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嘴巴

 生活-快乐 2012-04-08

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嘴巴   

2012-03-11 17:56:33|  分类: 系列讲座 |字号 订阅

课程改革的春风已刮遍了教坛这一方热土,笔者不是新课程教学的执行者,却是个从事数学教学多年的一线教师,平时,习惯于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经过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笔者对教学有了点新的感悟: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要把课堂教学看作是课程实施的一个起点,不能再用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了。尽管除一年级外学生手中的现有教材暂时落伍于《新课标》的前进步伐,但是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大胆实践和努力探索,在充分尊重老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要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就会使现有的老教材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长出新理念的“新芽”,从而真正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如何把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呢,笔者认为作为执行者应从以下两大方面着手做起:
   一、调整教学策略,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常常会碰到此种情况:有时由于老师备课时没有全面预设到学生可能出现的种种突发情况,以至于课堂上一时听不明白学生所要表达的意思。其实这是我们教师备课和上课中常出现的情况,即教师在备课中教案体现的思维和“学生思维”不同步,上课中教师与学生的认识水平就会发生冲突,新课程强调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和备课方式,多研究学生、上课时多倾听学生,多关注学生的即时反应,而不是一心只盯着教学内容的讲解,所以要解决前面所提到的冲突问题,我们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完善备课内容。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相对而言,教师的设计是静态的。客观地说,在当今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的是教案的执行,很容易忽略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每个教师在备课中都要充分地备学生,即备课时充分地猜想学生对自己所创设的情境可能会有哪些想法,尽量一一列举,针对每一种想法,教师该如何处理等,都要有具体的方法、手段和策略,教师不仅需要把数学概念、算理、法则有效地教给学生,而且还需要有调控自己的教学过程的反思能力,只有学会反思,才能调节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这种围绕学生来进行的备课,有以下几大特点:(1)、符合新课程要求的“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这一新观念,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并思考相应的对策。(2)、改变教师的立足点,站在学生的立场,以学生的认识水平设计教学环节,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得到表现和发展。(3)、便于课后反思,反思自己的设想环节是否符合学生的反应,反思自己的处理是否妥当等等,不断改善自己的教案,使之日趋完善。(4)、避免备课流于形式,脱离教学实际。
   2、平等对话,因势利导。
   课堂上,学生的提问是向老师请求帮助,如果教师能高水平地回应学生的提问,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兴趣的激发,关系的融洽都有很大的作用。但在现实教学中,也会由于种种原因,教师不能回答学生的提问,这时如何善待学生的提问,就更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了,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教师不妨把问题转化为“谁明白这位同学的意思?”“谁能告诉大家,你通过看书后对刚才这个问题是怎么回答的?”“我们大家不妨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吧 ”几句话,用其疑问让其答,就化弊为利,既培养了学生互相尊重,倾听他人说话的良好学习品质,又培养了学生善于思维的学习能力,不能不说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策略,一种能形成问题的对话策略,能提供学生表现自己的对话策略。
   二、改变学生学生学习方式,给他们探究的空间。
   新课标提出: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自我探索,体验和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而不是教师的给予,不是单纯地以来模仿和记忆。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并做到: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自己能通过探究得到的,教师不用提示,学生能通过集体讨论而得到的教师就尽量少说。
   1、要求学生自己看书。
   以往我们总习惯把学生的认知建构建立在教师的传授上,这其实是把教师的思维方式复制给学生罢了,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没有自我,没有创新,更谈不到会学习了。其实,学生学习的本领要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得到增强,让他们自学看书就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方法之一。美国一图书馆门口有这么一句话:听过了,就忘了;看过了,记住了;做过了,掌握了。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学生通过自学学到的知识更容易理解,更记得牢,掌握得扎实,教师就事半功倍了。
   2、让学生充分表达。
   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信息,并及时有效地处理和反馈学生的信息,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些教师总认为,一堂课下来,学生学习中不出现问题了,这堂课就是好课,学生都掌握了,特别是公开课,教师一般都习惯于按照预先设计的思路展开教学,就怕影响过程的完整性,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考虑最多的是自己的教学计划如何得以实施和完成,甚至“天衣无缝”,其实这是不现实的,是不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的,学生必须在学习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再发现、再解决……如此循环,才能不断发展。这些教师在教学时,一旦学生提出意想不到的问题时,尤其当不明白学生提问的意思时,往往会采取“把这个问题留到课后解决”的办法,这不是明智的做法,这会使一堂课留下问题,更留下遗憾。新课标倡导教师不仅要留时间给学生充分地表达、叙述问题,更要就问题让学生充分地说说自己的想法。对学生的表达,教师不要随意地作出“对、好、是”等标准式的评价。学生在充分的表达过程中,撞击出思维的火花,加速认知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学生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组织者、指导者,更是帮助者、促进者,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因而也实现了一个生动、富有个性的知识建构的过程。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会问”。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几乎是在师生的问答中完成的,整堂课,教师问,学生答,一旦有学生提出异类问题,教师会把这个学生看作另类,被忽视、被否定,甚至被排斥,更别提学生有什么求异思维了,久而久之,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必然会被抹杀。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有所疑,才会有所思,有所得,才会形成兴趣、形成动力。因此,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重视学生提出问题,积极探索如何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首先,要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敢想,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敢问。教师要善于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在他们的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让他们在这种悬念情境中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旺盛,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即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

转发至微博
0  分享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