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呵护中成长

 teresa511 2012-04-11



做父母的本能或天职之一,就是呵护孩子,力所能及地给予孩子以最好的关爱和保护。然而,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讲,事实上他们并不清楚,孩子真正需要呵护的是什么。孩子真正需要呵护的是什么呢?不是因为他遭受了伤害,不是因为他遭遇了挫折,而是给他的一个自我实现的空间,是呵护他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冲动、好奇心和想像力。 

6节:最该说的话

1、亲爱的宝贝,是我创造了你。

   
我们在生物界见到过许多母亲呵护孩子成长的动人故事。人类世界更是如此。可以说,离开了对孩子的呵护,孩子也就丧失了成长的空间与可能。因此,呵护孩子便成了做母亲的本能或崇高的天职,许多伟大的母爱便由此而生。
   
但是,与生物界不同的是,人类对孩子的呵护超越了单纯的生物本能,而具有了合目的的价值目标和理性指引。因此,人类对孩子的呵护,就不单纯是与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相关的事,同时也是与心理、精神、灵魂的健康成长紧相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后者才是人类呵护孩子成长的真正实质。
   
做母亲的该如何呵护孩子的心理、精神的成长呢?经验表明,除了安全感之外,呵护好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将是尤为重要的。因为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第一步,也是成就孩子一生的品质和成就的根本动力。
   
孩子们的好奇心表现得很早,基本上从三岁开始,做父母的就开始感到难以招架孩子那些千奇百怪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不是超越了父母的知识面,不能回答;就是超过了孩子的理解力,不知道如何回答。而还有一类问题,则让所有的父母都感到难以启齿,这一类问题就是有关孩子是从哪里来的,男孩和女孩的区别,以及与性相关的问题,等等。
   
几乎所有的孩子对这些问题都感到好奇,而且觉得非常神秘。因此,当父母们的面对这样的问题时,一方面不能拒绝回答,以免伤害了孩子的求知欲,让孩子感觉更加困惑;另一方面,又不能回答得过于真实。这时,做父母的究竟该如何说才好呢?
   
有些父母采取的策略是撒谎,或暂时应付过去。比如,他们会对孩子说,他是爸爸妈妈从医生的皮包、或医院、市场、商店里拣来的,或是送子娘娘送来的,种子里长出来的,等等。这一类说法要不让孩子感到你明显在说谎,要不就会引导孩子往错误的答案方向发展,从而伤害他的求知品质。
   
正确的做法是启发孩子,让孩子若有所悟,自己回答自己。比如,一位中国妈妈就是这样做的:
   
当我3岁的女儿向我提出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时,着实让我为难了一阵子。最后我想了一想,给她讲了一个故事。故事说,在妈妈的肚子里,有座很温暖很舒适的宫殿,因为它是给爸爸妈妈的孩子住的,所以叫子宫。当爸爸把一颗种子播种到这个宫殿的时候,这颗种子就和妈妈宫殿里的种子结合在一起,成了一个胚胎。妈妈每天都把丰富的营养供到这个宫殿里,这个胚胎就一天天地长大,等到三个月的时候就长出了小小的手和脚,长出了一点点大的眼睛、鼻子、嘴巴,就成了一个小宝宝。这个小宝宝越长越大,有时候还在妈妈肚子里伸伸懒腰,有时候还翻跟斗。等他长到十个月的时候,宫殿快装不下了,就通知这个宝宝说,你可以离开妈妈的怀抱自己生长了。然后这个小宝宝就走出了宫殿,经过一个长长的黑黑的叫阴道的走廊,离开了妈妈温暖的怀抱。可他一出来,外面那么冷,光线那么刺眼,他就使劲地哭太冷了!太冷了!太刺眼了!太刺眼了!好了,一个宝宝就出生了。
   
女儿听得半天才回过神说:那你又说我是从你肚子上开刀拿出来的呢?我说:因为你再不出来妈妈的肚子就要给你撑破了,医生阿姨只好在妈妈的肚子上开一刀,把你抱出来!
   
那开刀疼吗?

   
当然疼,还要流很多血呢!

   
女儿听了若有所思地一边摸着我肚子上的刀疤,一边说:要是我知道你开刀很疼,我就会自己出来,不让妈妈那么疼!

   
而另一位外国妈妈的回答同样机智有趣:

   
妈妈,”4岁的玛丽突然问,我是从哪里来的?对此,玛丽感到很费解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亲爱的宝贝,我创造了你。妈妈的回答迅速而又简短。玛丽似乎若有所悟,立刻安静了下来。
   
这样的回答非常有效,值得做妈妈的效法和选择。

2、你到月亮上去了以后,可别忘记回来啊!

妈妈正在厨房里准备晚餐,她听到儿子在后院蹦蹦跳跳,弄出了很大的动静,便大声问道:你在干什么?
孩子兴奋地回答:我要跳到月亮上去呢。

   
你猜妈妈听了怎么说呢?她并没有给儿子泼冷水,她没有用小孩子不要胡说赶快进来洗干净手准备吃饭之类的话来打击孩子的异想天开,而是说:好呀,但是,可别忘记回来喔!

   
这个孩子后来成为第一位登上月球的人,他就是阿姆斯特朗。

   
卡尔?威特牧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一天,他的一位老朋友来家做客,他看见小卡尔正在用蓝颜色认真地画着一个大大的、圆圆的东西。
   
朋友问小卡尔:孩子,你画的是什么呀?
   
小卡尔回答说:一只大苹果。

   
朋友又问,可是,你为什么要用蓝色呢?

   
小卡尔回答:我想应该用蓝色。

   
朋友对卡尔?威特说:老朋友,你应该教教孩子。他想把苹果画成蓝色,你应该告诉他这是不对的。

   
老卡尔竟对这位朋友的忠告十分惊讶,反问这位朋友:为什么一定要告诉他该用红色呢?我认为他画得很好,说不定他以后真的会栽培出蓝色的苹果呢。至于现在的苹果是什么颜色,他吃苹果的时候自然会明白的。

   
记得一位思想家曾经说过:想象是人生的肉,若没有想象,人生只不过是一堆骸骨。又记得一个电脑生产商曾为自己打广告说: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人类的生活一半以上依赖于人的想象力,失去了想象力的人,很难体会到人生的至高幸福。

   
如果一个人在幼年的时候,想象力没有得到发展,那么,他这一辈子非但不能成为诗人、小说家、画家,而且也很难进入法官、建筑师、科学家所从事的领域。尽管有人认为后者用不着想象,但事实上,想象对于任何人都是必要的。
   
想象力对儿童来说,有时简直就是天生的。呵护儿童的想象力,并不是单纯为了其愉悦的精神生活,让其天天生活在梦幻世界之中。相反,想象力是一条风光旖旎的大道,能帮助孩子和成人走向他所看不见、摸不着的宏观世界、微观领域。
   
成人为什么常常缺乏儿童所拥有的那种灿烂的想象力呢?原因在于他们头脑里已经有了种种条条框框,而且不敢越这些条条框框的雷池半步。比如,有些循规蹈矩的父母干任何事情都很现实,非常缺乏想象力。他们会认为那些夸张离奇的神话都是些骗人的把戏,毫无价值。然而,同样是眺望夜空的星星,那些脑海中装满神话的孩子,就比远离神话的孩子,体验到更丰富的感受,领会到更浩瀚的神奇。
   
想象力既然如此重要,做父母的该如何去小心呵护孩子的想象力呢?这里所提供的建议是:
   
首要的,就是父母不要用自己心目中的条条框框去封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不要忽视想象力对于滋养孩子的精神世界,帮助他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性。
其次,多给孩子讲故事。研究表明,听故事几乎是所有孩子的天性,而语言又是培养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个有效载体,因此,多给孩子讲故事,借助于对故事中的情节和动作的讲解,就会促使孩子在大脑里形成一个奇异的世界,使孩子成为创造这一世界的主人。
   
第三、多陪孩子玩游戏。孩子的认知力的发展是从动作感知开始的,鼓励孩子去触摸、感觉各种物体,学习各种动作,有利于孩子更快地建立自己与世界的象征性联系
   
事实上,成人虽然比孩子更有知识,但也比孩子迟钝。多和孩子交往吧,不知不觉你就会感染上某种程度的想象力。

3、记住,你不是一个任人宰割的人。


美国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的两件童年纪事,曾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和启迪。其中之一是这样的:尽管艾森豪威尔一家有五个兄弟,但是,由于艾森豪威尔家的家教向来都主张谦让,这使得这五兄弟常常受到镇上的一群野孩子的欺凌,而且情形越来越变本加厉。一天,五兄弟又被这群也孩子追着打,而且眼看就要打进了家门。这时,生气了的母亲对着五个孩子大声吼道:跟我打回去!于是,五个孩子发起猛烈的反击,把那群野孩子打得落花流水。
从此,便再也没有发生过被那群野孩子欺负的事。
而第二件事则更具有典范意义:
一天,在放学后奔跑回家的路上,艾森豪威尔摔了一跤。只是擦破了一点皮,裤子上连个破洞都没有,应该没事。——可是到了夜里,那膝盖却开始疼起来。


那年艾森豪威尔13岁,起先他对这疼痛毫不理会,对任何人也没有提起。第二天早上起来,他照样先喂好了牲口,然后上学。可是到了第三天,病情开始恶化,他的腿疼得不得了,已不能起床。他母亲一见便哭起来:你怎么不早说呀!


等医生做完检查,便摇头说:看来我们得锯掉这条腿了。然而艾森豪威尔却坚决不同意:不管怎么样,你锯不掉它。他把哥哥埃德叫到床前,对他说:如果我神志不清的话,埃德,不要让他们锯我的腿,你发誓,埃德,发誓!

于是,埃德便站在门口,两手臂交叉着,寸步不离。而艾森豪威尔则在嘴里咬着一把叉子,以免痛得叫出声。


整整两天两夜,埃德都守在那里,连吃饭也不离开,睡觉也是。即使艾森豪威尔已神志不清,胡言乱语,他也没有退让。医生一次次来,又一次次回,嘴里不住地叹气。最后,出于一种无助的气愤,老医生大叫一声说:你们都在看着他死!
这时,艾森豪威尔的爷爷沉不住气了。他开始祈祷,希望信仰能够将病治愈。全家人随之也跟着祈祷,最后轮到埃德。

第三天早上,当医生又一次路过时,他看到了一个变化:那条肿腿消退下去了!
又一个夜晚,艾森豪威尔突然睁开了眼睛,他腿上的肿全消退了。
三个星期后,艾森豪威尔坚定地下了床,尽管这时他又瘦又弱,走起路来摇摇晃晃。
就这样,靠着他的勇气,靠着他的意志,艾森豪威尔创造了奇迹。
将这两件事情放在一起思考,我们究竟能得到什么样的呵护孩子成长的原则呢?


