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头上留下“神的脚印”?

 修一切 2012-04-05
石头上留下“神的脚印”?

 

嵇少丞 构造地质学科普之20

 

 

见到岩石上圆的、不大不深的凹坑,一些人臆想是驴子或马踩的蹄窝,于是演绎为那里是一条繁忙的古道,马帮来来往往,感慨岁月穿梭。

 

要是岩石上不大不深的凹坑很像人的脚印呢?这些人会不会认为是古代人踩的呢?一人一次踩不出来,就臆想有无数个人进行无数次反复地踩,在同一地方踩,踩上几百年。但是,他们这么做的动机是什么呢?解释不了,于是,是否就会认为是神踩的呢,神是万能的,他能让石头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塑性变形,一脚踩下去,脚底下的物质流走了,留下了他的脚印。 

 

“脚印”和蹄窝常出现在同一个地点的石头上。

 

其实,无论岩石上凹坑(壶穴)的形状、大小、内部几何形态,其形成无外两种机制:

 

1)机械作用,水流挟带砂子、砾石刮擦、磨蚀不规则石面河床而产生的圆形、椭圆形、或近圆形的凹坑,然后,水流进入凹坑,形成涡流,盘旋冲击并转动坑内石子或砾石,不断磨蚀着坑壁,越磨越大,越磨越深,若在深部再遇到软弱岩层或薄弱面如节理或破裂等,冲蚀刮磨的速度就更快、效率更高,造成凹坑的侧向扩展、延长,使得一系列壶穴甚至在地下相互连通,形成地下河流。壶穴之间可以相互合并,形成复杂的形态。

 

2)化学作用,凹坑中的水使得岩石中的矿物发生溶解等化学作用,物质搬运走了,留下凹坑。

 

 

 
“光脚踩的”
 

“光脚踩的”
 
“穿鞋踩的” 

“光脚踩的”
“穿鞋踩的”  

“穿鞋踩的”

石头上的“脚印”

 

在远古,生产力的低下,人们对自然科学无知不解,缺少道路和交通工具,更无通信设备和地理定位与定向设备,对材料包括岩石的物理化学性质知之甚少,对自然现象只能用神话、迷信、臆想去解释。现在,我们生活在21世纪,无需把浅的壶穴说成人(神)或兽的“脚印”。

 

 

 

(全部是网络照片, 特此说明)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1597&do=blog&id=55415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