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心得_2010年元月 如何在股市中持续稳定地盈利 o如何培养良好的心态 o如何掌握必要的技能 o如何收集足够的信息 如何培养良好的投资心态 o投资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的目的是为了更加愉快。 o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o敬畏市场,上善若水。 o了解自己,自己好才是真的好。 o懂得“舍得”,会放弃才能拥有。 o时刻谨慎,永不恐慌。 持续稳定盈利的投资策略 o关注成长 o主题投资 o顺势而为 o波段操作 关注成长 o成长性是决定股价涨跌的重要因素。 o成长分为内生性成长和外延式成长。 o选择成长性可运用自上而下的策略。 主题投资 o关注重大事件。 o关注市场共识。 o兼顾安全边际。 顺势而为 o右侧交易,动态止盈。 o安全第一,收益第二。 o正确的时候要耐心坚持;错误的时候要及时改正。 波段操作 o出现买点时买,出现卖点时卖。 o上升通道重仓,下降通道轻仓。 o关注强势行业,关注目前热点。 如何在股市中持续稳定地盈利 o培养良好的心态 o掌握必要的技能 o收集足够的信息 如何掌握必要的技能 o通过基本面分析选择买卖品种 o通过技术面分析选择买卖时机 o通过筹码面分析选择买卖数量 通过基本面分析选择买卖品种 o影响股票投资价值的因素 o宏观经济分析 o行业分析 o公司分析 o自上而下的选股策略 影响股票投资价值的因素 o影响股票投资价值的内部因素 o影响股票投资价值的外部因素 o股票市场价格计算方法 影响股票投资价值的内部因素 o公司净资产 o公司盈利水平 o公司的股利政策 o股份分割 o增资和减资 o公司资产重组 影响股票投资价值的外部因素 o宏观经济因素 o行业因素 o市场因素 股票市场价格计算方法 o市盈率估价方法 o市净率估价方法 宏观经济分析 o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o评价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变量 o宏观经济运行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o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o国际金融市场环境分析 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o总量分析法 o结构分析法 评价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变量 o国民经济总体指标 o投资指标 o消费指标 o金融指标 o财政指标 国民经济总体指标 o国内生产总值(GDP) o工业增加值 o失业率 o通货膨胀 o国际收支 投资指标 o政府投资 o企业投资 o外商投资 消费指标 o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o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金融指标 o总量指标 o利率 o汇率 o外汇储备 财政指标 o财政收入 o财政支出 o赤字或结余 宏观经济运行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o企业经济效益 o居民收入水平 o投资者对股价的预期 o资金成本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o财政政策 o货币政策 o收入政策 国际金融市场环境分析 o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通过人民币汇率预期影响我国证券市场。 o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通过宏观面和政策面间接影响我国证券市场。 o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通过实体经济和投资者信心波动影响我国证券市场。 行业分析 o我国上市公司的行业分类 o行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o经济周期与行业分析 o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o影响行业兴衰的主要因素 我国上市公司的行业分类 o农、林、牧、渔业 o采掘业 o制造业 o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o建筑业 o交通运输、仓储业 o信息技术业 o批发和零售贸易 o金融、保险业 o地产业 o社会服务业 o传播与文化产业 o综合类 行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o完全竞争 o垄断竞争 o寡头垄断 o完全垄断 经济周期与行业分析 o增长型行业 o周期型行业 o防守型行业 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o幼稚期 o成长期 o成熟期 o衰退期 影响行业兴衰的主要因素 o技术进步 o产业政策 o产业组织创新 o社会习惯的改变 o经济全球化 公司分析 o公司基本分析 o上市公司调研 o公司财务分析 o公司重大事项分析 公司基本分析 o公司行业地位分析 o公司经济区位分析 o公司产品分析 o公司经营能力分析 o公司成长性分析 上市公司调研 o分析公司所属产业 o分析公司的背景和历史沿革 o分析公司的经营管理 o分析公司的市场营销 o分析公司的研究与开发 o分析公司的融资与投资 公司财务分析 o公司主要的财务报表 o公司财务比率分析 o对会计报表附注项目的分析 公司重大事项分析 o公司的资产重组 o公司的关联交易 o会计政策和税收政策的变化 公司的资产重组 o扩张型公司重组 