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小说阅读“情节”类试题应答指导

 转贴吧 2012-04-06
高考小说阅读“情节”类试题应答指导

来源:学科网 点击数:4301 次 时间:2011/11/9 9:58:00 录入:zhangwei19910302
林承雄
  
  背景知识聚焦
  
  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具体的矛盾冲突中,由其主体性格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和特定的行动过程。简而言之,情节就是给原生态的生活加上时间性和因果律的双重限制,它通常由一组或若干组具体的生活事件组成,在一条基本情节线索的统领下包括许许多多的细节。不同类型的小说,其情节的功能各有不同。在故事小说中,情节的主要功能在于创造完美的故事;在性格小说中,情节的功能则主要表现在为展示客观环境、充分反映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印象服务。小说的情节是由特定的情节单元或叙事单元构成。不同类型的小说,其情节单元构成的构成方式也不相同。小说情节结构常见的基本类型有线性结构(如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网状结构(如伍尔芙的小说《墙上的斑点》)、画面结构(如沈从文的小说《断虹》)、象征结构(如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写实结构(如池莉的小说《烦恼人生》)、散文结构(如汪曾祺的一些小说)等。小说故事中的矛盾冲突是形成情节的基础,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冲突双方的人物性格,则直接决定了情节进展的趋向。小说情节发展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故事情节的发展,小说的感情基调,都要求用合适的叙事人称来叙述。在小说中,比较常见的叙事人称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用第二人称叙述的比较少见。在第一人称叙事的作品中,叙事人直接以“我”的身份来讲述故事,“我”掌控着故事的发展。第一人称叙事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便于表现主观的情感意识与情绪变化;而且在叙述的转换上有极大的便利。第一人称叙事的局限在于它是从一个人的叙事观点出发,视野受限制,客观性和准确性不足。第三人称叙事是以“他”、“她”、“他们”等为叙事主角来叙述故事的方式,它的观察视野开阔。第三人称叙述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察视角:一是全知视角,又称零度焦点叙事。叙事者无固定视角,作者可以不时变换叙事角度;如《三国演义》,书中人物众多,作者常变换叙事角度,很好地展现了故事的宏大。采用全知视角可以从全方位引导读者了解、把握故事情节,便于展现广阔的生活背景、复杂的故事情节。二是有限视角,又称内焦点叙事。它是指叙述者采用小说中人物的目光来叙事,它的叙述要受到叙述者视野的限制,只能叙述他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第三人称叙事的局限是无法直接进入每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常借助动作、语言才能反映出来,而使叙事显得不够亲切、缺少感性。一般而言,第一人称适用于垂直的人物关系,作品主要以“我”为中心,通过“我”的叙述带出其他人物,以此来表现人物的感情变化;而第三人称则适用于横向的人物关系,将生活的画面、人物的活动、人物间的冲突、人物在同一时间不同场合中的平行动作、人物在同一时间的不同心理活动等淋漓尽致地描写出来。
  
  小说中的叙事方式,常见的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等。顺叙是指按照事件发生的自然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顺叙的类型具体又有按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叙写,按事件发展的阶段进行叙述,按事件发生的空间顺序叙述等。顺叙法的优点在于情节环环相扣、脉络清晰。倒叙是指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关键、最精彩、最激动人心的部分提到开头来写,并非是把整个事件倒过来叙述。倒叙法的优点在于能把情节安排得曲折离奇,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补叙是指在叙述过程中,插入少量文字对人物或事件作简短的补充说明。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场中,为了表达某种表达上的需要,帮助开展情节,刻画人物性格,暂时中断原来的叙述而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有关的文字。它多用于材料众多、情节发杂的作品中。平叙是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发生的两件事或多件事的叙事方法。
  
  小说是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常选文体。在高考小说阅读试题中,“情节”是命题的重要着眼点。近年高考小说阅读“情节”类试题常见考点有哪些呢?下面试以2011年高考小说阅读题为例,作分类解说。
  
