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疗胆囊息肉偏方 中医认为,胆囊息肉的形成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肝郁气滞,疏泄失常,气血运行不畅,久郁成瘀而致;二是因肠胃积滞,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蕴而化热,上蒸肝胆,使肝失疏泄,久郁成瘀而致。因此本病的治疗原则应以疏肝利胆、清热泻火、健脾祛湿为主。
1、乌僵薏四汤 材料:柴胡9克,枳壳10克,白芍15克,薏苡仁30克,乌梅10克,僵蚕10克,白芥子10克,连翘15克,三棱9克,法半夏9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3次。或制成水丸,每次9克,每日3次。一般2-3个月为一个疗程,胆囊息肉重者需2-3个疗程。
2、双花连胆汤 材料:金银花、野菊花各20克,柴胡、白芍、厚朴、青皮、制香附、元胡、茯苓、茵陈各15克,黄连、龙胆草、甘草各10克。 用法:每天1剂,分3次服。疗程为30天。 温馨提示 服药期间停用其他药物。胆囊息肉患者禁食肥猪肉及蛋类食品等。禁食辛辣之物,怡情养性,两个月后B超复查。 胆囊息肉患者在服药的同时,日常饮食也要注意饮食规律,吃好早餐;选用植物油,少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干豆类及其制品。
二、胆囊结石“除石”小偏方 胆囊结石是一常见病、多发病。多发于30-50岁的人,女性多于男性,多为胆固醇结石。胆囊结石的症状颇不一致,常与胆石的大小。部位、有无梗阻和感染有关。20%-40%的患者可终生无症状。一般在进食后,特别是在进油腻食物后出现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不适、饱胀,并伴嗳气、呃逆、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症状。 1、绿茶晒干研末,沸水冲,趁热连茶叶一起饮下,每日晨起空腹和睡前各饮1次。 2、玉米须30克,蒲公英、茵陈蒿各15克,水煎服,每日1次。 3、葫芦叶15克,柿叶15克,山楂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4、金钱草10克,沸水冲泡加盖,5分钟后可饮,每日服数次。 5、蝼蛄3只,小茴香10克,地肤子15。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6、鸡内金30克,海金沙30克,大黄10克,共研细末,用生姜甘草汤调下,每次10克。 7、向日葵叶30克,鸡内金15克,地肤子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8、白芥子30克,鸡内金30克,车前子10克。上药共研末,每服3克,每日两次。 9、槐树皮30克,绿豆3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10、金钱草100克,海金沙30克,滑石12克,甘草5克,川牛膝10克,石韦5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