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主要症状常见右胁满痛,恶心,胃纳不佳.如属于热证者,多伴便结、尿黄,苔黄,脉弦数;属于寒证者多伴食谷不化,不易饥饿,口淡,便溏无臭味,苔白厚,脉弦.主要原因中医归结为肝失疏泄,热证者并肝胆湿热,寒证者伴胃寒。笔者实践中总结如下治疗方剂,供广大病患参考使用。
主方即基本方:柴胡疏肝散,即:柴胡,白芍,川芎,枳壳,麦芽(麦芽为疏肝妙品且助消化有营养) 加减: 除胃寒甚者,其它任何症状均加蒲公英、皂角刺,二药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地方药书有顺口溜云:“中空能祛风,有刺能排脓”,疮毒离不开皂角刺,咽喉肿痛亦可作疮来治,其它组织感染性疾病可借鉴;胃寒甚者减蒲公英,换干姜。 1、肝胆湿热者加:大黄、茵陈、金钱草、玉米须、银花 2、胃寒者加平胃散:藿香、苍术、厚朴、陈皮 3、胃纳不佳不易消化者加:鸡内金 4、气胀者加:厚朴,苏梗,胀者多寒,即使有热亦多属虚热不可过用清热解毒药,可加青蒿或地骨皮等清虚热药 5、有结石者加:鸡内金(醋炒研末冲服效佳)、木香。 以上加减须综合考虑,一般见效快而良好,多数病例一剂平,三剂消除症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