  考点题型枚举
  
  ⒈分析某一情节内容在小说情节结构中的作用
  
  例:(2011江苏卷《“这是你的战争!”》【宗璞】)文中第3节师生问答的内容,与上下文的人、事叙述有何关联?(4分)
  
  【考点说明】本题考查对小说人物对话在情节结构中的作用的理解。
  
  【错答举例】承上启下,前呼后应,使小说结构严谨,故事衔接顺畅,充实情节内容,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病因诊断】脱离小说文本具体情节内容而简单地贴标签,显得空泛笼统。
  
  【解题指津】分析某一情节内容在情节结构中的作用,一般可从内容和表达技巧两方面去考虑。从本题题干中“与上下文的人、事叙述有何关联”这一提示语中可见,第3节写师生问答的内容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就原文来看,有关事的叙述,是指上文所述“征调大会的内容”;有关人的叙述,是指下文“不同学生的形象”(可以写成“不愿参加”和“积极参加”的两类,或是“充满爱国热情的工学院学生、逃避征调的蒋姓学生、主动要求入伍的澹台玮”三拨学生)。
  
  【参考答案】⑴补充交代上文征调动员大会的内容。⑵为下文具体描写不同的学生形象作铺垫。(不同的学生形象指充满爱国热情的工学院学生、逃避征调的蒋姓学生、主动要求入伍的澹台玮)。⑶与第④节叙写孟弗之对志愿入伍的工学院三年级学生的支持、爱护形成映衬;与第⑤节反对四年级蒋姓学生不应征入伍作对比或为第⑤节埋设伏笔;与第⑥节萧子蔚老师对征调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⒉梳理小说的情节脉络,概括提要内容。
  
  例:(2011安徽卷《《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哥伦比亚〗加卡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5分)
  
  【考点说明】本题考查对小说全篇情节结构脉络的梳理和概括提要的能力。
  
  【错答举例】巴尔塔萨做好鸟笼送给彼贝,而彼贝的父亲蒙铁尔却不领情、不给钱,巴尔塔萨却出于面子之虞,骗大家说赚了60比索。
  
  【病因诊断】梳理不够仔细,情节发展过程的各阶段未完整概括出。
  
  【解题指津】梳理小说的脉络,实际就是概括小说的情节。梳理小说的脉络,可从情节角度、人物角度、时间和空间角度以及线索角度等几个方面考虑;还可综合以上要素角度,全面概括。无论从哪一角度切入梳理情节脉络、提取要点,都应做到环节清楚、条理畅达,简洁明了。小说的就原文来看,小说叙述描写的中心对象——鸟笼,是情节脉络梳理的关键切入点。小说的标题已经告诉我们小说内容是在一个下午所发生的故事,主要内容就是巴尔塔萨做好了鸟笼、拒卖鸟笼、送鸟笼及尾声(醉酒);这是从情节角度梳理。当然,也可以从主人公的心理发展角度来概括。
  
  【参考答案】示例1:做好鸟笼,拒卖鸟笼给老大夫,送鸟笼给彼贝,台球房醉酒。(事件发展脉络)示例2:期待好价钱,信守与彼贝的约定,不忍孩子失望决定送鸟笼,送鸟笼后兴奋与失落交织。(主人公心理变化脉络)
  
  例:(2011江西卷《晚秋》【〖亚美尼亚〗埃·格林】)简要概括瓦萨卡发现小包后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5分)
  
  【考点说明】本题考查概括小说局部情节的能力。
  
  【错答举例】注意力不集中→屏住呼吸→渗出汗珠→发愣
  
  【病因诊断】审题欠细致,题干要求概括的是“心理变化过程”;而上述答案概括的是“表情”。
  
  【解题指津】题干要求概括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而非表情。因此要善于抓住文中直接表明人物心理状态的形容词,诸如“紧张”、“惊喜”、“慌乱”、“轻松”等,此外,还要抓住文中有关人物内心自白、人物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从中窥探人物的心理变化,如“小包真漂亮,肯定价格不菲”,说明瓦萨卡动了贪念,心动了;“他还站在原地发愣,眼睛呆呆地盯着一个地方”,这说明瓦萨卡彻底失望了。
  
