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姚树洁:英国在狂浪中逆风航行

 Rossella 2012-04-08

  【英国经济需要到2014年才有可能好转。目前,国内失业不断攀升,企业投资信心不足,欧洲危机成了严重的拖累,结构调整艰难,银行效率仍然低下,福利制度已经遭到史无前例的挑战。总之,英国经济就像一艘迷失方向的航船,行驶在惊涛骇浪的大海,来自四面八方的强风,让其歪歪扭扭,没有明确的航行方向和速度,也不知何时驶到光明的彼岸?本博文分两个部分,给大家讲述我对英国经济前景的看法。上半部分:欧洲危机,英国和欧元。下半部分:英国福利,英国短期展望,东西方在危机中的博弈。】

  引言



  上周英格兰中央银行再次决定,追加量化宽松(QE)500亿英镑,把危机中的QE总量推升到3250亿英镑,占2011年英国GDP的20%多,比原来最糟糕的QE刺激计划高出20%。



  2012年,失业率将创20年新高,多达270万人,占总劳动力的比重8.4%。估计2012的GDP增长率为1%,2013年为1.8%。如果按季度计算,增长率可能在零线上下波动。英格兰中央银行行长,嚜尔英-金爵士,如是说:英国经济在2014年前不会全面复苏。



  欧洲危机因素



  最近数月,各个评级公司,把欧洲多个国家的信用等级,一个一个的往下调。英国的国家债务,已经达到最坏的边缘。莫迪公司已经给出警告,英国国家信用等级,有可能遭到挑战。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是英国人开创性的启动了量化宽松。总量从1250亿英镑开始,同时,希望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可以多达2250亿英镑。万万没有想到,由美国开始的世界性金融危机,美国人受的打击最小,欧洲人受的打击最大。



  为什么呢?



  除了欧洲经济本身存在一些严重的体制性、结构性和福利性的问题之外,欧元的存在,以及欧元区内部不可调和的各种矛盾,迫使欧洲全面陷入于经济和国家债务的双重危机之中。



  爱尔兰、希腊、西班牙、意大利和葡萄牙是欧元区最脆弱的国家。这些国家的问题,如果不是因为欧盟内部各自的国家利益关系矛盾,只要德国、法国和英国联起手来,问题早已经解决了。可是,欧盟不是一个国家,却要做像是一个国家的事情:统一货币、统一货币政策。当一个国家出现困难的时侯,其他国家,却不愿意把其当成是一个国家的组成部分,出手相助。



  如果是中国,或是美国,一个省,或者一个州,出现问题,中央政府有权力、能力和义务动用国家的力量帮助正在发生困难的省(州)度过难关。



  希腊,以及其它欧猪,就不一样了。出了问题,其他国家却可以袖手旁观。例如,要解决希腊问题,德国和法国提出了许多让希腊窒息的财政削减政策。这些条件,比当年IMF给韩国的条件,还要苛刻。因此,就算希腊挺过了目前的经济困境,它今后将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再也不可能回到原状。



  话说回来,既然希腊没有了希望,德国和法国为什么还要救它?



  道理很简单,在经济问题上,希腊已经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它是欧元区的有效组成部分。希腊出问题,整个欧元区就出问题。不解救希腊,就等于把整个欧元区往火坑里推。换句话说,欧盟解救希腊,就是解救欧盟自己。



  这么简单的问题,在欧元区成立之前,就应该想好了。而现实的情况却是,危机出现了,德国和法国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这就是国家主权和经济联合体的根本矛盾所在。如果欧盟没有坚决的、义无反顾的解救出现问题的成员国,欧元就注定要彻底失败,否则,就是大家一起跳火坑。



  英国和欧元



  整整10年了,2012年是欧元的10岁生日。10年前,英国人分成两个几乎是势均力敌的阵营,在是否加入欧元的问题上,争论不休。最后,反对派取得成功,阻止英国加入欧元区。当时,反对派最大的理由是,英国人不愿意放弃有女皇头像的英镑,并没有想到今天出现的这种尴尬局面。



  10年后的今天,如果还有争论是否加入欧元这个问题的话,我相信不再有英国人支持加入欧元区了。



  至于为什么欧元还可能存在,原因很简单,欧元区没有别的出路,只能背水一战。如果欧元成员国知道有今天的危机,当时肯定不会有欧元出现。但是,走到了今天,解除欧元的代价将远远大于坚持下来的代价。只不过,欧元区这场生死之战,最后的结果,将是到处丢盔弃甲,遍地鲜血淋漓。



