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

 公司总裁 2012-04-06

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

  1895年12月28日,电影在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重镇法国问世。第二年,这一西方最新的技术成果就传入了中国。据《申报》记载,1986年8月11日(光绪22年),一位法国游客在上海徐园的茶楼“又一村”放映了一部短片,这是电影第一次在中国放映。和在国外放映的情形相同,这部电影是穿插在“戏法”、“烟火”等游艺节目中放映的;放映地点也和世界上第一次电影放映有着某种相似之处——后者是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馆里。1897-1898年,来自美国、俄罗斯、意大利以及葡萄牙的几位商人先后在天华茶园、奇园、同庆茶园、升平茶楼、跑冰场等地点进行商业电影放映,使电影在这个东方大都会渐成气候。

  几年以后,电影终于传进了皇城北京。1902年,一个外国人开始在前门打磨厂租借“福寿堂”放映电影,使皇城根脚下的人们也开始领略了电影的风采。



  电影最初在中国的名字被称为“活动影戏”或“电光影戏”。当时在中国放映的影片也同样来自国外,内容都是一些纪录性短片和搞笑的滑稽短片,如《俄帝游巴黎》、《马德里街市》、《西班牙人跳舞》、《以剑术赌输赢》、《黑人吃西瓜》等。当时上海《游戏报》的一篇报道曾这样描述这些早期的电影:“……美国电光影戏,制同影灯而奇妙幻化皆出人意之外者……座客既集,停灯开演;旋见现一影,两西女作跳舞状,黄发蓬蓬,憨态可掬。又一影,两西人作角抵戏。又一影,为俄国两公主双双对舞……观众至此几疑身入其中,无不眉之为飞,色之为舞。忽灯光一明,万象俱灭。”

  中国人自己放电影是1903年在北京。中国商人林祝三从欧美回国,携带放映机和影片,在打磨厂乐天茶园放映电影,这是中国人从国外自运电影在国内放映的开始。此后,在北京前门外的大栅栏大观楼戏院、西单市场内的文明茶园、东安市场内的吉祥戏院、西城新丰市场里的和声戏院,相继都有电影放映。

  此后,电影还曾传入皇宫之中。据报道,1904年,慈禧太后70岁寿诞之时,英国驻华公使曾进献放映机一架,影片数套,为慈禧放映电影。但只放了三本,发电机即出现故障,导致爆炸,慈禧认为此乃不祥之兆,从此禁止在宫内放电影。第二年,大臣端方出国回来偷带回放映机一架,并在宴请载泽时进行放映,结果中途放映机又发生爆炸,现场的翻译等人被炸死。“宫廷电影”就此终结。

  1905年前后,电影在北京已蔚然成风。当时大观楼戏院每晚都有电影放映,且座无虚席。至此可以说,电影这一艺术和娱乐形式终于落户中国。

 

中国的第一批电影院

  电影传入中国之初基本上是在茶楼酒肆等休闲和娱乐场所“借地”放映,而且一般经常是穿插在其他娱乐节目中间放映。这和国外最初的情景也大同小异。

  1905年,美国第一家专业影院“镍币影院”在匹兹堡开张,第二年就发展到1000多家。也就是在这一年的12月8日,天津法租界内的权仙茶楼因连续上演美国电影,不久就改名为“权仙电戏园”,此后一直以上演电影为主。这也许称得上是中国的第一家电影院。按另一种较为流行的说法,中国第一家专业电影院为1908年西班牙商人马雷斯所建。这位上海滩上的外国淘金者利用在中国放电影所赚的钱,买了一些铅皮,在虹口海宁路与乍浦路口,搭建了一座可容纳250名观众的标准电影院,即上海“虹口大戏院”。后来,马雷斯又修建了一座更为富丽堂皇的维多利亚影戏院。北京第一家专业电影放映场所则是由中国电影的创始人任庆泰开设的北京大观楼影戏院,地址位于前门外大栅栏。

第一部中国电影的问世




  早期在中国放映的电影都是由外国人拍摄的。1905年,由开设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拍摄的京剧片断纪录片《定军山》,是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这一年也因此被公认为是中国电影的诞生日。

  北京丰泰照相馆的创办者任庆泰(字景丰)。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出生于辽宁法库县四台子村,家境较为富有,学过照相技术,后来到北京发展。1892年,他在北京琉璃厂土地祠(今宣武区实验幼儿园,原址已不存在)开设了中国最早的照相馆,从其字和名中各取一字,名为“丰泰”。后来他又开设和经营中西药房和汽水厂等生意,在前门外大栅栏开设了大观楼戏院,并在其中放映电影。由于外国电影的片源不足,任庆泰从德国商人在东郊民巷经营的祁罗孚洋行购买了一架法国造手摇摄影机和14卷电影胶片,开始了中国人拍电影的尝试。

  1905年(具体时间一说为夏季,一说为秋天),为给京剧艺术大师、“谭派”艺术的创始人谭鑫培祝寿,由任庆泰主持,将谭鑫培主演的京剧《定军山》中几个做功强的片段如“请缨”、“舞刀”和“交锋”拍摄下来,这就是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影片是在丰泰照相馆院中的露天广场上拍摄的。摄影机架在那里一动不动,任由演员在镜头前表演动作,光线也是利用的自然日光。担任摄影的是任庆泰最亲近的摄影师任仲伦。任庆泰的角色则相当于今天的导演。这部影片的拍摄一共花了3天时间,完成片长度为3本,约600英尺。按照当时的放映速度大约能放映10分钟左右。因此,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实际上是一部戏曲短纪录片。

  以后的几年中,丰泰照相馆在任庆泰的主持下,陆续拍摄了一些其他京剧影片,如俞菊笙、朱文英的《青石山》,许德义的《收关胜》、俞振廷的《白水滩》、《金钱豹》等戏曲的片段。这些戏曲片段绝大多数是一些武功戏,主演也多是精擅武生行当的京剧演员,这较为符合无声电影的特点。任庆泰的电影摄制工作前后持续了4年,共摄成戏曲短片8部。直至1909年因照相馆遭遇了一场火灾,才停止了拍摄活动,他所拍的这些影片也没能保存下来。

 

中国的第一家电影制作公司


  中国的第一家电影制作公司是1909年由外国人创办的。这一年,来自美国的商人本杰明·布拉斯基在上海投资创办了一家电影公司:亚细亚影戏公司,这也成为建立在中国的第一家电影摄制公司。

  亚细亚成立后,先后在上海和香港拍摄了几部短片。如《西太后》、《不幸儿》、《瓦盆伸冤》、《偷烧鸭》等,但却没有在市场上获得成功。随后辛亥革命爆发,公司也难以经营下去。布拉斯基便将公司和全部器材转让给在上海的南洋保险公司经理伊什尔和另一个美国人萨弗。

  1913年,易手后的亚细亚再度准备投入电影的拍摄。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的观众,他们特地聘请了在美化洋行工作,并懂英语的抄写员张石川担任顾问。张石川虽然对电影所知寥寥,但却兴趣盎然。他请来了喜欢戏剧的好友郑正秋和另一位朋友杜峻初,三人经过商议,索性合作成立了一家叫“新民”的公司,承包了亚细亚影戏公司摄制电影的全部工作。拍摄资金和影片发行则由亚细亚负责。

  1913年,有几位文明戏的半职业演员来到上海,亚西亚公司便聘请他们做演员,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影片由郑正秋担任编剧,并与张石川一起承担了导演工作。此后,亚细亚还摄制过中国早期一批重要的纪录片,如关于辛亥革命二次战争的《上海战争》,记录了革命军攻打上海制造局和吴淞炮台的情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胶片停止进口,亚细亚公司因无法拍片而告结束。

  除亚细亚外,完全由中国人自己开办的电影制作公司是1916年张石川和几个朋友联合创办的“幻仙影片公司”。但这家公司只拍了一部影片《黑籍冤魂》,便因资金困难而宣告结束了。此后,由中国的民族资本投资拍摄电影的公司是著名的商务印书馆。

  1917年,商务印书馆从一个外国人手里低价买进了一批电影器材,决定在图书出版之外,兼营电影业,这是中国自己投资拍摄电影较有规模的开端。

  商务印书馆在原有的印刷照相部下设立了电影拍摄业务,拍摄了《美国红十字会上海大游行》等几部新闻片。1918年,商务印书馆在照相部之外正式成立了“活动影戏部”,开始了大规模的电影拍摄活动。当时它的拍摄内容包括风景、时事、教育、新剧、古剧共五类影片。其中风景片主要拍摄全国各地名胜古迹;时事片即新闻片,记录了上海的社会生活;教育片主要介绍教育方面的情况和科学文化知识;新剧片的题材分为滑稽短片、警世影片、神怪武打三类;古剧片主要拍摄了梅兰芳主演的《春香闹学》和《天女散花》片段。

  1920年,商务的活动影戏部更名为“影片部”,在管内搭建了一个较大的摄影棚,并购买了一批新的器材。这时,商务印书馆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制片能力,甚至开始拍摄长故事片,如1923年的《大义灭亲》等,但在经营上却渐渐不佳,最终由董事会决定将其剥离,成立了独立的“国光影片公司”。该公司只生存了一年即无声无息了。不过,从“亚细亚”到“商务”,应该说是中国电影企业从外资协助到自我投资迈出的第一步。
第一部国产短故事片