首先,在我们这个时代背景下,由于父母的过于保护,使很多孩子都缺乏受伤或悲痛的经历。这使得我们的孩子长大后,一方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够敏感,另一方面就是在面对困难、挫折和伤害的时候,缺乏经验和勇气。


然而生活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做父母的现在能够为孩子承担一切,可是我们是否就能永远地保证孩子不受伤害,不遭遇痛苦和挫折呢?尤其是在一个竞争性的社会里,即使你处处与人为善,也难免遭受意想不到的伤害和攻击。因此,对于孩子的真正呵护,不是要保护他不受伤害、不遭遇挫折,而是提前训练他们,使他们产生出面对伤害和挫折的智慧和勇气。


做父母的应当如何训练孩子面对伤害和挫折的智慧与勇气呢?艾森豪威尔在第一个故事中的经历告诉我们:当孩子受到伤害的时候,做父母的一定要告诉他,必须善于自卫。因为通过自卫赢得尊严乃是一个人应该尽早具备的能力和品格。


小孩子受到伤害的典型情况,通常都是玩具被抢、或遭到野孩子的武力侵犯等。这时,武力自卫可以使孩子既保护了自己的身体,也保护了自己的心理。当武力制止了对方进一步伤害自己的时候,自卫者就会在心理上取得巨大的胜利,并体会到:我有我的尊严,我不是一个任人宰割的人


当然,孩子所遭遇的伤害远远不止这些。有时候,孩子所遭遇的意外的不幸,往往更是人力所无法预料和抗拒的。这时候,做父母的当如何与孩子一起面对这样的意外呢?在这一方面,艾森豪威尔的第二件纪事告诉我们:


有些伤害是父母无法代替孩子承担的。当孩子遭遇了这样的意外伤害的时候,应该鼓励孩子,去努力的承担,并充满勇气与信心。因为,面对生活的变数,我们要经得起摆布。如果这时我们让孩子学会了逃避,那么,我们就是在给孩子提供最糟糕的呵护。


同时,做父母的也要善于承担伤害和变故。因为,当孩子遭遇意外的伤害的时候,所考验的,往往不仅是孩子的勇气,同时更是在考验父母。这时,做父母的,必须和孩子一起去承担,并相信他,某种奇迹最终会产生的。
4
、我们给你的,是你父亲和我生命里所能给予的最好部分。
正如孩子们会担心,父母死去了以后还爱不爱他们一样;对于呵护孩子来说,做父母的也可能常常想到,假如有一天我们真的离去了,我们对于孩子的呵护还能不能一如继往?


我们离去之后还能否给予孩子以呵护呢?或许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有的父母会认为,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讲,我们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他们摆脱我们的呵护,独立地成长。而另一些父母则认为,我们对孩子的呵护不能超出我们的生命所允许的范围,因此,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量为孩子多留下一些物质方面的储备。
应该说,这些意见都有一定的道理,难于定论。由是,我在这里也不打算对此问题做过多的讨论,而只推荐一个身患癌症、终年只有48岁的母亲留给三个儿子的临终书信,相信读后将不无启迪。
这三封书信是这样的写的:
给大儿子的信:
最亲爱的切克:
此信只为你一人所阅,所以我告诉你,我一直是最爱你的。也许因为你是我腹中第一个萌动的奇迹,对母亲来说,一个永恒、不朽的奇迹。
你是我们风风雨雨困难年代里的一部分,这一特殊部分曾使我们变得贫穷、饱偿苦寒,经受失败。
你曾经是最初的模型,你的弟弟们比你吹的肥皂泡要大,打噎时更神气,更早学会说话,跑得也更快,但所有这些中,你是第一个经历的。
由于我们的笨拙,你洗澡时也许很难受,由于我们的无能,尿布也许裹得太紧。但你得到了更为珍贵的东西:我们的耐心、精力和青春。
我们给你的,是你父亲和我生命里所能给予的最好的部分:我们在生活中搏击和我们的胜利。你是六大册婴儿照相簿的主角——一部儿童百科全书。
你是我们的一切的开始,我爱你!
妈妈
给二儿子的信:
最亲爱的史蒂夫:


你一定不会相信,可我还得如实说:我一直是最爱你的。你在家里外面大闹天宫、干尽傻事,可你并不因此垮下,反而变得更加成熟、强壮。我最欣赏、喜爱的是你的热烈、激情和独立不羁。你可能穿过破衣服、玩过旧玩具,你也许从没有第一个去尝试新奇的东西,可你却总是干得比别人漂亮。
我们在你身上找到了快乐和慰藉。你抱着狗打滚亲吻,冬天忘带帽子,都不会因此生病。星期六你常常在家,很少得到特殊的照顾。然而又是你,使我们摆脱生活中的烦愁苦闷,享尽天伦之乐。
你是我们匆匆奔忙,雄心勃勃年代里的一部分。可当我们眼前一片迷惘时,是你的纯朴自然,使我们重新认识人的价值,返朴归真。你用你对生活的火热感情激励我们热爱生活。
你不屈不挠,我爱你!
妈妈
给三儿子的信:
最亲爱的汤姆:


作为母亲,本不应该对谁有所偏爱,但我一直是最爱你的。正当爸爸、妈妈感到青春年华将从我们身上消失时,你降临人世。你使我们意识到自己身上还有生命的光和热。你使我们的头发变黑了,你加速了我们的步子,抬高了我们的肩膀,唤起了我们的想象,激发了我们的幽默。你使我们第二次领略了五彩缤纷的人生。


你好象一下子长大成人了。也许是我们不愿去追忆流逝的时光吧。而你得到的只是破损了的棒球击球棒,电动玩具火车不复行驶,冰箱里没有牛肉,却满是酸乳酪和减肥食品。而且你还面临着一件我们没有想到的事:那就是我们终将死去。然而,从你的成长中,我们进一步悟到了生命的意义和爱的伟大。
我喜欢你那35岁般的忍耐、50岁般的实际和90岁般的悲天悯人之心,但我更喜欢一个将上述品格溶于一身的14岁的你,虽不乏笨拙愚钝,却超然不俗。
你是我们生活中的顶点,我爱你!
妈妈
葬礼上,邻家的两个女人在悄悄说:看看那些没有母亲的小伙子,多叫人心酸啊!
可不是,我听说医疗费用已经使他们倾家荡产,她没有给孩子们留下一点东西就去了。

然而,我却认为,她为孩子们留下了爱,留下了耐心、精力和青春。而这才是能够真正呵护孩子们一辈子的!

7节:最不该说的话


1
、别跑,会摔跤的。
在呵护宝宝成长的过程中,一个典型的现象就是,出于溺爱或责任心,做父母的常常以消极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成长所遭遇的一切。


比如,父母怕孩子出意外,便在孩子的探索范围内设置障碍:他们常常对孩子说:别跑,会摔跤的别乱动我来拿吧,你会打坏这只杯子我来帮你叠被子,你去玩或听儿歌等等。你当然是好心,作为父母,你总是想保护自己的孩子。但是,我们还是想说,诸如此类的警告反而更容易让孩子遭遇挫折。因为,你这样说的时候其实是在向孩子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你肯定他一定会摔跤的;你肯定他会出事;你肯定他会打坏你的杯子。对于一个正在努力走向独立的孩子来说,这样的信息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所以,更好的说法也许是:出去玩之前一定记得把鞋带系好小心一点把杯子拿稳等等。这样你强调的是鞋带、是小心、是杯子,而不是孩子的笨拙。
而且,当你的警告一次次地没有变成现实(小心,果汁会洒出来的!你会把杯子打碎的!),你的孩子也就慢慢地对你的建议表现出不以为然,因为他觉得你只是随便说说而已。
只不过,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还不算太要紧。若从更深一个层面来看,父母对孩子设置的这种障碍还会蔑视限制剥夺孩子自我实现的需求。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这才是真正可怕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是激励人的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动力。没有了需要,人的生命便会在无所欲求中自形枯萎。而需要分不同的层次,从生理的需要到安全的需要,从社交的需要到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居于最高层次。什么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呢?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因此,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总是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向完美。


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即使是很小很小的孩子。因为虽然他对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还无自觉,但是,通过积极的看、积极的听和积极的触摸,他也就已经开始努力实现自我的需求,以建立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成人们大都比较重视自我实现的需要,并能充分领会到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于生命的意义。但为什么做父母的往往却对孩子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加以蔑视、限制呢?答案就在于:正如前文所说,当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所考验的是父母的勇气而不是孩子的勇气。也就是说,做父母的往往无法接受孩子受到伤害的事实,他们的心理没有具备这样的承受能力。


他们习惯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行为。在他们眼里,这个世界无处不是危险,这个世界到处都可能发生意外。因此,为了防止孩子遭遇危险和意外,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孩子时时置身于安全的范围之内或自己的庇护之下,远离一切想象的或可能的潜在威胁。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在保护了孩子的同时,却限制了孩子实现自我发展的需求空间,从而也就等于扼杀了孩子的生命。
2
、你还小,让妈妈来帮你。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在一篇教育观察日记里记述了这样一件事情:
一天,孩子们围成一圈,有说有笑。圈子中间放着一个水盆,盆里漂浮着一些玩具。


学校里有个刚刚两岁半的男孩。他独自一人站在圈外,看得出,他充满了好奇心。我饶有兴趣地在远处观察着他。他开始慢慢走近其他孩子,想挤进去,但他没有力气,挤不进去。于是他仍站着看着周围。那张小脸上流露出来的思想非常有意思,当时我要是有个照相机把他拍下来就好了。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一张小椅子上,显然,他决定把椅子搬到这群孩子的后面,然后爬上这个椅子。他开始向椅子走去,脸上露出希望的神情。正在这时,老师走过去蛮横地(她可能会说是轻轻地)抓住他,把他举过其他孩子的头顶,让他看水盆,还说:来,可怜的小家伙,你也看看吧!
小家伙虽然看到了那个水盆和漂浮物,可是他脸上原来那种使我觉得非常有趣的欢欣、探索和期望的表情,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剩下的只是一种相信别人会替他做事的孩子才有的那种呆滞表情。

蒙台梭利的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呢?他告诉了我们,过分爱护孩子的结果,就会过分地只注意到细节,从而阻碍孩子发展他的生活技能。对孩子来说,这等于是提前遭遇了一种残酷的待遇。


然而,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却不乏这样的例子:有些母亲从孩子呱呱落地的那一天起,便陷入无穷的担忧之中,担心孩子长得不好,甚至活不下去。在这样的母亲眼里,那些在大多数人看来是极其平常、普通的事情,也会被当成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她随时处于极度紧张和敏感的状况之中,深怕一不小心,哪儿就出了问题。
在一天之中,她只要有空就会检查孩子的呼吸,测量孩子的体温,担心孩子的睡眠。孩子睡着了的时候,她怕孩子着凉了;孩子哭的时候,她怕孩子哪儿又不舒服;孩子发烧了,她就认为孩子已到了死亡的边缘。


这样的母亲过得非常辛苦。不论事情有多么小,她都要为孩子去做。凡是她能做的,孩子就不必动手,哪怕是孩子愿意做而且做得到,也不让他去做。这样的母亲为孩子穿得厚厚的,吃得多多的,如果办得到的话,她甚至愿意帮孩子消化吃下去的东西。


简单地说,这样的母亲把孩子生活所必须的工作和机能都接了过来,其结果必然是相当糟糕的:孩子长大了,但是不成熟。他虽然活了下来,但是却生活在借来的自我当中,没有发展出自己的自我意识。他始终停留在依靠母亲的婴儿阶段,不知道自己的感情和愿望。他对自己缺乏自知之明,对周围的世界也缺乏洞察力。他不会从原因推出结果,只会满足于奇幻的解释。如果他有什么暗淡的愿望,想自发自为,那么,即使这点点暗淡的愿望,也会被在长期依靠母亲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依赖性而消耗殆尽的。
3
、因为光合作用和叶绿素的原因,小草的颜色总是绿色的。
一位新上任的牧师到草原上的教区里去作他第一次的讲道,可是到时候只来了一位牛郎,别的人一个也没来。这个牧师拿不定注意到底是该照原定计划讲呢,还是不讲算了。他给牛郎说出了他的犹豫。
牛郎说:我只是个赶牛的,不能告诉你该怎么做。我只知道,我要是去喂牛的话,如果因为只有一只牛来,而不喂它,那我就成了大笨蛋了。
牧师听了,谢谢他,就照原定计划讲了一个钟头的道。他讲完了以后,问牛郎觉得他讲的如何。

牛郎回答说:我对讲道的是一窍不通。我只是个赶牛的,但是如果我去喂牛,而只有一只牛来的话,我要是把所有的饲料全给它吃下去,那我不是笨蛋也是糊涂虫。
3
岁的吉姆是一个问题篓子,对什么都很好奇。一天,他问正在修剪草坪的爸爸,爸爸,为什么小草的叶子是绿色的?



