鲱鱼袋臣党怀英奉敕篆额   
    得胜陀,太祖武元皇帝誓师之地也。臣谨按实录及“睿德神功”碑云:太祖率军渡涞流水,命诸路军毕会,太祖先据高阜,国相撒改与众仰望,圣质如乔松之高,所乘赭白马亦如岗阜之大。太祖顾视撒改等人马,高大亦悉异常。太祖日:”此殆吉祥,天地协应吾军胜敌之验也!诸君观此,正当戮力同心。若大事克成,复会于此,当酹而名之!”后以是名赐其地云。时又以禳袷之法行于军中,诸军介而序立,战士光浮万里之程,胜敌刻日,其兆复见焉。   
    大定甲辰岁,鸾辂东巡,驻跸上都,思武元缔构之难,尽孝孙光昭之道,始也。命新神御,以严穆穆之容;既又俾刊贞石,以赞晖晖之业。而孝思不忘念所,以张闳休而扬伟迹者,盖有加而无已也。
    明年夏四月,诏以得胜陀事访于相府,谓宜如何?相府订于礼官,礼官以为,昔唐玄宗幸太原,尝有”起义堂颂”;过上党,有“旧宫述圣颂”。今若仿此,刻颂建宇以彰圣迹,于义为允。相府以闻,制曰:”可。”    



大金得胜陀颂碑正湎汉字碑文

    臣可方以文字待罪禁林,然则颂成功,美形容,臣之职也。敢再拜稽首而献文  曰:   
    辽季失道,腥闻于天。乃着东顾,实生武元。   
    皇矣我祖,受天之祜。恭行天罚,布昭圣武。   
    有卷者阿,望之陂陀。爰整其旅,各称尔戈。   
    诸道之兵,亦集其下。大巡六师,告以福祸。
    明明之令,如霆如雷。桓桓之士,如熊如罴。    
    先是太祖,首登高阜。灵贶自天,事骇观睹。   
    人仰圣质,凛如乔松。其所乘马,岗阜穹崇。   
    帝视左右,人马亦异。曰此美征,胜敌之瑞。    
    诸君勉之,往无不利。师胜而还,当名此地。   
    神道设教,易经著辞。厌胜之法,自古有之。   
    我军如云,戈甲相属。神火焰焰,光浮万烛。   
    天有显道,厥类惟彰。国家将兴,必有祯祥。   
    周武戎衣,火流王屋。汉高奋剑,素灵夜哭。    
    受命之符,孰云非贞。咄彼宗元,遂诬尚明。   
    得胜之祥,如日杲杲。至金遗老,畴弗乐道。   
    圣今天子,武元神孙。化被朔南,德侔羲轩。   
    眷言旧邦,六飞戾止。六飞戾止,江山良是。   
    念我烈祖,开创之勤。风栉雨沐,用集大勋。    
    圣容既新,圣功即高。永克厥志,以为未也。   
    惟此得胜,我祖所名。诏以其事,载诸颂声。   
    文王有声,通骏有声。润录祖业,惟时圣明。   
    帝王之符,千载合契。配姬舆刘,诏于万世。   
    大定二十五年七月二十八日立石    
   
    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介(11处)   
    1.伯都古城(辽金)   
    位于宁江区伯都乡所在地东南约200米处,东、南、西三面是平原,东北部有一条呈东南走向的漫岗。城址略呈方形,城墙周长3132米,有马面19个。有城门4座,均有瓮城。城内偏西南部存有7处土包,表面散布大量的灰色方形和长方形砖块、布纹瓦片、莲瓣纹瓦当、陶瓷残片,还有一些佛像及佛饰残块、小铜佛、以及汉、唐、宋代铜钱等物。西城墙外187米处有一方形土台,当地俗称“点将台”。根据城址的形制和遗物看,该城址属于辽金时期。据专家考证,古城即辽之宁江州遗址。1987年,该古城址被列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东北通史》所记,此地亦为渤海国之夫余府所在地。金初废宁江州后,古城荒芜,金章宗时,迁蒙古豁罗刺思(郭尔罗斯)部进入此地驻牧后,其部首领纳仁汗驻此地,称纳仁汗浩特,民间俗称“那尔浑”(见王国学:《纳仁汗浩特与伯都讷》)。后金立国后,“进军那尔浑”,设立官军队站,称伯都讷站。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在伯都讷设副都统,驻伯都讷站,遂有伯都讷旧城;次年建新城(今松原市区江北部分),副都统衙门移驻新城,旧城遂废(见《扶余县志》)。   
