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丹对话国宝级中医—朱良春 陆广莘 文字版

 ljdlzs 2012-04-09
于丹对话国宝级中医—朱良春 陆广莘 文字版
2011-02-09 13:00

于丹对话国宝级中医—朱良春 陆广莘 文字版

本期主题:养生秘诀与误区

 

特邀主持:于丹

特邀嘉宾:朱良春  陆广莘

播出时间:2009-03-12

文字整理:子轩  或跃在渊  慧从卢溪

视频下载:于丹对话国宝级中医.part1.rar      于丹对话国宝级中医.part2.rar   (须同时下载此两个文件

在线播放:


 于丹: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非常故事汇》,我是特邀主持人于丹。其实呢,面对今天这么一个丰富的物质文明的环境,我们大家心里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大家经常听见说“祝福孩子快乐成长”、“祝福老人健康长寿”,这两句话大概比我们听的什么“事业成功”啊、“恭喜发财”啊都要多得多。其实人这一辈子就在学会和光阴打交道,怎么样流光走过一生,还能保持着健康、快乐,这是我们的梦想,但是这中间似乎有好多秘密。今天呢,我们在这里请教生命。我们隆重地请出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中医,而他们自己也是快乐健康的老寿星。下面我们有请朱良春先生和陆广莘先生,有请!朱老,您好!请坐,请坐!陆先生,您好!有请!精神矍铄的两位老先生。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他们的传奇人生。

资料:朱良春,国宝级中医学专家,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曾任南通市中医院院长28年,对于风湿病、癌症、肝硬化等疑难重症深有研究、屡见奇效。对于虫类药的临床应用最有心得,先后研制了益肾蠲痹丸、复肝丸、痛风冲剂等中药新药,获部省级科技奖。1987年,国务院授予“杰出高级专家”称号。著有《虫类药的应用》、《医学微言》等十余部学术著作。

陆广莘,仍然满头黑发,国宝级中医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曾主持两项国家七五攻关课题,1986年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传统医学》卷编委会副主任,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提出的“肝血风瘀”和“脾津痰湿”两大课题为探索中医基础理论和发展中医实验科学做出了独特贡献。是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著有《中医学之道》一书。

于丹:好!我们今天特别荣幸,在现场见到这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中医,而他们自己呢又是这么一个让我们感到惊讶的一个生命奇迹的典范。因为就我来看,我觉得朱先生呢就像是70来岁(实际年龄93岁);陆先生看着像57、58岁的样子(实际年龄83岁)。怎么样能够让老人的现在成为我们未来的梦想?我们今天在现场之所以请教生命,是请教我们在成长中要穿越的很多的障碍。可能二老这么精神的状况,也会把普通的人就给吓着了,觉得我们怎么也到不了这个程度。因为我们自己又不会保健,又不懂中医,我们生活现在有那么多误区,所以呢我也查了一下,两位先生的履历、经历,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就是两位先生在年轻时候,好像也都曾经得过重病。这些疾病是怎么被攻克的?我们先来请教一下朱老。您当时的这个肺结核的情况很严重吗?

朱良春:很严重。

于丹:是吗?这个在当时是基本上西医没法解决的问题,是吗?

朱良春:对,那时候没有抗生素,我完全是吃中药,同时结合自身的精神、生活调节,经过大半年时间就基本上治愈了。由于经受了结核病的折磨,自己感觉到这个疾病的痛苦,所以呢我就下定决心要学医。

于丹:其实这人最容易受挫折的就是这种身体疾病带来的打击,我也看到陆老您有专门的关于生命自我修复的这种学说。那么陆先生是得过肝病,是吧?而且也是同期据说诊断出来的一些人都没有越过这个关坎儿,但是陆先生现在在我们面前是如此精神。

陆广莘:两个信念,一个信念,肝脏的修复能力非常强,第二,你要减轻肝脏的负担。第一,不要过多的营养,第二,特别不要过多的药物,第三,情绪上一定要舒坦、要乐观。

于丹:其实刚才二老讲的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从精神上怎么样对疾病和对自身的认知。我们大家更想知道的,就是能不能够像朱老说的这样,有一种精神境界的自我修养和提升,像陆老说的这样,自己有不痛快的时候,甚至得病的时候,迅速给自己做出一种判断和调整。