  英国是典型的骑墙国,她不服德法的统治,不愿意把国家的所有主权,交给布鲁塞尔那般无聊的政治家们去管理。英国人现在非常侥幸没有加入欧元。但是,欧盟出了问题,英国却不能脱离干系。毕竟,英国的最大贸易伙伴,还是欧盟的成员国。欧盟出问题,英国本身问题也多,真是雪上加霜,无可奈何之极。



  英国最大的问题,是从撒切尔夫人开始的。铁娘子,主张私有化,主张不给制造业任何补贴,国家把主要的精力,用于发展金融服务行业。私有化,有一段时间,给英国经济带来生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这些私有化的公司,有的确实发展的很好,有的却已经变成了私有化垄断企业,没有比国有企业好多少。



  在铁娘子的政策指导下,英国的制造业占GDP和就业的比重,从上世纪80年代末的22%,下降到现在的10%。要振兴英国的经济,重新重视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拆掉制造业容易,重建制造业,就不是哪么容易的事了。



  金融服务,也确实给英国带来一时的繁荣。但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却把金融业的各种问题,暴露的淋漓尽致。英国的大多数‘精英’都进入伦敦不到1平方英里的金融城里面。那里的工资比外面高出两倍,年终奖金多的吓死人。一位投资银行高管的收入,可以比100位大学教授的收入还多。人们一直认为,只有银行、融资、投资,才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最有效途径。



  然而,大家都错了,彻底错了。我20年前买房子,也买了投资的基金。按照当时的情况,每月定期向该基金投钱,25年后,我的银行按揭就可以还清楚。当时估计的平均年回报率是6%,这其实不算太高。可是,20年过去了,我投入的钱,连本钱都没有赚到,更不要说每年6%的回报了。投资人大亏特亏,就像哑巴吃了黄连。而银行的经理们,20年来,不仅工资不断上升,他们还大摇大摆的把我们的钱,拿去发奖金,拿去高风险投资,给个人,给国家,造成了数以千亿英镑的亏损。



  如果是普通的公司,亏损倒闭,那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情。银行就不同了,大的银行,其债务,不是数百亿的亏损哪么简单,而是和其连带的所有企业和公司,总资产高达数万亿英镑,倒闭的问题。银行倒了,无数公司和企业也倒了,国家也倒了。因此,银行亏大钱,国家不能让它倒下,必须用纳税人的钱来补窟窿。



  结果,当国家和老百姓正在遭受灭顶之灾的时候,银行的经理们,还在大摇大摆的发奖金。这是什么强盗逻辑?

  【英国经济需要到2014年才有可能好转。目前,国内失业不断攀升,企业投资信心不足,欧洲危机成了严重的拖累,结构调整艰难,银行效率仍然低下,福利制度已经遭到史无前例的挑战。总之,英国经济就像一艘迷失方向的航船,行驶在惊涛骇浪的大海,来自四面八方的强风,让其歪歪扭扭,没有明确的航行方向和速度,也不知何时驶到光明的彼岸?本博文分两个部分,给大家讲述我对英国经济前景的看法。上半部分:欧洲危机,英国和欧元。下半部分:英国福利,英国短期展望,东西方在危机中的博弈。】

  英国福利体制的挑战



  在危机的时候,福利国家的问题全面爆发。工厂关闭,公司裁员,利润减少,国家税收骤降,失业人口骤增,财政赤字爆炸式上涨。



  今年,英国的失业人口将占总劳动力的8.4%,多达270万人,创20年来的最高记录。在英国,失业人员不像中国,老板可以随便让他们还乡就行了。英国每一个失业的人,对国家所造成的财政负担,相当于两个纳税人交的税。270万失业,就等同于全国有810万劳动力不给国家交税,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25.2%,这是什么样的打击,就可想而知了。



  英国的福利,虽然,解决了许多贫困和低收入人群的生活问题,主流是好的。但是,乱如蜘蛛网的福利管理体系,不仅培养了一批长期不劳动,专门依赖国家的赖人,也给许多不法分子和黑色移民造成了可乘之机,给国家,给纳税人,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和负担。



  每个社会,总有一些人与生俱来就是好吃懒做。如果没有福利,这部分人就不会产生依赖,有了福利,却变成了一种权利。



  最近,英国财政大臣提出把低收入家庭的最高国家救助,限定在每年2万6千镑之内。该提案,却遭到教堂牧师的强烈反对,最后,国会不让通过。这对纳税人来说,是极端不公的。再如,英国对残疾人的开支,几乎达到非常随便,非常浪费的程度。



  对残疾人的支持,非常应该,也非常人道,谁都不敢反对。正因为这样,政府才无止境的给残疾人各种各样的待遇,每年花在每个残疾人身上的钱多达16万英镑。换句话说,为了养活一个残疾人,必须花费6个健康人的工资收入。这是怎样一种低效率和沉重的负担啊?