    2、长岗子遗址(奴隶社会、夫余族、鲜卑族居住时期)   
    位于宁江区伯都乡伯都屯西北3公里。遗址处为东西走向的小漫岗,以漫岗为中心,东西长230米,南北宽100米,整个遗址均为耕地。在地表上能见到大量的“汉书二期文化”类型的陶片,也有不少辽金时代的遗物。遗址是195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的,1961年列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1974年吉林大学考古专业组织的考古调查组对此遗址进行了试掘。地层堆积和遗物表明,长岗子遗址是被辽金地层压着的一种比较单纯的“汉书二期文化”类型的青铜文化遗存。   
    3、清真寺(清至现代)    位于团结街西南长宁街与文化路相交十字路口内有清真寺管理委员会(参见本书第三篇第二章第二节)。    
    4、石头城子古城(辽金)    位于扶余县新城局乡石头城子村西北。呈矩形,东西宽、南北窄,周长1922米。城内陆表遗物极为丰富,灰色方砖、布纹瓦、陶器口沿、酱釉缸胎瓷片等散布于地。曾出土石臼、古钱、础石、小石磨、铁锅及铁箭头等。1981年出土1面连珠纹人物游戏铜镜,省文物工作队征集九叠篆字“利涉县印”一方。1961年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此城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万善石桥(民国)万善石桥座落在扶余县城西北长春岭镇西南,民国元年(1912年)募捐修建至民国十年(1921年)竣工。石桥结构和石工艺术精良,三个桥孔设计高度适中,既能减轻桥身重量节省材料又可以分洪缓流,稳固桥身。桥墩呈船形,迎水面凿成分水尖,起到抗御洪峰、保护桥墩的作用,三个桥孔皆作荷花瓣形,其边缘上雕衬荷花形二方连续纹饰,中间桥孔上方正中雕嵌一个作喷水状的龙头,别具一格。桥身南侧镌刻“天地同休”、“万善石桥”八个大字,北侧镌刻“流芳百代”四个大字,笔锋浑厚有力。整个石桥建筑富有民族风格,是我省境内最早的一座公路桥梁,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6、满蒙文石碑(清)   
    满蒙文碑原坐落于前郭县长山镇库里屯前,俗称“库里碑”。现保存于长山镇长山热电厂明珠公园内。石碑碑文由古蒙文和新满文刻成,又名“追封忠亲王暨忠亲王贤妃碑”,是清顺治十二年奉顺治皇帝旨意为/顷治皇帝的生母孝庄文皇后的父母所立,距今340余年。石碑由碑额、碑身、碑趺三部分组成,通高582厘米。1981年吉林省政府公布此碑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定名为“满蒙文石碑”。石碑从额到趺通体雕刻精细,造型完美。碑身正面刻有383个满蒙文题字(参见本书第二篇有关内容)。碑文汉译如下:   
    帝王恭贤尊功,必崇封宏世,宪前而存后,广开   
    亲亲之道,铭于铁石,宜究本以示意。   
    圣母明圣仁上恭恂皇太后:    
    王考妣育吾者也,思稽其本,祖获福而子来端。   
    祖母荣而福生焉。尔子后济此封王,授以洪恩,   
    今理祖母遗体,念德崇恩,并立册文,追封祖父   
    为忠亲王,祖母为忠亲王贤妃,立碑于墓,永存   
    后世,仁亲荐恩    
    大清国顺治十二年五月初七日立
    7、红石砬子遗址(青铜)    在东灯娄库屯南约2.5公里,第二松花江左岸高悬的陡壁上,裸露出一片赭红色岩石,当地称之谓“红石砬子”。在紧靠江岸的红石砬子顶部漫岗地面上,就是红石砬子遗址。 
    8、大老爷府(清)  大老爷府其建筑座北朝南,为砖瓦硬山式卷棚顶建筑,占地面积77平方米。此府原为郭尔罗斯前旗末代王爷齐默特色木丕勒的直系亲族府址,称之为“大老爷府”。   