听到儿子的询问,受过大学教育的爸爸非常高兴,他认为这是儿子智商颇高的一个标志,于是开始滔滔不绝地给他讲述关于叶绿素以及光合作用的道理。整整10分钟过去了,爸爸耐心地、完整地讲解了叶子为什么是绿的的科学道理。听完爸爸的解释后,吉姆蹒跚地在草坪上走着,低头自语,我只是想知道叶子为什么是绿色的,而不是什么叶绿素和阳光的事情。



很多做爸爸的可能现在还不知道,孩子本来认为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听完爸爸的回答后,他反而更加困惑了。因此,在呵护孩子的好奇心方面,我们也要克制住想把整框食物全倒给孩子的冲动,或急着要尽快多给他一些的诱导。我们应坦白地回答孩子所提出的各种希奇古怪的问题,所以我们的答复用不着非要科学不可。相反,我们的答复应该是简短的一两句话,尽量不要长篇大论。



然而,由于孩子的思维是由特殊的逻辑组成的,如果从成人的眼光来看,他的问题很有可能显得不合逻辑、幼稚可笑。因此,为了有效地回答3—6岁左右的孩子们的此类问题,做父母的必须具备发挥幼儿想象力的特殊机制。父母必须知道儿童的心理是怎样发展的,并且摈弃成人世界的一切先入之见。在此,我建议有时间的父母,多读一些儿童心理发展方面的专业书籍。
对于那些缺少相关知识的父母来说,下述例子不失为一个可资效法的选择:


“9
11事件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电视、报纸每天都有连篇累牍的报道。大人们在纷纷议论,而小孩子也天天观看飞机撞向双子星座壮观情景。一时间,?拉登成了四岁的儿子文文的口头语。
一天,文文突然问爸爸说:爸爸,为什么本?拉登要开着飞机去撞人家的大楼呢?难道他不知道他会死吗?
爸爸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他感到无法向儿子解释有关基地组织、种族冲突、国际政治、文化矛盾等问题。他灵机一动,反问了儿子一句:儿子,你认为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他恨他们!儿子很严肃而又坚定地回答说。

爸爸说:是的,他恨他们。你理解得很对。
4
、你最好别和那群不三不四的人搅在一起!



从理论上讲,大多数父母都宣称给予孩子交往的自由。但是,从呵护孩子成长的角度来看,大多数父母都会担心孩子交友不慎,从而走向歧途。且不说孩子在外所进行的父母不知情的交往,即使是孩子带回家里的朋友,往往也是我们所看不顺眼的。因此,在孩子的交友问题上,几乎没有父母是完全放任自流的。


只不过,即使是你特别讨厌他所带回来的暴徒和吹牛大王,或一碰就哭鼻子的娇气姑娘,除非是他们的行为真正令你受不了,在我们开始采取什么行动干涉孩子的交往之前,最好先研究一下,孩子在交友方面,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吸引力和喜好。
我们该用什么尺度来衡量孩子对朋友的选择呢?


通常而言,朋友之间应该能彼此给予对方以助益和鼓励、并帮助对方规避错误的积极影响。这样看来,孩子应该与他个性不同,并且对他的个性有所补益的人结交。比如,内向的孩子需要跟外向的孩子结交,过分受保护的孩子需要与自主意识较强的孩子为友,胆小害怕的孩子需要有比他勇敢的孩子为伴,心理不成熟的孩子可以从成熟的玩伴的友谊中得到益处,太沉迷与幻想中的孩子,就需要多与较平凡而没有诗意的孩子相处。我们做父母的,只需对孩子跟朋友之间的正确关系加以鼓励,对不正确的关系加以警诫,切不可不问青红皂白,就限制孩子的交往,甚至取消他的交友自由。


但是,不成熟的孩子若碰到了一块儿,就只能使双方彼此吸引对方的幼稚,凶暴的孩子碰到了一起则会助长双方的侵略性,非常内向的孩子碰到一起则尽量避免或拒绝参加社交活动,带有流氓气息的孩子碰到了一起就会助长各人的反社会性。对于这一类的结交,父母是要坚决杜绝的。


总之,在对待孩子的交往方面,为了充分地保证孩子所选择的朋友对他有益,我们既不可越俎代庖,也不可放任自流。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充分的调查研究。但是调查并不意味着父母可以做侦探,随时监控孩子的活动。像有的家庭所发生的家庭冲突那样,如果父母做出了这样的行为,一旦孩子知道了,他将会感到自己犹如被叛徒告密者出卖了一样愤怒和难受。
相反,好父母应该像好老师一样,在孩子学习如何独立地凭自己的能力做选择的过程中,逐渐地提升孩子的责任心和判断力,同时逐渐地让孩子感到自己的可有可无。
5
、不准上网!不准看电视!
谈到对孩子的呵护,如果不谈电视和网络对他的意义和影响,并加以评判,那就是不完整的。每个孩子都喜欢看电视,也喜欢上网打游戏。他们对于电视、网络的喜爱显然超过了读书、下棋、体育锻炼或听音乐。


对于花钱买广告时间的商人来说,孩子是最理想的收视观众,因为他们很容易接受建议,对商品广告比较容易相信。他们不仅会用令人想像不到方式,来模仿极度愚蠢而没有深意的声音和动作,而且更喜欢用广告中的愚蠢口号让父母苦恼。他们对于节目的要求非常少——不需要什么创造性,也不问够不够艺术标准,只要有马,有枪手,或有靓哥靓女,就可以吸引住他们了。因此,从一个节目的开始到结束,一天又一天,孩子门所面对的全是凶暴、残杀、肥皂剧和怪声怪调的广告。
至于网络,再也没有更让人熟悉的情景了。孩子们打开电脑,除了聊天、打电子游戏,众多有用的信息不是视若无睹,就是根本分辨不了。


针对这种情况,父母对电视和网络的态度通常都有些矛盾复杂。他们既喜欢电视和网络占住了孩子,使他们没工夫捣乱,却又怕电视和网络损伤了孩子的眼睛和思想。他们常常会苦恼地问:究竟该怎样做,才能既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娱乐需求,同时又不损害孩子的身体健康,并保持某种心灵的纯洁度?


非常有意思的是,专家们的意见也是莫衷一是,彼此矛盾的。比如,专家们虽然认为,就电视对视力的影响而言,是没有什么损害的,即使看的时间过久,也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就电视对品格的影响而论,他们的说法却非常游移不定:
一种意见认为,电视对孩子是有害的。因为电视会引起孩子对暴力和凶杀的欲望,使他们对于人类的痛苦的忍受程度变得很迟钝;
但另一种意见却认为,电视对孩子有益。因为戏剧化的暴力表演能帮助孩子,使他们发泄掉仇恨冲动;
还有一种意见则认为,电视对孩子的影响很小。电视上的幻影不会影响孩子,孩子的品格是由父母和他的同伴造成的。


电视的情况如此,网络的情形也颇类似。因此,在如何处理孩子看电视和上网这件事上,是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办法和普遍有效的准则的。唯一值得借鉴的经验,就是像有些家庭那样,只准孩子在周末上网和看电视,或只容许孩子在许可的时间内,看经过父母选择、同意的节目和网站上的信息。只有这样做,父母们才能准确地把握住,对于像电视和网络这样的一种药,孩子究竟应该在什么时间吃,而且分量要正确。节目不能让孩子自由选择,而应加以适度的管制,这样的做法是对的。我们不能让杀人犯和打手在自己的家里影响到我们的孩子,这是父母呵护孩子的天职。


此外有一点是父母们必须注意的,就是电视和网络会浪费掉了孩子生活中许多更具有意义的事物——他们跟电视或网络呆在一起的时间越多,跟父母和其他一些事物比如书籍在一起的时间就越少。因此,做父母的如果真要做到对孩子的精心呵护,多给孩子一起相处,使孩子不至于与培养他们品格的正常氛围相疏离,是非常重要的。

4 第四部分:责备的分寸

在孩子的天真无邪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天然,本无所谓对错;但是我们的成人世界却制定了许许多多的规则,这些规则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自觉或不自觉地去遵守。因此,为了让孩子长大后能够适应这个世界,做父母的一个基本责任,就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地把这些规则施加于孩子,让孩子从自己所犯的小过失中,学会如何对一件事物作正确的评价、采取正确的方式。

8节:最该说的话


1
、好好的一杯牛奶被打翻了,真可惜。
看着初通人世的孩子越来越淘气越来越神气,做父母的,怜爱之情便会油然而生。但是,
当孩子的淘气在不知不觉间越过了某种界限、甚至犯了错误的时候,身为父母,你就难免要责备或批评孩子。


责备和批评孩子是父母必须掌握的一门艺术。在孩子的天真无邪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天然,本无所谓对错;但是我们的成人世界却制定了许许多多的规则,这些规则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自觉或不自觉地去遵守。因此,为了让孩子长大后能够适应这个世界,做父母的一个基本责任,就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地把这些规则施加于孩子,让孩子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越了轨,又在什么时候犯了错误。这样,就可以使孩子从自己所犯的小过失中,学会如何对一件事物作正确的评价、采取正确的态度。
责备和批评孩子是父母的一个基本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责备和批评可以滥用。谁都知道,有的批评使孩子心悦诚服,有的批评却招来孩子的敌意和愤怒。因此,批评或责备是有分寸的。


批评的分寸应该如何把握呢?换句话说,什么时候的批评是建设性的?什么时候的批评是具有破坏性的呢?在这里,我所能够提供的答案就是:建设性的批评是完全抛开孩子个人品行上否定特点,而仅限于只指出必须要做的该如何去做。越过了这个临界点,批评便完全招致你根本不期待的结果。
比如,五岁的小宁不小心把一杯牛奶打倒在饭桌上了。这时妈妈便忍不住责备说:你这么大了,连杯子都不知道该怎么拿!我说过多少遍了你要小心!
而爸爸则附和:没办法,他生来就是笨手笨脚的。你怎么说,他都改不了。



