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童谣缘何传唱不开

 龙溪舟子 2012-04-11

新童谣缘何传唱不开

    “现在的童谣都太幼稚了,都是什么花啊、草的,旋律也没劲,我不喜欢。”刚满10岁的丰台区新发地小学三年级学生孟凯(化名)“老成”地告诉记者,他喜欢旋律轻松、欢快、最好带点劲爆的儿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虽然近几年国家加大力度开发推广新童谣,但学生不喜欢,家长找不到、老师不好教的情况仍然比比皆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全国许多地区都公开征集新童谣,并将新童谣编辑成册,公开发行。在卓越亚马逊网站,记者搜索关键词“新童谣”,出现的图书音像制品就有逾百种。

    面对如此“繁荣”的童谣市场,记者调查发现,很多人却说不出一首新童谣。在海淀区学院路小学门口,正在等孩子放学的家长方薇介绍说,自己的孩子在家哼唱的大多是流行歌曲。“我也试图教孩子唱一些新童谣,但是跑了好几家图书音像的商店,发现有大多是‘新瓶装旧酒’,优秀的新作品太少了。”

    西城区宣师一附小学生家长刘向阳说:“提起我们小时候的童谣,那简直就是信手拈来,《小老鼠上灯台》、《小白兔白又白》、《数鸭子》……而现在的小孩在唱什么新童谣,我还真是想不起来。”

    在丰台某小区门口,带孙子遛弯的孙鹏飞老人接受了记者采访:“曾听孙子唱过新童谣,但是说教味太重,不好听,也不好记。”孙鹏飞的话引起了在场其他家长的共鸣,邢秀莲老人表示:“我孙女从学校里学的新童谣,好多都有政策、和谐、经济腾飞什么的,这些小孩哪懂啊,学了也记不住。”

    面对家长们对新童谣的“失望”,许多一线音乐老师表示很无奈,“我们已经尽力将新童谣教给孩子们,但他们的表现总是兴趣缺缺,不如对流行歌曲的兴趣大。”海淀区育鹰小学音乐教师田甜坦言,现在的很多童谣多以说教类为主,政治意味浓,词本偏离孩子生活,旋律上也不像传统童谣那样非常容易上口,“孩子们不喜欢也在情理之中”。

    另外,老师、家长们反映,缺少传播渠道是新童谣传唱度低的另一重要原因。记者调查发现,如今电视台的儿童频道多以播放动画片为主,多数电台的儿童节目也所剩无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编导分析认为,收视率、收听率是电视台、电台的命脉,儿童市场毕竟有限,即便保留儿童节目,也多以讲故事为主,“现在的童谣,小孩不爱听,我们何必播呢?”(记者 郑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