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不是我们的悲哀

 众人搜索网 2012-04-07

这几天,上海交大来不及处理悲剧带来的沉痛,又注定走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四朵美好的青春之花在一年最美好的光景里夭折,还有三人至今仍命悬一线。推而广之,四个家庭丧失了希望,八个家庭将承受长久的苦难——两名受伤学生颅骨、脊椎不同程度受损,驾驶员虽大难不死,其即将面对的亦当是沉重的法律责任、高昂的经济赔偿和延及余生的内心煎熬。 

对于所有知情人,如果你我愿意保持同理心,此时应当不必计较你我是哪校学生,毕竟英年早逝者可怜,其家庭痛苦亦无尽。惋惜追悼,慰藉祈福,言积德之语,彰人性之善方才能体现自己多年接受高等教育的内质。但历史的乖戾恰恰在于能将曾经一次次谢幕的荒诞剧再次上演:逝者的死因,活人的话柄。

欣闻船建学院船舶系荣膺本次翻船事故之祸首,惊讶之余便思维发散,如果船舶的设计者需要为驾驶双方的违章操作受拷问的话,那么清华的电子信息专业、同济的车辆工程、上海财经的会计专业就要为电信诈骗、酒驾肇事、做假账而遭受千刀万剐的弥仇之刑?一些学校的新闻系不也应当为拦路杀害上学幼童负责吗?当年媒体对福建南平男子校门口连杀八童的详尽描述成为了不止一个报复社会者的教科书。

事故发生的原因已经基本查清,学生问是否穿救生衣,船老大的“没有必要”可谓让人痛心疾首;调查发现快艇营运资质齐全,对船老大懵然选择从两船之间横穿的做法,我只能说他毁于“年年闯江湖,早知湖深浅”的可怕自信;货船拖曳失去动力的砂船,拿一个救生圈来“提示”,气愤之余讽刺一句:大哥你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事故之后船老大拒绝救落水之人,人神共愤的情绪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色厉内荏、先恃强而后怕事的匹夫之相。然而这一切的不合理如果在这次事件没有发生的前提下演进,我们可能又会看到:没穿救生衣的七个学生下了船,下次坐船游玩也不会把师傅不发给他救生衣当成事;船老大依旧以跑江湖的作风把太湖当东海航行(即便是在东海上,你开到日本国的EEZ也没好!),虽然他也曾中规中矩的拿到了驾驶许可。而矿砂船呢?即使现在出事了,依然有理由说明自己的无奈:“突发故障,我在湖中抛锚,上哪里去找个大条幅写上‘我主机坏了,我和前面那船之间有根20mm粗的尼龙绳,你们开快艇的可别往中间开啊’?!”一切都会按照“常理”继续进行,执行规则是在有人来检查的时候。直到有一天常理被鲜血所浸透,麻木的人才会愣愣怔怔地拿出条例瞪一眼。

其实我已经跑题了,没有必要一遍遍地苛责受害者。受害者的悲剧之于他人的教育意义从某种角度来看有必要大书特书。此刻回视,每一个安然无恙的旁观者真的在警醒痛思,准备令行禁止吗?为什么还是有高人把出事原因馈赠给和本事件毫无关系的上海西南某高校船舶系呢?我想在一些看客的视角里,人死不是重点,人死之后果才是有必要观瞻的,这其中不能不掺杂一点幸灾乐祸的心态。本人见识短浅,只会矫情地把这种现象和鲁迅先生悲愤描述的“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相提并论。这一比较很不恰当,但我不理解为何借题发挥顾名思义的内耗会成为大过死生之事的“精神追求”呢?在争吵中,你我已不在乎事实的面目,只希望通过偏激吸引眼球后赢得受关注的满足和扩大混乱带来的成就感。如果要说这次悲剧带给你我最大的悲哀,或许莫过于悲剧之后一如既往的浑浑噩噩和不厌其烦的唇齿相讥。

从悲剧到“为悲剧负责”,这不是我们,船舶系的悲哀。每每用亲疏去左右认识,这才是让人难以接受而又怡然承受的悲伤。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发肤尚在,心神如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