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弯路:人生必经之路

 芳华亭 2012-04-08

弯路:人生必经之路

     前两天,带孩子到小区下面的小公园玩。公园里有一个灌木丛,我告诉孩子,不要往灌木丛里钻。儿子不听,偏要钻,索性随他去了。结果,他被灌木丛的小树枝剐了几下。不过,他自己忍着,始终没喊一声疼。他就是这样,只要是自己选择的事儿,就是疼也不吭声。如果是“大人的错”,让他疼,他肯定要好好“表现一下”。于是乎,儿子在灌木丛里钻了几下,就和我去别的地方玩了。
     第二天,儿子和爱人再去小公园玩。孩子很认真地对爱人说,“妈妈,那个小树丛,你不能钻!”爱人问,“为什么啊?”孩子说,“因为,你会被扎疼的!”爱人问,“你怎么知道的?”孩子更认真地说,“因为我钻过,我知道,那些小树枝扎人很疼的,你一定要小心哟!”
    人活着就是走路,所以以前我的MSN上的名字是“在路上”。人的一生中有许多弯路,于是有经验的父母便总要不厌其烦地在孩子耳边细细叮咛,无非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少走一些弯路,少受一点儿伤害。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生活顺、学习顺,工作顺、家庭顺,一顺百顺,事事顺心。而我们心里更清楚,
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的,孩子总有一天要独自走天下的。对于即将长大的孩子来说,人生中的许多弯路是必须要自己亲自走过的,人生中的许多挫折是必须要自己承受的……
    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没有弯路,弯路是所有人一生中的必经之路。区别只在于,有些人的弯路走得少一些,有些人走的弯路的“弯儿”小一些。其实,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就是说,人的生死之间捷径最短,而正由于弯路的出现,才让生与死之间的距离变得比原来更长了、更丰富了、更厚重……
    我的一位俄罗斯朋友是学交通管理的,他在一次说闲聊中对我说,路不一定是越直越好。他说,在设计高速公路时,逢山打隧道,遇水架桥梁,因为,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但并不是将整个路程都修得笔直,有时候,某段路太直了,还得人为地拐点弯。路太直了,随着路程增长,潜在的危险也会增加。那段人为设计的弯路,姑且就叫“必要的弯路”。我听了,大惑不解。高速公路,不就是尽最大可能将道路裁弯取直,达到风驰电掣、畅通无阻的目的吗?怎么还有必要的弯路之说?
  在我的印象中,弯路,并不遭人喜欢,弯路前面,还会竖立提示牌“前方有弯路,请小心驾驶”,有时候,还会双管齐下,在弯道上横亘路障,强制性地限制速度,减少事故发生。朋友说,太多的弯路,肯定不宜高速。而高速公路,直得像一条有始无终的射线,同样,也是不可取的。车速太快,交通事故频发,欲速则不达了。所以,要在高速公路上人为地设计出一些弯路,让司机明白,高速路不等于笔直路,也有弯道,得谨慎驾驶,头脑中始终绷紧安全的弦,从而有效地降低行车风险。这些必要的弯路,虽然增加了里程,但确保了高速公路的畅达,总体上路途反而“短”了。
  俗话说弯多浪急。弯弯曲曲的河流,虽然有了阻碍,但水却流得更快更欢更闹更猛。水在弯曲的河床上,不可能一泄千里,它们在行进的路途中,就得东奔西突,寻找出路,因而少了点漫不经心,多了点欢畅激动。对于水,河床便是它的路。水是这样,风也如是。皖南古村落屋舍犬牙交错,构成弯曲村街,此地人说弯巷“拨风”,便于纳凉。各家的通风设施也别出心裁,前有屏风后设天井,曲里拐弯,看似阻挠了风的自由出入,事实上,蹿进屋的风反而更大。那些弯曲村巷,也是风之路。
  人物同理,人生何尝不如此?一帆风顺固然令人称羡,但走了点弯路,也无须自怨自艾,因为那是必要的弯路。峰回路转曲径通幽自不必说,经过了一段甚至几段弯路,逼着你抬起头观察方向,从而更容易找到通向目标的捷径。
    在外高工作时,我经常开车跑山路,那都是弯弯曲曲的盘山路。在山脚下时,看着通往山顶的盘山路,总感觉它崎岖。但走着走着就忘记了弯路,不知不觉中却开到了山顶,然后又在不知不觉中随着盘山路开始往山下走去。现在想想,这的确有些像人生之路,每个人都想早一点儿到人生之颠。为了图快,有些人选择了直达的索道,轻云直上,直达颠峰。但到了颠峰又如何呢?也许我们就不知身在何处,心在何处了。

   其实,也许人生的颠峰到底在何处,可能我们自己都不知道。也许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走上了人生之颠,又在不知不觉中滑下了人生之颠。
    不去经历就不要说自已明白,我想我现在也许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人生的弯路其实是有必要是经历的,每一次的经历都是一笔财富,无论什么事儿,如果我们走过了,也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确,谁都会想要风平浪静的过一生,但人的一生中谁又不会经历大大小小的波折?年轻时遭遇我们还有时间从头来过,真正的去审视自已,去明白自已内心最深层的渴望。好多时候,我们都只是一种习惯,害怕习惯改变带来的不安全感,也许其中还包含对自已的否定。这不过是一种恐惧,诚实的面对这些,会让内心变得更加坚强与柔软。
   所以,只有走过人生中的弯路,才会明白自已,才会对他人有更多的包容和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