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颈椎病治疗初探及议风湿病治俗法之误 可能由于现代人运动量少,及食物含激素多伤害了人体骨骼,现代人患腰颈椎病的人印象中不少。得颈椎增生或脱出的病人多见于经常低头干活的人,比如办公室人员,经常面对电脑埋头作业,而又少做篮球或羽毛球等仰脖运动;得腰椎间盆脱出的人多见于做重体力活之人,而增生则多见于年岁大者。此等退行性之骨科病治疗比较棘手,西医保守治疗时一般给予止痛药和激素,但这些药物的不良负作用多于治疗正作用,仅能起到暂时缓解疼痛的作用,长期来看有百害而无一利,重者则需手术且风险较大。而中医治疗,通过推拿按摩正骨手法和中药内服外敷,中、轻度患者恢复较好。博主曾治几例此等病,疗效满意。 颈腰椎增生或盆脱出,归属于中医风湿病范畴,博主使用的治疗方剂非常简单,完全没有《临床中药学》书上讲的那么复杂。看《临床中药学》书上讲那么多祛风胜湿方、药,五花八门,成千上万种。其实都是些不着边际,抓不到病因病机的老套无效方药,比如较有名的独活寄生汤、什么蠲痹汤之类,描述效果天花乱坠,实则治标多治本少,所以运用起来,要么无效,甚至乎起反作用。老套中医还爱用飞行走串的虫类搜风药,却不知那些祛风药,多是些燥血药,多服久服不但无益于治疗,反而因为其燥血作用使患者身体气血更虚,更甚者会加重疼痛或产生因血虚津液干涸而肝风内动之病。 古人说:“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人之所以得风湿病,很大原因在于气血衰弱,营卫不足,所以补营卫气血之不足,即是治本之大法,不祛风而风自退。气血营卫不足之风湿病,多表现为肌表麻木不仁,甚者为血不润筋而使筋缩抽掣,关节难屈伸。另,中医认为“肾主骨”,骨增生、盆脱出多与肾有关。总体来说,风湿病与肝脾肾最为密切。脾统血、主肌肉,喜燥而恶湿,脾气、脾阳虚则气血生化无源,同时脾虚易生痰湿,痰湿滞留肌肉关节而肿痛;肝藏血、主筋,肝血不足则筋不得濡润而致筋缩;肾主骨,肾阳不足,则一是督脉同虚(督脉走背中),二是阳气不足温暖血脉,致寒气易侵;肾精不足不能充髓而致骨关节增生变形。故治疗大法: 一、以肌表麻木为见证者,为气血流动不畅,以补气血为主(脾主四肢、肌肉),方用桂枝汤、玉屏风散,或二者合方另加当归,或用仲景黄芪桂枝五物汤,或用四君子汤、八珍汤,或阿胶一味炖溶加红糖或冰糖(怕上火者)矫味服。 二、以筋缩为主证者,以补脾润肝为主,用一法加四物汤、杜仲,再适当加大白芍用量或加萸肉(萸肉不单敛肝,按《神农本草经》兼有治风湿病作用)、木瓜、蚕沙等舒筋药。 三、腰颈椎增生或脱出,以一法选加附子、杜仲、川断,另按部位加:颈椎加羌活、葛根、狗脊、威灵仙;腰椎加狗脊、萸肉、威灵仙(“腰为肾之腑”);膝关节增生加牛膝、威灵仙。 四、夹气血瘀滞者,加土蟞虫、桃仁活血,疼痛较重者加延胡、香附活血行气,地龙通经络。 五、食疗:五指毛桃(南芪) 25克、牛大力40克、首乌15克、薏仁30克,红枣10枚,生姜适量,作用为补气益肾祛湿。肾阳虚者加杜仲或狗脊15克,腰颈椎病煲猪脊骨或猪尾骨,膝关节病煲猪或牛胫骨,取以形补形、同气相求之意。 以上方法,用药品种少,简单而又易掌握。当然遇复杂病情,可参考《金匮要略》之乌头汤、麻黄加术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方剂。但祛风解表药不宜多,用一二味即可,主要在治本。俾肝脾肾旺,风寒湿邪自然难侵(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案:曹女,近40岁,月事来时腰痛,过后仍痛1周,经某区中医院检查为腰椎盆脱出,并推拿按摩腰部,更加疼痛又1周。刻诊:腰肌带瘀,坐立皆难,眠时难转侧,舌红略带紫,苔黄,脉弱。宿有哮喘病、慢性过敏性鼻炎,体虚可知。给予下方: 党参、白术、云苓、炙草(以四君子汤补脾益气),杜仲、狗脊、川断、萸肉(意在补肾阳通督脉),土蟞虫、桃仁少量(活血通经,取少量者因其平素体虚故也,桃仁兼止咳平喘),白芍、延胡、香附(行气止痛),威灵仙(祛风止痛)。 【后记】一剂后约3小时疼痛即止,可做家务,精神大振,鼻涕减少,鼻孔原多湿涕现干少,喷嚏频率减少。再服一剂巩固,若要控制、缓解则需以上方加减续服。 其他案例此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