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源:最渴求懂运营懂渠道的新型人才

 出版教育 2012-04-06
    [百道网编者按]出版传媒大企业依托主业发展关联性的新兴业务,建设人才队伍的功夫自然会下得更大。在传统业务板块吸引优秀的编辑出版人才,上市集团公司具有优势,但也存在学科背景编辑人才的缺口;而在一些诸如数字出版、金融证券等新生业务单元,大型出版传媒企业为了招募到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人力资源部长们也不轻松。感谢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范源,与我们一起分享时代出版传媒招聘高手和新丁的宝贵经验。

    访谈嘉宾:范源 (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部主任)
    访谈执行:杨云艳(百道网频道主编)

    Q:改制后的出版机构,最缺什么样的人才?
    A:  改制后,比较紧缺的还是懂得新媒体、新业态的新型人才,既懂运营,又懂渠道的人才,这样的人才还存在一定缺口。传统的编辑、发行等人员其实已经基本饱和了。这就对人才素质有新的要求,既对运营、渠道非常了解,又对出版各个环节、各个要素非常清楚。比如数字出版人才,光懂得计算机技术不懂内容也不行,技术和内容要有一个更好的结合。现在的出版人才市场就出现两张皮的现象,二者结合不到一起。这跟近些年来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关,传统的从出版到出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新形势下的出版行业来说,不一定适用了。懂运营的进入出版行业,需要磨几年以掌握出版的流程。高校出版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对出版流程实际上已经达到一定层面了,但不懂运营是一个缺失。这些年我也向署里反映过,也到不少出版院校考察过,跟高校老师探讨过。希望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一个突破。

    Q:2012年春季集中招聘哪些岗位的人才?哪些岗位的人才最难招聘?
    A:目前,公司的招聘还未启动。公司实行的是各个社自主招聘,报到公司人力资源部,由公司统一审核、指导、把关。虽然感到对目前的新业态了解得比较透彻、有一定的专业水平、有一定的实践能力的人才比较缺,但量不会大。这跟整个业态发展的规模有关,目前的新业态仍旧处于探索之中,还处于初级阶段,等过几年盈利模式成熟了,规模壮大了,人才需求会变大。 需求量比较大的主要还是编辑人员,是对专业素质要求比较高的、视野比较宽广的、知识面广的编辑。有些人才即便在某阶段岗位上不一定是必需的,但是作为人才储备是必要的,公司的董事长王亚非非常重视这一点。 比较难招的是那些专精尖人才,比如美术社,需要向专业化发展的水平高的纯美术编辑。在这一点上不像过去那样,捡到篮子里就是菜,而是要求有专业特色,能形成专业优势,只有专门的人才,才能把项目深入开展下去。

    Q:人才招聘较有效的方法和较有效的途径是什么?
    A:成效明显的招聘方法就是在招聘条件上进行严格设置,层层把关,明确招聘要求,只要这样才能招到对口的人,否则双方都是在浪费时间。 根据人才需求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招聘途径。采用过的招聘途径有:行业报纸登招聘启事、专业招聘网站发布招聘信息、到专业性较强的高校招录、猎头公司推荐等。每一种招聘途径都各有各的优点,很难说哪一种好哪一种不好,主要是明确了需求、设置好了条件,就容易招到合适的人。比如对专业性要求较高、人数不是很多的,那就可以直接去对口高校进行招录。

    Q:面试时,您更倾向于考察应聘者哪些方面的能力素质或经验?
    A: 面试时人力资源部会组织面试组,公司领导和各个社都会有专人组成。各社主要侧重于应聘者自身的专业水平,人力资源部这块更侧重于考察应聘者的总体素质。 笔试的时候,侧重考查应聘者的综合能力、整体水平,不会侧重某一专业方面的。需要考察专业能力的,会有专门的专业能力测试。

    Q:应届毕业生和跳槽者如何能更好地通过考察,您有哪些建议?
    A:给应届毕业生的建议:应聘前要有所准备,做一些功课,了解清楚单位的需求。还要了解清楚自己符合什么条件,有哪些优势。要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形象得体,对出版行业要热爱。 给跳槽者的建议:跳槽者要经验丰富、对专业了解、对企业有信心,再去应聘,否则抱着先干两天不行就走的心态就没必要了。一定要喜欢这个行业。对自己从工作中获得什么要想清楚,是工作平台,还是高收入,因为这两点不一定兼得。要对自己负责,对企业负责。 对应聘者的第一印象主要还是看能力方面,每个社的标准不一样,但工作岗位要求的基本能力要具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