  1913年,亚细亚影戏公司出品了由郑正秋、张石川导演的故事片《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剧情的短故事片。

  影片的创作者郑正秋、张石川是中国电影史上两位著名的拓荒者,在以后的岁月中,二人均成为作品等身的著名电影人物。这部影片虽然是由外国人开办的公司投资,但却是采取委托的方式由郑正秋和张石川自办的新民公司拍摄的。其中郑正秋为影片的编剧,同时由他自己和张石川共同指挥拍摄。两人实际上共同担任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导演的工作。在影片的拍摄中由郑正秋负责指挥演员,张石川则负责指挥摄影机位置的变动。当然,那时的摄影机运动只是根据需要变换一下机器的位置,并没有今天拍电影时镜头和机器的推拉摇移等动作。影片的摄影师由外国人伊什尔担任。

  《难夫难妻》的故事内容脱胎于当时流行的文明戏,亦即我国早期的话剧。它以广东潮州一带的婚姻、习俗为题材,叙述了一对互不相识的青年在父母和媒人包办的情况下结婚的经过。它以喜剧的风格讽刺了封建婚姻制度,具有一定的反封建意识。这部影片的长度只有4本,因而是一部短故事片。同时它体现了郑正秋使电影担负起改良社会,教化民风的艺术观念。有趣的是,影片的演员阵容是由一班文明戏演员演出的,其中的女性都是由男演员男扮女装而成。

  在亚细亚公司拍摄《难夫难妻》的同时,另一位早期中国电影的开拓者黎民伟也在香港开始拍摄故事片《庄子试妻》。影片取材于明清传奇《老庄周一枕梦蝴蝶》中“扇坟》一场,描述庄周诈死,化作一个楚国王孙,以试其妻子是否忠贞。

  这部影片共两本,与《难夫难妻》同一年完成,因此该片也是中国最早的短故事片之一。同时它也是香港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影片的编剧和导演黎民伟当时为香港文明剧社“人我镜剧社”的主持者。影片摄制的资金和设备则是由从上海至香港的美国商人本杰明·布拉斯基等提供的(他也是我国第一家电影制作公司亚细亚影戏公司和《难夫难妻》一片的投资人),演职人员由“人我镜剧社”的演员担任。这部影片创造的另一个第一,是从中诞生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个女演员——严姗姗。据称,这也是中国第一部送到海外放映过的影片。同时,影片中还使用了一些特技摄影手段来表现庄周的鬼魂,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由于短故事片不宜作为影院中的独立节目放映,到1920年左右,中国本土拍出了自己的第一批长故事片(即今天电影标准长度的故事片)。它们是中国影戏研究社拍摄的《阎瑞生》,上海影戏公司的《海誓》和新亚公司拍摄的《红粉骷髅》。
中国第一位女演员

  受传统礼教的影响,中国的戏曲舞台上一向遵循着男扮女装的规则。即使是在甲午战争后诞生的 “文明戏”中,也没有打破男扮女装的传统。1905年问世的中国电影自然也难以摆脱这一文化习俗。直到1913年《难夫难妻》这部以婚姻关系为内容的影片中,所有的男女人物依然都是由男演员扮演的。

  中国银幕上的第一位女演员来自和《难夫难妻》同年拍摄的香港短故事片《庄子试妻》。影片取材于明清传奇,描述庄周诈死,以试其妻子是否忠贞的故事。也许是因为香港长期处在英国统治之下,得西方风气之先,故能够接受男女同台演出。结果,导演黎民伟的妻子严姗姗在片中扮演了庄周妻子的使女,虽然还不是主角,但这已足以使严姗姗获得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女演员的殊荣。

  耐人寻味的是,片中的女主角庄周之妻仍然由男性扮演,扮演者就是黎民伟本人。这究竟是因为演技的需要抑或是习惯的力量我们不得而知。但传统力量的强大是不言而喻的,当时上海这个开放城市颁布的中国第一部关于电影的法规《取缔影戏条例》(清政府)来说,其中就有“男女必须分座” 的明文规定。因此,一直到1921《阎瑞生》一片问世,由王彩云扮演了妓女王莲英一角,中国电影才首次出现由女性担任女主角,而这位王彩云,早年也曾是青楼女子。

  严姗姗,广东南海县人,1896年出生,毕业于香港懿德师范学校,辛亥革命中曾参加过北伐军的女子炸弹队。严姗姗原名严淑姬,严姗姗是她为演《庄子试妻》使用的艺名。在这部影片之后,严姗姗加入上海民新影片公司,出演了《和平之神》、《五女复仇》、《再世姻缘》等片。1928年退出影坛,1952年去世。


中国第一个电影文学剧本

  各国的电影基本上都是从纪录片开始,然后发展到叙事性要求更高的故事片。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都是从最邻近的艺术形式,如戏剧学习如何拍摄电影,剧本就是从戏剧中借鉴而来的一个重要的电影创作过程。和各国一样,最初的中国电影即使是故事片也没有剧本,只有一个类似拍摄提纲的东西。到20年代初期,随着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的诞生,出现了比提纲更详细的“本事”,即用文言文写成的电影剧本雏形,它包括了电影的基本情节、主要人物及其动作,此外还有字幕。

  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电影剧本问世于1925年,即电影在中国诞生后整整20年后。它是由洪深编写的历史题材剧《申屠氏》,发表于当年《东方杂志》22卷1-3月号上。剧本的故事脱胎于宋代烈女申屠氏的传说,共分成七大段、592个景。它基本上打破了舞台剧剧本的样式,而以镜头、景别为组合单位,还运用了“渐现”、“渐隐”、“化入”、“特写”等换景及镜头的专业术语;剧本后面并附有他写的电影名词术语解释。这一剧本据说是为当时洪深所在的“中国影片制造公司”所创作的,后因资金原因未能真正投拍。尽管如此,它却成为中国电影剧本样式的开创者,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也成为电影文学的一种新样式,可供拍摄影片,也可供发表与阅读。

  洪深(1894-1955)学名达,字浅哉,号伯骏。早年留学美国,专攻戏剧。1922年回国后在沪从事戏剧活动。30年代参加左翼戏剧活动。抗战爆发后,洪深领导上海救亡演出二队赴内陆,后在武汉筹组抗敌演剧队,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洪深是我国活剧的开拓者,也是杰出的戏剧家、导演、戏剧教育家、电影艺术家及中外文化交流的最早领导人之一。他于1916年创作的《贫民惨剧》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话剧剧本,1919年赴美后,师承哈佛大学戏剧家培克教授,成为中国留学国外专攻戏剧的第一人。1923年回国后,参加上海戏剧协社,首开男女合演话剧新风;后通过对《少***扇子》的导演,第一个为中国话剧舞台艺术建立了正规的导演制度。“话剧”这一词也是由洪深在1928年首次使用并成为这一艺术形式在中国的正式名称。在其近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洪深共创作了《五奎桥》、《香稻米》等40多部话剧剧本及《申屠氏》、《冯大少爷》等近40部电影剧本,并著有10多部戏剧理论著作。20年代初,洪深加入中国影片制造公司后,就为公司在报刊上刊登启示,征集“影戏脚本”,此后他不但身体力行,创作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较正规的电影剧本,而且也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的编剧。1925年,洪深加入明星影片公司后,作为导演亲自拍摄了《冯大少爷》、《四月里的蔷薇处处开》、《爱情与黄金》等影片。

 

中国第一首电影插曲

  1930年12月3日,联华公司出品的影片《野草闲花》上映,该片以蜡盘配音的方法为影片配制了一首由孙瑜作词、孙成壁作曲的电影歌曲《寻兄词》,它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首电影插曲。

  《野草闲花》是30年代初联华影业公司倡导的“复兴国片”运动中的代表作品之一,由孙瑜编导,阮玲玉和金焰主演。影片的主要情节是:一位音乐学院的毕业生黄云逃避包办婚姻来到乡下,结识了卖花女丽莲,发现其有歌唱天赋,便编写了歌剧《万里寻兄》教其演唱。演出成功后,丽莲一举成名,两人订立婚约,但却被黄的父亲从中阻挠,最后黄云脱离了封建家庭,决心与丽莲共同去勇敢面对生活的风雨。

  本片的编导孙瑜自幼酷爱文学艺术,清华大学文科毕业后,他以公费留学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攻读文学、戏剧,后又到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电影编导,在纽约摄影学校专攻电影摄影、剪接等技术,是当时中国影坛上仅有的科班出身的电影导演,对电影语言的运用极为重视,有“银幕诗人”之称。在这部影片创作时,有声电影已在美国普及,而中国电影还停留在无声片时代。孙瑜《野草闲花》不但大量运用了出色的蒙太奇电影语言,并引入了有声电影的成就,为影片创作了一首插曲。这首插曲是影片中男女主人公所表演歌剧中的唱段,由孙瑜作词,其三弟孙成璧作曲,名为《寻兄词》,共4段,由影片的主演阮玲玉和金焰两人合唱。虽然当时有声电影还没有在中国问世,但许多影院为放映外国有声片已有了相关的设备。这首歌被事先灌录成蜡盘唱片,在影片放映时配合画面现场放出,由此便成为中国第一首电影插曲。这首插曲在影片中出现两次,且与故事情节紧密相联,增加了影片的感染力,再加上两位明星的演唱,很快便传遍学校和街头。

附:《寻兄词》歌词:

从军伍,少小离家乡;

念双亲,重返空凄凉。家成灰,亲墓生春草,我的妹,流落他方!

