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校工作的主命题,出现课堂秩序混乱或者一片片学生呼呼大睡,不能只责怪学生的不努力和厌学,教师确实应该找找自身的原因。当然,学校管理者同样应该深刻地反思。很惊喜,我发现了以下这篇文章。不喜欢把非原创的文章放在博客里的我,又一次破了例,因为,这篇文章对很多人有益。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39839010100a229.html
?
学生的很多违纪行为都是可以通过优化的教学设计、熟练的教学方法、及时的教学管理得以克服。观察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他们能巧妙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善于利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气氛中不知不觉明白问题,不知不觉就到下课时间。
观察当前课堂教学中违纪现象,我们发现,学生中相当一部分违纪行为是被老师“逼”出来的。上这些老师的课,共同的感觉是枯燥、凌乱、拖沓、压抑、沉闷或嘈杂,无法激起学生的好奇与兴趣,需要他们调动极大的意志才能坚持听下来。概括一下,课堂中来自教师本身的问题包括十二类:
1.对教学内容不熟悉,知识介绍零散,不能形成要点与结构教学重点、要点不突出。这会导致学生听课的疲劳。学生会抗拒这样的疲劳,出现小声说话、看闲书、开小差等注意力分散现象。
2.不能做到熟练地分配注意力有时,老师光注意到与发言同学的对话,而顾不到全班其他同学;或者,老师光顺着自己的思路往下走,不关注课堂中的发事征兆,就会导致有人乘机违规。如果这样的现象一再发生,学生违纪没有被老正,很容易被其他同学所仿效。从而,使这个班级的课越来越难上。
3.教学环节过多,并且过渡生硬环节过多,眼花缭乱,冲淡主题,形不成结构。过渡生硬,学生如雾里看花听不明白,容易分心,致使听课效率下降。
4.忽视向学生呈现清晰教学目的与意图导致学生听课盲目,容易被无关刺激所吸引。
5.在凌乱的黑板上随手写字,不易突出重点要点学生听课过程中难以自己建立知识结构。这会导致学生之间小声探讨询问,继而产生纪律问题。
6.语速过快,语调过平,语言平乏易使人产生疲劳感,难以激起兴趣。
7.问题设计过大过空,或问题设问的时机不合适学生无法回答。
8.不善于组织学生讨论呈现一个很突兀的问题,却不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常常导致很多学生紧张、担心,而不是积极投入思考。
9.不善于从学生的答案中引申出与课本相关的知识点习惯于按自己的备课思路与设计好的课件往下走,显得刻板、缺乏灵活性。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不能融会贯通、深入浅出,掌握的学科知识缺乏迁移性与分辨性。
10.没有意识到可以利用学生自身资源有时,教师归纳的结论看似完整全面,其实,放心让学生讨论,学生是可以快速地从多个角度得出这样的结论。只不过学生的结论结构松散,语言生活化一点。而这时,恰恰可以发挥教师的提炼、联结、引导、规范的作用。教师的独白式苦讲既累自己,也累听课者。听课的人总感觉老师很罗嗦。不会节省能量。
11.缺乏教育机智面对突如其来的事件,不能迅速、漂亮地处理。给学生留下老师无能、胆怯、刻板、缺乏理性的印象。一旦这样的印象出来,教师后续的管理很难进行。
12.缺乏对学生个体、团体心理的了解面对来自学生或学生团体的违纪行为,不能采取合适到位的处理方式。导致正确舆论建不起来,起哄、挑衅之风蔓延。
因此,要上好一节高效率的课,必须学会按学生的学习思路备课,尽量使学生在多种智力运作活动中转换,并吸收学生合理的思考成果,提升学生对自己思考问题能力的自信心,从而在成功、快乐、兴趣盎然中不知不觉吸收老师提炼的“精华素”,没有记忆负担,但可以真正融进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这样的学习结果最巩固,也最利于迁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