小宁只不过打倒了一杯五毛钱不到的牛奶,就招来了这样的一堆刻薄言语,这对孩子的自信心方面的伤害,是用再多的钱也难以弥补的。因此,在事情出了差错的时候,不是就一个人的品行来批评的恰当时间。这时,最好是就事论事,而不论及他个人的品格。相反,下面这个例子就具有建设性:



六岁的小宇漫不经心,把妈妈刚给他倒好的牛奶打翻在了桌子上。这时,妈妈忍住怒火,镇静地对他说:牛奶打翻了。我去给你再倒一杯来,快拿抹布。妈妈起身去拿了一块抹布递给儿子,然后再给他倒了一杯牛奶。惊慌的小宇这才放下心,不相信地望着妈妈,呐呐地说:啊,妈,谢谢你。在妈妈的帮助下,他擦干净了桌子。妈妈没有再补充修正的意见,也没有作无益的训诫。但是,小宇在缄默中却对她充满了感激。
轻微的过失或不幸,应该以下列方式向孩子表示:啊,你又丢了你的手套。这真教人烦心,因为又得花钱去买。好好的一双手套丢了,真可惜,不过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手套丢了,就是丢了,不必为了丢掉的手套而触发你的脾气。衬衫撕破了,也用不着拿撕破了衬衫做题目,演出一场你自编自导,高兴怎么演就怎么演的剧目。然而不知道为什么,有的父母在看到一个打破了的鸡蛋的时候,所产生的反应就如同是断了一条腿;看到一扇打破了的玻璃窗,就如同是砸碎了自己的心。对这样的父母来讲,确实应该问问自己,你究竟是更爱你的物品呢?还是更爱你的孩子?

2
、你这样做,妈妈心里很不高兴。
责备和批评孩子的分寸之所以很难掌握,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做父母的既要传递自己的情绪感受,但又要适度克制自己的愤怒。


在责备孩子的时候,父母很难有不生气的。而生气到了一定的程度,也就成了愤怒。父母应不应该对孩子的过失行为表示愤怒呢?从儿童教育的角度来看,显然是应该的,甚至它还是儿童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课。因为假若有时候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一律表示忍耐而不发怒的话,它所给予孩子的印象不是慈爱,而是冷漠。因此,凡是关心子女的人,都不能逃避愤怒。


但是,愤怒是一种代价颇高甚至危险的情感,要使它发得有价值,做父母的就不能只有付出而没有收获。也就是说,对父母而言,你可以对孩子发怒,但是你又不能随情绪的波动而随意加重你的愤怒。你不能让孩子们承受凶暴而残酷的愤怒洪流,但是你可以让孩子明白: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由于发泄愤怒的目的是松弛自己因忧虑和痛苦而引起的紧张感,让孩子产生内心的自省,同时又不至于产生副作用,给双方带来新的伤害和痛苦;因此,当父母对孩子发怒时,所要掌握的分寸就是,既要将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意图传达到对方,但又不至于引起新的、无休止的侮蔑、仇恨和愤怒。做父母的当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下述三个步骤的训练既简单,又实用。

第一步,就是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做父母的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惊涛骇浪是随时可能到来的。这时,我们要接受的三个假定是:
一、承认孩子们会使我们发怒是不可避免的;
二、我们有权发怒。对孩子发怒并不是一种无能的表现,也不是什么耻辱;
三、我们有权在安全的限度内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但是这种表露决不会伤害到孩子的人格。
当这些假定在我们的内心根深蒂固之后,一旦遇上必须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我们便可以判明自己情感的强烈程度,并对孩子警告说:
我心里很不高兴了。
我生气了
……”
如果我们的简短声明和马脸不能制止孩子的行为,那么,我们就可以以增加语气的强度来表达我们的愤怒:

我很生气了。
我气得不得了!

我冒火了!

大多数时候,这样的说明便可以压制住孩子了。但有时候这么做还不行,这时,我们便必须进行到第三步,清楚地说明我们愤怒的由来和感受,并采取适当的行动:

我一看到你把鞋子和袜子乱丢我就来气,忍不住就想冒火。我真想打开窗子,把你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扔到楼下去。
看到你一放下筷子就看电视,把脏盘子脏碗留给我一个人收拾,我就很生气。我真想把电视机卖了,教你压根儿就看不成!

这种接近孩子的方式可以使父母的愤怒找到一条发泄的通道,又不至于引起伤害的后果。孩子们在其中也可以了解到,哪些愤怒是安全的,哪些愤怒则可能带来毁灭性的结果。



总之,幼儿期教育的基本原则是要培养孩子对父母的信赖感。如果孩子真的做了不该做的事,而妈妈也因为这件事情不愉快的话,就应该把这不愉快的心情传达给孩子,这样才能让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情。而孩子也能因此感受到:啊,原来妈妈不喜欢这样呀!然后重复去体验那些感受,逐渐了解哪些行为是不能做的。
3
、你这么晚回家是不对的,你知道妈妈有多担心和焦急吗?


责备和批评孩子既是做父母的必须掌握的一门艺术,那么,这一艺术的内容之一,就是要告诉孩子并让他明白: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父母的帮助,来辨别什么事情只是令人不快的或烦恼的,什么事情是悲剧或灾祸。因此,承受责备和批评也是孩子必须主修的一门功课。


如何让孩子坦然地承认错误并承担责备和批评呢?关键的一点就是,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做父母的一定要把事情本身与做事情的人分开――这样,你的孩子就会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是个不好的人。在批评孩子的同时告诉他妈妈爱你,这样做也能提醒你自己,批评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分清对错,而不是处罚他。如果能这样想,你也就更容易在孩子的错误面前保持冷静了。


比如,有的小孩子很贪玩,有时候玩到很晚都不回家。这时,若妈妈一见到他便给他一顿指责甚至辱骂:你也知道还要回家?你就干脆别回家了!效果肯定不会理想。相反,假若这时妈妈所传达的信息是,你这么晚回家是不对的,你知道妈妈有多担心和焦急吗;妈妈太爱你了,怕你出了什么意外,那么,接下来的情景就大不一样了。
不过,在谈到孩子因贪玩到很晚都不回家这一现象时,我突然想起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超越了单纯的父母对孩子的安全的担忧,超越了单纯的责备孩子的技巧,它所蕴涵的丰富内涵催人泪下。


小埃弗雷特?阿尔瓦兹是越战期间第一个被俘的美国飞行员,在经受了8年的铁窗之苦后,1973年被释放。在漫长的监狱生涯中,为了驱除孤独,狱友们组织了一个面包老板俱乐部。在这个俱乐部里,每个人都必须准备一个故事,然后向大家作演讲。轮到阿尔瓦兹的时候,他讲的故事如下:


8
岁那年,我们和祖母一起生活在加利福尼亚的萨利纳斯。一天,她把我叫到一边小声提醒我那天是妈妈的生日。我想给妈妈买点好东西,可我一分钱也没有。只有一个办法:拣空汽水瓶,一分钱一个卖到拐角的废品站。
于是,我就开始拖着我红色的小货车,在邻居的垃圾里找瓶子。每装满了一车,我就拖到废品站去。
天气很晚了,我估计我已经凑够了,就拉着小货车到了山上的杂货店,拿出我亲手挣的硬币。这些钱除了买一个生日卡外竟然还有点富裕。
我的眼睛盯住了棒糖,剩下的钱刚好还能买一块。我把糖塞进裤兜里,把生日卡叠好放进衬衣,便向家跑去。
这时,天已黑下来。当我绕到拐弯处时,看见妈妈正在找我。她一定很担心,甚至很生气。
你干什么去了?让我到处找你!
我很紧张,当被拉进屋里时,我哭了起来。

你去哪儿了?妈妈大声说。
我哭得更厉害了,欷歔着:我拣瓶子卖钱给你买生日礼物了。
我从衬衣里拿出还没签字的生日卡,只有脏手在上面留下的黑印。我又抽出几乎断成两半的棒糖:还有这个。

妈妈什么也没说,扑过来紧紧抱住我,把脸埋进我的头发里,嘤嘤地哭了。

那天晚上,邻居们问窗台上怎么有块糖?
儿子送我的生日礼物!妈妈自豪地说,眼睛湿润了。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什么呢?它让我想到,在责备和管教孩子这一方面,那种父母与孩子所建立起的至真至纯的情感联系,或许是任何技巧性的东西都无法媲美的。
4
、对于你来讲,家庭作业就等于是你的工作。


尽管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得到父母的帮助、责备和教导,但是做父母的切莫就此认为自己可以对孩子事事关心事事监控。事实上,在从成长到成熟的过程中,孩子从父母身上学到独立和自治的意识,才是更为重要的。因此,在责备和批评孩子的时候,父母须掌握的另一个分寸,就是要对孩子的独立和自治的领域,加以适当的维护。


比如,以孩子上学和做家庭作业为例,如果父母对他在学校里的记录表现得过于热心,孩子就会觉得他的自治权利受到了剥夺。如果家庭作业和高分数成了父母心目中的王冠和钻石,孩子就可能会在下意识里准备带一顶草帽回来,让你看看他的本来面目是什么。许多天资很好的孩子懒于做家庭作业,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也低于他们所能获得的成就,很有可能他就是在这方面下意识地反抗父母。这样的小叛徒是以不达到父母的期望,来作为他维护自己的独立感的手段的。从这方面看,不管父母责备和批评得有多厉害,压力有多大,孩子本身所需要的独立和自主意识也会驱使孩子走向失败之途。有一个孩子说:他们可以把电视搬走,不给我零用钱,但是他们对我的成绩却毫无办法。


很显然,孩子抗拒父母的批评和责备,而不肯读书或不肯做别的什么,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不能只靠严厉和宽厚就能解决。因为对孩子增加压力,可能会增加孩子的抗拒;反过来,如果采取放任的态度,又可能助长孩子的不成熟和不负责任。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什么简易而方便的办法,只能耐心地培养孩子自身的责任感和独立意识。



如何在责备和批评孩子的时候,逐步让孩子发展出自主意识呢?关键就在于父母要善于区分责任领域:哪些是自己应当负责的,哪些是应由孩子自己负责的。还是以学业为例,从孩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开始,父母的态度就应该明确:家庭作业或学业纯粹是应该有孩子自己和老师负责的。父母不应该为了家庭作业跟孩子唠叨,更不应该突击检查孩子的家庭作业。如果父母负起了督促家庭作业或学业的责任,孩子也愿意这么做,那么,做父母的就永远别想在这个束缚里得到自由。相反,如果父母对家庭作业或学业的兴趣表示得稍微淡泊一点,而是以肯定的语气明白地告诉孩子:家庭作业或学业是你应承担的责任。对你来讲,家庭作业就等于是你的工作,这跟我们的工作是一样的。可能会避免许多的冲突,给家庭生活增添一分快乐。


总括而言,父母必须认识到,就像其他许多家务劳动一样,家庭作业的主要价值是在于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去获得工作的经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孩子在懒于做家庭作业的时候,父母只能给他安慰和支持,而不可对他说教,或者帮他的忙。我们偶尔帮他解决一两个疑难是可以的,但是以下列方式批评他,则绝对不可:
如果你的心不是那么野,你就会想起你的作业了。
如果你上课的时候真用了一点心听老师的话,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我们给予孩子的批评不仅出于爱怜,而且出于同情。我们要多听,少说教。我们只能指出路来,但真正到达目的地,却要靠旅人自己去走。