兄嘉利,妹名丽芳;

十年前,同住玉藕塘;妹孤零,家又破散;寻我兄,流落他乡!

风凄凄,雪花又纷飞;

夜色冷,寒鸦觅巢归。歌声声,我兄能听否?莽天涯,无家可归!

雪花飞,梅花片片;

妹寻兄,千山万水间,别十年,兄妹重相见,喜流泪,共谢苍天!

  第一首银幕插曲的成功无疑鼓舞了电影歌曲的创作。随着有声电影问世,中国银幕上诞生了许多为后世传唱不衰的电影插曲,其中最可让中国电影人引以自豪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也诞生在电影的银幕上,这就是在1935年拍摄的影片《风云儿女》中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

中国“第一”电影插曲

  有声电影在中国问世后,银幕上出现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电影插曲。1934年胡蝶主演的《姊妹花》和王人美主演的《渔光曲》先后上映,两部电影的插曲《催眠歌》和《渔光曲》迅速流行,并反过来带动电影市场,特别是《渔光曲》的成功促使电影制作商把目光投向了电影歌曲,《大路歌》(影片《大路》插曲)、《毕业歌》(影片《桃李劫》插曲)、《夜半歌声》(影片《夜半歌声》插曲)……一大批电影歌曲和电影一起流行,在早期电影娱乐元素比较简单的情况下,电影歌曲不但成为一种艺术形式,也成为电影吸引大众的一种有效手段。

  1935年5月16日,上海“电通影片公司”推出了一部著名的抗日题材影片《风云儿女》。而其名声广为传播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电影本身,更是因为其中的电影插曲——《义勇军进行曲》。它不但在当时被广为传唱,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9月27日,被全国政协会议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78年,经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因此可以说,它无愧为是中国电影的“第一插曲”。

  《风云儿女》最初的故事由田汉创作,夏衍编剧,许幸之导演,王人美和袁牧之主演。影片描写了三十年代初期,以诗人辛白华为代表的青年知识分子,为拯救祖国,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英勇杀敌的故事。剧本初创于1934年,最初的名字为《凤凰再生》。田汉在写成初稿后,因忙于戏剧创作,将剧本交由电通公司,后由夏衍改编完成,并改名为《风云儿女》。但田汉在交出《风云儿女》的初稿后,并未放弃对这部电影的创作。一天,他突然文思喷涌,打算为电影再创作一首主题歌。因临时找不到纸,匆忙中只好把主题歌的一段歌词写在一个香烟盒的衬纸上。田汉原计划的歌词不只一段,但当时只写出了第一段,随后就在1935年2月19日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入狱,歌词也未能再写下去。留在香烟盒的衬纸上的这段文字就成了后来的《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

  为《义勇军进行曲》谱曲的是年轻的作曲家聂耳。在得到电通公司田汉编剧的影片《风云儿女》需要谱曲的消息后,聂耳主动找到夏衍表示希望为田汉的歌词谱曲。田汉和聂耳曾多次合作,共同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如歌剧《扬子江暴风雨》、歌曲《毕业歌》、《开矿歌》、《前进歌》、《再会吧!南洋》等,因而他的请求立刻得到了同意。拿到歌词后,聂耳仅用两夜的功夫就谱完了乐谱的初稿。初稿试唱以后,大家提出了一些意见。但同年春天,上海的白色恐怖日益加剧,田汉等人相继被捕,也传出了要抓聂耳的消息。党组织为了保护聂耳,特批他经日本去欧洲学习、考察。聂耳于4月东渡日本时,将手稿带到日本进行修改,并于1935年5月初将《义勇军进行曲》的定稿由日本寄回。

  在电影中,《义勇军进行曲》最初被叫作《军歌》,而聂耳谱曲后,将歌名改为《进行曲》。在电通公司工作的孙师毅等人收到了聂耳从东京寄回的手稿后,决定将歌名改为《义勇军进行曲》。此外,田汉最初的歌词,与现在《国歌》的歌词也有一些区别。原来的歌词是“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血肉来筑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了,每一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大炮飞机,前进!”

  聂耳谱曲的时候,根据需要,将歌词进行了补充修改,特别是添加了3个“起来”,使歌词更加铿锵有力,充满了战斗的激情。

  《风云儿女》上映后,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很快就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抗战歌曲。它表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激励和鼓舞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斗志和信心,具有高昂的时代激情和雄伟的民族气魄。1999年,第五代导演吴子牛还导演了《国歌》一片,反映了《国歌》诞生的过程。

第一部国产有声电影

  1931年3月,由上海的明星公司拍摄的《歌女红牡丹》公开上映,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由此问世。

  有声电影有“腊盘发声”和“片上发声”两种技术。前者是将声音刻录在唱盘上,放映时与影片同步播放,为电影配音;这也是世界上有声电影最初问世时采用的方法。诞生于1927的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片美国的《爵士歌王》就是如此。后者则是今天普遍应用的在胶片上录制声音的技术。由于成本和技术水平的原因,《歌女红牡丹》采用的是成本低廉、制作简单的腊盘发声方法,因而,它实际上应该称作是中国第一部“腊盘发声”的有声片。

  《歌女红牡丹》由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主演蝴蝶等。影片描写女歌手红牡丹嫁给生活堕落的丈夫后,不仅备受凌辱,艺术生涯也走向衰落。但当丈夫卖掉女儿,又因失手杀人入狱后,红牡丹却忍辱负重,恪尽妇道,努力拯救自己的丈夫。影片描述了戏曲艺人的生活悲欢,也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妇女身心的迫害。除了对白之外,片中利用“有声”的优势插入了《穆柯寨》、《玉堂春》、《四郎探母》等4段京剧片段(由梅兰芳代唱),更增加了影片的轰动效应。这也和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片以歌唱家生活为题材如出一辙。影片于1930年中旬开拍,前后经过5次试验,至年底拍竣,耗资12万元旧币,1931年1月在明星大戏院试映,3月15日于新光大戏院正式公映。影片公映时盛况空前,并在全国各大城市引起了轰动,发行到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但严格地说,《歌女红牡丹》只能算是一部“半有声片”,因其只注意了对话的有声,而忽略了周围环境的音响效果,所以看起来只有人说话或唱戏时有声,其它周围事物都是静悄悄的。这当然也是初期有声电影的通病。

  与这部影片同时开拍的另一部有声片是“友联”公司摄制的《虞美人》。它同样采用腊盘发声技术,描写了一对儿戏剧演员演出《霸王别姬》一剧的幕前幕后。两部影片在技术上稍有不同。《歌女红牡丹》是影片拍完后让演员看着画面对口型配音,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后期配音。《虞美人》则是先把声音录好唱片,然后演员在现场按照放出来的声音表演。两者相比,各有千秋。《虞美人》稍晚于《歌女红牡丹》,于1931年5月上演。

  腊盘发声的有声片在技术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唱片和放映的配合是最大的问题。特别是胶片一旦发生局部断毁,其后的剧情就难以再和声音相吻合,甚至会出现银幕上男人在张口,扩音器里传出来的却是女声的笑剧。因而,在这两部影片上演的当年,一些电影公司也开始试制“片上发声”的有声片。它们是由大中国和暨南两家公司合制的《雨过天青》和天一公司拍摄的《歌场春色》。这两部影片都是租用国外的设备,并由外国人参与协助制作完成的。首先完成的《雨过天青》于1931年6 月3日在虹口大戏院试映。由于该片租用的是日本的设备,并赴日本拍摄,不久后即遭到观众的抵制。1933年,亨生影片公司用自己研制的录音设备拍摄了《春潮》一片,成为中国第一部用国产录音设备制作的片上发声的有声电影。

  由于资金和技术的原因,在有声电影问世后,许多电影公司仍然在继续摄制无声片,这形成了中国早期无声电影与有声电影长期并存的特殊现象。直至1936年,无声片才终于停止拍摄,中国电影从无声向有声的转变得以彻底完成。
第一部引起轰动的国产故事片

1922年,中国电影的先驱者之一张石川联合郑正秋、周剑云等人在上海成立了明星影片公司,这是二三十年代中国最有成就的电影公司之一。

1923年,明星影片公司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片正剧《孤儿救祖记》,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王汉伦、郑小秋等主演。影片描写一个富翁杨寿昌在儿子死后,怀疑儿媳不贞,将其赶出家门。儿媳余蔚如忍辱负重,将儿子养大成人,送入杨寿昌所办的学校读书。一天,当年陷害儿媳的侄子密谋害死杨寿昌,夺其家产,被孙子余璞挺身相救,于是真相大白,一家人终于团聚。

