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演示【防拐教育】 俄罗斯 徐立新 这堂课可能会给孩子们带去一些不良的后果和痛苦,但是远远低于被拐卖掉后的真实痛苦,只要事后由心理老师进行简单的心理疏导,基本上不会留下什么心理阴影。 不久前去莫斯科考察当地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感触最深的是,他们为社区里的每位儿童开展日常“防拐”教育的举措,有力地保护了儿童的人身安全和家庭的幸福。到达的当天,他们就为我们演示了这堂课。 “防拐”教育课是在一个叫瓦多夫的社区里进行的,瓦多夫现有居民约1800名,其中10岁以下的未成年儿童约有120名,社区办公室的负责人安德鲁沙通过翻译告诉我们,之前,俄罗斯儿童被人贩子拐卖的比较多。近年来,一系列打击人贩子的行动渐渐开展了起来。“防拐教育课”便是其中之一,它率先在莫斯科各大儿童密集区展开,几年下来效果非常之好,儿童失踪和被拐率明显下降,尤其是在瓦多夫,近两年来,瓦多夫几乎没有发生一起儿童被拐事件,儿童失踪率为0! 安德鲁沙的介绍让我们大为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教育课能让儿童们具备反被拐的心理和技能?看到我们一脸的期待,安德鲁沙笑而不答,说还是看演示吧。 “防拐教育”演示课的课堂就设在瓦多夫小区的广场上,整个课程是这样进行的——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11个3—8岁的孩子正在广场上愉快地玩耍,但此时他们的父母或监护人并不在他们的身边。 就在孩子们玩得正欢时,从外面走来3个陌生的男女,安德鲁沙讲解说,他们是在装成“人贩子”,3个人先是面露微笑地注视着孩子们,大约5分钟后,他们从口袋里拿出几颗糖果和水果,一一分发给孩子们。有的孩子立即接过糖果,但有的却很警惕,不肯接。见此,“人贩子”并不着急,他们转而开始和孩子们一起玩起了游戏,参与到他们其中。通过游戏,孩子们渐渐放松了警惕。 玩了约20分钟,3个人对孩子们说带他们去一个更好玩的地方,他们的爸妈也在那儿。 因为之前已经和“人贩子”在一起玩过游戏了,并且感觉很好,因此,绝大多数孩子愿意跟这3个人走。 结果,“人贩子”很轻松地就把其中的7名孩子抱上了停在不远处的一辆车里,然后快速开走。 与此同时,安德鲁沙让我们立即上另一辆车,紧紧地跟上他们,车子大约行驶了近半小时,最后停在一处荒凉的郊外。 随后,三个面露凶色的“人贩子”打开车门,把7个孩子粗鲁地拉了下来,此时孩子们才发现这些之前陪他们一起玩的叔叔阿姨们很可怕。但是为时已晚,接下来,孩子们被要求脱下各自的衣服,站着不允许动。 不一会,孩子们开始陆续哭泣,有的要喝水,有的叫饿,但是,都没能达到满足。 之后,“人贩子”开始对他们训话,大意是,从今天开始,你们都得好好听话,让你们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们会帮你们找一个新家,找一个新爸妈,以后不许再提自己原来的爸妈,否则就会遭受毒打。人贩子还拿出几张之前“不听话”的孩子被毒打、被折磨惩罚的照片——相当可怕。 接下来,7名孩子分别被交代明天要做的事情——4名去路边卖花,2名到另一个更远的地方去,1名留下来干杂活。 就在孩子们为即将到来的恐怖明天放声大哭时,另一组扮成警察的人赶了过来,将7名孩子成功“解救”。 一同来的还有一名教授“防拐”知识的专业老师,她告诉这几个孩子,平日里千万不要离开父母,独自玩耍,更不能轻易让陌生人接近自己,一旦发现陌生人试图靠近自己,应立即提高警惕,可以大喊大叫,寻求大人们的帮忙。否则下场就跟刚才的一样悲惨。 至此,演示课程全部结束。 安德鲁沙说,只要家长或监护人同意,瓦多夫的每个儿童都会参加这样的防拐教育课,因为有设身处地,亲临其境的“痛”,所以接下来的专业“防拐”知识的教授和告诫,便会更容易被孩子们记住。 安德鲁沙最后还表示,因为这堂课可能会给孩子们带去一些不良的后果和痛苦,但是远远低于被拐卖掉后的真实痛苦,只要事后由心理老师进行简单的心理疏导,基本上不会留下什么心理阴影。因此很少有家长反对,他们宁愿让孩子痛一次,达到“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效果,也不愿让他们被拐走后终身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