朱良春:我们中医《黄帝内经》里面就有这么几句话:“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淡呢就是在精神上要安静、要愉快、要乐观,虚无就是不要去追求,不要去……办不到的事,你硬是要做去,这个就错误了。真正能做到这样子,你的精神就能内守,不耗散,那么就有很好的体力去学习、去工作。

于丹:中医的这个养生养生,是没病的时候防病,就是它的重点是健康,而不是去针对病,脚疼医脚,头疼医头。

陆广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就是生命的问题。医学——医生医生,医的是生;医学医学,学的是生。也是要向生命学习。

于丹:如果回到朱老跟陆老刚才说的这个命题,就是让我们的心宁静下来,能完成精神内守,也许我们比医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多一份精神的定力。其实呢,老子也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我们今天这么难得的机会,在这里请教二位先生,其实就是请教生命的这种自知之明和自胜之力。我们到底有什么样的能耐,让我们的生命真的更强大一点,去面对一个变化的世界。我有好多学生都说,为了谋求到一个职位,夜里不能不加班,连续可能一个星期要有五、六个晚上都熬到两三点钟,然后到早晨起不来就要喝浓咖啡。还有些人从此就开始吸烟。

朱良春:古代的人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医讲的这个阴阳,白天是阳,晚上是阴。白天阳的时候我们要多活动,多工作,多学习;到了晚上的时候,到一定的时间应该就要休息。在该休息的时候不去休息,这样子就把我们的生理规律打乱了。打乱了以后五脏六腑气血都混乱了,混乱了以后,就会削弱了我们自身的免疫功能、抵抗疾病的能力。这样子长时间下去是影响健康的。健康是一个人的一生当中最大的财富。

于丹:我前一段在手机上看见他们发的一个段子,说什么叫现代人:现代人就是先坐电梯到二三十层楼上的健身房,再去跑步机上跑步;吃饭的时候先胡吃海塞,最后吃一大把减肥药;说现代人就是放着孩子不生,然后养个宠物叫儿子……凡此种种有一大堆。后来我觉得这手机段子有时候写得也挺准确、也挺辛辣。它就说了现代人好多违背这种日出而作、日暮而息的事情。就像道家古训里说的这个域中有四大,天大、地大、道大,人也是一大。但它们中间是有关系的。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现在呢能享受的东西多了,我们好像离简单关系反而远了,那我们就回到简单关系。陆老,您觉得我们现在人最简单的生命法则,能给大家一些什么建议?

陆广莘:现代医疗在人类健康长寿的影响因素中是占8%。

于丹:哦,这么少。

陆广莘:就是如果说我们国家也仿造这么一个方式,100%的努力、一流的设备、一流的人才,只有8%。2009年开始到2020这十二年,我们的主题叫健康中国,主要的目标是促进健康。我们可以这么说: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的健康或者疾病的制造者。你的健康或者你的疾病谁制造的?是你自己制造的。新世纪的教育宗旨,应该是能够帮助每个人自我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于丹:两位先生到今天这个程度,在我们大家的眼中看见的,就不仅仅是医术,而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生命境界。只有这种生命的达观与彻悟,再加上医学,才能够铸就生命这副容颜。治病这件事情有点儿被动。病来了以后呢,永远是处于防御的、退守的,但是促进健康是建设的、是积极的。其实人的思维方式也基本是有这两种倾向,就是处于悲观的解决问题,还是处于乐观的,让生命蓬勃,去防患于未然。我记得我有一个朋友曾经跟我说,说你现在工作压力这么大,你必须得打球,你一个星期要去打几次球。我说那怎么可能呢,我没那个时间。后来他就跟我说,你每个星期还给你学生上课吗?我说当然了,那是我本职啊。他说你现在就想,你能给学生上课你就能打球,你就把打球也当成一个本职。要保持不低于你上课的频次,你这个命才算是有得可保。我当时觉得这是个思路。因为过去觉得运动保健,这比起给学生上课来次要得太多了。可能对我们这种中年,压力特别大的人来讲,是该敲这个警钟了。所以呢,从运动方面,您给大家的建议是什么呢?

朱良春:运动是一个人的生命当中活动之一,但这个活动我认为不应该次于学习和工作。我说,人要活就要动。你不动就活不下去了。

于丹:朱老,我们现在特别好奇,您老现在保持什么样的运动方式呢?