编剧郑正秋是我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其电影观念也秉承着中国文艺观的传统,认为电影应担负起改良社会,教化民风这一重要使命,因而他编剧的电影强调道德教化,关注现实问题,注重社会的内涵,被称为“社会片”的开创者和代表人物。这部影片是郑正秋电影观念的一次重要尝试,也是他创作的第一部“社会片”。影片的主题是“教孝”、“惩恶”、“劝学”、“扬善”和宣传社会改良;片中的人物也被归结为善与恶的代表,尤其儿媳余蔚如的“贤妻良母”形象是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理念的标志。

在《孤儿救祖记》问世之前,已诞生十几年的中国电影正陷于低谷之中。这部影片除了在故事内容上摆脱了早期电影对西方电影例如滑稽片等的因袭摹仿,包含着浓厚的民族情感、民族观念外,艺术上也摆脱了文明戏式的舞台化表演风格,力求形象、情景的生活化和真实性,同时注重故事性和情节的引人入胜,这使得影片在当时的确不同凡响,非常契合观众的口味。

影片于1923年12月28日在上海公映。据记载,它成为第一部在商业和艺术上获得巨大成功的国产片,其在当时的声誉和影响超过了所有的外国片。影片公映之后,“未二日,声誉已传遍海上,莫不以一睹为快”。以后又在上海、南京、汉口、天津等地连映六七个月,“营业之盛,首屈一指;舆论之佳,亦一时无两。”《孤儿救祖记》的成功,不但使成立不久的明星公司获得了生机,并在此后成为二三十年代中国最重要的制片机构之一,而且直接促成了前所未有的“国产电影运动”。此后数年间,国产制片业迅速崛起,据统计,1922-1926年间,全国各地先后开办的电影公司有175家,单上海一地就有145家。众多电影公司的出现,自然导致了电影产量激增,国产电影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中国电影借此开始走出低谷,进入自己的第一个空前繁荣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片中余蔚如的扮演者王汉伦(1903-1978)。她是中国第一代女影星之一,当时为一外资企业的英文打字员。影片在开拍之前四处寻找女演员无着,经同事中一位明星公司的股东介绍,王汉伦前往应试,颇得张石川的满意,从此进入影坛。影片的成功不但使她成为中国第一代职业女演员,也成为享誉一时的中国第一位悲剧明星。

 

中国第一部长系列影片

1928年,明星影片公司在武侠、古装片等商业电影的逐渐兴起中,推出了一部武侠神怪片《火烧红莲寺》,获得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受到票房收入的鼓舞,明星公司一鼓作气,连续推出该片的续集,到1931年止,共拍摄了18集,由此它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电影长系列片。

《火烧红莲寺》取材于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郑小秋、夏佩珍等主演。影片表现在湖南乡村械斗复仇的背景中,浏阳县把头陆风阳之子陆小青学得高超武艺,返乡中误入妖魔潜伏的红莲古寺,后在众多武林高手及官兵的救助下,方得冲出魔窟,救出被囚禁的总督及被残害的良家妇女,并将红莲寺一把火烧掉。

这部影片是在20年代后半期商业电影开始在中国兴盛的背景下问世的。其时,古装片和武侠片成为商业电影的主要潮流。《火烧红莲寺》在武侠电影中加入了大量武林高手以“异技”斗法及半人半魔的神怪内容,成为“武侠神怪片”的开创者。例如影片的核心为“昆仑派”和“崆峒派”之间的法术争斗,这使影片从以往武侠片拍摄武打场面转向了注重以大量的特技镜头和机关布景来表现武林高手们的“飞剑白光”、“遁地逃走”等仙门妖术,同时并穿插有半裸的女人,半人半神的怪物,动作性强,又很热闹。

《火烧红莲寺》的成功带动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武侠电影热及神怪片热,许多公司纷纷效仿,其中以“火烧”为题材的影片就层出不穷,如《火烧平阳城》、《火烧七星楼》、《火烧青龙寺》等。无论是从技术积累的角度,还是从题材拓展的角度来看,“武侠”两字自此片后便成了中国电影军械库中的常规兵器,一代又一代的少年从此在剑光侠影中长大。

《火烧红莲寺》是中国大型系列电影的开山之作。这种依托于商业电影的系列片也在当时成为一种热潮。稍后于这部影片问世的系列片还有《乾隆游江南》(9集),《荒江女侠》(13集)。


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

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和成长的摇篮。因而,在中国电影文化的发展史上,上海也是屡开风气之先。20世纪20年代中期,电影明星开始成为公众关注的人物,也拉开了评选明星的序幕。

1933年,开办于上海的《明星日报》以“鼓励诸女明星之进取心,促成电影之发展”为宗旨,发起了一次评选“电影皇后”的活动。这也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具有较大影响的电影明星评选。在参选的诸明星中,来自明星公司的胡蝶、联华公司的阮玲玉和来自天一公司的陈玉梅呼声最高,选票也比较接近。经过长达两个月的评选,蝴蝶得票21,334张,陈玉梅得票10,028张,阮玲玉得票7,290张。蝴蝶由此登上了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的“宝座”。选举揭晓后,原本准备举行一次盛大的电影皇后加冕典礼,因蝴蝶本人一再谦辞,遂将典礼取消,将这一活动和“航空救国游艺茶舞大会”结合在一起进行。

同年,由蝴蝶主演的另一部影片《自由之花》被中国教育电影协会评为优秀影片。英商中国肥皂公司也发起一次“力士香皂电影明星竞选”,蝴蝶名列第一。翌年,在中国福新烟草公司发起的“1934年中国电影皇后竞选”中,蝴蝶再次当选。尽管在此前上海新世界杂志等也组织过一些电影明星的评选,但其影响力有限。而且蝴蝶连续数次当选,应该说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

蝴蝶(1908-1989),原名胡瑞华,广东鹤山县人,出生于上海。16岁报考电影学校,在校期间即参加了电影《战功》的拍摄。1928年进入明星公司,先后主演了《火烧红莲寺》、《歌女红牡丹》、《狂流》、《脂粉市场》、《姊妹花》等重要影片。1933年被《明星日报》评为第一位“中国电影皇后”。1946年迁居香港,主演《孝道》、《后门》等影片,1975年退出影坛移居加拿大,1989年病逝客乡。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1935年3月,由蔡楚生编导的影片《渔光曲》在苏联举办的莫斯科国际电影展览会上获得了荣获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渔光曲》遂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莫斯科国际电影展览会”是由苏联电影工作者俱乐部为纪念苏联电影国有化15周年举办的国际性电影展览活动,共有20几个国家的代表和影片参加,送展影片近百部,其中有8个国家的20几部影片参加了评选。中国选送的影片为联华公司出品的《渔光曲》、《大路》,明星公司的《空谷兰》、《姊妹花》、《春蚕》、《重婚》,以及电通、艺华公司的影片各一部。展览会自1935年2月21日开幕,至3月2日结束,获得前三名奖励的分别是苏联、法国和美国电影。中国影片《渔光曲》位列第九名,获得了正式的荣誉证书,被评价为“优越地、勇敢地尝试了中国人民的生活与优良性质的现实主义的描写”。

《渔光曲》由联华影业公司1934年摄制,编导蔡楚生,主演王人美、韩兰根等。影片描写了一个渔民之家的悲惨故事。片中小猫、小猴两渔民姐弟和船东家的少爷子英自幼一起长大。后子英出国学习渔业,小猫、小猴和双目失明的母亲去上海投奔舅舅。子英回国后与儿时伙伴相遇,捐助了他们100元钱,不料反使姐弟俩遭误会入狱。出狱后家中又遭遇火灾,母亲和舅舅葬身火海。子英家也因父亲的姨太太卷款逃走而破产。三人重新回到了渔船上,不久,小猴因捕鱼受伤而死,影片在小猫凄婉的《渔光曲》歌声中结束。

这部影片的编导蔡楚生曾做过中国电影的开拓者郑正秋的助理,其影片也深得郑正秋电影理念的熏染,关注现实,描写生活的苦难,情节曲折感人,更有着蔡楚生一贯的真实细腻的电影特色。特别是贯穿全片的主题歌《渔光曲》(由王人美主唱)凄婉动人,广为流传。影片于1934年6月14日在国内上映后,以令人耳目一新的视听效果创造了在一家影院里连映84天的上映纪录,打破了此前由《姊妹花》创造的连映60多天的纪录,可谓盛况空前(这一纪录直到1947年同样由蔡楚生参与创作的名作《一江春水向东流》问世才被打破。后者连续上映达3个月之久)。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派往苏联的代表团中,惟一的一位演员就是大名鼎鼎的胡蝶。因而蝴蝶也成为第一位走出国门的女演员。


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派出文化干部前往东北接管伪“满洲映画协会”(日本侵略中国后在东北建立的电影制片厂),1946年10月,在“满映”的原址上成立东北电影制片厂,后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1949年,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东影拍出了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

《桥》由王滨导演,编剧于敏,主演王家乙、吕班、江浩、陈强等。影片描写了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工人为修复被战争破坏的桥梁艰苦奋斗的故事:东北某铁路工厂接到命令,要在15天内造出修桥所需要的桥座和全部铆钉。厂长紧密依靠工人的力量,克服了修建炼钢炉等困难,按期完成了任务,赶在松花江解冻之前将大桥修复,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

