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著名武术家刘振棠

 老何家的 2012-04-10

中国著名武术家刘振棠

——转自石头的博客,以存史。

 

    刘振棠(1900—1995)故城县建国镇(原武城县河西街)人,济南武术传习所毕业,王子平、孙禄堂等名家练习摔跤、内外家拳械功夫,后入旧军队出生入死,屡立战功。七七事变后回家经商务农,为八路军游击队做了大量地下工作,解放后在京城各个公园义务授拳,弟子满京城。1985年回老家故城建国镇民主村,直至去世,授徒过百,将中华武术的种子播撒在老家这片热土。

   一、济南武术传习所科班练武,学得一身好功夫。

  刘振堂在武城县乙种蚕业学校毕业后,正赶上济南武术传习所招收各县学生,其父刘桂林当时任武城县商会会长,家庭富裕,俗话说穷文富武,民国七年,刘振棠就拿着武城县保送的一纸公文进了济南武术传习所,成了武术传习所第二期的学生。当时校长陈栋是济南教育局长兼任,他是济南四十七旅马良的秘书。教员都是聘用当时社会上的武术各门派的顶尖高手,传授流行于各地的拳械。有“千斤王”王子平、“活猴”孙禄堂、沧州“铁拐子”王振山,及杨启盛、程墨齐、王永安、雷广文、李配义、丁振西、张风岩,何振江、郭发祥、常秉章等,每位教练都有自己的绝活。当时练功每天五点起床,六点开练一个小时,吃饭后再练,一天七个小时训练下来人累的不能动,异常艰苦,特别是王子平摔跤科目经常摔伤。刘振棠异常聪明,又能吃苦,至民国九年九月毕业时,他已经掌握了内外家各派拳械和摔跤的精髓。

    二、军旅生涯,身经百战。

   当时济南武术传习所的毕业生经学习考核,优异者被分配到军队当武术教官,刘振棠就到了张宗昌部第五师十七团三营做了武术教官。刘振堂擅长刀法,简单实用,容易记,实战性强。因此,士兵学起来很快就会,只要加强基本功练习,很快就能实战,极大的提高了三营士兵的战斗力。做了两年教官之后他被调到胶济保安队驻守青岛崂山,专给一些名人、高官进山游览做保镖。当时保护过康有为、孙中山的前妻(孙科的母亲),其他师长、省长每月都有很多,均无一差错。后军阀之间混战,刘振棠就上了战场,因为眼明手快,经过几次战役均未战死负伤,却练得了双手用枪百发百中的好枪法。

他还曾经用他的战刀救过旅长,护送过银元枪支。一次张宗昌一群乱兵败退到河边找船,赵旅长的船已经满负荷,十几个乱兵手持大刀、棍棒硬要上船来,赵旅长鸣枪警告也无济于事,事态已经失去控制。在危机关头,刘振棠抽出战刀,使用 “十三刀”法,把冲到前面的几个打入水中,后面人都吓了回去,刘振棠武德高尚,出手并未伤人,使赵旅长安全离开了危险之地,此事后深受赵旅长信任和感激,被任命为警卫连长,并把押送银元和枪支(一大车银元、两大车枪支)的任务交给了他。在运送途中,遭遇到冯玉祥的部队,被冲散。副连长在一群老兵怂恿下,准备掩埋了枪支、私分了银元当逃兵回家,他坚决不同意。拔出战刀说:你若赢了我的刀,我就听你的。副连长用的是一把宽面的大刀,奔他面门劈来,刘振棠只用了一个缠头裹脑,副连长的战刀被粘住,顺势一滚就将战刀架在了副连长的脖子上,只要刘振棠再向前一抽刀,副连长人头就会落地。众士兵被惊得目瞪口呆,刘振堂却把刀拿了下来。“好功夫”,众士兵一口同声!事后,他一直为副连长隐瞒此事,副连长也真正从内心佩服了刘振棠,军饷和枪支被安全护送回旅部。

随着战事的结束,刘振棠先后辗转在南和县当过缉毒队队长,在德州当过保安队队长。他能骑在马上使用用两把盒子枪,百发百中。在南和期间收缴过大量的鸦片。在德州为民除害,剿灭过无数次的土匪,当地百姓送他外号刘大胡子,在南和和德州一带,土匪一听到刘大胡子马队来了,立马吓得逃窜。