9节:最不该说的话


1
、你怎么越大越……


在批评或责备孩子的时候,期待值过高,将成人的标准强加于孩子,是父母们常犯的一个典型错误。这样的父母不知道,或者,由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太急迫,使之有意识地忽略掉,孩子的成长有孩子的成长所必须经过的规律



事实上,这样的道理是明摆着的。比如,如果一个6岁的孩子因为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而哭泣,那是因为他只有6岁;如果一个4岁的孩子总是无法在汽车座椅里保持安静,那是因为他只有4岁。虽然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表现得更成熟听话一些,但事实是:孩子们总要经历那些固执、淘气、自我中心、多动等等行为的年月,这是他们成长的必需。


但是很多父母很容易忘记这个事实,因此孩子们这些不乖的行为总是令他们恼火。可是,当你对孩子说出这样的话的时候,你所表达的只是空洞的责备,而忽略了孩子会这样做的原因。当你对孩子大喊:你怎么越大越不听话这么大了,连这点事情都不会时,你所关注的只是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孩子的实际所能。对于这样的父母,我们的建议是,你应多去了解幼小的孩子的感受,在你忍不住要责备他的时候,请用一些比较有同情心的句子来开头:你看上去非常生气,或者我知道你不高兴,但这样的事情总是难免要发生的。这样,孩子就会觉得,你不是一个特别苛求的人。


年幼的孩子自制力不够,他们因此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除了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来教导他们之外,这时,过多的责备和苛求恐怕的确不是明智的。比如,想要孩子自己收拾玩具,可孩子通常不会主动想起来应该收拾玩具。即使父母督促他去做,他也可能决得这并不是很重要的。如果父母因此而责备他,很有可能会引起他的反感。即使他去做了,也是很不情愿的。如果这样的情况长期持续下去,等孩子年纪大一点,他就会对父母的要求置之不理,甚至还会造成孩子对父母的诽谤多多。


总之,父母在责备和批评孩子之前,一定要区分清楚,这是否是允许孩子犯的错误,还是不应该犯的错误。孩子不是生来就懂规矩、明白事理的。他们也不是在某一个特定的年龄内,就自动地学到自制力、听话和守规矩的。自制力的培养跟弹钢琴一样,是要经过好几年的练习,才可能慢慢学会的。它需要日常不断的练习,练习如何能配合一个人的年龄和理解力,对事物下判断,做选择。
2
、你的年纪不小了,应该知道这些了……
几位妈妈正在为如何批评孩子而向一位育儿专家抱怨。专家于是设想了一个情景,引导这些年轻妈妈怎么样来责备孩子:



专家说:假如有一天早晨,一切事情都像是不对劲——电话铃声响个不停,小宝宝又大哭大闹,等你还没转过身来,牛奶就已煮糊了。这时,你丈夫看看煮糊的牛奶说:天啊!你什么时候才能学会煮牛奶?这时你的反应会怎样?
甲太太说:我会把牛奶泼到他身上!
乙太太说:我会说:你能干,你去煮你的混帐牛奶吧!
丙太太则说:我会很难过,我会哭。

这时专家提问说:我们能不能很轻松地再为他煮一杯牛奶呢?
除非是让我放点毒药在里面!甲太太回答说。
专家又说:当他上班去了以后,你是不是还能轻松地完成家里的清洁工作呢?
甲太太说:休想办到。这一天都给他气饱了。
专家说:假如情况不变,牛奶还是糊的,但是你丈夫看看眼前的情况,对你说:啊,亲爱的,你今天早晨真是太不容易了,孩子在哭,电话又找你,现在牛奶又让你伤脑筋了。这时你的反应会怎样?
甲太太:要是我丈夫这样对我说的话,我就高兴得要死了!
乙太太:我会觉得晕乎乎的。
丙太太:我会觉得很甜蜜很快乐。
这时专家问:为什么?
乙太太回答说:因为你会有一种感激他没有指责你的感觉。你感觉他的心与你在一起,没有把你撇开,跟你作对。
专家追问:那么,当他上班去了以后,你收拾房间会不会觉得很辛苦?
丙太太回答说:不会!我会一边做一边唱歌。
现在我再告诉你们第三种类型的丈夫。他看着煮糊了的牛奶对你说:来,好太太,我来做给你看牛奶是怎么煮的,你们会怎么想呢?专家说。
啊,不行!甲太太说。他比第一个还糟。他这么一来,教你自己觉得自己一点用都没有了。
这时专家启发说:那么,我们现在来看看,从这三类煮牛奶的事件中,我们能学到什么样的教育孩子的经验呢?
我知道你的意思了,甲太太抢着回答说。我常常对孩子说:你的年纪不小了,该知道这些了。你的年纪不小了,该知道那些了。这种说法一定使她心里很愤怒。事实上我每次跟她谈话,她都很生气。


丙太太则说,我常常在我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上,批评我的孩子。我所说的话,就跟我小时侯我母亲责骂我时所说的一样。那时侯我为了她说的话而恨她。在她眼里,我做的事情没有一件是对的,她常常要做了重做。
专家说,现在,你们是否发现,你们是在用同样的方式跟你们的孩子说话?
是这样,几位妈妈异口同声说。
那么,专家说,我们是否可以检讨一下,当我们做错了事情的时候,什么样的批评能让我们接受,又是什么样的批评让我们接受不了?
乙太太说:对方能了解你,让你最接受得了。
丙太太说:对方没有责备你,让你最接受得了。
甲太太说:没有告诉你该怎样改进,让你最接受得了。
于是,专家总结道,在我们批评孩子这件事情上,显然,语言具有很大的力量。为了让我们的家庭气氛和谐美满,有一些不该说的话,我们最好就不要把它施加于孩子身上。
3
、你怎么那么笨……


在我们的语言交际的过程中,大家都能体会到,轻蔑的形容词如同是有毒的箭,只能加诸于敌人,而不能用来对付自己的朋友和亲人。然而,在我们的许多家庭里,父母在责备和批评幼小的孩子的时候,却常常对自己所使用的语言缺乏警觉,不加分辨地就将一些有毒的言词加诸于孩子。殊不知,当你在说这把椅子真丑的时候,并不会对椅子发生什么作用,椅子既不会觉得侮辱,也不会觉得窘迫。它原来是什么样子,还是什么样子,丝毫不在乎你怎么说它。可是,你要是说一个孩子丑、笨,或迟钝的话,那就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在他的身体和心灵里产生一连串的反应。他会产生愤怒、怨恨的感情,会幻想有一天要报复。同时,他又会从报复是一种罪恶的想法中,进一步产生幻想和焦虑的罪恶感,其结果很可能导致他表现出乖张的行为。



孩子在听说他迟钝的时候,最初他可能会抗辩说:不,我不笨!可是时间一长,由于他一再听到你说他笨,再加上他相信父母的结果,他可能就会认为他是真的迟钝。于是,他在无意中跌了一跤或被绊了一下的时候,他就会对自己说:你真笨。说不定从此以后,凡是需要手脚灵便的事物,他都会避开。原因是他已经相信他的手脚迟钝,没能力做好。


父母和老师一再说一个孩子笨,这个孩子就会真的相信,事情真是这个样子。起初他是承认自己不行,然后就会放弃在心智方面的努力,逃避一切的竞争和比赛,以免因为失败而遭受奚落。这样的孩子的座右铭是多做多错,少做少错。因此,他的安全保障就成了:别去尝试


为了尽量不用污蔑性的言词伤害到孩子,父母在对孩子生气发火的时候,首先是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愤怒,并把它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因为在我们发怒的时候,我们的行为举动就可能像是一个失去了头脑的人。我们对孩子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如果是要加诸于我们的仇敌,也可能要犹豫一下,可是对我们的孩子,却毫不犹豫。我们会向孩子大叫,侮辱他们,体罚他们。等到这一场锣鼓喧天的戏唱完之后,我们又感到内疚,慎重其事地决定今后再不做这样的事。可是过不了多久,愤怒就会重新袭击我们,破坏我们原有的仁爱心,从而忘了我们再度痛责的人,正是我们为了他的幸福而愿意奉献出我们生命和幸福的人。
其次,就是对于可能会制造怨恨和愤慨的字眼与批评,我们都应该有所警觉,并尽量避免如下说话方式:
侮辱:你给我们丢脸了,没给我们带一点荣耀回来
加头衔:懒鬼,饭桶,笨蛋,小虾米!
预言:你早晚会犯罪,在监狱里蹲一辈子

威胁:如果你再不定下心来,就别想再在我这儿拿到一分零花钱
指责:总是你领头闯祸
呵斥:住嘴,听我说!
第三,心平气和地说明自己的感受。在棘手的情况下,父母如果能够心平气和地说明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要比攻击孩子的人格和尊严有效得多。



父母一旦抛开了锐利伤人的批评,开始用关爱的态度去倾听,用不带侮辱性的方式说明内心的感受和需求,在孩子的心里就会产生一连串的变化。同情的气氛有如磁铁的吸引力,拉着孩子亲近父母。他们的态度、性情、思考、礼节相应地会有显著的改变,而且效果持久。
4
、你敢再顶嘴?马上给我滚出家门去!


在大多数的家庭里,父母因为责备子女而与子女发生的冲突总是以有规律的、可以预期的步骤进行:先是孩子做错了什么事或说错了什么话;接着便招来了父母的侮辱;而被羞辱的孩子的反应是表现得更坏;接着,父母又会以更高亢的驳斥加以威胁,甚至施以体罚;最后,就成了大家高兴怎么办就怎么办了。
五岁的小安安正在玩一个玻璃杯子。
妈妈看见了,警告说:你会打破杯子的,你常常会打破东西。
安安不同意妈妈的警告,申辩说:我才没有呢。
正说着,杯子就掉在地上摔碎了。
妈妈这下生气了:哎呀,你看!你真笨,家里的东西都让你给破坏光了。
安安一听,毫不思索就脱口而出:你也笨。你把爸爸的电动剃须刀给弄坏了。
安安居然敢反唇相讥!这下妈妈更生气了:什么?你竟敢说你妈笨!你真是没教养!
安安毫不退让:你才没教养,是你先说我笨的。
妈妈气急败坏:你敢再顶嘴?马上给我滚出家门去!
安安显得很无所谓:随你说吧,你高兴怎么办就怎么办!