《桥》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它是由我党建立的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因此可以说是新中国出品的第一部长故事片。影片的意义不仅在于它问世的时间,同时还在于它在内容上的开创性。东影的电影艺术家大多来自延安和解放区,因此,其所择选的题材也明显受到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思想的影响。影片第一次以工人为主人公,塑造了以梁日升和老侯头两个人物为代表的工人阶级大公无私的形象。这在中国电影史上也是第一次。它对于以后新中国电影银幕上塑造的工农兵形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影片在风格上质朴自然,极少雕饰,显示了具有纪实风格的叙事魅力。1949年5月1日《桥》在东北首映,受到媒体和观众的热烈赞扬,随后即发行至全国各解放了的地区,对刚刚成为国家主人的中国人民产生了巨大的鼓舞作用。许多地区和工人组织向长影厂和摄制组赠送了锦旗,一些地区还组织了游行庆祝。周恩来总理看过影片之后热情地与主创人员握手致谢“感谢你们,我们有了自己的电影。中国工人阶级登上银幕了。”

新中国的第一部故事片是以中国的电影工作者为主摄制的。但同时,由于新中国的电影事业还属于初创时期,在影片的拍摄中也有一些留用的日本友好人士 担任了如美工等方面的技术工作。

本片导演王滨是新中国电影开创者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早年积极参加进步戏剧活动,30年代进入电影业,自编自导了具有鲜明思想性的影片《海葬》。抗日战争爆发后来到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实验话剧团副团长,组织并参加了大型歌剧名作《白毛女》的创作。1947年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导演,继新中国电影的开山之作《桥》之后,与水华联合导演了另一部中国电影的经典影片《白毛女》。该片获得卡洛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荣誉奖及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
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

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是1948年拍摄于上海的戏曲片《生死恨》,由华艺影片公司出品,费穆导演,主演梅兰芳,著名摄影师黄绍芬为摄影指导,李生伟任摄影师。影片以京剧大师梅兰芳主演的同名舞台剧为蓝本,对原剧进行了删减,用16毫米彩色胶片摄制,然后翻制为35毫米。虽然由于经验不足,以至影片的彩色不够理想,但毕竟是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此后,中国大陆再无拍摄彩色片的纪录。

直至1953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推出了由桑弧导演,黄绍芬摄影的彩色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袁雪芬、范瑞娟主演),它不但是新中国拍摄的第一部舞台戏曲片,也是新中国拍摄的第一部彩色电影。影片保留了越剧艺术唱腔优美的特点,同时,发挥了彩色电影的优势,摄影和美术处理追求中国艺术独特的意境。影片上映后不但受到观众的欢迎,并获得1949-1955年文化部颁发的优秀舞台艺术片一等奖,并在1954年卡洛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音乐片奖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映出奖”。同年的日内瓦国际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为美国影星卓别林放映了此片,被卓别林称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1956年,同样由桑弧导演,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推出了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祝福》。影片改编自茅盾的同名小说,由白杨、魏鹤龄主演。影片获得1957年卡洛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奖及1958年墨西哥国际电影节银帽奖。

上述这些彩色影片都是用进口胶片拍摄的。1980年,由常彦导演,长影摄制的惊险片《保密局的枪声》则是第一部用国产彩色胶片拍摄的故事片。影片讲述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着上海,共产党地下工作者刘啸尘奉命打入国民党军统保密局,并最终获得胜利的故事。这部影片创造的另一个纪录是观众达到了六亿人次,这一上座纪录迄今为止无人能够打破。
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电影

1958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海燕厂)拍摄了我国第一部35毫米彩色宽银幕立体声故事片《老兵新传》。这是我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影片,也是中国大陆第一部宽银幕电影。导演:沈浮,主演:崔嵬等。影片以北大荒的第一批拓荒者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为题材,利用彩色宽银幕充分展示了北大荒广阔无垠的北国风光,与影片的内容相得益彰。影片在1959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技术成就银质奖。

本片导演沈浮(1905-1994),是中国电影的同龄人,1933年,考入联华影业公司,从编辑《联华画报》开始,继而担任编导。沈浮编剧的主要影片有:《出路》、《狼山喋血记》、《天作之合》、《乌鸦与麻雀》等;导演或独自编导的影片:《万家灯火》、《希望在人间》、《李时珍》、《老兵新传》、《万紫千红总是春》、《北国江南》等,其中不乏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中国第一部动画片

动画片是美术片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中国的美术片就是从动画电影开始的。1920年,上海的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兄弟(人称“万氏兄弟”)在影院中看到了《大力水手》、《勃比小姐》等早期美国动画片后,对这种艺术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开始研制中国的动画电影。

1926年,万氏兄弟克服了资金、场地、资料等多方面的困难,终于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它也是中国美术片的开始。

影片讲述一个画家在画室作画时,从画板上突然跳下一个淘气的小纸人,在画室里大闹一通。影片的情节虽然简单,但第一次从事动画创作的万氏兄弟却遇到了不少难题。实拍的时候,不是该动的地方不动,就是不该动的地方乱动;他们经过多次试验,反复摸索,才拍成功。这部影片也是中国第一部真人和动画同时演出的动画片,片中的画家由万古蟾扮演,小纸人用动画绘制,影片由长城画片公司出品,片长12分钟。两年后,万古蟾又独立制作出了动画片《一封寄回的信》。两片公映后,引起了观众极大的兴趣。

万氏兄弟是中国美术和动画电影事业的开创者。他们在20世纪初从南京来到上海,相继进入商务印书馆,从事美术工作。他们的原名分别为万嘉综、万嘉淇、万嘉结和万嘉坤,动画片上所署的名字是他们为自己起的笔名。为研制动画片,他们在自己位于上海闸北天通庵路一间7平方米的亭子间里长期通宵达旦地工作,花费数年时间,经历了上百次试验,才完成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的研制。

1935年,万氏兄弟拍摄了我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1941年,他们又推出了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铁扇公主》,它也是亚洲当时最长的动画电影,在世界上名列第四。解放后,除老四万涤寰早已离开动画创作外,万氏四兄弟中的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三人都成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主创人员。从1960年起,他们开始重新投入在解放前就已开始尝试的大型动画片《大闹天宫》的创作。此后,历时4年,至1963年,绘制了近7万幅画作,终于完成了这部长达120分钟的鸿篇巨制。影片不但在国内深受欢迎,并连续在国际电影节上夺魁,还在全世界几十个国家上映,标志中国美术电影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此外,万古蟾还于1957年拍出了中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

除了制作专门的动画片之外,万氏兄弟还为许多故事片制作动画特技。著名的神怪武侠片《火烧红莲寺》中那些斗剑施法的镜头,就是万氏兄弟用动画制作的。后来,明星公司出品的《香革美人》,电通公司出品的《都市风光》,文化影片公司出品的《父母子女》等片中,都插有他们绘制的动画镜头,为影片增色不少。
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中国美术片

美术片包括动画片、木偶片、泥偶片、剪纸片、水墨动画等多种样式和类型。中国的美术片一直是中国影坛上的一朵奇葩,在国际上先后获得了近百次各类奖项,成为中国电影的骄傲。

195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木偶片《神笔》获第八届国际儿童影片节儿童娱乐片一等奖,这是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中国美术片。

《神笔》根据洪汛涛创作的儿童文学《神笔马良》改编,由靳夕、尤磊导演, 木偶设计虞哲光,摄影章超群,1955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组摄制。影片的主人公马良是个勤劳、刻苦、有志气的孩子。他从小失去父母,家境贫寒,靠自己打柴、割草为生。但是,他并没有因生活贫苦而气馁,一心想学画画的本领。他每天用心苦练,在沙地上学着描飞鸟,在岩石上学着描游鱼。晚上,拿了一块木炭,在窑洞的墙壁上,复习白天画过的画。一天,他梦见一位神仙送他一只神笔,他用这支神笔画鸟,鸟就在天上飞;画鱼,鱼就在水中游。这事被贪心的财主知道了,要马良给他画大元宝。马良不肯,被关入马厩中。马良画了一架梯子,逃跑了;又画了一匹大骏马骑上它,财主追不上。皇帝要马良画画,马良不愿意。皇帝就把他打入大牢。马良画了座小岛,岛上画了株金光闪闪的摇钱树,又画了一条大木船,当皇帝和大臣、将军们坐船去取钱时,马良挥舞神笔掀起狂风巨浪,把他们全都吞没了。从此,马良用自己的本领自由自在地为穷苦的乡亲们画画,画出他们所需要的东西:犁耙、耕牛、水车、石磨……

影片借助于动画夸张的手法充分展示了故事的传奇色彩和想象力,上映后受到儿童观众的热烈欢迎。它不但荣获了中国文化部1949—1955年颁发的优秀影片一等金质奖章,并先后获得意大利第八届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节儿童文娱片一等奖,叙利亚第一届大马士革国际博览会电影节短片银质一等奖,南斯拉夫第一届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节优秀儿童影片奖,波兰第二届华沙国际儿童电影节木偶片特别优秀奖及加拿大第二届斯特拉特福国际电影节奖状。