    9、七大爷府、祥大爷府(清)    两府结构基本相同,均座北朝南,为四合院砖瓦硬山式卷棚顶建筑,占地面积各约2500平方米。七大爷府座落在王府屯中央,现为镇政府所在地。此府原为郭尔罗斯前旗末代王爷齐默特色木丕勒七叔的府址,故称之为“七大爷府”。祥大爷府座落在屯的西南角,现为前郭县第二良种繁育场所在地。此府原为齐默特色木丕勒王爷的伯父包祥令府址,因取其“祥”字,故有“祥大爷府”之称。   
    10、腰井子北岗遗址(新石器)    长岭县三十号乡腰井子屯南是大面积的草原、沼泽地,北侧50米外是一座呈东西走向、长约3公里的大沙岗子。遗物散布于岗子的南坡,范围为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80米左右。遗址中散布有大量蚌壳、鱼骨、禽骨、小兽骨、陶片和少量的细石器,出土的文物有陶器、石器、骨器、玉器和蚌器五大类。腰井子遗址面积较大,遗存丰富,为研究探讨我省西部新石器早期至晚期的文化面貌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1982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秋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此进行了清理发掘,揭露出一些房址、墓葬、灰坑,并出土了一些文物。   
    11、狼牙坝古墓群(青铜)狼牙坝古墓群位于乾安县西南35公里处大布苏东岸的西坡,南北长约5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的范围内,层峦叠嶂,沟壑纵横,群峰壁立,锯齿狼牙。当地群众称为“狼牙坝”,“泥林”也就因此而得名。在距地表1米左右的横断面上,很多地方显露出两个文化层,一个是新石器晚期和青铜时期的原始文化,暴露出的文物有手制粗沙质陶器残片、陶纺轮、细石器、蚌刀、骨箭头、铜扣、铜环等;另一个是辽金时期文化,散布有陶器瓷器残片、铜钱、铜饰件和人兽骨骼,还有墓葬和居住址。近几十年来,考古工作者多次在泥林里采集到属于晚更新世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的十三种古代动物化石。关于狼牙坝的成因,多数人认为是由充足的水流长期冲刷失去保护层的坚硬的碱性土质而形成的。    

    三、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53处)   
    宁江区(15处)   
    1、 熊家亮遗址(青铜)   
    位于宁江区北约21公里处,有一处遗址,称做熊家亮遗址。这一带是松花江第二台地坎下的一片辽阔的冲积平原。从前是沼泽联片,沙丘起伏的地带。熊家亮遗址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应属汉书二期文化类型。   
    2、老方家遗址(青铜)    老方家地位于伯都乡。原华侨农场(场部)驻地(马家店)西南0.6公里熊家亮泡南端东侧台地上,北与熊家亮遗址相距百米。遗址中部因为一片南北走向的低洼地带,把遗址自然分成东西两片。   
    3、杨家沟遗址(青铜)    杨家沟遗址位于伯都乡伯都村东北1.5公里处台地坎上。坎下为河滩平地,遗址及其周围均辟为耕地。西北3公里为长岗子遗址。属于汉书二期文化类型。   
    4、土城子古城址(辽金)    土城子古城位于区西北6公里土城子村,属伯都公社联合村所辖。城址地处漫坡之上,四周多低矮的沙丘及漫岗,城址略呈长方形,在伯都古城的西南4公里处,属伯都古城的卫城。
    5、班德古城(辽金建明清沿用)    古城位于大洼乡下班德村西0.5公里处。城东是公路,城南是一片开阔的平原,城西隔一水渠,城北3公里是南河与大肚泡,系松花江支流。城的形制略呈梯形,夯土版筑。该城处于宁江区西北部,附近周围分布许多辽金古城。   
    6、东北民主联军三师十旅二十八团烈士纪念塔(现代)   