妈妈在自己的权威受到直接的挑战之后,自然是气得不得了。她怒火冲天地抓住孩子就打。安安为了躲避母亲的体罚,顺势推了母亲一把。本来就没站稳的母亲这下摔倒在沙发上,划落的手臂碰到了茶几上的玻璃花瓶,玻璃花瓶从茶几跌落到地板上,摔得粉碎。
见到妈妈平时一向珍爱的花瓶摔碎了,安安惊恐万分,他知道这下祸闯大了,急忙跑出家门,只到天色很晚后才被找到。


不用说,这样一来,全家人都闹得鸡犬不宁,又是打电话,又是上街找,又是求警察,当天晚上肯定没有一个人睡得好觉。在这种情形下,安安是否得到了不该玩空玻璃杯子的教训,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和他妈妈都得到了一个否定性的教训:在这场冲突中,他和妈妈都失败了!事后再来总结这场冲突——它是不是必须的?可不可以避免?像这一类的事情是否可以换一种较好的方式来解决?——或许便多少有点后悔的意味了。


事实上,在这个故事里,妈妈完全可以采取另一种解决办法:当刚看到儿子在玩玻璃杯的时候,妈妈完全可以给他拿走,逗他玩比较适合他玩的游戏,比如橡皮球之类的东西,这样,就不会发生以后的事了。即使在玻璃杯摔破了的时候,妈妈也可帮儿子把碎片拣起来,同时用这个杯子很容易摔破,而且一旦摔破了,到处都是玻璃渣之类的话加以评论,这样,安安肯定会感到出乎意料,不知不觉便会感到内疚,并为自己的失误而向妈妈道歉了。在没有喊叫和体罚的情况下,安安的脑海里可能就会得出一个结论:玻璃杯不是拿来玩的,我今后再也不玩这个了。
5
、我最讨厌你了!看看你的德性!
总结起来看,父母在责备孩子的时候,应该掌握如下一些分寸:
首先,责备要有标准,而且这个标准不要依场合、时间、状况而有所差异。责备的六字真言就是马上、当场、认真


第二、责备有一些禁语,做父母的一定要少用这些禁语。比如,我最讨厌你了!看看你的德性!等等。责骂的语言一定要针对孩子的所作所为,不要针对孩子本人。这样,在责备孩子的错误行为时,就能正确地传达给他哪些行为是不能做的。


第三、责备要针对不同的年龄层次。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个性的孩子,责备的方法应该有所差异。比如,一岁半到两岁的孩子,正处于调皮捣蛋的时期。这是小孩的成长规律所致。因此,针对这个年龄段的小孩的调皮,稍微让他尝试一点挫折感就可以了。如果真的是必须禁止他做的事,可以重复地教导他,让他产生自我认同感,从而逐渐成为一个有主见的孩子。


三到四岁的孩子正是淘气的年纪。但是他们也开始比较的懂事讲道理。因此,针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父母在责备他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地说出责备的理由,并且采用他们能够理解的责备方法。这个阶段的孩子虽然很倔强,但基本上已能感受别人的情绪。


五到六岁的孩子非常狂妄,神气活现。这时,单纯的责骂已很难奏效。即使你跟他讲道理,他也可能对你所讲的道理加以质疑,甚至将其推翻。因此,这个阶段的孩子,应该逐渐让他学会承认并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容忍差异,并独立地完成自己身边的事。


恰当的责备也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它的目的不是为责备而责备,而是交流达成共识。因此,责备之后有个如何安抚的问题。如果当妈妈的事后实在是心疼孩子,安抚最好以肢体语言来表示。可以抱住孩子告诉他:妈妈也许是严厉了一点,但是你也有错。这样,做妈妈的既达到了教育孩子的目的,又不会与孩子产生情感的隔阂。肢体语言所表现的爱,可以让孩子明了,即使是自己受到责难,也不会因此受到歧视。


在安抚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对孩子说对不起。在我们一般的印象当中,对孩子说对不起是家庭民主的表现。但是,除非是我们错怪了孩子,在孩子被责骂后,即使孩子的心情非常郁闷,做妈妈的也不要向孩子道歉说都是妈妈不好,对不起因这么一点小事妈妈就冲你发脾气,真对不起。如果这样做,孩子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便很难判断是对是错,从而会导致孩子在价值观上的无所适从。

5 第五部分:管教的原则

文明世界与幼儿世界的距离,使父母们总是扮演着“败兴者”的角色。为了使孩子们能够健康顺利地进入文明世界,他们总是破坏孩子们最快乐的事,不间断地发布禁令、制定规则,采取强制措施。因此,对孩子来说,文明世界是冷酷的。然而,人类社会赋予父母们的责任却是必须承担起“败兴者”的职责。因此,为了使自己的角色扮演得最有成效、最合乎理想,同时又不至于招来被败兴者的怨恨,对于做父母的来讲,一个颇为艰巨的任务便随之降临……

10节:最该说的话


1
、墙壁不是画画儿的地方,纸才是用来画画儿的。


文明世界与幼儿世界的距离,使父母们总是扮演着败兴者的角色。为了使孩子们能够健康顺利地从幼儿天地进入文明世界,他们必须破坏孩子们最快乐的事,而不间断地发布禁令、制定规则,采取强制措施:从不准吮手指头、不准碰小鸟、不准捏鼻子、不准玩屎尿、不准乱嚷嚷,到不准乱写乱画、不准撒谎、不准盗窃、不准……,等等,简直是五花八门,禁不胜禁。而对孩子来说,这些文明规则则是冷酷无情的,令人难以接受,难以置信:突然有一天,妈妈温软的乳头就没有了,代替它的是一只硬梆梆的杯子;突然有一天,温暖舒适的尿布就没有了,代替的是一个冷冰冰的盆;……突然有一天,妈妈便宣布,从此什么事什么事就不再由妈妈包办了,你得自己管自己。这些突然是来得如此突然,以致它所给予孩子们的感受,就像是突然从一个温暖舒适的、有着天然的依靠的世界,来到了一个蛮荒世界一般,孤苦无告,孤独无依。


然而,人类社会赋予父母们的责任却是必须承担败兴者的职责。因此,为了使自己的角色扮演得最有成效、最合乎理想,同时又不至于招来被败兴者的怨恨,做父母的一个颇为艰巨的任务,就是要研究如何掌握败兴的时机,败兴的程度,总之,就是要研究如何管教孩子的原则。
管教孩子真的有所谓原则吗?肯定是有的。其中之一,就是要明确划分管教的领域。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如何确定管教的领域呢?我们的原则是:孩子的表现一般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情感,一部分为行为。正确的管教方式是只对行为加以限制,不对情感加以限制。因此,管教的首要原则就是要在行为和情感之间立一界石。


大多数管教问题都包括两个部分:不恰当的情感和不正确的行为。对不同的部分我们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大体而言,对孩子的不恰当的情感,我们只需给他指出来,并有所表示就可以了;而对不正确的行为,我们就必须加以疏导,并进行限制。有时候,我们只需指出孩子的不当感情,就足以扫除孩子内心的阴霾,使其不至于进一步表现出不正确的行为。
星期六妈妈陪一位外地来的同学在外玩了一整天。晚上回来后见儿子特别不高兴,就对他说:看样子,你今天好像很生气。
我气得不得了,儿子回应。
你心里有一股怒火,妈妈引导说。
儿子回答:当然是!
妈妈假装不明白:你在生谁的气。
儿子好像更气了:是,就是你!
妈妈沉着地说:你说给我听听。
儿子开始宣泄道:你陪晓燕阿姨玩,可是就是不带我去。
妈妈明白了:是这件事情让你生气。我敢打赌,你心里一定在嘀咕:妈妈平时说她爱我,原来更爱晓燕阿姨。
儿子肯定说:是。

妈妈抚摸着儿子的头:有时候你会有这种感觉。
儿子说:当然。
妈妈说:乖孩子,妈妈虽然爱晓燕阿姨,但妈妈更爱你。
通过这样的抚慰,妈妈显然使孩子宣泄掉了自己的情感,重新开开心心地去做自己的事情。但是,在涉及不正确的行为的情况下,做父母的,就必须采取果断的限制。


四岁的儿子想把小金鱼的肚子破开,看看里边究竟是什么样子。妈妈发现了,没有打击他的好奇心,但是以肯定的语气制止了他的行为:我知道你想看看里面是什么样子,但是它的肚子原来是什么样子,就得是什么样子。来,我们找找画片,看看有没有什么图片画着金鱼的肚子里面是什么样子。


五岁的女儿正在卧室的墙壁上画小人,母亲发现了,她最初的反应是打她一顿,可是看着女儿的样子是那么怕她,使她不忍心下手,便改口说:蕊蕊,墙壁不是用来画画的地方,纸才是用来画画的。来,给你几张纸。母亲开始擦洗墙壁,蕊蕊心里很不好意思,对母亲说:妈,对不起。

这样,孩子在墙上画画的行为得到了有效的制止,但这并没有是孩子画画的冲动受到限制。

2
、放心吧,我们不会让你做得太过火的。
在对孩子的行为做出明确的限制的时候,就等于我们是在告诉孩子,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又是不能接受的行为。孩子们在知道了能得到许可的行动边界在那里以后,安全感就会在心里油然而生。


该如何为孩子的行为划定边界呢?按照傅瑞茨?瑞德尔医生的建议,我们可以用色区的方式将孩子的行为分成三个部分——绿色部分、黄色部分和红色部分。其中,绿色部分包括应有的和许可的行为。凡是在这个区域里的行为,我们都可以直爽而宽厚地告诉孩子:好,可以。黄色区域包括没有得到许可,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容忍的行为。这些特殊情况可以包括:


一、对学习者的宽容:对初学者应该容忍他犯错误,原因是期待他在将来有所改进。比如,准备申请驾照的人员在进行路考的时候,监考老师发出了向左转的指令,驾驶员却向右转。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得不到应得的分数,但是他的错误上可以容忍的。


二、对困难的宽容:特殊情况如意外、疾病、迁居、跟朋友分离、或家里出了婚丧大事等,都需要容忍。因为每个人在遇到这种情况时都很难适应,需要作出新的调整。只不过,我们不能表现出,我们还很喜欢孩子在这种特殊时期里的反常行为,相反地,我们只是向他传递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仅仅只是对这样的行为表示容忍。
而红色区域则包括了绝对不能容忍和必须制止的行为。如像危害健康和全家幸福、有损物质和经济利益的行为,都属此类。此外,违反法律、不合伦理道德、以及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行为,也包括在红色区域里。


在傅瑞茨?瑞德尔医生看来,红色区域的限制和绿色区域的许可同样重要,不可忽视。如果一个孩子明知道他的行为是不可宽容的而得到了许可,那么,他的紧张情绪就会增加一倍。有一个八岁大的孩子得到爸爸的允许可以在马路上爬大货车,而这是妈妈所明确禁止的,因此,这个小孩在事后得出结论说:显然,我在爸爸眼里,不如在妈妈眼里那么宝贵。另一个男孩因为爸爸允许他带弹簧刀,结果在外面闯了祸,遭到了很严厉的处罚,从此他便认为,原来爸爸也不明白事理。


总之,由于人类天性和社会规则有着巨大的距离,孩子们都天生有一种反抗社会的冲动。这种冲动单靠他们自己是难以克服的,这时,做父母的就必须把自己当做是孩子门的盟友,在他们为控制这种冲动而做出的奋斗中,以画定限制范围的方式来帮助他们走向成功。须知,限制除了可以制止危险的行为之外,同时也传递了一个更为有价值的信息:放心吧孩子,别怕自己的冲动超过了限制。我们会为你把关的!
3
、我说的是真的,不是跟你闹着玩儿的!