本片导演靳夕(1919-1997)是木偶片大师德恩卡的弟子,也是中国木偶片大师。早年学习绘画,后参加八路军并从事美术工作,创造了大批作品。解放后先后在长影和上影美术片部门工作,曾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副厂长。其代表作品除《神笔》外,有《小梅的梦》、《火焰山》、《阿凡提·神医》、《东郭先生》(编剧)等。

中国第一部音乐喜剧片《都市风光》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期,电影的样式也日渐丰富。1935年,电通公司推出了中国第一部音乐喜剧故事片《都市风光》。影片以清新活泼同时又辛辣尖锐的艺术风格在电影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都市风光》由著名电影艺术家袁牧之自编、自导,吴印咸摄影,张新珠、唐纳等主演。影片通过几个火车站候车的农民的眼睛,在观看西洋景中,展开了五光十色的都市生活:片中的青年李梦华和茶店经理王俊三同时追求张小云。张小云整天打扮玩乐,李梦华为讨她的欢心,倾其所有,甚至卖掉手表买票请小云看电影,然而电影结束后,小云又为王俊三驾车接走。最终王俊三终于诱骗小云失身。小云父母得知此事,逼迫王俊三与小云结婚,以解决自己的经济困难。婚后,王俊三投机失败,留下书信出走,不料其秘书已先期与小婢席卷资金私奔。小云与父追至车站,火车已鸣笛离站。待看西洋镜乡人闻声惊觉,火车已远去,面面相觑,无所适从。

影片深刻揭示出旧中国大都市社会生活的种种畸形丑态,勾画出小市民的愚昧无知。同时,其独特的喜剧艺术风格,以漫画式的手法把真实的都市生活状态和大胆的夸张结合起来,使影片风格清新、活泼,又具有深刻的批判锋芒。影片既是社会黑暗现象的一幅漫画像,也是对落后的小市民阶层的一首讽刺诗。作为第一部音乐喜剧,影片在音乐的处理上也做了有益的探索。影片的作曲有吕骥、贺绿汀和黄自三位作曲家。他们创作的曲子从剧情的需要出发,为推动剧情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又有着表意的功能。毕业于耶鲁大学音乐学院的黄自为《都市风光》谱写了片头音乐《都市风光幻想曲》,这也是我国首个专为电影创作的器乐曲。电影艺术家司徒慧敏曾说过:“《都市风光》的摄制,是有建立电影音乐的企图”。影片中还穿插了由万氏兄弟制作的一段音乐动画片,增强了影片的喜剧色彩。

本片编导袁牧之是著名的电影艺术家,他既是出色的演员,也是出色的导演,同时也是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创始人之一。袁牧之中学时期即参加洪深组织的戏剧社演戏,后入东吴大学,演出《万尼亚舅舅》等剧。1930年离校,投身戏剧事业,主演《五奎桥》、《回春之曲》、《怒吼吧,中国》等剧,并创办了《戏》月刊。他在舞台上善于刻画各种人物,有“千面人”之美称,并著有《戏剧化装术》 、《演剧漫谈》等著作。



1934年袁牧之在电通公司任演员,编导,创作的第一个电影剧本为《桃李劫》,并在其中塑造了他的第一个银幕形象——陶建平。此后,在《风云儿女》和《生死同心》中扮演主要角色。在创作了《都市风光》之后, 1937年,编导了著名影片《马路天使》,该片成为30年代中国电影高峰时期的标志性作品。

1946年他受命参与组建东北电影制片厂,后任厂长。生产了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等。1949年任新中国中央电影局局长。

中国第一个由专业影人评选的电影奖

在中国电影三大奖中,电影金鸡奖是由专业电影人员评选的专业性电影奖。金鸡奖始创于1981年中国农历鸡年,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奖杯为一尊引颈高唱的金鸡,以金鸡啼晓象征百家争鸣,同时亦包含着激励电影工作者闻鸡起舞、奋发前进的意义。该奖每年评选一次。由电影艺术家、电影评论家担任评委。在这一类别的电影奖中它不仅是第一个,也是惟一的一个。它也是中国电影界专业性评选的最高奖。

中国电影金鸡奖问世于改革开放初始的年代。在此之前,中国影坛上已经有了“百花奖”和政府奖。随着思想解放的进程,中国电影在思想和艺术上开始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开拓,为进一步推动电影创作已经呈现出来的初步繁荣,全面提高电影艺术和技术的水准,电影界许多艺术家提出设立一个专业性电影奖的意见。金鸡奖即在此条件下诞生。它与《大众电影》百花奖、电影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优秀影片奖鼎足而立,成为相互补充的中国影坛三大奖之一。

创立时的金鸡奖共设奖项23个,并规定必要时增设特别奖和荣誉奖。初期颁奖时,除奖杯和证书外,并发给获奖者一幅为周总理墨迹的条幅“闻鸡起舞”。 此外,金鸡奖作为专业性电影奖也具有较强的学术色彩,其重要特色是每届颁奖活动均会举办有关中国电影的学术研讨会。

1981年5月23日,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选揭晓。

第一届金鸡奖获奖名单为:最佳故事片奖:《巴山夜雨》《天云山传奇》(并列);最佳新闻纪录片奖:《刘少奇同志永垂不朽》;最佳科教片奖:《生命与蛋白质》;最佳美术片奖《三个和尚.》;最佳编剧奖:叶楠(《巴山夜雨》编剧);最佳导演奖:谢晋(《天云山传奇》导演);最佳女主角奖:张瑜(《庐山恋》中饰周筠、《巴山夜雨》中饰刘文英);最佳男女配角集体奖:石灵、欧阳儒秋、茅为惠、林彬、卢青(《巴山夜雨》);最佳摄影奖:许琦(《天云山传奇》);最佳美术奖:丁辰、陈绍勉(《天云山传奇》);最佳音乐奖:高田(《巴山夜雨》)。最佳男主角奖(空缺)。

1992年,“金鸡”和“百花”奖联合进行了改革,两奖分别评选,但共同组成“金鸡、百花电影节”,以扩大两奖的影响力。近年来,金鸡奖的评选再次尝试作出革新,不仅在入围影片的初选环节中加入普通群众,而且对参加终审的正式评委也进行“大换血”,通过增加新面孔来杜绝评委终身制现象。

 

中国第一个由政府设立的电影奖

1932年,由当时中国教育界和电影界热心人士共同倡议,在南京建立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于次年举行了第一次影片评选活动,《人道》和《自由之花》被评为优秀影片。此后又举行了几次评选。由于当时协会的领导者中有不少具有政府党政高层官员身份,因此可以说这是中国电影史上最早的具有政府色彩的电影奖。

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真正由政府部门设立的电影奖问世于1956年。新中国成立后,于1956年设立了“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对1949-1955年以来所生产的优秀影片予以评奖。当时共评选出优秀故事片16部,其中一等奖4部(分别为《钢铁战士》、《白毛女》、《渡江侦察记》、《董存瑞》),二等奖4部,三等奖8部;优秀舞台艺术片3部,其中一二三等奖各一部;私营、公私合营公司摄制的故事片3部;香港摄制的故事片5部;以及部分美术片、纪录片科教片;同时并评选出优秀影片得奖人员360余人。

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当时只进行了这一次便告中止。一直到“文革”后的1979年,优秀影片奖才恢复评选,仍由文化部主办,除1986年与1987年、1989年与1990年合并评选外,按年度每年进行一次。1984年,随着电影事业划归广电部领导,政府奖改由广播电影电视部主办。1992年,政府奖的奖项名称做出了较大的调整,从原来的“优秀影片”等改称为“最佳影片”等称号,后又在最佳之外另外增加评选了优秀影片。

1995年,为改变政府奖缺少具有号召力称号的状况,该奖正式定名为“华表奖”,其奖杯采用的是北京天安门城楼前的华表造型,每年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对前一年度完成的各片种影片进行评选。

中国电影华表奖是中国电影政府奖,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电影事业的热情鼓励和大力扶持。其所设奖项一般包括:最佳故事片奖、最佳戏曲片奖、最佳纪录片奖、最佳科教片奖、最佳美术片奖、最佳对外合拍片奖、最佳电影技术奖、最佳译制片奖、最佳电影歌曲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女演员奖、电影新人奖、优秀出品人奖等。后又根据电影样式发展的需要,增加了最佳电视电影奖、最佳数字电影奖等奖项。同时,和一般的电影奖不同,“华表奖”最佳影片的获得者除荣誉之外,并有一定的奖金鼓励。

2003年,华表奖评选再次进行改革。根据电影产业化的改革方向,影片的市场表现首次被纳入影片的参评条件,影片的入选除思想和艺术成就外,还应达到下列之一的市场结果:一、影片的总成本与市场的总收入(含电影后产品)持平,即投入与产出比为1∶1;二、票房总收入达到500万元;三、票房总收入达到300万元,并且在电视台的电影频道或其他电视频道的观众收视人数达2200万;四、对于农村直供影片,16毫米销售拷贝达到250个。同时不再提前公布获奖名单,而是改为按一般电影奖的国际惯例,在现场揭晓。
 
