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浪木根雕

松花湖浪木与普通的树根相比,它更多的是经过了大自然的雕琢,湖水的浸泡,坚硬如铁。形状千姿百态,妙趣横生。有的像鸟类,有的似动物,有的如人形,这些材料造型奇特,形态各异。
浪木刚开始被人们发现时,被捡回来当柴烧,可是它很坚硬,不易砍断,而被烧柴人抛弃。终于有一天被孙玉海等雕塑家们发现,于是,这些丫丫杈杈的东西,形态类似某些动物,所以被他们捡回来经过清洗处理之后就在他们的小锯和尖利的刻刀下,雕刻成各种形态各异的动物,这就形成了吉林特有的浪木根雕艺术品。
浪木根雕是吉林独有的艺术形式,而吉林市作为浪木根雕的发源地,更是聚集了一大批技艺精湛、富有建树的艺术家。在吉林市有这样一个民间歌谣:“松花江不得了,木头沉底石头漂。”所说的“木头沉底”就是指因石化而沉入松花湖底的浪木。这原本是很自然的一种自然现象,但是现在在吉林市,它却逐渐演变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门类——浪木根雕。
浪木根雕小的只有手掌大小,大的高数米,可以说是“七分天成,三分雕琢”,“天然成趣”。做成一件浪木根雕,少则要半个月,多则要数年。它的创作过程非常复杂。“得反复地看,轻易不要动刀。构思成熟之后再动锯。枝杈末节用小锯,粗的用大锯。最后用沙子打磨。打磨之后,再上蜡、抛光,基本就成了。”一位多年从事浪木根雕制作的老者一边比划一边介绍着。
吉林市的浪木艺术家们具有多年的加工制作经验,浪木根雕在他们手中反复揣摩,选择确定造型,经过阴干、吹烤、油浸、上蜡、刨光等几道工序的精心雕琢,一件件艺术品变得惟妙惟肖。有的适合居室陈列,有的适合大厅摆设,创作选料讲究,外观光滑细腻,手感极好,色彩持久,富有力度,显得十分高贵典雅,给人以无穷无尽的遐想和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