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堂吉诃德》大智若愚的骑士

 优雅a 2012-04-07

 《堂吉诃德》大智若愚的骑士

背景说明

    米盖尔··塞万提斯·萨万德拉(1547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的伟大作家。塞万提斯家境穷困,仅受过中学教育。23岁时他到了意大利,当了红衣主教胡利奥的家臣。后又参军,经过了4年出生人死的军旅生涯。塞万提斯于1575年被海盗俘虏,1580年回国。回西班牙后的塞万提斯,未得到腓力二世国王的重视,终日为生活奔忙,后被诬入狱。

    他用了8年时间完成了《堂吉诃德》的第一部,这主要是在监狱中完成的。小说于1605年发表,受到人们的喜爱,但这未能改变他在经济上的窘境。1605年后,塞万提斯着手写小说的第二部。1614年在他即将完成之时,听到有人出版了《堂吉诃德》的续集,十分气愤,因此他在第二部中揭露了伪作,并结束了堂吉诃德的故事。1615年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第二部出版,人们的热情和喜爱不减,次年他因穷困在马德里逝世。

    《堂吉诃德》中出现了近700个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其中有贵族、地主、商人、僧侣、农民、牧羊人、演员、士兵、强盗、囚犯、艺人、妓女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16世纪下半叶西班牙社会的现实。在一本小说中,以如此宽广动人的画面来反映时代,反映现实,可以说是塞万提斯的首创,它深刻影响了近现代小说的发展。

名著概要

    在西班牙的拉·曼却城住着一位年近50的老单身汉吉哈诺先生,身体瘦弱,迂腐而且顽固。他整天沉浸在骑士侠义小说里,梦想做一个勇敢的骑士游侠,冒险、闯荡天涯,扶困济危,扫尽世间不平,扬名寰宇。于是他拼凑了一副由曾祖传下来的破烂不全的盔甲戴在头上,并用了4天的工夫给那匹皮包骨头的瘦马取了个高贵、响亮的名字,还给自己取名堂吉诃德。台’拉‘曼却,意思是拉·曼却的鼎鼎大名的骑士堂吉诃德,并且模仿古代骑士忠诚于某位贵妇人的传统做法,物色了邻村一个养猪村姑做自己的意中人,并给她取了贵族名字叫做杜尔西内亚·台尔·托波索,决心终身为她效劳。

    一切齐备,幻想成真。在一天清早,他穿甲执盾,骑上他那匹和主人一样瘦骨嶙峋的老马,离家出走,去做他的游侠事业。这位堂吉诃德先生先后一共三次出行。

    第一次单枪匹马而行,想要解救被地主绑在树上痛打的放羊孩子,他命令地主给孩子松绑,并如数付给孩子工钱,地主被吓得一一照办。但他走以后,地主把小孩重新绑在树上,狠狠抽打一顿。后来,他又遇到一个商人,想让其承认他的意中人是绝世佳人,商人不买账,两人打斗起来,结果他铩羽而归,被打得满身是伤,爬不起来,被过路的邻居横放在驴背上送回家。

    他的家人和朋友痛心他竟被骑士小说毒害到这等程度,把他积存了一屋子的骑士小说全部烧掉。但堂吉诃德还是顽固地认为“世上最迫切需要的是游侠骑士,而游侠骑士道的复兴全靠他一人”。他暗中说服老实的邻居桑丘‘潘沙做随从一起冒险,条件是有朝一日让他当海岛总督。

    他们来到郊野,远远望见三十四架风车,堂吉诃德对邻居说:那边出现了三十多个大得出奇的巨人。我打算去跟他们交手,把他们打死咱们得了战利品,可以发财。”邻居反复说明那是风车,而不是巨人。他不但不听,反而责备邻居胆小,他横托着长枪就向风车冲杀上去,可风车把他连人带马都甩出去,堂吉诃德翻滚在地,狼狈不堪。他们在一起干了一系列疯疯颠颠的傻事后,被别人锁在笼子里装上牛车拉回家。

    第三次是堂吉诃德听说萨拉果萨城要举行比武,就不顾家人劝阻,再次踏上征程。这次他们除了做尽没有结果的傻事外,也做了一些惩治恶霸成全有情人的好事。途中他们遇到了拿他们寻开心的公爵夫妇,公爵把桑丘派到自己属下一个小镇当“海岛”总督,尽管桑丘把小镇“海岛”治理得井井有条,他们两人还是受尽公爵的残酷捉弄几乎丧命。

    堂吉诃德所做的这些事没有一件事不失败,贻笑于现实社会,而他却浑然不觉,依旧是自行其是。他在幻想中把磨坊的风车当作巨人,挺枪拍马冲去,却被扇叶打得落花流水,半天不能动弹;他把穷旅店当作魔堡、把妓女当成贵妇,受尽别人嘲弄;他把理发师的铜盆当作魔法师的头盔,把皮酒囊当作巨人的头颅,不顾一切的提矛杀去;他把羊群当作魔法师的军队,纵马大加杀戮;他又莫名其妙地杀散押解囚犯的士兵,释放了囚犯,却被他们所苦虐,闹出无数荒唐可笑的事情。

    他的这些行动不但给别人造成伤害,也往往弄得他自己头破血流,遍体鳞伤。一系列冒险生涯中,他被打掉牙齿,削掉手指,丢了耳朵,弄断肋骨,但他执迷不悟,一直闹到险些丢掉性命,才被亲友送回家。临终前,他醒悟过来,不许他唯一的亲人——侄女嫁给读过骑士小说的人,否则就剥夺她的遗产继承权。

知识链接

    反骑士小说的骑士小说

    在塞万提斯所生活的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当时的西班牙文坛上,骑士小说泛滥成灾。这种小说结构千篇一律,情节荒诞。宫廷和教会利用这种文学,鼓吹骑士的荣誉与骄傲,鼓励人们发扬骑士精神,维护封建统治,去建立世界霸权,许多人也沉湎在虚幻的骑士世界中。

    当时其他欧洲各国已经相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而西班牙还是落后的封建经济体制。为在一定程度上将国人从中世纪骑士精神的迷梦中唤醒,适应于时代发展的要求,塞万提斯写作了《堂吉诃德》。

    这部小说的本意就是要世人厌恶荒诞的骑士小说”,并“把骑士小说的那一套扫除干净”,《堂吉诃德》发表之后,它的辛辣讽刺、高超卓越的艺术魅力使得骑士小说真的奇迹般地销声匿迹,国人也开始反思骑士小说对人们精神的危害。由此可见它对当时人们精神觉醒所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

名家评述

    堂吉诃德究竟是可笑的疯子,还是可悲的英雄呢?从他主观出发,可说他是个悲剧的主角。但主观上的悲剧主角,客观上仍然可以是滑稽的闹剧角色。塞万提斯能设身处地,写出他的可悲,同时又客观地批判他,写出他的可笑。堂吉诃德能逗人放怀大笑,但我们笑后回味,会尝到辛酸。作者嘲笑堂吉诃德,也仿佛在嘲笑自己。

    ——杨绛《堂吉诃德·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