此塔位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南迁现址。现塔为方尖形,上窄下宽,塔身下部为长方形,塔座为矩形。塔身顶宽0.5米,底宽1.68米,塔座高0.38米,宽2.4米,通高5.07米。塔的四周砌有水泥砖墙。塔身四表皆塑文字。   
    7、苏联红军烈士墓(现代)   
位于宁江区烈士陵园内。1945年8月下旬,苏联红军1246团团长耶基洛也夫率部200余人,乘木船由前郭进驻扶余。9月,一股日军带枪逃窜到大洼,耶基洛也夫率部前去受降时日军开了枪,耶基洛也夫及其警卫员当场牺牲。为了纪念烈士,10月原扶余县人民在安葬地(原电影院门前50米处)修筑烈士塔一座。后因扩建,1974年4月25日迁现址。烈士墓为塔形钢筋水泥结构,红色。顶端为四个立体五星。   
    8、如来寺(现代)   
    寺址在县城东门外(宁江一中院内东南隅)。此寺始建于民国末1922年,峻工于伪满初,属佛教寺庙。歇山式屋顶,钢筋水泥筑。如来寺虽只一大间,但外貌宏伟。殿内一尊如来佛像,端坐在大孔雀上,另外还有十八罗汉塑像。寺门也是钢筋水泥筑。门上“如来寺”三字,是扶余县书法家郝之濂的手笔。   
    9、新安古城(辽金)    
    新安古城位于伯都乡新安村所在地东北0.5公里处。城址处于平原地带,北部300米有一东西向的漫岗。长约1.5公里,东距杨家古城700米,城内穿有一条伯都乡与大洼乡的公路。城址保存较好,城内早为耕地,极为平整,不见土台及建筑遗迹。该城与伯都古城相距很近,位在伯都古城东北,相距2.5公里,应是伯都古城的卫城。   
    10、杨家古城(辽金)   
    杨家古城位于伯都乡杨家村西南1.5公里处,地处高阜,四周为平坦的耕地。城址呈方形,夯土制成,城内已成耕地,地表散布有少量的砖瓦残块和陶瓷残片。此城与伯都古城相距很近,位在伯都古城东北,是伯都古城的卫城。   
    11、小城子古城(辽金)   
    小城子古城位于善友镇中官村小城子屯北200米处,城址破坏严重,城垣坍颓,面目不清,现已辟为耕地。城内陆表散有少量灰色泥质陶片与白瓷片,该城为辽、金时期的古城。   
    12、后官烈士墓(现代)    
    后官烈士墓位于善友镇后官村西公路北,占地面积40平方米。原建有一座‘水泥纪念碑,碑上嵌有一块玉石雕刻的烈士头像。墓地安葬一名烈士一刘力峰。刘力峰1910年生于善友镇后官村,1932年加入了东北民众抗日自卫军,1933年加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西抗日青年决死队。1947年11月,不幸被驳壳枪走火击中脚趾感染破伤风,不治殉职,终年37岁。   
    13、溪浪河烈士墓(现代)   
    溪浪河烈士墓位于伯都乡溪浪河村坎下,占地面积30平方米。安葬二名烈士—戴俊贞、戴俊儒。1988年10月1日,中共伯都乡委员会、伯都乡人民政府在此为两位烈士各立水泥墓碑一座。   
    14、互助烈士墓(现代)   
    互助烈士墓位于大洼镇互助村去风华公路北侧,占地面积10平方米,安葬一名烈士一方振江。1988年10月大洼乡人民政府为其建立水泥墓碑一座。由于修建203国道,于2006年将此墓迁至公路南。   
    15、罗斯屯烈士墓(现代)   
    罗斯屯烈士墓位于新城乡罗斯屯北200米去伯都的公路路东,占地面积50平方米,墓地安葬三名烈士一陈喜才、张子才、李文山。1988年11月2日,新城乡人民政府在此为三们烈士各建水泥墓碑一座。   

     扶余县(10处):   
    1、 南园子遗址(青铜)   
    南园子林场遗址位于五家站镇西园子林场村西1公里的地方,遗址已成为耕地。东西200米,南北50米左右。就其陶瓷来看,多为夹砂褐陶。也有红褐,灰褐。纹饰有附加堆纹,指压纹,以细密蓖点组成的几何纹及波浪纹等,在此遗址的东半部散布有大量的辽金时期的遗物。根据此遗址中原始遗物和辽金时代遗物共存的情况来看,当时辽金文化遗存叠压在原始文化遗存上的一处范围较大的古代遗址。       