  【参考答案】心动→紧张→惊恐→慌乱→失望→轻松。
  
  ⒊分析小说情节详略安排的意图
  
  例1:(2011辽宁卷《怪人》【〖乌拉圭〗比亚纳】)小说为什么对马乌罗“烙牛”的具体过程不着一字?请概括说明。
  
  【考点说明】本题考查对小说情节详略取舍安排意图的理解。
  
  【错答举例】因为马乌罗“烙牛”,与其“救童”的情节相比,对于表现其人性的闪光点——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的献身精神来说,明显要弱一些,因此,文中对马乌罗“烙牛”的具体过程不着一字。
  
  【病因诊断】分析不够具体、深入,只注意到情节详略与主题表达的关系;而忽视了情节过程前后的关联。
  
  【解题指津】小说情节详略取舍的安排主要取决于小说主题表达与人物形象塑造的需要。从整篇小说看,在情节上主要写了乌乔“烙牛”和马乌罗“救童”。其中,马乌罗“救童”情节表现了小说的主题。这样从二者的关系角度谈对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的作用就是合理的思路。
  
  【参考答案】⑴前文已对如何“烙牛”作了详尽细致的描写,此处不必重复。⑵塑造马乌罗形象的重心是后文“救童”一段,其“烙牛”仅是铺垫,应该略写。⑶可腾出笔墨来写平日的马乌罗,与前后的紧张叙述形成对比,舒缓了节奏,使行文张弛有致。
  
  例2:(2010江苏卷《溜索》【阿城】)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各有什么作用?
  
  【错答举例】渲染紧张、恐怖、惊险的气氛,更能烘托出“我”的恐惧、畏怯的心理。
  
  【病因诊断】审题欠细,未吃透题干中的提示语的含义,没有把握住题干问域之核心。此处的环境描写,就原文文本来看,应是自然环境,即怒江两岸绝壁悬崖之高峻险恶的地貌;而人物刻画,就原文整体看,领队、汉子是刻画的重点,而“我”只是故事的叙述者,因而分析详写牛的表现对人物刻画的作用,应分析这样写对表现领队及汉子的精神风貌的作用。
  
  【解题指津】题干中的“用不少笔墨”这些字眼点明答题要从小说叙述笔法之详略意图去分析;而且题干中还明确提示了分析角度——“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小说用不少笔墨写牛,着重从牛的神态、动作等方面作了细致传神地刻画,反复突出牛的恐惧。而不厌其烦地细写牛的恐惧之态,则从侧面表现了山势的高峻险恶;此外,这样写更反衬出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
  
  【参考答案】本文用不少笔墨描写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的样子:作用主要有:⑴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⑵与“我”“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又与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
  
  ⒋分析小说开头与结尾部分的作用
  
  例:(2011浙江卷《第9车厢》【作者:〖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有什么作用?
  
  【考点说明】本题考查对小说开头作用的理解。
  
  【错答举例】为下文作铺垫,引出主要故事。
  
  【病因诊断】分析不够具体、完整。
  
  【解题指津】小说叙事思路清晰,“我”的一次乘车经历引出了“基辅读者”的乘车故事,后者是叙事的重点,分析开篇的作用要结合下文的故事。开篇的作用可从内容和写法两方面入手分析。本文开篇是为主要情节作铺垫的非主要情节,为下文故事的展开服务,可理解为衬托主要故事。从内容看,可从读者感受和此类事件的常见角度展开分析。
  
  【参考答案】⑴用作铺垫,引出主要故事。⑵强化(衬托)主要故事的叙述效果。⑶突出这类现象的普遍性。
  
  例:(2011安徽卷《《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哥伦比亚〗加卡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从来没喝过酒的巴尔塔萨喝得酩酊大醉,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请从两个不同角度谈谈你的见解。
  