o调整型公司重组 o控制权变更型公司重组 公司的关联交易 o关联购销 o资产租赁 o担保 o托管经营 o关联方共同投资 会计政策和税收政策的变化 o会计政策的变化及其对公司的影响 o税收政策的变化及其对公司的影响 自上而下的选股策略 o首先选择现阶段成长性最好的行业 o然后选择该行业成长性最好的公司 如何掌握必要的技能 o通过基本面分析选择买卖品种 o通过技术面分析选择买卖时机 o通过筹码面分析选择买卖数量 通过技术面分析选择买卖时机 o技术分析的要素 o技术分析方法的分类 o技术分析方法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o大赚小赔之买卖八法 技术分析的要素 o价格 o成交量 o时间 o空间 技术分析方法的分类 o指标类 o切线类 o形态类 oK线类 o波浪类 技术分析方法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o必须与基本面分析及筹码面分析结合起来使用 o多种技术分析方法综合研判 o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大赚小赔之买卖八法 o本方法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趋势分析,是在通过基本面选择好买卖品种、通过筹码面选择好买卖数量后,提供买卖时机的选择。 趋势分析的实质是判断一个品种是否处于上升通道:刚形成上升通道可买入;在上升通道中可持有;刚形成下降通道可卖出;在下降通道中可回避。 o买错了,出现卖出信号,及时卖,将亏损控制到最小;买对了,没有出现卖出信号,不用卖,将盈利争取到最大。 卖出信号一:从最高收盘价下跌一定幅度 o说明:买入股票后,如股价由最高收盘价下跌10%时间达30分钟可止损或止盈卖出。 o举例:吉峰农机(300022)2009年12月4日13点30分前由最高收盘价下跌10%时间达到30分钟,发出卖出信号,以12月5日的开盘价计算,其后下跌超过27%。 卖出信号二:爆大量后连续下跌 o说明:买入股票后,如股价连续两个交易日收盘在爆大量K线实体之下,可止损或止盈卖出。 o举例:方大炭素(600516)2009年12月2日爆大量,12月8日和9日连续两个交易日收盘价在K线实体之下,发出卖出信号,以12月10日开盘价计算,其后下跌超过8%。 卖出信号三:出现跳空上涨爆大量长上影后下跌 o说明:买入股票后,如出现跳空上涨爆大量长上影,则只要其连续两个60分钟线收盘价在爆大量K线实体之下,可止损或止盈卖出。 o举例:大禹节水(300021)2009年12月9日出现跳空上涨爆大量长上影,当天收盘前和10号开盘时的60分钟线收盘价都在爆大量K线实体之下,发出卖出信号,以12月10日10点半价格计算,其后下跌超过29%。 卖出信号四:有效跌破短期均线 o说明:买入股票后,如股价连续两个交易日收盘跌破6日均线,且6日均线下行,可短线卖出。 o举例:亿纬锂能(300014)2009年12月10日、11日连续两个交易日收盘价跌破6日均线,且6日均线下行,发出卖出信号。以12月14日开盘价计算,其后下跌超过14%。 卖出信号五:有效跌破中期均线 o买入股票后,如股价连续两个交易日收盘跌破18日均线,且18日均线走平或下行,可中线卖出。 o举例:南京医药(600713)2009年12月4日、7日连续两个交易日收盘价跌破18天均线,且18日均线下行,发出卖出信号,以12月8日开盘价计算,其后下跌超过9%。 买入信号一:爆大量后连续上涨 o说明:如股价连续两个交易日收盘在爆大量K线实体之上,可买入。 o举例:如远光软件(002063)在2009年7月31日爆大量,2009年11月12日、13日连续两个交易日收盘价在爆大量K线实体之上,发出买入信号。以2009年11月16日开盘价计算,其后上涨超过42%。 买入信号二:有效突破短期均线 o说明:如股价连续两个交易日收盘在6日均线之上,且6日均线上行,可短线买入。 o举例:栋梁新材(002082)2009年12月25日、28日连续两个交易日收盘价在6日均线之上,且6日均线上行,发出买入信号。以12月29日开盘价计算,其后上涨超过28%。 买入信号三:有效突破中期均线 o说明:如股价连续两个交易日收盘18日均线之上,且18日均线走平或上涨,可中线买入。 o举例:士兰微(600460)2009年9月9日、10日连续两个交易日收盘价在18日均线之上,且18日均线上行,发出买入信号。以9月11日开盘价计算,其后上涨超过150%。 如何掌握必要的技能 o通过基本面分析选择买卖品种 o通过技术面分析选择买卖时机 o通过筹码面分析选择买卖数量 通过筹码面分析选择买卖数量 o股票市场的供给方和需求方 o股票市场供给的决定因素 o股票市场需求的决定因素 o影响我国证券市场供求关系的基本制度变革 o如何分析机构认同度 o如何进行资金管理 股票市场的供给方和需求方 o一级市场:上市公司、投资者。 o二级市场:多方、空方。 股票市场供给的决定因素 o宏观经济环境 o制度因素 o上市公司质量 股票市场需求的决定因素 o宏观经济环境 o政策因素 o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调整 o机构投资者的培育和壮大 o资本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 影响我国证券市场供求关系的基本制度变革 o股权分置改革 o《证券法》和《公司法》的重新修订 o融资融券业务 如何分析机构认同度 o股东情况 o研究报告 o市场强度 如何进行资金管理 o可以用五成左右的仓位,关注本身具有较大投资价值的中线品种,在市场中线趋势向上时介入; o可以用三成左右的仓位,关注得到市场机构共同认可的短线品种,在市场短线趋势向上时介入; o可以用两成左右的资金,必要时补仓。 如何在证券市场持续稳定地盈利 o培养良好的心态 o掌握必要的技能 o收集足够的信息 如何收集和运用信息 o证券投资分析的信息来源 o如何运用证券信息 证券投资分析的信息来源 o政府部门 o证券交易所 o上市公司 o中介机构 o媒体 o其他来源 如何运用证券信息 o信息的可靠程度 o信息的重要程度 o信息与盘面的配合 |
|