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片《铁扇公主》

在电脑动画技术问世之前,动画制作完全靠手工完成,10分钟的节目大约就需要绘制7000到1万张画面,因而耗工巨大。早期国内外的动画片大都是10分钟左右的短片。

30年代末,好莱坞开始依靠雄厚的实力制作大型长片动画电影,并于1938年推出了投资百万元的动画片《白雪公主》,其长度和普通故事片相当。影片推出后,风靡全球。由此,中国一些电影厂的资本家也萌生了制作大型动画的念头。当时的新华联合影业公司专门成立了“卡通部”,聘请中国动画的先驱者之一万古蟾为主管,决定拍摄大型动画片《铁扇公主》,并于1941年9月最终摄制完成。

《铁扇公主》取材于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三借芭蕉扇”一段故事,由万籁鸣、万古蟾联合导演,片长达1小时20分钟。他们除借鉴了美国动画片中的一些元素外,大胆吸取了中国古典绘画和古典文化艺术的营养,使中国山水画的风格被成功地搬上银幕。万氏兄弟在电影放映中还尝试用红色玻璃纸挡住镜头,使片中的火焰山放出红光,在黑白动画片中创造了彩色动画的效果。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万氏兄弟动员了100多名工作人员参加制作,费时一年半时间才制作完成。在影片进入制作的关键时期后,出现资金的短缺,几乎使制作工作夭折。后得上海财团“上元银公司”的资助,才得以最终完成。影片于1941年底在上海上映,获得空前好评,其后又在香港和东南亚及日本上映,反响热烈。日本动画片《铁臂阿童木》的导演、日本动画和漫画的鼻祖手冢治虫,就是在看了这部动画后放弃学医,决定从事动画创作的。《铁扇公主》不但是第一部中国动画长片,也是亚洲当时的第一长动画片。在世界电影史上,它则是名列美国的《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之后的第四部大型动画艺术片。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影片诞生于抗日战争期间,万氏兄弟也有意借助孙悟空的斗争精神鼓舞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影片中原有一句字幕:“人民大众起来争取最后胜利”,后在放映时被敌伪的电检机关强行剪去了。手冢治虫在看过本片后即指出:“一看就能清楚地知道这是一部体现了反抗精神的作品,粗暴地蹂躏中国的日本军遭到了中国人民齐心协力的痛击,这部影片的意图是一清二楚的。”日本的小松泽也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当时《铁扇公主》中的“孙悟空号召人民大众起来反对牛魔王,实际上是讽刺日军对中国的侵略。”

《铁扇公主》大获成功后,新华公司的老板张善琨深感有利可图,打算继续拍摄另一部大型动画片《大闹天宫》。但由于此时日军已进入租界,新华公司卡通部被迫撤销,致使这一计划只好撤销,直至解放后才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完成。


中国译制的第一部外国电影

把外国电影翻译成本国语言,再借助配音演员的声音把电影中人物的对白变成本国语言,就称为译制片。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有译制片。例如美国对外国影片就一律采取打英文字幕的方法,并不进行语言的转换。

外国电影传入中国后,语言的障碍不久就开始出现。尤其是有声片的问世,给中国观众观看外国电影带来很大的麻烦。当时观众看外国电影主要是通过幻灯字幕、说明书或是现场解说员的解说来大致了解影片的内容;同时也有个别影院安装了“译意风”,可以进行同步翻译。这是解放前城市影院放映外国电影的普遍方式。1945年以后,东北解放区开始放映前苏联电影,语言上的障碍也是通过同样的方法来解决的。

1948年,为了消除这种语言上的障碍,经东北电影制片厂(后长春电影制片厂)与苏联影片输出公司驻东北代表处协商,由该公司提供一部影片交由东影厂试验译制成汉语。这就是中国的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

《普通一兵》是一部表现苏联士兵在卫国战争中英勇献身精神的影片。而承担将其译制成汉语任务的则是一群完全没有经验的门外汉。他们来自东北解放区的各个文艺团体。其中部队文工团员出身的话剧演员袁乃晨担当了中国第一部译制片导演的重任。剧本翻译是孟广钧、徐立群,主要配音演员为群众演员张玉昆和吴静。著名演员凌元担任剧务工作。这些译制片的开拓者们反复尝试,甚至想出了很多土方法,终于在8个月后完成了译制工作。同时,他们也为译制片积累了最初的经验 。例如影片中苏联红军冲锋时高呼“乌拉”(万岁),但中文的“万岁”却无法与人物的口型吻合。最终,他们想出了用“冲啊”来替代。

《普通一兵》的译制成功推动了译制片的迅速发展,继东影译制片成功之后,上海电影制片厂也开始了译制片的工作。从1950年到1953年,4年间中国共引进和译制了180余部外国电影(基本为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影片),不少著名的故事片导演和演员也参加了外国电影的译制工作。它们为当时由于抗美援朝等原因,在市场上清除美英影片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最高奖的故事片

1988年,由张艺谋执导,巩俐和姜文主演的中国影片《红高粱》在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高奖金熊奖;这是第一部在国际A类电影节上获得最高奖的中国电影。
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片《铁扇公主》

在电脑动画技术问世之前,动画制作完全靠手工完成,10分钟的节目大约就需要绘制7000到1万张画面,因而耗工巨大。早期国内外的动画片大都是10分钟左右的短片。

30年代末,好莱坞开始依靠雄厚的实力制作大型长片动画电影,并于1938年推出了投资百万元的动画片《白雪公主》,其长度和普通故事片相当。影片推出后,风靡全球。由此,中国一些电影厂的资本家也萌生了制作大型动画的念头。当时的新华联合影业公司专门成立了“卡通部”,聘请中国动画的先驱者之一万古蟾为主管,决定拍摄大型动画片《铁扇公主》,并于1941年9月最终摄制完成。

《铁扇公主》取材于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三借芭蕉扇”一段故事,由万籁鸣、万古蟾联合导演,片长达1小时20分钟。他们除借鉴了美国动画片中的一些元素外,大胆吸取了中国古典绘画和古典文化艺术的营养,使中国山水画的风格被成功地搬上银幕。万氏兄弟在电影放映中还尝试用红色玻璃纸挡住镜头,使片中的火焰山放出红光,在黑白动画片中创造了彩色动画的效果。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万氏兄弟动员了100多名工作人员参加制作,费时一年半时间才制作完成。在影片进入制作的关键时期后,出现资金的短缺,几乎使制作工作夭折。后得上海财团“上元银公司”的资助,才得以最终完成。影片于1941年底在上海上映,获得空前好评,其后又在香港和东南亚及日本上映,反响热烈。日本动画片《铁臂阿童木》的导演、日本动画和漫画的鼻祖手冢治虫,就是在看了这部动画后放弃学医,决定从事动画创作的。《铁扇公主》不但是第一部中国动画长片,也是亚洲当时的第一长动画片。在世界电影史上,它则是名列美国的《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之后的第四部大型动画艺术片。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影片诞生于抗日战争期间,万氏兄弟也有意借助孙悟空的斗争精神鼓舞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影片中原有一句字幕:“人民大众起来争取最后胜利”,后在放映时被敌伪的电检机关强行剪去了。手冢治虫在看过本片后即指出:“一看就能清楚地知道这是一部体现了反抗精神的作品,粗暴地蹂躏中国的日本军遭到了中国人民齐心协力的痛击,这部影片的意图是一清二楚的。”日本的小松泽也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当时《铁扇公主》中的“孙悟空号召人民大众起来反对牛魔王,实际上是讽刺日军对中国的侵略。”

《铁扇公主》大获成功后,新华公司的老板张善琨深感有利可图,打算继续拍摄另一部大型动画片《大闹天宫》。但由于此时日军已进入租界,新华公司卡通部被迫撤销,致使这一计划只好撤销,直至解放后才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完成。


中国译制的第一部外国电影

把外国电影翻译成本国语言,再借助配音演员的声音把电影中人物的对白变成本国语言,就称为译制片。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有译制片。例如美国对外国影片就一律采取打英文字幕的方法,并不进行语言的转换。

外国电影传入中国后,语言的障碍不久就开始出现。尤其是有声片的问世,给中国观众观看外国电影带来很大的麻烦。当时观众看外国电影主要是通过幻灯字幕、说明书或是现场解说员的解说来大致了解影片的内容;同时也有个别影院安装了“译意风”,可以进行同步翻译。这是解放前城市影院放映外国电影的普遍方式。1945年以后,东北解放区开始放映前苏联电影,语言上的障碍也是通过同样的方法来解决的。

1948年,为了消除这种语言上的障碍,经东北电影制片厂(后长春电影制片厂)与苏联影片输出公司驻东北代表处协商,由该公司提供一部影片交由东影厂试验译制成汉语。这就是中国的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