朱良春:我过去呢,年轻的时候,虽然我1956年到1984年就当院长,但是我一直骑自行车的。上班也好,在市里开会也好,都是骑自行车的。我用骑自行车的活动来代替运动,这样子不占用我的时间了。那么到了80岁以后不骑自行车了……

于丹:哦,80岁以后才不骑自行车。

朱良春:诶,我呢就自己搞了一个简单的一个运动,就是四肢都能运动。还有一种就是早晨醒过来的时候,不是一醒了就马上爬起来,应该要做一点活动,手擦擦、脸擦擦、耳朵摸摸。

屏幕提示:常擦面部,能振奋精神;常梳头可明目、清脑、活血、防脱发;常按耳,能健脑、防耳聋。

朱良春:这样活动以后,让头脑清醒以后,你再起来,这是最简单的。另外呢,我是每天晚上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时候,我就做一个简单的动作,这个简单的动作,我四肢都要动的。两腿下沉,我眼睛在前面看电视,但是我腿也动,手也动。就这样子(现场示范动作),指头也动,这样全身都动。我动五分钟以后,身上就有点发热了,到了十分钟,微微就有点出汗了,我就停止了。这样感觉很舒服。

于丹:哎呀,您这个方式看着是很简单,但是我估计我们好像有好多年龄没您一半大的人,站一会儿这个腿就钉不住了。

朱良春:这个要逐步增加。青年人不在乎,中老年呢可以先两分钟、三分钟逐步增加。运动,我感觉就是有八个字,一个呢,适量运动。青年人的运动量强一点,中老年人的运动量要小一点。第二句话,持之以恒,就是贵在坚持。

于丹:这最重要。

朱良春:因为动了以后,气血周流,呼吸加快,心跳加快,这样子促进血液循环。呼吸加快了以后,深呼吸可以吸收大量的氧气。这样子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这样子对维护我们的健康、提高我们的自身的免疫功能,有极大的好处。

于丹:刚才我们是看到了朱老在现场的身手矫健的运动。关于陆老,我也没有看见,但是呢编导组的工作的同志都在跟我说,说他们拍了一段陆老的片子,说很是了得。

片花:

于丹:人老先老腿。     

陆广莘:叫人老先老嘴,为什么人老了皮肤就要老了?     

朱良春:精神的调节呀比吃饭睡觉还要重要。     

陆广莘:带病是可以延年的!

 

于丹:拍了一段陆老的片子,说很是了得,我们大家一起先来看一下陆老的运动。

陆广莘:这是话剧的台步嘛,对不对?这是一个模特,这不是叫猫步吗?但是我把它一般地脚后跟着地,第二步是脚尖。这个五个手指头和五个脚指头一样,是最末梢的,但是也最敏感的。

于丹:我们看见陆老与其说是运动,不如说是日常的行走。您看这个楼梯,两级一起上、两级一起上,大步流星,然后蹦蹦跳跳地下楼梯。过去都听人家讲说,人老先老腿。您的这个腿脚,包括刚才看到朱老的腿脚都能这么好,这个也是要从年轻的时候持之以恒,一直保养过来吧?

陆广莘:为什么要人老先老腿?因为地球上唯一站起来的生命就是人。其他动物都是四条腿着地的,它的头在它的前方,心脏在它的后方,脊柱在它的上方。所以它往前输送是平行的。但是人,我们都站起来了,最高的司令部在这儿(动作:指向头部),这个血、心脏挤出来的血有地心引力的结果,从腹主动脉往下走。所以两条腿的运动,根本不在于腿关节的问题,是为了有效地把血液克服地心引力,往上打到大脑去的必要条件。所以说胳膊拧不过大腿,大腿为什么粗呢,就是有这个道理。就是要把(血)有效的打上去。当走路,老年人走路蹒跚了,一步步……一点点走了,那就他处在大脑慢性缺血缺氧的状态,那生命就不久了。所以,这个动,目的就是让气血津液能够输送到最重要的器官那儿去,而最重要的器官一个大脑、一个心脏、一个肾脏。因此,第二个问题来了,这个动不仅是你上肢下肢动,我觉得第二个我们现在提出的命题,叫人老先老嘴。

于丹:这是什么意思?