美国曾有个非常有意思的公益广告,告诉父母如何防止孩子抽烟或接触毒品:


在广告中,只见一位母亲告诫儿子:你现在该做作业了,不能看电视!同时她拿走了遥控器。你现在不能玩电子游戏!同时她关掉了游戏机。整个广告就是由一连串这样类似的场景组成。每一次,母亲都严格地维护了规则。最后,当这个孩子和一群孩子在一起有人给他一根烟时,他坚决地摇头:不!我不喜欢抽烟。这时画外音响起:说一不二,孩子会听从。
显然,这个广告告诉我们,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坚持原则,说一不二,所收到的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然而,很多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不能坚持原则,说一不二。这样的父母在制定规则的时候,要么本身就欠考虑,所制定的规则根本无法执行;要么本身对规则的认识就是不到位的,制定规则不过是一种形式,不必当真。殊不知,限制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它跟孩子读书一样,所产生的效果主要依赖于施教人所采取的方式。如果施教人本身对规则都缺乏认识,无所谓,可以想象,这样的规则能起到什么效应。


对孩子的限制必须以清楚的、肯定的语气表达,而且一旦已经制定,就必须执行。这样,就可以带给孩子一个观念:这条禁令是真的,不是闹着玩的。如果父母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最好是不采取任何行动,等先想好了再作决定。
规则所传达的真义是父母管教孩子的权能,为了充分实现这种权能,一方面,在确立规则之前,做父母的就应该考虑清楚执行这种规则的现实可能。为了做到这一点,下述原则必须考虑在内:
首先,父母必须承认孩子有权拥有自己的合理愿望,并用简单的句子来表示肯定:你希望今晚去看球赛
其次,应以明晰的语言,说明一个特定的限制条款:可是我们家的规定是:在上学期间,晚上不去看球赛
第三、指定这个愿望至少可以部分实现的替代方案:你可以在星期天或放假的时候去看
第四、在限制可能引起孩子的愤怒的时候,父母应该帮助孩子疏导这样的不满:很明显,你一定不满意这个规定等你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就可以把这个规定取消了
规则确立好了,在执行的时候,父母必须考虑到,所用的语言应该不至于给孩子带来侮辱,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以简单明了而不涉及个人品行的语言来表明限制,可以增强孩子的自觉性。比如:
上学期间,晚上没有电影看所引起的愤懑就要少于你明知道在上学期间是不能专看电影的
该上床了在孩子眼里就要比你年纪还小,不可以这么晚睡觉,上床去通情达理
到了关电视的时候了就要比你今天看电影已经看够了,把电视机关上更有人情味。
如果这两方面的要求都同时达到了,父母对孩子所定的规则就会如水晶一般透明,在执行的时候也不会含有攻击性和侮辱性。它所达到的效果,一定能令父母和孩子双方都满意。
4
、妈妈之所以打你,是要帮助你记住这个教训!
在西班牙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位名叫乔治的男子。有一天,他和儿子帕科之间发生了一场极不愉快的争吵。情急之中,乔治打了儿子。第二天早上,乔治发现帕科的床空空如也——儿子离家出走了!


乔治心中充满了懊悔,他终于意识到:没有什么比儿子更重要的了!他迫切地想找回孩子。他来到镇中心一家有名的商店,在店门口前贴了一张醒目的大幅告示:帕科,回来吧!我爱你!明天早上我将在这里等你!
第二天早上,乔治来到那个商店,他发现至少有7个叫帕科的男孩等在那里。这些叫帕科的男孩都是离家出走的,他们等在那里,都希望这是自己的父亲发出的回家召唤,都希望父亲能够张开双臂拥抱他们!



一般情况下,做父母的都不愿体罚孩子。因为父母的粗暴和专制在孩子身上留下的阴影,往往我们自己就有亲身的体会。这种体会是如此刻骨铭心,以致永远也难以磨灭。而当孩子因为不堪忍受父母的严厉管教而做出极端反应之后,父母往往又难以承受那些令人痛心的结局。这种结局就如故事中的帕科一样,要么离家出走,要么性格扭曲,充满怨恨。


然而不幸的是,体罚孩子并不是事先计划好的行为,它往往是在我们的忍耐达到极限后,于突然爆发的激怒中,施加与孩子身上的。在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便忘记了平时的克制,而追求即刻的效果:使堆积在我们心中的紧张得到瞬间的松弛,使孩子表现出哪怕一刻钟的顺从。我们暂时满足于这片刻的宁静之中:什么事情都解决了。但是事后我们又会生活于疑虑和内疚之中,在内心不断告诉自己说:真不应该这样。但是在当时的情景下,也只有这种解决办法了。
做父母的果真不能体罚孩子吗?体罚孩子真的只有负面效果,而没有安全界限吗?事情当然不会是如此绝对。事实上,有时候,轻微的体罚也是有效果的。只不过,这一效果的好坏要取决于父母的态度。

父母在体罚孩子时,应当如何掌握好自己对于孩子的态度呢?故事中的妈妈的所作所为,相信对困惑于这一问题的父母来说,是有启发意义的:


妈妈让两岁的女儿在院子里玩耍。她一再告诫女儿,不要独自跑到外面的马路上去,那样会很危险的。可是女儿总是管不住自己,三番五次地越过栅栏跑到路中央。最后妈妈生气了,她在严厉地制止了女儿后,给哭泣的女儿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只小鸟和它妈妈一起呆在鸟窝里。鸟妈妈要出去找虫子吃,她对小鸟说,在我离开的时候,你不要到窝外去呀!但是,小鸟没有听妈妈的话,妈妈走后它还是跳到了窝外,结果摔到了地上,被一只大猫抓住吃掉了。


接着,妈妈说:妈妈要你听话,不到外面的马路上去,是因为妈妈知道什么对你是最好的,就像鸟妈妈对小鸟说的那样。妈妈不想让你跑到街上被车撞着,我爱你,不希望你有任何意外的危险。但是你不听我的话,所以妈妈才会打你,帮你记住这是多么的重要。

11节:最不该说的话



1
、你敢连我的话都不听!


在如何管教孩子这个问题上,传统方式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诉诸父母的权威。这种管教方式习惯于制止父母不希望有的行动,但是却常常忽略导致这些行为的原因。他们把管教的重点放在孩子即将犯错误的中途,所用的语言不但不会制止孩子的行为,相反多半会激起孩子的反抗意欲。


用权威来管教孩子的一个典型情景,就是我们常听见一些父母在斥责孩子时说:难道连父母的话你都敢不听了?或者,你敢不听?这样的话当然是父母对不肯听话的孩子,气得没有别的办法时才说出的,但是这是一句强迫的话,而且还带有威胁。如果孩子很小,他可能会真有些害怕,也会屈从。但是,若经常对孩子讲这样的话,对孩子的思想的发展肯定是不利的。


连父母说的话你都敢不听!这句话的背后的潜台词是:父母所说的话绝对正确,你必须服从,不容讨价还价。这种恐吓行为可以使孩子成为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使孩子对自己绝对服从。但是这种话会妨碍孩子完整人格的形成,使他们有可能变成毫无判断能力和无法独立生活的人。


因为孩子小,不容易理解父母话中的道理。这时,父母就要耐心地说明自己的看法和要求,让孩子认同父母的道理,进而知道什么是对是错,什么是不对。久而久之,孩子自然而然便能养成自己的判断能力。相反,不加以任何解释,不做耐心的说服,只是说:难道你连妈妈说的话也不听吗?这样强迫孩子服从,只会使孩子盲目地服从,而并不知道父母在什么地方对,自己在什么地方错。
事实上,在孩子的情绪没有得到宣泄的时候,这时去管教孩子,也正是孩子最听不进的时候。它的结果也多半是对抗性的,直至以暴力镇压的方式结束。


传统的管教孩子的方式有许多弊端,这并不意味着,现在的流行方式就完全正确。事实上,传统的方式也有不少值得肯定之处。这就是:即使父母知道自己错了,也会毫不犹豫地坚持到底,决不松口。而现在的父母由于受了媒体上过多的有关问题儿童的可怕后果的宣染的影响,也由于太爱护孩子的缘故,使得自己在管教孩子时,又走入了另一个极端。这一极端就是:即使我们对了,我们也处于自我怀疑和犹豫不决之中。


现在的父母在管教孩子是之所以会犹豫不决,充满内疚,其原因除了怕过于严厉的管教给孩子带来心理疾患之外,担心失去孩子的爱,也是比较主要的。为了怕失去孩子的爱,有些父母就再也不敢拒绝孩子的要求。孩子感到父母对他的爱的饥渴,就会毫不留情地加以利用。结果,不是父母在家里成为权威,而是孩子成了家里的霸主


很多孩子都知道如何利用收回爱的方式,来威胁他的父母。他们的勒索手段很直爽:如果你不……,我就不爱你了如果你不……,我就不喜欢你了。造成这种被动局面的原因,不在于孩子对父母造成了威胁,而在于父母感到了有这样的威胁。对于这样的父母来讲,不妨把自己对于孩子的回报看得淡然一些:虽然我们必须无条件地爱我们的孩子,但是我们不需要渴求着在一天里,孩子每时每刻都必须爱我门自己。事实上,这也是孩子不可能办到的事。
2
、这是最后一次,我最后一次警告你!


我们已经明白了在管教孩子时坚持原则、说一不二的作用。因此,从孩子一出生起,做父母的就应该以一定的规则来约束孩子的行为。比如,定时喂奶,定点睡觉等。从小就让孩子懂得规则就是规则,如果他们不遵守,他们就要承受他们所不喜欢的后果。如果父母不能坚持原则,那就不能怪孩子破坏规则。


鉴于孩子容易忘记预先的约定,也没有成熟到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欲望,父母就需要不时地提醒孩子,以帮助孩子记住规则。但是,提醒归提醒,一旦孩子破坏了规矩就要按照规矩来办事。一是一,二是二,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必须让孩子懂得他的一举一动能产生不同的后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就会知道无论什么事都不能马虎,从而形成什么事都认真的习惯,直至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
然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没有什么捷径,可以使事情变得容易一些呢?动物界有许多有趣的例子,值得援引在这里:


有一类梭子鱼特别爱吃鲤科小鱼。如果把这些梭子鱼和它的小猎物们一起放到水槽里,水槽里很快就只剩下梭子鱼。然而,当我们在水槽里放进一块玻璃板,把梭子鱼和鲤科小鱼隔开,有趣的事就发生了。梭子鱼看不见玻璃,每次当它追逐自己的美餐时,都会结结实实地撞到玻璃板上。开始时,梭子鱼会一次一次游向玻璃,撞得晕天昏地。但是时间长了,它就渐渐地不再对自己的猎物感兴趣。最后,它们终于明白了这些小鱼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于是,它们便彻底地放弃了自己的猎食行为。这时,再把玻璃板从水槽里拿走,结果就变成:那些鲤科小鱼竟然可以十分安全地绕着自己的天敌游来游去。梭子鱼再也不想去吃掉它们,因为它懂得了它所懂得的道理:这些小鱼是吃不到的。
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大型的梭子鱼最后竟然都饿死了,而它所喜爱的食物却仍然欢快地在它们的身旁游来游去。


因此,在教育孩子养成遵守规则这件事情上,没有什么捷径可寻。所需要的,就是不断的强化,反复的耐心。然而,我们有些做父母的却好像特别缺乏这样的耐性。当他们遇到孩子不听话时,他们仍习惯于指望怒火而不是求助于行为。他们常常对孩子吼叫:这是最后一次,我最后一次警告你!殊不知,这样的恐吓非但让你精疲力竭,并且难以产生效力。因为单靠按喇叭无法驾驶汽车,单靠喊叫也无法驾御孩子。


对这样的父母来讲,他们不懂得影响孩子最成功的手段就是掌握那些对孩子来说很重要的东西。相反,絮叨的讨论和空洞的威胁只能对孩子产生很小的作用,甚至一点作用也不起。这个结论已在无数家庭中得到验证。比如,在那些家庭中孩子会把一个家长推到忍耐极限的边缘,而在另一个面前却像甜蜜的小天使。一位妈妈就曾这样抱怨道:儿子十分在乎他爸爸,但是对我却一点也不理会。不难想象,这个孩子的爸爸肯定是个讲原则、有耐性的人。


空洞的威胁和斥骂会破坏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亲密关系。长期被父母斥骂,孩子就会被父母渐渐引导到了对立面去。而每一次对立,又会加剧父母和孩子的紧张关系。情况严重时,当父母因为某种原因心情糟糕时,往往就会情绪失控,突破常规的状态,对孩子实施非常严厉的打击。这时,冲突陡然升级,家庭的平静就轻易被一件生活琐事击碎。
3
、我看你啊,简直就是没有长耳朵!