    2、下岱吉古城(金建明沿用)   
    下岱吉古城修筑在长春岭镇的西北,下岱吉电灌站的东侧,距松花江百米.古城呈正方形,只存东墙与南墙的残迹,东墙长343米,南墙长389米.城外因常年挖土修路,已失原貌,护城壕之迹象难以分辨。    
    3、朱家城子古城址(辽金)   
    朱家城子古城在五家站镇东北4公里,保安村朱家城子村北部有座古城,称为朱家子古城.城址略呈方形.由于修渠取土,已失原貌.但城垣遗迹仍可辨认经测量周长1438米.城内已辟为耕地,地表散存少量的布纹瓦片,泥质灰陶片及白瓷片.从城的形制和出土器物看,应属辽金时代,但时间可能略晚,为金代时期可能性较大。   
    4、城子地遗址(辽金)   
    城子地遗址位于五家站镇公正村,松花江北岸二级台地上。遗址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150米,地表散存布纹瓦片,泥质灰陶片等,陶片多卷沿,敞口折唇的平底器。城子地遗址,应属于辽金时代。   
    5、单家遗址(辽金)    
    单家遗址位于社里乡西北8公里,单家村东南耕地上。遗址范围为东西长1600米,南北宽200米。地表遗物丰富。大量的泥质灰陶片,布纹瓦片,散布其间,俯拾皆是。宋代“天圣元宝”铜钱。这些都是辽金遗物。这一带的众多湖泊,早在八—九百年前的辽金时代,就已有人在此聚居,过着农耕,渔猎的生活。   
    6、富康遗址(辽金)   
    富康遗址位于社里乡西北4公里,富康村村北狭长的台地坎边缘。遗址范围为东西宽100米,南北长2000米,遗物多泥质灰陶片,白黝黑花瓷片,黝黑和黑釉缸胎陶片。遗物表明,遗址大部分为辽金时期,而其南部,则可上溯到距今约两千年前的战国,秦,汉时期。   
    7、老宅子遗址(辽金)
    老宅子遗址位于伊家店乡西南约里许,南北长400米,西南东北长500米,散布着灰色布纹瓦,石砖块,硬质灰陶片等遗物。遗址为金代女真人较大村落。青花粗瓷片也较多,遗址上较多的青花粗瓷片则说明遗址沿用到明清时代。遗址现为耕地,因多年耕地,遗物逐渐减少。   
    8、三合屯遗址(辽金)    
    三合屯遗址位于大林子乡西北10公里,三合屯村南,紧邻水渠的一块岗地上。主要遗物有陶罐,陶盆等。地下半米深处则可见灰层,土色浅色,红褐还有黑色木炭及红色烧土混合在一起。此遗址为辽金时期女真人生活的村落。   
    9、贾津沟子古城址(明代)   
    贾津沟子古城位于石桥乡欢迎村东北1.5公里,贾津沟子河东岸的岗地上。根据残迹测量,东墙残长143米,南墙残长368米,基宽5米.因城被垦为耕地,已无明显迹象,由于城址几经破坏,所存遗物较少,多为明代瓷器,早于明代遗物,系北宋铜钱,如崇宁铜宝.根据出土遗物看来,古城最早年代可能为金代,晚至明代。   
    10、嘎尔奇遗址(明清)   
    嘎尔奇遗址位于三骏乡嘎尔奇村西1华里处,遗址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500米。这里灰坑堆积甚多,内含有泥质灰陶片,陶网坠及马骨,狗骨等遗物。在长达30华里台地边缘有多处分布。遗物表明,此遗物为明代村落,清代沿用。 
  
    前郭县(11处):   
    1、 浩特茫遗址(新石器)   
    遗址包括腰浩特芒南坨遗址、西浩特芒遗址、浩特芒东北遗址。遗址位于腰浩特芒南0.5公里处的坨子上,由于坡面地处风口,饱经了无情的风剥雨蚀,使沉沦几千年载的遗迹遗物重见天日。遗址分布面积较大,散布地表的陶器残片、蚌壳、兽骨等历历在目。   
    2、 青山头遗址(青铜)   
    在青山头屯西与查干泡渔场中间,有一南北向长约6公里,宽约0.5公里,高出水面约30米的山岗。山岗北端起伏漫延,逐渐形成平原,山岗的南端坡度较陡,故当地称为青山头。在山岗的顶部及一级台地上,均发现有原始社会的遗迹遗物。   
    3、 半拉山遗址(辽金)   
