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泗城府知府”牌匾保存完好 | |
——百色珍贵文物之一 | |
http://www. | |
□周秀飞/文 罗崴予/摄 《中国古代地名大词典》记载:泗城府古百粤蛮地,宋置泗城洲,故治在今广西凌云县西南,明徙今凌云县治,清升为泗城府,寻改为泗城军民府,后改设流官,属广西省,民国废。史载: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改土归流设流官,泗城府设置凌云县,府、县治同在泗城。行政区域当时为广西各州之首,疆域宽阔,地大广袤,现在的凌云县、乐业县全部及天峨、凤山、田林、百色四市(县)的一部分均属当时的泗城府领辖。民国二年(1913年)撤销泗城府,保留凌云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设立乐业县,部分乡划归天峨、百色、田林、凤山等县,凌云县域缩小。1952年8月,凌云、乐业县合并为凌乐县,1962年6月又恢复凌云县、乐业县建制。 由此可见,清朝时期的泗城古知府是何等的辉煌和繁荣,该县的泗城古州府文化在广西乃至全国均占有一定位置,颇有影响力。但目前遗留下来的文物微乎其微,凌云县博物馆现保存的“广西泗城府知府”牌匾是印证当时清朝时期泗城古知府辉煌历史的重要文物之一,对凌云县古府历史文化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广西泗城府知府”衙门牌匾是2007年凌云县文体局罗崴予先生从外地古商手中赎回来的,之前此牌匾曾被古董商在国外及国内的陕西、江苏、浙江、等地转卖,辗转历经近百年,终于回到凌云县。广西泗城府前身为泗城州(行政区域当时为广西各州之首,明代《英烈传中》描写:若夫山明水秀,地僻林深,汉属交趾,今叫:泗城,则州之最首者也),建州历史可追朔至宋代,州府历史有近千年,清代为广西十二府之一,清王朝于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在泗城府取消土司设置流官以来,前后共88任知府上任,从第一位知府上任距今已280年。据了解,泗城府衙门于民国时期拆掉,距今已经将近100年了,之后这块曾经悬挂于泗城府衙大门口的牌匾如何流失到外地,从牌匾上细看,竟有年代久远的英文报纸包过牌匾的痕迹,疑为外国传教士带走,我们还有待考证。 此匾为为直立式木刻,长78厘米,宽51厘米,厚2厘米,匾上方刻“广西”两个横式的楷体字,“广西”两字的正下方刻“泗城府知府”五个较大的竖式正楷字。此牌匾原为两块木板拼成,木质细腻,因年代久远不知何木质,铁皮包边,左上和左下为老鼠咬啃过的痕迹,左上角因此露出一颗古代马钉。 图为“广西泗城府知府”牌匾
| |
|
来自: 一品秀 > 《清代广西泗城知府朱腾伟 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