陆广莘:诶,嘴动非常重要。而人类比动物退化的,指主要功能退化,牙齿老早就没有了。然后老人就喝稀的,老喝粥,越来越走下坡路。所以咀嚼本身也是个动,也是嘴动。一个腿动;一个嘴动。动,任务就是让气血津液的流通。第二,气血津液流通,现在一般关注的是……心脑血管关注的是我输送出去的东西,正像我们的大城市里边,粮食鸡鸭鱼肉都来了,可是你吃完了以后,这些垃圾怎么办?这是一个往往被忽视的问题。这是我们代谢的产物,能不能很好地回收;排泄出去?为什么人老了皮肤就要老了?因为它的末端,就是那些垃圾回不来,静脉的回流、淋巴的回流……所以我说我们动,任务就是让它气血津液畅通的。第三,这个气血津液畅通跟情绪非常有关系。你情绪不舒,老是焦虑紧张,那么你就淤了,中医叫气淤了,淤就是不通了嘛。

于丹:其实呢看着二位先生这么精神,这么年轻,脸上的这种气色,包括眼睛中的神采,这都不是一日之功。我们现在呢有的时候是盲目地为动而动,动的时候真的是不知其所以然。内在的心智运动,情绪平衡,这件事情比肢体运动可就难多了。从情绪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们真的是能够很好地完成这种调节吗?

朱良春:我感觉到这个精神的调节,比吃饭睡觉还要重要。如果你精神情绪不好,一天到晚焦虑、急躁,心情不安,这样子你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所以精神情绪呢是我们生活当中最最重要的一个关键。有这么一副对子:“事在人为,莫道万般皆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在很多急躁焦虑的过程当中,你退后一步啊,就自然宽了。所以在精神调节方面非常重要。中医讲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个七情一定要调节得好。你不要认为喜是好事,大喜也伤心。《儒林外史》里头讲到一个举人范进,他中了举人,他高兴,开心啊,中举了,结果昏过去了。后来是那个他岳父……

于丹:他岳父过来给他打醒了。

朱良春:打了一个嘴巴,大喝一声,然后才清醒过来。当然了,因为这个是大喜,乐极生悲,大喜大悲,大悲就伤肺;大怒呢就伤肝;大恐呢就伤肾;大思呢就伤脾。就是要注意呀,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要知足,知足者常乐,不要强求,强求往往得不到好的结果,反而招来烦恼。所以我们在事业上要拼搏;在学习上要进取,但是在人与人之间要以平等心来对待,要退后一步来自我反省。这样子,很多的焦虑、很多的东西就可以解除了。

于丹:我前几天还看见一篇心理学的文章,叫做《无法管理的愤怒》,那上面提出一个观点挺有意思,他说别以为社会精英阶层得到的东西多了,他就不愤怒,说他的愤怒呢还会比普通人还多,为什么呢?因为人得到的东西越多,他自我边界越大,人越扩张越容易愤怒。所以那个文章里边提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概念,叫符号性愤怒。就是说一个人后来变得愤怒没什么理由,就是我愤怒说明我重要,拿愤怒当名片;拿愤怒当符号,经常动不动……你想在单位他要是愤怒,说明他有下属,他在家里要愤怒说明他是户主,所以这个人呢就变得不必要愤怒的时候也会亮出一种符号性愤怒。其实刚才朱老说养生要制怒,但是现在人一个是外在的冲突挑战多,不由自主地愤怒,还有一个就是经常拿符号性愤怒再出来炫耀。事实上是我们知道愤怒有害健康,但愤怒就是越来越多。我们想接着请教陆老,在生活里面您也会是那种爱憎特别分明的人,那您又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中医前辈,您的性情又是这么强烈,您在制怒上能够给我们一些什么建议吗?

陆广莘:我妈妈教育我一句话,叫“做人要做长流水”。前边有坑坑洼洼,填满了才能往前走,盈科后进,放乎四海。所以说人的一生有坎坎坷坷,应该说是一个财富。我认为人的一生,上联叫做“从错误中学习”,第二,下联呢,“在带病中延年”。带病是可以延年的,疾病不完全都是坏的,疾病还有提高你必要的健康能力的作用。

于丹:其实呢我就想起来一篇著名的小说叫《最后一片落叶》,就是讲一个小姑娘已经觉得自己病入膏肓了,所以一个老画家跟她讲,说你看窗外,只要这个深秋最后一片叶子还没有掉,你的生命之火就不会熄的。这个女孩子就天天看、天天看,觉得每天一阵秋风一地落叶,最后一片总会掉的,但是最后一片就始终没有掉,后来她的生命就奇迹般地康复了。等到她病痊愈之后去找,大家告诉她说,那个老画师其实已经去世了,那个最后一片落叶是他在风雨交加的那个夜里,在树上真正掉光叶子之后爬上去画的。结果这个小姑娘就因为看着,觉得叶子还在,希望还在,就出现了一个奇迹。其实这就是陆老跟我们讲的,人用一种良性的心态,用一种好的健康性的情绪,可能也能完成--用您一个词,就是自我修复,也能完成一个修复和调整。可回到物质基础,大家还是会迷惑,包括现在可选择的东西多了,结果富贵病也跟着多起来了。心脑血管的、肝脏的……所有的病都多起来了。那您说在今天这个时代,回到餐桌上,饮食您能给大家一些什么建议呢?