  【考点说明】本题考查对小说情节结尾作用的个性化探究。
  
  【错答举例】这样安排的作用一是使巴尔塔的性格有了多侧面的表现;二是使主题表达更深刻、更丰富。
  
  【病因诊断】有见解而无阐释,缺乏深度分析。
  
  【解题指津】探究小说情节结尾的作用,可从多元角度切入。可以从情节波澜起伏的角度,从人物形象或性格心理的影响和塑造的角度,从主题的表达与深化的角度,从体现作者写作意图的角度等方面,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提出有个性和创意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阐述。
  
  【参考答案】示例:角度1:使人物形象更丰满。醉酒的行为使读者对勤劳、质朴、善良的巴尔塔有了更深的认识,发现他还有爱面子、冲动等性格特点,认识到巴尔塔萨性格的复杂性。角度2:使情节更为曲折。做好鸟笼期待出手却拒绝卖出鸟笼,想卖高价却又无偿送出鸟笼,这样的情节已曲折生动;“醉酒”让主人公欠下债务,狼狈不堪,使情节再生波澜,引人入胜。(此外,还可从“使主题更加丰富”“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角度去探究。)
  
  ⒌分析小说情节叙述人称方式
  
  例:(2011浙江卷《第9车厢》【作者:〖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作用?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对小说故事情节的叙述人称类型的辨识及其作用的理解。
  
  【错答举例】第一人称;作用是增强了故事情节的真实性,显得亲切自然。
  
  【病因诊断】审题不严,忽视了“主体部分”这一提示语,答非所问。
  
  【解题指津】分析叙述人称需扣住题干中的“主体部分”,从主体部分看,小说末尾两段中的“他”和“讲故事的人”对叙述人称作了提示。还可联系叙述内容,从叙述视角的角度作出判断。叙述视角常见的有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本文主体部分使用全知视角来讲述故事,由此可确定它采用的是第三人称。第三人称叙事效果一般可从“不受叙述者的见闻和感觉的约束”的自由度和叙述者作为旁观者而产生的距离感等角度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第三人称叙述。①突破开篇以第一人称写“我”的所见所闻的局限,比较为自由地展现事件过程、人物心理,以及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②拉开了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离,更具有客观性。
  
  【针对训练】
  
  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回答文后问题。
  
  风铃
  
  翟展奇
  
  房里点灯,风从山口那边吹过来,顽皮地钻进窗棂,撞得挂在窗前的那串风铃叮叮当当地响。瞎妹坐在窗前,默默地听,痴痴地想,脸上泛起灿烂的春色。
  
  瞎妹的命好苦!十岁那年生了场大病,病好后眼睛便什么也看不见了。接着,操劳成疾的父亲又撒手离开了她。一年后,母亲熬不住那份寡,跟一位走村串寨的外地木匠走了。她是攥着哥的手,咽下苦涩的野菜一天天长大的。
  
  这地方气候温暖,雨水充足,一丛丛翠绿的竹子,郁郁葱葱,满眼都是。村里好些人便干起了编竹席的营生。瞎妹的哥也砍来竹子,劈开剔净篾瓤,留下薄薄的蔑青,瞎妹就专心致志地编竹席。她眼虽瞎,心却灵,手却巧。长长的篾青在她手里一阵舞蹈后,就成了一张又柔软又精致的竹席。别人编的竹席没有花草,她能将天上飞的鸟,水里游的鱼,枝头开的的花;活灵活现地编进竹席里,就像在用心编织一个个色彩斑斓的梦。
  
  到了乡里赶圩的日子,哥就挑了她编的竹席到圩场去卖,然后买回油盐酱醋和几粒水果糖,引得嫂嫂笑,侄儿侄女乐,瞎妹的心也舒舒坦坦的。
  
  一天天,一年年,日头露了脸,瞎妹妹就编竹席;月儿出了山,瞎妹就听风铃声:这就是她四季不变的风景。
  
  “妹,这风铃哪来的?”哥问了好多次。
  
  瞎妹不吭声,脸上慢慢地泛起两片红霞。
  
  哥可怜苦命的妹妹,劝她:“你二十好几了,嫁人吧!”
  