    遗址位于莫古气村七家子屯北约2.5公里处。南面是一片岗地,东、西、北三面被半月形的新甸泡环绕,西北侧有一南北大堤将泡子截然分开。此处原有半个土山,故群众称“半拉山”。在大堤两侧无水处及坨子地表,均散布有大量瓷片、陶片、兽骨、鱼骨、铁渣及少量砖瓦残件、铜钱等。   
    4、 羊营子遗址(辽金)    
    在羊营子屯西和屯北,发现两处古代遗址,相距约1公里,现分别为羊营子西遗址和羊营子北遗址。西遗址位于屯西约250米的草甸子上,北遗址位于屯北300米处。两处遗址东北距塔虎城约7公里,西南距查干湖约6公里,这里正是辽代皇帝从“长春州”(塔虎城)到“大水泊”(现查干湖)行猎的必由之路。   
    5、 大榆树遗址(辽金)   
    遗址位于大岗子村大榆树屯东的山岗两侧。岗南端有一东西走向的水渠,第二松花江在遗址东约1.5公里的地方从南向北流过。以沙岗东侧周围的几个沙坑遗物散布较为集中。   
    6、小城子遗址(辽金)   
    遗址位于白音花村小城子屯西北约0.5公里处。一条乡道由东往西从遗址  旁迂回穿过,两旁树带成荫,向北则渐次是绵延起伏的沙丘漫岗。遗址分布面积  东西1000米,南北500米。   
    7、 小城子古城址(辽金)   
    古城位于小城子屯南约50米处,城址平面呈正方形,周长740米,四角均筑  有角楼,其中东北角楼明显,东南、西南角楼略有残迹可辩,西北角楼则与地表相  平。东墙正中有一门,另外,在东、西两墙中部均有“马面”痕迹,墙为夯土所筑。   
    8、 大土城子遗址(辽金)   
    古城位于大山乡本屯东南约250米处。古城为长方形,东、西墙的南半部,距南墙约76米处各辟一城门,西城门可见有瓮城。四角略高于城墙,应为角楼遗迹,东、南城墙破坏严重,依稀可辩。西、北两墙较为清晰,为夯土板筑。   
    9、 哈朋店古城址(辽金)   
    古城位于哈朋店屯北侧,座落在江、岗之间的狭长平原上。古城呈方形,周长为2040米,城墙为夯土板筑。东墙保存较完整,在东墙正中,略可见城门痕迹,南墙现被哈朋店屯建房所占,原墙已变为一条土路。西墙于1975年改修成一条乡道。北墙地势略高于地表,现已植树,成为一条绿化林带。   
    10、 偏脸子古城址(辽金)   
    古城位于偏脸子屯南约250米的平原上,保存比较完整,平面呈方形,周长978米,城之四角均有角楼,呈圆形突出墙外。在南墙正中,北墙中偏西各有一门,在东、西墙上分别有三个等距的略凸出城外的土包,城墙为夯筑。    
    11、 前郭县烈士陵园(现代)   
    红砖围砌的陵园内,起伏不平的小山位于陵园中心,在山的两端高处,各有一塔巍峨耸立,西端的纪念塔通高6.2米,“爱国自卫战阵亡烈士纪念塔”十二个大字镌刻在塔身的正面。东端纪念塔通高10米,塔身正、反两面分别竖着镌刻有蒙汉两种文字的“革命烈士纪念塔”、“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大字。小山的西南侧是一片平坦的开阔地,九十五座用水泥修筑的烈士墓整齐地排列在树带的西侧。
   
    长岭县(4处):   
    1、 蛤蟆沁北岗子遗址(新石器)   
    面积约7500平方米,出土有石镞、石矛、石坠、石磨盘等。陶片多砂质和夹砂,有的羼蚌粉,纹饰有刻划之字纹、压印纹、附加堆纹等,还发现青铜泡饰、铜钱和泥质灰陶片。保存较好。   
    2、 西八大公司遗址(新石器)    
    面积约1万平方米,采集有压印弧线之字纹、网纹、指甲纹、鼓钉纹的夹细砂褐陶片和鼎、罐、壶残片及石刀、细石器、蚌壳等。   
    3、 南城子古城址(辽金)   
    平面呈长方形,周长1167米,东西长330米,南北宽269米。城墙系夯筑,基宽10—15米,残高1~3米,东、西、北墙各设1门,西墙有瓮城并有马面3处,四角有角楼址。城内西北、东南有建筑基址。采集有砖、瓦、鸱吻、瓦当等建筑饰件和泥质灰陶罐、陶片、绿釉瓷片、黄白釉瓷片。征集到粗瓷罐、黑釉双系壶、铁镰、铜人、出土过六耳铁锅、铜钱等。现破坏严重。
