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距离和美感

 一缕霞光xiangxiang 2012-04-08

 

距离和美感 - Ambar - 美丽宣言

古人都知道“距离产生美”。

我们从飞机上看到的闹市夜晚,像神向大地洒下的千万金沙,神秘而奢华;绿野浓郁而整饬,从高空拍摄的非洲大地,颜色绚烂、热烈,超出了现代都市人的审美想象力。但是近观拥挤的城市,即便像东京、伦敦这样公认的梦幻城市,也由于人口的巨大压力,让身居其间的人感到压抑。而无论是亚洲绿野还是非洲大陆,物资缺乏、人际关系紧张、缺乏清洁水源和空气,而且贫富差距悬殊,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不舒适。甚至还有精神冷暴力、连绵不断的战争,不断夺去人类的生趣。

旅游者,难以体会一个国家、城市的真实,我们的行囊里,只能装下相机、食物、和浮光掠影的纪念品。而旅游胜地的居民,却长年累月亲历着城市问题的切肤之痛,当然也会享受到一个城市最深刻的内涵。最真实和乡土的东西,其实并不美,或者说真相从来也不美,美的,只是擦肩而过的微妙感觉。因为,熟悉的地方永远没有风景”。

有人在电视节目里,招聘名为“旅游体验师”的职务,招聘宣言是这样:让一个很感性的人去各处旅游,然后将行程的种种精彩与感动,介绍给游客,以此促进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我个人觉得这真的很可笑。当然现代商业本来讲究肤浅地运作,因此可以简单地“执行”,人们都是匆匆浏览这个世界,追求“浅阅读”“文化快餐”带来的快感,但是为什么不让一个本地的,有亲身真实感受的人去介绍这个熟悉得能产生出哲学的地方呢?远方来客怎能抓拍到一个城市的精神呢?而且感受怎么可以去拷贝呢?一万个人欣赏《命运》都会有一万种体验,那么怎么可能让背景不同的人,对一个城市有同样的感受呢?又有谁愿意付钱去重复别人的感受呢?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距离和美感 - Ambar - 美丽宣言

其实人也是如此,近距离看就不美了。人与人之间,不仅该保持物理距离,心理距离,更至关重要。

如果你偶然遇到了一个“看起来很美”的人,最好他是久居异国他乡,几乎永远也不会出现在同样的时空里,而且两人只会讨论一些非常唯美的话题,关于世界,关于国家民族文化,关于广义人类的问题,关于文学,关于哲学,关于科学,关于人性的基本弱点,关于彼此生命中的种种感悟,也可以关于经历过城市的种种体验,很多很多,但是绝不要把这样唯美的关系世俗化。如果相约一起旅游,去会见各自的家人和朋友,甚至企图将原本非常优美的关系,发展到营营苟苟、琐琐碎碎的现实、具体的生活中,甚至分享吃饭、购物、讨价还价等等细节,那么高尚纯洁甚至浪漫的情谊,就会被现实的锐利刀剑切割得粉碎,精神之美,一定是脆弱到不能触碰,一碰就碎。。。。。。

西方行为主义者,认为人的种种行为并没有什么特别高尚的,无非是神经、肌肉和组织,遇到外部物理、化学刺激,引起的反射和应激反应罢了;而弗洛伊德提及的“原始人”、“本我”,视性冲动为一切行为的终极因果。

遗传学、生物学里,更是在反复强调,只有不断制造更多的个体,人类的物种才能得以保存,而在漫长的“生物进化”史诗里,唯有生命的延续是最欢快也最有意义的一章。

虽然有人文学派的“异端突起”,认为人类的行为和心理没有那么“原始”、“自私”,当然还是伟大的理想、社会的责任感、人性的同情等等动机,这些就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经常在说的所谓“美”,而美是脆弱的,有时不堪一击的,因此是只能远观不能亵玩的。

肌肉派和力比多派对于人与人之间美好感情的说法,就是简单到“肉欲”和“性欲”。和孔子“食色性也”如出一辙。但是我们这些很“小资”的人,偏偏要追慕古典的诗情画意、也要显示自己的教育背景,更是希望在生命的小角落里种植温柔的小紫罗兰,于是有了“第三势力”,认为价值观和精神追求,其实也会决定人们的一部分行为。人与人之间,由于距离造成的微妙美感,绝非携手追逐物欲的伙伴可以领悟,不为钱,也不仅仅是为满足原始需求,而是为一些sweet sweet nothing,而花费时间,陪伴彼此,为了积攒一些生命中的浪漫小品、美好的小插曲。

距离和美感 - Ambar - 美丽宣言

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而为了美而制造的距离,也无法用科学方法来测量,只能静静地去体会。距离是一件神秘的事,美也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