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孩,你抽的不是寂寞,是煙

 龙之舞099 2012-04-10

在我們父母一輩中男性吸煙者絕不少見,甚至超過半數;但女性吸煙卻是鳳毛麟角。然而,這年頭似乎越來越年輕女性加入煙民大軍,抽煙「似乎」非但算不上惡習,還挺有范兒!

隱藏在這背後的,其實是煙草廠商的汗馬功勞。有分析認為男性吸煙率已經飽和並開始下降,煙草市場可能出現衰退;可想而知,「只為特別的你而存在」的女性捲煙應運而生。

煙草業針對女性推出大膽且有誘惑力的廣告,偷換概念,採用平等、獨立、解放、性吸引力、苗條、魅力和美貌作為廣告創意,蠱惑人心。駱駝、英美、大衛杜夫等國外煙草品牌紛紛推出「女性終極時尚配件」,一步步打開女性煙草市場。

上述針對女性的種種宣傳策略效果十分顯著。1970年後,西班牙中青年女性吸捲煙人數快速增長,與針對女性的煙草廣告陡增相吻合;在進行大膽的商業宣傳之後,日本女性吸煙人數從1986年的8.6%增至1991年的18.2%。

除了煙草廠商的「努力」,流行文化對誤導女性吸煙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女性抽煙的形象在影視作品上大行其道,不少女主角在「心靈受創」的時候便躲進雲霧之中;在另外一些作品中,女性抽煙似乎也暗示著女權和力量:姐不是好惹的!於是女性觀眾便在螢幕下模仿,或是燃燒寂寞;或是宣誓力量。

在各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發達國家的女性吸煙率一路上升,幾乎追平男性。 近年來,英國有23%女性,25%男性吸煙,跟在荷蘭看到男女吸煙率類似。而與發達國家相比,發展中國家女性吸煙率平均「僅」為 9%。值得注意的是,這只是「目前」。不難想像,煙草集團的魔爪幾乎一定會伸向這批極有潛力的人群。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到2025年,全球女性吸煙率將升至20%;其中,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更是讓人垂涎。

三十年代奧斯卡影后瑪琳·黛德麗(Marlene Dietrich)在電影《摩洛哥》中的造型。她所塑造的男裝女穿以及吸煙的形象被影迷奉為經典

女性吸煙,危害兩代

吸煙有害健康,婦孺皆知。由於男女在身體構造、功能代謝、神經功能、激素作用等多方面的不同,吸煙對女性的危害綜合來看可能比對男性的危害更大。

相對男性煙民,大量研究顯示,吸煙對女性呼吸循環系統的危害高於男性:女性出現肺氣腫和慢性支氣管炎等的危險更大,肺功能下降風險更高;發生肺癌的危險也高於男性煙民,比終生不吸煙的人高出13倍。包括中風、主動脈瘤破裂等心血管事件的死亡率在女性煙民中也更高,發生動脈硬化的幾率約為男性的2倍。更年期之後,由於體內激素的變化,吸煙的女性發生冠心病風險更大。

女性是孕育生命的海洋,任何污染有可能對女性本身及下一代造成傷害。比如,由於藥物的相互作用,吸煙的同時長期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藥可大幅度增加婦女心梗的風險,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明確要求口服避孕藥說明書上註明這一點。此外,女性吸煙還會加快衰老,影響女性生理週期,導致月經異常、痛經、更年期提前等;還可能引起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等婦科相關癌症。

孕婦吸煙則易引起自發性流產、早產、死產或宮外孕,嚴重影響胎兒發育,導致低體重嬰兒等;孩子出生以後,母親吸煙所製造的二手煙環境還會對下一代的健康造成更為長久的威脅。

比起男性,女性更難戒煙

有人說,女人是衝動的動物。這句話是否正確暫時擱一邊,但針對女性煙民的研究確實表明:戒煙過程中女性更有可能因為「一時衝動」而再次吸煙。

國內外的一些調查都顯示女性煙民更多通過吸煙來緩解自己的負面情緒。壓力、焦慮、抑鬱等精神症狀本身在女性人群中發生率就較高;在戒煙過程中,女性主觀感受到的壓力、焦慮等情緒更多,她們對於煙草的需求也會更強烈,戒斷症狀要比男性更嚴重。

因此,針對女性煙民而言,戒煙絕不僅僅是戒除尼古丁成癮這麼單純。科學家們已經越來越多地呼籲關注女性煙民在戒煙過程中的心理因素;研究人員試圖針對女性的特點制定個性化的戒煙方案,例如心理疏導,抗抑鬱藥,飲食控制等方法,但其效果還需要更長時間的實踐檢驗。

尼古丁替代療法,不太有效

戒煙的方法多種多樣,「多種多樣」就說明沒有特效手段。別以為尼古丁替代療法就是救命稻草,其實,它的作用很有限。

尼古丁替代療法包括尼古丁口香糖、噴劑、皮貼等等,其原理其實就是通過給予戒煙者其他尼古丁制劑從而減少對煙草的依賴,從而逐步完成戒煙。尼古丁替代療法的短期效果已經得到了肯定(具體請閱讀:「尼古丁替代療法能戒煙嗎?」),但是近期一項哈佛大學主持的回顧性研究卻對其長期效果提出疑問。從結果來看,此療法似乎並不比其他方法更有效。

對女性煙民來說,尼古丁替代療法也不是特別理想,對其原因有不少解釋。一種分析認為這是由於尼古丁在女性體內代謝速率更快;還有更新的觀點認為女性吸煙常常不如男性大口,所以吸入的尼古丁量小於男性,也就是說,尼古丁成癮在女性煙癮中所佔的比例值得重新思考,行為學戒斷和心理戒斷可能來得更為重要。

女式香煙更健康?誤區!

除了針對女性市場進行拓展,煙草行業還一貫利用誤解使人們產生錯誤的觀念。最常見的誤解認為焦油含量低的煙草危害小(女式香煙普遍焦油含量較低)。這是一個已經被證否的觀點,近年來的流行病學數據顯示,低焦油捲煙並不減少肺癌及心血管疾病風險。

另一個誤解則是,薄荷味(或其他特殊口味)的煙草危害更小。而事實是,薄荷味等特殊口味的香煙危害同「正常香煙」無異。而且,調查還發現,在美國黑人群體中,吸薄荷口味香煙的人要比吸非薄荷口味的人更難戒除煙癮(具體請閱讀「薄荷味香煙對公眾健康的影響」)。這些誤區貽害無窮,研究發現,女性吸煙率(包括曾經抽煙後來戒煙的)的升高和「女式特製捲煙」的出現、以及所謂「低害捲煙」的錯誤概念有直接關聯 。

作者的話:對個人來說,吸煙是一個健康問題;而從社會角度來說,包括商業、傳媒、政治、行政法規在內的整個大環境則更多地影響著民眾對於煙草的態度。然而為了自身和下一代著想,不管是女性還是男性,不管受煙草的傷害更大還是更小,都應該早日戒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