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骊山

 家在东南 2012-04-07

身处西安,常常会为他的古老而感叹。他的沧桑,他的落魄,他曾经的光荣,常常在不经意间就流露出来。人们都说“长安自古帝王都”,“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这块土地上演了太多的历史悲喜剧。光是西安东边一座小小的骊山,就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骊山距西安25公里,属于秦岭支脉,山高不过1300多米。但它确实不是一座平常的山。相传骊山是远古时女娲补天处。中国神话传说有共工与祝融之战,共工败而怒触不周山,遂使天柱折坏,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一时间日月无光,昼夜难分。后有女娲氏出,骑青色骏马炼五色石以补天,女娲的坐骑青马扑火化成了山,古汉语称青色马为,故此山称骊山。女娲补天使日月星辰恢复了光彩,但灾难过后,天下绝了人迹,于是出现了女娲抟黄土作人的美丽传说。因为她创造了人类,劳苦而功高,所以人们尊称她为骊山老母。现在上面有始建于唐代专为历史传说中的女蜗而建的老母殿。骊山顶上有西周时为防备犬戎进攻而建的烽火台,著名的历史典故周幽王为博取爱妃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直到如今,有谁家女孩要是放肆大笑,都会被老人指“看你失塌江山的那一笑”。在骊山西绣岭西峰之上,有唐玄宗两度在此见到太上老君降临的朝元阁,朝元阁是唐时华清宫的主要建筑。当年是唐玄宗处理政务的地方。如今是道教的宫观。山脚下还有他为了与杨贵妃缠绵绯恻而建的温泉浴池华清池;“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应该是当年骊山的真实写照。在半山腰有现代为纪念西安事变而建的兵谏亭(以前叫捉蒋亭)。当年西安事变蒋介石就在这骊山脚下的华清池行宫,逃至骊山半山腰间的巨石缝隙中藏匿。沿骊山向东有周幽王陵和褒姒墓;有战国名医扁鹊墓;有楚霸王宴刘邦的鸿门宴遗址;有中国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陵墓和规模巨大的秦始皇兵马俑从葬坑……这里,曾历经战争烽烟的洗礼,演绎过多少代王朝的交替,也孵生出不少美丽的爱情故事。这座山见证的那份凝重和浪漫,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怎么说也是数的着的。

元代散曲作家张养浩,写有一首 骊山怀古 小令: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西安的百姓,也许是一代代看惯了朝代的更替,帝王的兴衰;也许是当年的天子脚下出顺民,几千年下来早已是修炼的心如至水,与世无争。那功名利禄、富贵荣华淹没在闲聊的一声声感叹中;“列国周齐秦汉楚”,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在市井口中不过是落了个“文魁、武魁,不咥锅盔魁”(锅盔是陕西的一种饼)。如今的骊山早已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每日熙熙攘攘的游人中,又有几人看懂了骊山呢?骊山不语,骊山不老,骊山作为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岁月的历史见证将永远屹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