孩子在违反了规矩的时候,站在教育立场的父母,必须要坚守岗位,采取和蔼而坚决的态度来应付。这时,父母绝对不能显示出有商量的余地,绝对不能被引到这个限制合理不合理的讨论上去,同时也不能对自己所定的限制加以详尽的解释。对孩子用不着解释为什么不能打邻家的小妹,只说一句:不能伤人。就够了。同样情形,对孩子说了窗子不是让你来打破玩的以后,也就用不着再向他解释为什么不能打破。


孩子在他的行为超出了限制的范围以后,由于他预料到会受到回敬和处罚,所以他的忧虑一定会加重。这时候父母不需要再加重孩子的忧虑,指责过多。父母的话如果说得太多,结果就会是本该显示力量的时候,所表示的却是软弱。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所需要的是一位成年的盟友,以不至于使他丢脸的方式,帮助他控制住他的冲动。
在这种情况下,像下面这位母亲在所使用的限制手段就是不必要的:
母亲:我看你啊,简直就是没有长耳朵!你要是不听到我大声喊叫,你是永远也听不进的。好吧,(大声尖叫)你给我住手!你要是再不住手,我就打烂你的屁股!如果你再敢扔一件东西,我就要揍死你!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母亲完全可以不用威胁的方式来制止孩子的行为。换一种方式来表达内心的忧虑愤怒,将有效得多:

我一看到你这样做就气得发疯!
这件事使我很气!

这件事使我气得受不了!

不准扔这些东西,拿你的橡皮球来扔!

此外,由于意识到了坚持原则、说一不二的重要性,有些父母在要求孩子遵守某项规则的时候,又把规则看得太死,把自己的态度表达得过于生硬,以致走向另一个极端,达到了专制或不通情理的程度。

比如,女儿在儿童游乐园玩得很开心,时间很晚了仍兴致盎然。爸爸催促她该回家了,她却不断地找理由,央求爸爸说:我喜欢这儿。我现在不要回家。我还要玩一个钟头。
然而爸爸早就失去耐心了,他说:你已经违反了我们的约定了,随你怎么说,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这种表达方式所得到的结果可能有两个——不是孩子投降,就是父亲投降,因而两个都是不合乎我们的心愿的。最好的处理办法是,宁可把焦点集中在孩子想待下去玩的愿望上,而不要把焦点集中在她想否决父亲的权威的威胁上。举个例来说,如果爸爸在这时候说:我知道你喜欢这儿。我猜你一定是想多待一会儿,甚至于想待上十个钟头。可是,今天的时间已经到了,现在我们必须回家。效果肯定要好得多。



因此,父母在坚持孩子遵守一项原则的时候,必须小心,不要引起一场意志的战争。如果过了一两分钟,女儿还坚持不走,爸爸就可以抓住她的胳膊,带她走出游乐园。对年幼的孩子来说,动作所表达的意思有时要比语言有力得多。
4
、怎么样?我早就告诉过你,事情的结果会是这样。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很长一个时期,他都会是现有秩序和法律的对抗者。这种对抗的表现之一,就是喜欢标新立异。有些标新立异的行为,父母是要鼓励的,因为它体现了孩子聪颖的灵性、好奇心和可爱有趣;但是有些标新立异的行为,由于它不合常规,体现了孩子的自私心、反抗性和破坏性,父母一般都要予以制止。但是,如果这种行为对他人和社会不造成实质性的危害,做父母的,不妨顺其自然,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和自我价值感。这样,孩子早晚会知道什么行为是好的,什么行为是不好的,自己走上常轨。如果当时你横加反对,他不但会认为你不够时尚,趣味落伍,而且还会因为你的反对而心生反感、郁闷。
在这方面,美国著名教育家芭芭拉在管教自己的儿子的时候就曾用过这一招,效果非常理想:
有一天,11岁的儿子约瑟夫对芭芭拉说:我想把头发一侧留成双条式的发型。
作为母亲,芭芭拉很不喜欢儿子留这样的发型。但她知道,这并不危及生命、道德以及健康,而且头发会重新生长出来。

于是,她对儿子说:我不喜欢这种发型,而且凭我的经验,我知道周围大多数人也不喜欢这种发型。不过,如果这是你的决定,我可以忍耐。同时,你可能需要忍受其他人对你发型的非议。


芭芭拉带儿子去了发廊,美发师在给约瑟夫洗头时还夸赞他的满头金发非常漂亮。然后,约瑟夫描述了他想要的发型。美发师很惊奇地问芭芭拉:把你儿子头发的一侧剃成双条式能行吗?芭芭拉回答,她并不喜欢这种发型,但那是她儿子的决定。就这样,美发师剃去了约瑟夫一侧的头发,其中保留了两条,并尽量使这种发型在第一天显得好看一些。



但是,第二天早晨,约瑟夫就试图恢复原来的正常发型。可想而知,他在第一天的遭遇肯定不愉快。可是,约瑟夫在怎么努力,也对那种怪异的头发已经无能为力了。他的姐姐只好费力地给他喷上发胶和摩丝,好尽量让他能够出去见人。
那一年中,约瑟夫又换了七八种奇特的发型,不过等到第二年,他就开始留传统的发型了,并且再也没有改变过。


既然在孩子决意标新立异的时候,父母都不妨顺其自然,那么,在孩子改邪归正之日,就更应如此了。这时,如果父母表现出一付未卜先知的样子,对孩子说:怎么样?我早就告诉过你,事情的结果会是这个样子,这不仅会让孩子感到受到了讥刺,而且还会认为父母是小题大做,幸灾乐祸,存心挑衅。这样,即使孩子意识到了应该返回常轨,他也会做出新的标新立异的举动来对抗你。因此,父母适当的处理办法是,继续保持沉默,否则,便画蛇添足,弄巧成拙了。


总之,管教孩子的原则很简单,但是管教孩子的方式方法却异常灵活多样。在结果不至于引起什么实质性的危害的情况下,对那些实在不听话的孩子,父母不妨顺其自然,放手让他胡闹,在他品尝到违反规则的滋味,自食其果之后,便自然改正了。
5
、你最好给我说老实话!
我们做父母的,几乎全部,都在小时候受到过谎言会带来什么恶果的训诫。当我们为人父母时,自然,我们也会不厌其烦地把这些故事讲给孩子听,对孩子进行着同样的人应该诚实之类的训诫。


然而,我们的经验是,父母越担心孩子不诚实,就越有可能听到孩子的谎言,尤其是一些明显的、拙劣的谎言。这时,父母的反应自然是生气得不得了,深感意外。如果孩子的谎言很明显,同时又是漏洞百出的话,父母就更觉得孩子都快成骗子了,已彻底地不值得信赖。这时,大多数父母的做法,除了体罚孩子、对孩子进行又一番毫无结果的长篇说教之外,很少静下来想一想,在孩子的口中,为什么充满了谎言。


孩子为什么要说谎?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你不准他们说真话。通常一个孩子告诉妈妈,说他不喜欢妈妈对他唠叨的时候,他可能会因为他说的真话而被责骂。如果他换一种方式,随时把谎言挂在嘴上,宣布说他很愿意听妈妈的话,做妈妈的可能就会以吻他或拥抱他的方式来奖赏他。孩子从这一种经验里可能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呢?他的结论可能就是:说真话要倒霉,不诚实有报酬,妈妈喜欢他撒的小谎。


因此,如果我们要教孩子诚实,那么我们就得听令人伤心的真话,不能只爱听令人高兴的真话。如果我们希望孩子长大做一个诚实的人,我们就要允许他暴露自己的情感和真实面貌——不管他正确也好,错误也好,矛盾也好,绝对不能鼓励他为了掩饰自己的情感而说谎。孩子们对于诚实的观点,通常都是以我们的反应为依据的,我们对孩子所表现的情感反应如何,足以使孩子肯定诚实究竟是一种最好的处世策略,还是特别傻冒


孩子为什么要说谎?原因之二,就是因为怕父母对他的惩罚。父母在为了挖掘真话而处罚孩子的时候,孩子就会为了自卫而说谎。如果你挖掘的越深,孩子的谎话就越有可能连成篇了。因此,父母在调查孩子所犯错误的事实真相的时候,所问的问题应该尽量避免使孩子为了自卫而说谎。孩子们不喜欢父母查问,如果他们怀疑你已经知道了答案的时候,你还要问,会使他们更加不高兴。他们恨含有圈套性的问题,也恨逼迫他们在明显的谎言和窘迫的自白之间作选择。


此外,孩子在现实的生活中有所不满足的时候,他们也会为了要得到心里上的满足而说谎。谎言就是有所恐惧、有所希望的时候所说的真话,它显示了一个人喜欢要怎么样,或想怎么样。这时,只要你用心去听,谎言本身就会泄露出所要掩饰的真相。


发现了谎言的真相之后,做父母的,最好以慎重的反应方式,表现了你了解它的反面意义。但是切勿根据谎言的内容,就定谎言的编写者的罪。利用谎言里所获得的资料,可以帮助孩子辨别什么思想是真实的,什么思想只是愿望。


总之,我们对于说谎所应采取的方针非常明显:一方面,我们不能扮演刑警,或强迫孩子自白,将一篇谎言当作刑事案件来办;另一方面,我们应毫不犹豫地将事实真相照实说出来。比如,学校送来的成绩通知单告诉我们孩子的成绩不够理想,这时我们不能问:你的数学考试及格了吗?你肯定你考及格了?你最好跟我说老实话?你还想骗谁?我们早就知道结果了!我们应该直接对孩子说明:你的成绩通知单上显示,你的数学考得不理想。我们很着急,不知你下次能否考好。
如果是这样,我们就不会刺激孩子为了自卫而说谎,孩子也就没有了说谎的机会了。通过我们直言无讳的反应,孩子在我们身上学到的是,他不需要对父母撒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