    4、 古城子古墓群(辽金)   
    石刻群位于前进乡南城子村南城子屯西北约八百米处,占地约1200平方米,有—组神道石雕群,呈西北—东南方向排列,其西北100米处有边长20米、高1米左右的方土堆一处,疑即墓葬封土(墓葬待查)。据史书记载,金代三品官以上者,死后可以在墓前放这种饰物.石雕群计有石人、石虎、石羊各2座,两两相对。神道中一条羊肠小路从中间穿过,这便是长岭与怀德县的分界线,也使石刻群各分两界(现都归长岭县)。   

    乾安县(13处):   
    1、 乾安县烈士陵园(现代)   
    陵园始建于1950年8月15日,塔高10米,顶端镶有五角红星。铭记着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为解放事业而壮烈牺牲的先烈们的英雄事迹。   
    2、为字古城(辽金)   
    该古城内分布有青砖、压因印轮齿花、青灰色细泥质陶片和黄白釉瓷片,也有少量的缸胎粗瓷器和辽白瓷残片。建于辽代,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
    3、 列子井遗址(青铜)   
    该遗址中陶片有两种,一种为褐色细纱质陶,数量较多,另一种数量较少,为黄褐色细泥质陶。细石器有石镞和刮削器,多为墨绿色。    
    4、传字井南岗子遗址(新石器)   
    该遗址出土的陶片,大多素面无纹,带文饰的图片较少。遍布有大量的蚌壳、鱼骨、小兽骨和出土的鹿角看,狩猎在当时占有重要位置。   
    5、帅字北遗址(辽金)   
    该遗址出土较多的陶片均为轮制,细泥质地,火候高。大多数陶片上饰有压印轮齿文,小三角文,小菱形文和平行条带文,属辽金时期较大型的村落遗址。   
    6、 霜字北遗址(青铜)   
    该遗址应属青铜时代早期遗存,遗物多为陶器残片、缸胎粗瓷器残片和黄白釉瓷片,也有一定数量的铁器、布纹瓦和铜钱。    
    7、阳字古城(清代)该古城呈长方形,城墙比较清晰,角楼残址高于地表1米。出土有大量的青砖、瓦片、铜钱,特别是有代表性的青花白釉瓷片随处可见。此城为清代遗存。   
    8、安子烈士纪念碑(现代)   
    该碑始建于2001年,塔高6米,顶端镶有五角红星。巍峨耸立的纪念碑已成为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   
    9、所字烈士纪念碑(现代)   
    该碑始建于2001年,塔高6米,顶端镶有五角红星。巍峨耸立的纪念碑已成为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   
    10、兰字烈士纪念碑(现代)   
    该碑始建于2001年,塔高6米,顶端镶有五角红星。巍峨耸立的纪念碑已成为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    
    11、 泥林博物馆遗址(旧石器)   
    泥林博物馆遗址位于中国吉林乾安狼牙坝自然保护区泥林博物馆东南500米处的岗上,现已是树木成林,西约500米就是狼牙坝泥林,岗上为耕地,有一乡道从中穿过。从采集器物看,时间应在旧石器时期。在遗址中采集了大量的石片、断块、细石核、细石片、刮削器。   
    12、小命西南岗遗址(旧石器)   
    遗址位于松原市乾安县大布苏泡东北岸二级阶地上,西北距大布苏镇7.2公里,东南距所字镇4.7公里,西距大布苏泡沿岸3.2公里。从采集的遗物看,应属旧石器时期遗存。在遗I芷牛采集了大量的石片、断块、细石核、细石片、刮削器等。    
    13、 县工业开发区烈土纪念碑(现代)   
该碑始建于2003年,塔高6米,顶端镶有五角红星。巍峨耸立的纪念碑已成为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