  “一个瞎子嫁了拖累别人。我留在家,帮衬帮衬你。”瞎妹说。
  
  哥望着苦命的妹妹,眼圈渐渐地红了。
  
  春夏秋冬花开花落,日子像山间的泉水一样,平平静静地流过去。要不是遇到那两个男人,瞎妹也许就这样走完她生命的旅程。
  
  那一日,哥在圩场上展开竹席,叫卖开来;中午时分,信步走来一老一少两个油头亮面、西服革履的男子,惊奇得嘴巴大张,半晌合不拢来。后来那位年长的,抛下一张“老人头”,捧起一张竹席,喜滋滋地走了。
  
  哥乐颠颠地跑回家,将这件事告诉了瞎妹,瞎妹责备哥:“你不该多收人家的钱。”
  
  过了三天,一群人涌进了瞎妹的家。来人中有那一老一少两个男子,还有乡里县里的头头脑脑。
  
  通过交谈,瞎妹知道了那两个男子是香港一家大公司的经理,他们对瞎妹的编席技术都赞不绝口,还说要在乡里投资办个竹席编织厂,聘请她当技术总顾问。
  
  不多久,厂子办起来了,瞎妹真成了技术总顾问;哥也当上了副厂长。瞎妹编的竹席,坐火车、乘轮船销到了国内国外。这一下,瞎妹这只金凤凰飞出了山沟沟。报纸上登了名、电视上亮了相。在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她乘飞机去了趟北京。回来后眼睛也治好了。
  
  瞎妹的眼睛亮了,瞎妹想嫁人了!
  
  哥说:“选个好的嫁。”
  
  她指着挂在窗前的风铃答道:“这串风铃是谁送的,我就嫁给谁。”
  
  这消息不胫而走,一传十,十传百,传得好远好远。求亲的像蚂蚁搬家似的络绎不绝,高的矮的肥的瘦的,近的远的贫的富的,几乎将门槛都踩烂了,个个都异口同声地说自己是送风铃的。
  
  瞎妹只是将头摇个不停。
  
  “当时,你的眼睛看不见,晓得是谁送的风铃?”哥疑惑不解。
  
  “村里有几个跛子?”
  
  “只一个,跛子三。”
  
  “讨老婆了吗?”
  
  “穷得叮当响,谁嫁?”
  
  “我嫁!”
  
  瞎妹真嫁给跛子三了。她什么不要,只带走了那串风铃。
  
  新婚之夜,跛子三问瞎妹:“那天早上,我悄悄地将风铃挂在窗前,一声不响地走了。你一个瞎子,怎么晓得是我呢?”
  
  “你那一轻一重的脚步声,在我心头上整整响了十五年阿!”瞎妹深情地说。
  
  起风了,撞得挂在窗前的风铃叮叮当当地响。它在演奏一首爱的乐曲。
  
  (选自《微型小说十年精华》)
  
  【思考题】
  
  ⒈小说第三自然段画线部分写瞎妹的“编篾”手艺,有什么作用?
  
  ⒉悬念是制造小说情节波澜的常用手法。请细读全文,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设置悬念的?
  
  【参考答案】
  
  ⒈表明瞎妹是一个心灵手巧、勤劳能干、有梦想有追求的姑娘,为下文写跛子三送风铃给她表示爱慕之意的相关情节做铺垫。
  
  ⒉①开头写瞎妹静坐窗前听风铃声的心绪、神色反应来设置悬念,为下文做铺垫;②通过写哥询问瞎妹风铃来历的羞涩神情的反映;再设悬念,扣人心弦;③通过写瞎妹“谁送风铃,就嫁给谁”的表白来进一步设置悬念,把故事推向高潮;④结尾部分通过跛子三与瞎妹的对话,揭开悬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