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戏剧》(开放类)邮集的编组

 书海探幽 2012-04-08

  我的《中国戏剧》邮集获99世界邮展开放类最佳奖。

  下面分六部份来谈谈我的制作心得:

   一、版面的设计

  为了反映中国戏剧这一古老的民族文化,我选用了浅黄色的贴片和棕色的衬纸,体现一种古色古香的效果。在邮品与非邮品的编排上,采用了开天窗取材和重叠堆放等手法,创造出一个活泼生动、多姿多采的画面。(图①)我用梅兰芳的相片复盖了首日封的空白,再用开天窗方法选取信封图案和纪念戳,以表现梅兰芳多姿多采的艺术扮相。(图②)为了表现外国人演中国戏,我也采用了两组邮品与非邮品重叠,使之相映成趣。

  二、邮品的取舍

  在组集中,集邮者都想把有专题信息的邮品尽量能在贴片中出现。这种做法往往造成邮品重复或画面雷同的现象,让观者生厌。如何吸引人的视线,把邮品编排得恰如其分并避免重复之感,这就需要有勇气去大胆取舍。我收集了中外不少有关戏剧的票、封、片,但只选择了最能反映专题的邮品。例如(图③)《牡丹亭》,我只用了一个小型张首日封戳。图④用了一枚邮票的首日实寄封和一个纪念戳,其他3枚《牡丹亭》邮票我放弃了。因为我还要用非邮品配合表现我的主题。还有《红楼梦》有3枚小型张,几十种票、片,封。我只用了一个邮折的封面,一枚小型张两个邮戳和几枚邮票。因为《红楼梦》只是中国戏剧众多剧目中的一出戏。多用就喧宾夺主了。

  三、精炼的文字

  让邮品说话,有时总令人意犹未尽,但文字说明太多又令观者不胜其烦。文字说明的精炼如画龙点睛,我在制作中尽量让文字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如(图⑤)的中文说明是:“戏剧中男扮女、女演男的有趣现象是封建社会流传至今的一种印记。梅兰芳从其祖父、父亲到儿子四代人都是旦角演员。”这一段说明使人对男女反串角色的戏剧艺术有了深刻印象,对贴片上的邮品和剧照就越看越有滋味。(图③)《牡丹亭》故事概况是这样写的:“明代万历刻本《牡丹亭还魂记》写杜丽娘在梦中与书生柳梦梅相爱,醒后感伤而死,后复生与柳结为夫妻的人鬼情故事。”“人鬼情”3个字让观众对《牡丹亭》这一爱情传奇有了一种地老天荒、海枯石烂情不变的感觉。

  

  四、精心的制作

  邮品的珍罕、品种的多样是可以用金钱去兑现,在邮集中是一种有价的表现,而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的非邮品却是无价的,因为它们浸透了作者的心思和创意,这是用钱无法买到的。 

  京胡在京剧中是伴唱的主奏乐器。在名琴师的配合下,名演员的演出才能达到最高的境界。如何表现这种用竹子做成的简单的乐器的神奇作用?我决定自己动手,从用料取材到按比例制作,花了不少心血。别的不说,就那把小琴弓的制作来说吧,我开头买了马尾毛,但用在缩件上太粗,用什么代替才好呢?后来在别人的启发下从演员的挂须中剪下几根,染上颜色,才勉强达到现在这种视觉效果(图⑥)。

  五、大胆的发挥 

  翎子在戏剧演出中虽然是一种头饰,但演员利用这两根漂亮的尾翎演绎出很多优美的仪态和丰富的感情内涵,让人倾倒。为了查证翎子的出处,我找资料和请教动物专家,知道翎子来自于活野鸡的尾翎。据说只有活取的尾翎才有韧度。我开头受贴片限制,只用了一根小尾翎贴在贴片上(图③)。但表达不出翎子的魅力,后来大胆用上两根一米多长,贯穿多个贴片的翎子后,整个展框都有了动感。展场工作人员曾告诉我,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播出这一个邮集的画面后,很多人就冲着这两根惊人之作的翎子而来。

  六、首尾的呼应

  从首页的一本小线装书(图⑧)到末页的VCD碟(图⑨)把中国戏剧的过去和今天从时空上作了一个大跨度的穿越。从古老、原始的手舞足蹈到现代电子科技的声、光、影,欣赏中国戏剧已不再局限于舞台。在世界的任一角落、在每个小家庭里都能够通过电视、影碟机随心所欲地欣赏到精采的中国戏剧。贴片上《柳毅传书》的国际邮资邮简的安排,象征着中国民族文化走向世界,中国戏剧将有一个更加灿烂的明天。

  试验类展区开放类邮集吸引了无数新老集邮者,因为它以其鲜明的主题,生动、活泼的编排和直观易懂的内容吸引众多的集邮者,形成了一道新的风景线。 

  我的邮集这次荣获中国99世界邮展的试验类最佳奖项,据说是开了邮展的先例,所以在集邮界也是褒贬各半。尽管我的开放类邮集不成熟,但朝着开放类这个大方向应该是对的。获奖就意味着对我的开放精神的肯定和鼓励,而获奖邮集却不是开放类的唯一模式。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人用更多的形式去尝试……。

  责编/董至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