朱良春:我们《内经》里头就讲过一句话,“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吃得太多了,胃肠……

于丹:就伤了。

朱良春:就受伤了。不光光胃肠受伤,肝脏、心脏都受损害。你比如肉类的东西,尽量地多吃一点瘦肉,肥肉少吃一点,吃一点鱼类,牛奶鸡蛋这些是可以的;蔬菜类,新鲜的蔬菜,饮食一定要合理搭配,荤素搭配。当然五谷杂粮非常重要,现在提倡了,比如多吃一点小米呀,吃一点玉米啊。其实这些东西提供给我们的植物性的蛋白质啊,它有益无害。所以我建议我们的同胞尽量地……少喝一点酒是可以的,不要酗酒,不能过量,而且不能经常天天吃。这是酒,还有一个烟的问题,抽烟是百害无益,没有一益。

于丹:比酒还坏,是吧?

朱良春:诶,有百害,无一益,害己害人呢。二手烟危害更大。所以我们希望为了自己的健康,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我们的事业,我们要管好这张嘴。

于丹:我现在找陆老师当面求证一下,不知道是真是假哈。说您不太忌口,说您一天能吃四个鸡蛋,是真的吗?是真的?(陆老点头)那您看大家都说现在鸡蛋里边胆固醇高,说血脂啊、心血管病,说老人都要防。可是您现在这状态恰恰是好多人说有钱难买老来瘦,您看您上下楼的这个节奏,让现在四十多岁的人都很羡慕。那您又怎么调节呢?

陆广莘:两千二百年前,《吕氏春秋》就说了:“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没有绝对有利的东西,也没有绝对有害的东西。所以我说我吃是百无禁忌。

于丹:确实现在有好多老人,只吃蛋清,不吃蛋黄。

陆广莘:鸡蛋是最好的蛋白,蛋黄是个胚胎,是生命的开始。这里面有卵磷脂,不光有胆固醇,卵磷脂能降低胆固醇,卵磷脂是补脑的最好的东西。所以蛋黄鸡蛋,我这么一说了以后,大概可以涨价了……哈哈哈。因为我在2003年我讲萝卜汤的时候,内蒙古的萝卜都涨价了。鸡蛋是最好的、富有生命活力的营养最好的东西。不要认为胆固醇高了,胆固醇不是说你进来多少就多少,胆固醇有代谢在那儿。如果你自己合成胆固醇的代谢亢进了,那么哪怕你不吃它照样有。所以我说这里边有一个误区,就好像人就是个机器,我给你塞什么,我补充你什么,我给你什么就是什么,不对的。生命体的自我独立性对外界是有自己选择的,那么你能不能少吃多餐、细嚼慢咽呢?我经过一个实验,1958年,50年前,50个糖尿病病人,每人给消毒的海绵让他咀嚼,嚼半小时,一查,所有的人的血糖下来了,血脂下来了。食物没有进去呀,光咀嚼啊。

于丹:就是咀嚼?

陆广莘:没有食物进去,咀嚼了半个小时以后,血糖下来了,血脂下来了。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你只要细嚼慢咽,你就可以避免高血脂、高血糖。这个口腔的咀嚼,它带来的,一可以固齿,二可以美容,因为你咀嚼时面部肌肉运动了嘛,可以延缓你的面部的衰老,第三可以健脑,你咀嚼,大脑的血液循环就改善了。所以我们南方有一句话叫“催工不催饭”。催工,就是师傅你手紧一紧啊,不能说你这个吃饭让我快一点,我们都要客气嘛,都说“吃饭,慢慢吃”,这不是客套啊,这是个至理名言——吃东西要慢。