  我不是主张取消救助穷人和残疾人的政策。但是,我坚决主张,提高这些政策的执行效率,提高确定残疾和贫困的透明度,合理的界定救助标准,简化救助政策条例和救助方案。唯有这样,才能减少政府的财政负担,才能让所用穷人和残疾人得到长期的、可持续的保护。



  英国经济,短期暗淡



  英国2011年第四季度,GDP下降0.2%。同一时期,欧元区的GDP也下降了0.3%。就算德国和法国,GDP也在同一个季度下降。2012年和2013年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英国中央银行的行长,嚜尔英-金爵士,如是说: The UK is stuck in ‘choppy waters’ and faces ‘substantial headwinds’ including the crisis in the Eurozone。 中文的大意是:英国被陷入浑水之中,同时,面对着包括欧元区危机在内的各种迎头狂风。



  这些迎头狂风,严重阻碍英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英格兰银行从2008年以来,一直把银行的基准利率定在300多年来的最低点,0.5%。这个利率,在2014年前,将不大可能改变。



  这意味着什么呢?(1)对存款者,对老年人来说,每年将忍受很大的负利率,2011年的负利率高达5个百分点。(2)对企业来说是好事,不过,英国的各大银行,却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2011年,向中小企业的贷款额,比前一年下降100多亿英镑。(3)对拿工资的人来说,工资不增长,CPI增长高达5.5%,等于真实收入萎缩5.5%。



  危机的恢复过程,需要6年以上。换句话说,英国经济最少停止增长6年。在这段时间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仅得不到改善,还必须下降。



  英国,是东西方博弈的一个缩影



  英国、欧洲、日本和其他发达国家的灾难,说穿了,是东西方力量平衡,不可避免的过程和产物。



  中国,印度和其他新兴国家的崛起,把世界的经济蛋糕做大了,每个国家都可以得到好处。发达国家拼命的购买这些国家制造的价廉物美的产品,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由于这些国家没有生产出足够的出口产品和新兴国家进行交换,长此以往,贸易的逆差不断积累,最终导致整个国家入不敷出,甚至破产。



  发达国家劳动时间短,工资高,福利高,因此,单位产品的制造成本高。它们的优势是技术,是比较好的管理体制。如果这些优势能够弥补劳动成本高的劣势,东西方的竞争,还是可以达成平衡的。



  可是,随着科技进步,通讯技术的发展,新兴国家人力资本的迅速提高,东西方的技术差异迅速缩小了。



  但是,东西方的单位产品劳动成本的差异却没有缩小。两种作用力发生的结果,中国和其它新兴国家取得强大的竞争优势,倒逼西方国家要不降低福利,降低劳动成本,要不迅速培养新的竞争优势,如,产生新产品,创造新技术,等等。不过,新产品,新技术的出现需要时间,同时,就算出现了,中国人很快就能跟上。现在,中国的通讯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和普及率,不仅和西方没有太大的差别,在某些方面,还超过了西方。例如,在中国住酒店,都可以享受免费上网,在英国,这还是做不到的事情。



  当英国和其它发达国家,没办法从技术和产品再次产生优势的时候,就只能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强度,降低福利,降低工资,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来跟中国和其它新兴国家,进行新一轮的劳动成本竞争。这种东西方劳动成本竞争的结果,将导致东西方收入和生活水平差异的大大缩小。



  结束语



  英国经济的复苏,比原来想象的要慢4年以上,主要是欧洲债务危机,国内银行危机,经济结够调整缓慢,以及福利危机所造成的。



  更重要的是,英国和其它发达国家一样,正在接受新兴国家前所未有的严重挑战。挑战的结果,有多种可能性。有一些发达国家,可能被彻底打跨。例如,希腊被打跨的可能性最大。英国也存在被打跨的可能性,不过,我本人还是对英国报有希望的。这不仅是我在这个国家工作,而且,英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抵抗危机的能力,还是被多次大大小小的危机考验过的。



  但是,就短期而言,英国的经济将要停止、甚至倒退6年以上。英国的福利制度还没有被彻底推翻,但是,福利的覆盖面已经大大减少。例如,大学生的学费,2012年增长3倍。工作人员的退休年龄已经被提高,退休保险成本提高,退休待遇降低,等等措施,已经开始实行。


全文来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ccfca6010119ez.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