      三、抗日战争时期,几分钟解决过一名狗汉奸。

   七七事变后,日本鬼子占领了德州,他坚决不为日本统治者服务,提前辞掉保安团的差事,回到老家做生意,走上了经商的路。

   日本鬼子占领武城县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一些帮日本人办事的狗汉奸更是让人狠的牙根痛。当时他在临清县与人合伙做买卖开了间杂货铺。有一次他骑一辆德国产自行车顺运河大堤去德州进货,他后面驮了一百多斤烟叶,回来的路上,走到田屯村附近突然窜出一名持枪的日本人,此时正值中午,路上根本没人,此人站在路中央,枪口对着刘振棠说:“下来,把东西放下,留你一条性命,否则枪毙了你”。刘振棠一看会说中国话,便知是个汉奸,日本人是不会单独一个人出来的,估计这小子准是家离此地不远,回家顺便劫点东西,心里就有了数。刘振棠立马下了车子,装出一副吓坏的样子,说:老总千万别开枪,东西全给你,留我条命,随即就把车子支好,这时狗汉奸已将枪口顶到了他的脑门,说:“放下东西,走人”,刘振棠一看此枪并不高级,是打一颗子弹需拉一下枪栓的盒子枪,心里更不怕了。心想就你一个人还敢来劫道明抢,今天遇见我算是你小子倒霉。只见他抬手一撩枪管,那枪就响了,正好朝天放了空枪。那汉奸还真没想到他敢反抗,一看打空了,就要拉枪栓,汉奸胳膊还没落下,刘振棠照着他肋下就是一肘,那小子便瘫坐在地上,估计肝被震碎,疼的昏死过去。此地路旁边全是乱草,刘振棠正好车子上还有有段捆货麻绳闲着,三五两花就把这小子手脚困个结实,两手一搭汉奸便上了他的肩膀,头朝下扔向草丛深处,滚到大堤下面,“是死是活看你小子的造化了”。此次遭遇三分钟结束。

      四、刘家是八路军最坚强的堡垒户。

   随着日本鬼子烧杀抢掠愈演愈烈,临清的杂货铺也就关了门,他回到了河西街老家。白天在隋庄一私塾教书,一早一晚种点地维持生活。此时八路军游击队已经渗透到故城、武城县运河两岸各个村镇,刘振棠对八路军游击队打日本不要命,简直是拥护之极。无奈自己膝下5儿一女需要他养活,加上年龄也大了,没有了参加八路军游击队机会,但他时刻都想为游击队做点事。机会果然来了,1941年,八路军运西部队在地方军民配合下,对日伪军展开秋季攻势,给敌人以沉重打击,11月份又拔掉敌人河西街、武官寨、何刘屯三个重要据点,镇压了一批汉奸、恶霸、土匪,多数村庄建起了抗日组织和抗日武装,使武城县运河西成了冀南区党委、行署、军区的主要立足点。此时刘振棠家就成了河西街八路军的联络点,并经常和冀南运东专署专员郭鲁等八路军领导同志联系,专门负责提供河西街鬼子的活动情况。1942年4月29日日军在得知我冀南区委、军区、行署等40多个县领导在武官寨一带休整的消息后,冈村宁次调集三万多日伪军对饶阳店,武官寨、兀兰屯一带进行了包围,这次被围的多为文职干部,因此只有突围一条道路。在骑兵团和十九团的掩护下,机关领导向南突围,南面清河的日军也包抄过来,已成包饺子之势,眼看就要全军覆没,此时天空突然刮起了一阵狂风,好像天助我军突围,此时郭鲁同志就借着狂风,从霍庄包围圈中突围出来,躲到了罗马庄的一破庙里,等到天黑来到河西街刘振棠家,刘振棠将它隐藏在自家的红薯窖里三天三夜,等敌人搜索过后,又把郭鲁同志转移出去。从此刘家就成了郭鲁同志最信赖的堡垒户。八路军有了伤员,便让刘振棠借教书的便利联系周围的老乡保护起来养伤。次年,郭鲁妻子杨超和其岳父母一家三口被武城南关伪军杀害,留下一女婴叫郭英,就寄托在刘振堂家,长时间的交往,郭鲁与刘振棠女儿刘苏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并最终结成革命眷属,成为建国镇老少皆知的一段佳话。刘振棠还让大儿子(刘国权)当了小八路,那年才12岁,就背着小马枪,当上了八路军的通讯员。

     五、在京城义务教拳40载,还收了李宗仁这个老徒弟。

   解放之后,刘振棠跟随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定居在北京,北京大小公园都留下了他教拳的身影。他教拳从来不收一分钱,将一生所学拳艺无偿交给大家,受益者无数。当时他与吴图南、王芗斋、李子鸣、杨禹庭、李精悟等老一辈武术家参加了国家体委组织的武术挖掘整理小组,为中华武术继承发展做出了贡献。1965年李宗仁回国后住在北京饭店。每天早晨必由程思远陪着到东单公园散步时,都会看到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在教太极拳,十分健壮威武。经问其学生,才知此人是武术界颇具盛名的刘振棠老先生,当李宗仁提出学拳的想法,刘振棠表示欢迎,从此刘振棠就多了李宗仁这个老徒弟。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程思远先生专门撰文介绍前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先生跟随刘振棠学练太极拳的经历,刊登在《中华武术》1985年第一期中。

    六、老年回到老家,广收门徒。

   1985年春,88岁的刘振棠回到老家故城县建国镇民主村,与四子刘国胜安度晚年。他到建国镇不久就引起了周围乡亲们的关注。因为这个老先生太特别了,白胡子一尺多长直到腰部,两目炯炯有神,仙风道骨,活像个老神仙。又听说是武术大师,方圆几十里各门各派练拳的把式来与刘老先生切磋拳艺者络绎不绝。来与刘老切磋拳艺者都感觉,与刘老一搭手,就好像站在了大皮球上,脚下不听使唤,前仰后合,如老叟戏顽童。刘振棠武德高尚,与人切磋拳艺都是点到为止,从不伤人,与之切磋者纷纷拜在门下学拳。在老家的十多年间授徒2百多人,为故城武术的继承与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