于丹:我们今天呀,就是您说的那个科学有时候过分地放大之后呢,我们用脑子生活的成分越来越多,用心灵生活的那个比重越挤越小。人用理性去做权衡利弊得失,这种分析越来越精到,但是人凭自己的诚意、感受,那种主体上的那种蓬勃昂扬,这个空间有时候受到打压。所以呢,我越来越觉得我们今天这个题目叫“请教生命”是有道理的。现在儿女都很孝顺,因为没有那么多时间陪在父母身边,为了表达歉意,就买各式各样道听途说的药品、营养品,一摞一摞地抱回去。老人们有的时候自己也被这个病的阴影老笼罩着,确实不知道它(指营养品)是深是浅。

片花:

朱良春:那些广告的宣传呢夸大了,诱惑力很强。

于丹:很多人不问青红皂白的去补,这首先是心理发虚。

陆广莘:今天的社会最严重的问题是人们对疾病的过度恐惧。

 

于丹:老人们有的时候自己也被这个病的阴影老笼罩着,确实不知道它(指营养品)是深是浅。再来请教二位先生,看看能给大家一些什么建议,朱老。

朱良春:保健品,顾名思义是保持健康的,对健康有益的。但是现在的这个保健品名目繁多、无奇不有,而且那些广告的宣传夸大,诱惑力很强。中医叫辩证论治,因人治宜,根据一个人的具体情况,来采取不同的内容来进行调补。这样子才是真正达到保健的目的。

于丹:朱老其实刚才讲了一个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平衡。其实阴阳这是一个人体的大平衡,人缺点儿什么就是一种失衡,补上了以后达到了一个新的平衡。当然这个平衡最重要的,它不是一种僵死的,而是一个动态中不断循环调整的这种平衡。所以还是中心是活着的;是动着的;是循环的,一旦失衡的话有的时候可能会过犹不及,补的一些东西。其实陆老一直在跟我们强调这种主体性,人的内心的这种精神的力量。我想呢刚才朱老师说的这个很多人不问青红皂白地去补,这首先是心里发虚,就是觉得自己的生命力没有您说的那么强,觉得是什么都先来点儿,好像自己先储备着就能有用。可以说,比起这个身体上的保健品来讲,精神保健现在是最重要的,就是有病的人怎么样不被病吓倒,没病的人能以一种大健康去防御疾病。

陆广莘:为什么我们不去注意人的自我痊愈能力、自我防病能力、自我的抗病能力、调节能力?所以说,我说今天的社会最严重的问题是人们对疾病的过度恐惧。

外景采访中某位患者:(拿出来一堆药)这个就是我一天要吃的药,这个是脑血管的,这个是开胸顺气的,这个是降血压的,这也是脑血管的,这是降血脂的,这是心脑血管供应不足的,一把一把的,烦死了,吃了这个药在嗓子眼儿里都不下去,呵呵……

陆广莘:为什么我们不去注意人的自我痊愈能力、自我防病能力、自我的抗病能力、调节能力?真正的拉了一刀缝起来,真正长好是它自己长好的,对不对?不是你缝好的。六十年代初,英国的《New Scientist》(新科学家杂志)和英国的大百科全书已经(在)一场争论里面就说了,说中医强调的内环境的稳定以抵抗疾病,胜于直接治疗疾病。人家说得那么清楚。你身上有三五种病有什么了不起,对不对?你不要认为非得把这些病开掉,不见得,对不对?所以叫带瘤生存者、带菌生存者、带病生存者大有人在。 

于丹:星云大师跟我说过一句话,他说你看现代人都在学知识,知识这东西本身不坏,但是这个知识的“知”要是生了病,就变成了痴迷的“痴”了。他说问题是现在知识有时候生病了,人知识越多越钻牛角尖儿,所以人呢越学越变痴了,没变得通达,没悟性。其实呢我刚才听朱先生和陆先生讲这些的时候,我也觉得像是参禅。因为这个医学对人的身体就跟我们对人的心灵自我认知都是相通的。如果我们不陷入那种心病的痴迷,我们也能从这种生病上解脱出来,也就是说看见生命真正可以把握的那种蓬勃的、健康的、可开发的空间,我们就不至于对那些悲观地形成的障碍有那么多过度恐惧了。所以我觉得二老是以自己这样的生命经验,不仅仅是以医学常识,更多的是以人格境界,给了我们一个大启发。还想请教一个行为层面简单的保健知识,看看两位先生能不能对所有的我们的观众朋友提出一个简单易行的、每天能进行保健的方式。

