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MouseHappy 2012-04-08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今天上了一节英语阅读课,课文的标题是《通向成功的票》(Tickets to Success),文中讲了一个女孩高中毕业后没有上大学而是参加了一年的短期培训,学习美发技术,成了美发师,后来又学习美容。因为自身兴趣所在,学习做事的目的性都很强,所以做得得心应手,事业很成功。文章作者让大家不妨做一个实验——用自己的左手去尝试一下右手做的事,看看结果怎样。由此可见,每个人都有长项和短处,发挥自己的长项就是取得了通向成功的票。文章还说:每个人能力有大小,性格特点也是大相径庭的,所以适合这个人的走的道路不一定就适合另一个人。试想:如果所有人都是教师、工程师,那还成其为完整的社会吗? 

由此我想到近几年由于经济热,不少学经济的毕业生进了大公司、大企业,出国留学的学生也对学经济趋之若鹜。谁知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时隔几年斗转星移,行情已变,学经济的学生也不再是抢手货。昨天几个西南财大2008届毕业生来学校看我,摆谈中讲到今年财大毕业生签约率很低,还说他们老师说本科应该学数学、研究生学统计、博士再学经济。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相当年考大学时选经济专业分数还高几十呢,不过现在后悔已经有一点儿晚了。有一位学生讲过去认为到渣打银行工作薪酬有多高,结果她的同学签约渣打,月工资才2000多,简直令人大跌眼镜。

其实我在十年前就读过一篇文章,文中说美国有个叫比尔的人(我已经记不起他的全名,但我还依稀记得在美国他和比尔、盖次差不多齐名)高中毕业时父亲让他学电子通讯。在别人的眼里他应该学经济专业.因为他的家族是一个大财团,他今后一定会子承父业的,所以从本科起就该学经济。但是比尔的父亲却说:本科先要学工科,第一是训练人的思维,第二是学一门谋生的手艺。他的理论是:即使乱世,你也要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本,所以人首先要有一技之长。比尔大学毕业后,按理说应该从事与经济管理有关的工作,但是比尔的父亲又让他去当公务员。他说:当公务员最锻炼人的处世应变能力,公务员善于察言观色、巧于心计。等到儿子当了5年公务员,他才让儿子继承他的事业。后来比尔果然身手不凡,在商场上几十年几乎是长胜将军,他的家族事业也在他的手里发展到极至。 

 以上几个例子说明了同一个道理: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首先不要人云我云跟风随大流,这样做往往得不偿失。就像现在虽然很多人选择出国留学,但是出国留学并不适合每个人,别人成功并不意味着你会成功,别人在国外可以做到的不一定你就能做到。我也见过一些留学生在国外混了几年连一纸文凭也没有拿到,回国后二十几了又去参加成人高考,读了几年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现在工作的不错。但也有人至今执迷不悟,出国十年一无所成还在混。

有网友说:出国留学更像一个赌博。但是我要说的是:你用什么去赌,你赌得起吗?拿自己的一生去做一个完全没有胜算的赌博,代价可能太沉重。那么,你应该在作出决定之前好好分析一下自己的长项和短处,好好掂量掂量这个决定自己有几分胜算的把握,想清楚了再去行动。家长更要清醒,但是我发现盲目跟风的往往是家长,他们受单位同事、左邻右舍的影响多于对自己孩子的理智分析,常常脑子发热就作了决定。结果孩子出去后才发现并不适合,又不愿意在同事、邻居面前丢脸,只得硬逼着孩子坚持,如果选择了一条错误的路,再怎么坚持恐怕也不会有好结果的。其实,最简单的一个道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