《普通一兵》是一部表现苏联士兵在卫国战争中英勇献身精神的影片。而承担将其译制成汉语任务的则是一群完全没有经验的门外汉。他们来自东北解放区的各个文艺团体。其中部队文工团员出身的话剧演员袁乃晨担当了中国第一部译制片导演的重任。剧本翻译是孟广钧、徐立群,主要配音演员为群众演员张玉昆和吴静。著名演员凌元担任剧务工作。这些译制片的开拓者们反复尝试,甚至想出了很多土方法,终于在8个月后完成了译制工作。同时,他们也为译制片积累了最初的经验 。例如影片中苏联红军冲锋时高呼“乌拉”(万岁),但中文的“万岁”却无法与人物的口型吻合。最终,他们想出了用“冲啊”来替代。

《普通一兵》的译制成功推动了译制片的迅速发展,继东影译制片成功之后,上海电影制片厂也开始了译制片的工作。从1950年到1953年,4年间中国共引进和译制了180余部外国电影(基本为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影片),不少著名的故事片导演和演员也参加了外国电影的译制工作。它们为当时由于抗美援朝等原因,在市场上清除美英影片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最高奖的故事片

1988年,由张艺谋执导,巩俐和姜文主演的中国影片《红高粱》在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高奖金熊奖;这是第一部在国际A类电影节上获得最高奖的中国电影。

《红高粱》是中国“第五代”电影人崛起之后的代表作之一。它是张艺谋由摄影师转为导演的第一部作品,也是巩俐的银幕处女作,同时也是“第五代”电影人艺术风格从“探索型”电影向追求“探索性与观赏性结合”转型的开始。影片根据莫言小说《红高粱家族》改编,以抗日战争为背景,描绘了中国二三十年代一群农民古朴、野性的生活和他们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生命历程,展示了中国人豪爽和血性的民族精神。影片色彩浓烈,造型感强,尤以男女主人公在高粱地野合及出嫁时“颠轿”等场面成为当代中国电影最具视觉震撼力的影片之一。该片共获得包括38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第5届津巴布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澳洲第35届雪尼国际电影节雪尼电影评论奖等在内的8个国际奖项;并获得1988年第8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和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红高粱》的获奖,也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世界上共有700个左右的电影节,由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批准认可、并有着较高质量的国际性电影节大约有50个左右。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根据电影节的定位不同,将这些电影节分为A、B、C、D四个类别,其中 A类为“竞赛型非专门类电影节”,戛纳、柏林、威尼斯三大知名国际电影节即属于此类;B类为“竞赛型专门类电影节”,它一般都突出特定的主题(如新导演或新类型)或突出一个地区(如亚洲电影),代表者如设于瑞士的洛迦诺国际电影节;C类为“非竞赛型电影节”此类电影节不设评奖,只展映入选的来自各国的影片,D类则为“纪录片和短片电影节”。由于A类电影节没有特定主题的限制,涵盖影片最为广泛,因而最具普遍性,称为人们概念中的一流电影节。而其中的戛纳、柏林、威尼斯电影节历史悠久,在国际影坛上影响深远,被公认为是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三大国际电影节。

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历史呈断续发展的状态。自1935年由《渔光曲》在莫斯科取得第一个国际性荣誉以来,同年又有故事性科教片《农人之春》在比利时国际科教电影节上获得大奖。此后,直至50年代初,新中国的一批电影接连在卡洛维·发利(捷克)等友好国家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各类荣誉后,中国与国际电影节的联系长期处于基本中断状态。至1983年,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由吴贻弓执导的《城南旧事》在马尼拉国际电影节获最佳影片奖,是30年后中国大陆故事片第一次在国际性电影节上夺得的最高荣誉。中国大陆电影第一次登上世界顶级电影节的颁奖台也是在1983年,北影的《陌生的朋友》在西柏林国际电影节(1990年起改称“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得特别奖,《红高粱》则成为此后第一个获得三大电影节最高奖的影片。《红高粱》之后,1992年,同样由张艺谋执导、巩俐等主演的《秋菊打官司》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获得金狮奖;1993年,陈凯歌执导的《霸王别姬》又在戛纳国际电影节获最高奖金棕榈奖。至此,中国电影在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的顶级桂冠全部摘取。
中国第一部获得世界吉尼斯纪录的影片



2002年12月12日,世界吉尼斯英国总部正式授予中国电影《庐山恋》“世界上在同一影院连续放映时间最长的电影”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是第一部创造了世界吉尼斯纪录的中国电影,到目前为止,也是惟一的一部。

故事片《庐山恋》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80年,黄祖模导演,青年演员张瑜、郭凯敏主演。影片描写“文革”结束后的第一个秋天,华侨少女周筠回国观光,在庐山巧遇自学英语的青年耿桦,两人产生了爱情。但随即发现两人的父辈竟然是战场上的仇敌,加之“文革”时代的原因,周筠只能将爱情埋在心底,匆忙返回美国。5年后她二上庐山,再次邂逅已考取大学的耿桦,两人一起在“聪明泉”、“玉渊”、“香炉峰”等风景区游览,重新唤起了当年的情感。事过境迁,父辈们已共释前嫌,两个年轻人也终成佳偶。

《庐山恋》是“文革”后国内第一部表现爱情题材的电影作品,同时也是一部风光片。影片以秀丽的庐山风光为背景,表现了两个年青人纯洁而含蓄的爱情,美丽的风光成为影片中的一个“角色”。在影片中,庐山的主要景致如白鹿洞书院、花径、仙人洞、御碑亭、月照松林、三叠泉、含鄱口、大林寺等,都历历在目,美仑美奂。再加上两个年青人纯洁的爱情,山河的美和爱情的美融为一体,令人赏心悦目,在当时一片“感情空白”和缺少“美”的表现的银幕上独树一帜,在观众中激起了强烈的反响。影片在整体风格上,突出了“美”境界,叙述节奏明快、舒展,演员的表演质朴、纯真,呼应着当时人们对情感和美好生活的渴求。 仅片中张瑜扮演的女主角的服装就换了40多件,可谓用心良苦。

影片主人公的扮演者张瑜和郭凯敏也一夜成为年轻人心目中的青春偶像。影片获得了当年百花奖的最佳故事片奖,张瑜成为“金鸡”和“百花”奖的双料影后。她在“百花奖”评选中获得的1260万张选票的纪录,至今无人能够打破。

《庐山恋》问世后,由于着力渲染了庐山美丽的风光,成为一种无形的广告,为此,庐山专门兴建了一座小型影院,每天从早到晚专门放映这部影片。游庐山,看《庐山恋》,成为庐山多年来一个固定的旅游项目。据统计,到1999年,《庐山恋》已在这家电影院里放映了6300余场。2000年,在《庐山恋》放映20周年之际,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曾颁给该片“在同一影院放映场次最多的单片”称号,这家电影院也装修一新,正式更名为“庐山恋电影院”,张瑜和郭凯敏被授予庐山“荣誉山民”称号,并得到一把金钥匙,象征庐山的大门永远为他们敞开。至2002年12月《庐山恋》再次获得世界吉尼斯这一记录的证书。

新中国第一部与国外合拍的故事片



1958年,北京电影制片厂与法国加郎斯艺术制片公司共同摄制了儿童故事片《风筝》,这是新中国与外国合作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

影片的摄制组由双方联合组成,编剧和导演均为王家乙和罗歇·比果,摄影师为法国的亨利·阿尔康和中国的吴生汉。

《风筝》讲述的是一段以“中法友谊”为主题的浪漫故事。一只绘有孙悟空形象的风筝,从北京随风飘到了巴黎。巴黎的小朋友比埃罗和妹妹尼高尔以及小伙伴贝贝尔等拾到了这个美丽的风筝和附在风筝上的一封信。比埃罗找到中国古玩店的老板(谢添饰)翻译后,知道了写信和放风筝的人是北京的一个小朋友宋小清。信中希望收到风筝的人回信做他的朋友。晚上,比埃罗在梦幻中得到孙悟空的帮助,和妹妹尼高尔来到了北京,见到了风筝的小主人宋小清。从梦中醒来后,他和几个小朋友写了封回信,拴在风筝上希望它能飘向北京……

《风筝》是20世纪50年代政治环境宽松的背景下的产物,是新中国建立后首次与外国,尤其是与西方国家联合拍摄的电影作品,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含意。影片充满了童心的幻想色彩和寻求东西方友谊、沟通的意愿。它通过三个法国儿童的目光,展示了北京的风情与中国文化的魅力:故宫的太和殿、大街上的有轨电车、木偶戏里的猪八戒背媳妇……这些异国风情和影片所宣传的友谊的主题使影片充满了温暖的情调,在新中国建立后相当一段时期的历史上可以说是非常独特和鲜见的。影片在1958年的卡洛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



《风筝》之后,中国与当时的前苏联合拍了彩色故事片《风从东方来》。此后,除了极个别故事片及与前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合作摄制过一些纪录片外,中外合作的电影直至80年代才重新出现。1982年,北京电影制片厂与日本合作拍摄了《一盘没有下完的棋》,是“文革” 以后第一部中外合拍电影。随后,中日又联合摄制了故事片《敦煌》,中国意大利合作拍摄《马可·波罗》,并协助意大利著名导演贝尔托鲁奇在中国拍摄了奥斯卡获奖影片《末代皇帝》,协助斯皮尔伯格在上海拍摄《太阳帝国》,与加拿大合作拍摄了《白求恩》等影片,拉开了今日中外电影合作制片的序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