朱良春:我几十年以来,我不吃其它的什么补品,我一个保健的(方法)就是食疗。

片花:首先需要准备半斤的黄芪,用黄芪煮水,煮出水后沥干药渣,再用黄芪水煮薏米、绿豆、扁豆(中药)三样,如果你喜甜,还可以加点儿红枣。如果想加快速度,可以使用高压锅。这三样东西看起来普通,但都极富营养,薏米和扁豆都有抗癌的作用,绿豆能够清热解毒,提高身体免疫力。做好后放在冰箱里,每天加热后吃一小盅即可。长期食用可以降低血脂、预防肿瘤。朱老特别提示,这个自创的食品不是一吃就见效,要长吃。

于丹:朱老请教您,您吃了多少年了?

朱良春:起码五十年了。

于丹:啊呀,五十年了。所以大家从现在开始吃,吃五十年,看看我们到朱老的这个年纪上能不能够有这样的一种精神状态。朱老给我们提的这个方子呢,我的第一反应是成本很低啊,比起来现在儿女给父母买的那个营养品要低多了。那一盒营养品我们要是折成绿豆,那能买一麻袋啊。所以这个估计吃五十年,是一个吃起来口感也很好;买起来成本很低廉;而且能让人觉得很有信心很健康的一种方式啊。谢谢朱老!我们再来请教陆老,您给大家一个什么样简易的保健方式?

陆广莘:我自己家里经常准备的小药。

片花:中药《补中益气》,这个中药方子可以缓解气虚,提高冬天的耐寒能力。其二是《防风通圣》,民间有这种说法,“有病没病,防风通圣”,这个方子可以表里双解,与《补中益气》结合服用,就可以治疗感冒、咳嗽、发烧等常见病。其三,叫《加味逍遥丸》,这个方子更为神奇,《加味逍遥》与《补中益气》一同服用会有什么作用呢?

陆广莘:国际上都承认它是抗抑郁的。

于丹:真的?

陆广莘:哎。

于丹:哎呀,现在有那么多人都有抑郁倾向。

陆广莘:二十一世纪抑郁症成为一个大问题。

于丹:对呀。

陆广莘:而中药一个是补气的,一个是舒肝解瘀的。

于丹:那朱老给了大家一个能够天天饮用的这么一个保健汤,陆老告诉大家家里头备一点小药,两个锦囊妙计成本低廉。今天呢我们在场还要附赠给大家第三个锦囊,就是朱老这一次是专门为我们这期节目从南通专程赶来,陪他来的呢还有他的女儿朱琬华医生。朱医生呢也是一位名中医,刚才在台下我看到这位大姐的时候,我觉得她非常年轻,我们不知道朱医生现在在哪里?在……在这边。我们的第三个锦囊就是先得请朱大姐跟大家报一下真实年龄。

朱婉华:我呢是新中国同龄人,今年六十岁。

于丹:我们的大姐现在素面朝天,就是请大姐给我们讲一讲如何能够保持这样的容颜。

朱婉华:俗话说呢,就是病从心生。因为一个人的心境好,他是从心而发出来的。一个人如果常常抱有一个感恩心,他的心态肯定是能好的。父亲和陆叔叔,他们为什么能健康长寿?我觉得,俗话说“仁者寿”,这个是非常有道理的。医生能为病人解除痛苦,这就是他的快乐。这个也就是二位长寿的一个秘诀。

于丹:谢谢您!谢谢!这让我想起来一个小故事,说有一位老酋长,经历了很多世事的历练,所以他评价世间的一切都从不出错。一个年轻的孩子就抱着很较劲的心理去找老人挑衅。这个年轻的小伙子手里抓了一只刚孵出来的小鸟,背在身后,他去问老人,你说我手里的小鸟是生是死。他想这一回他一定能让老人说错,如果你说它是活的,我手指一捻就掐死了;如果你说它是死的,我现在手心一张,它就放飞了。所以他说:你说吧,我手里的小鸟是生是死呢?这个时候,老人睿智地一笑,很宽容地给了这个孩子一句话,他就又说对了,他说:“生命就在你的手中”。我想这是我们今天请教生命之后,在睿智的长辈身上得到的最好的答案。就用这句话祝福所有的朋友,希望大家今天从智者身上得到鼓励和启迪,从今天开始,对我们自己说,生命就在我的手中。谢谢大家!谢谢!谢谢朱先生!谢谢陆先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